一种枪机闭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18664发布日期:2018-08-21 17:10阅读:3187来源:国知局

此实用新型所涉及到的一种枪机闭锁结构,是一种可用于自动、半自动手枪和自动、半自动步枪的枪管和枪机之间闭锁和开锁的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际上常见的枪机闭锁结构主要有:枪机惯性闭锁;枪机回转式闭锁;枪管上下摆动式闭锁;枪机气动闭锁等。以上枪机闭锁结构经常存在以下缺点:

1. 闭锁不彻底。比如枪机惯性闭锁,严格意义上讲,这种靠枪机重量大和枪机复进簧拉力大的闭锁方式都不能称之为闭锁。而这种闭锁方式更不适合大威力子弹的枪械,而且会导致枪的后坐力太大,甚至经常会引起子弹炸膛的现象。

2. 闭锁结构复杂。比如枪机回转式闭锁,虽然闭锁结构可靠,但结构复杂,制造工序繁杂。

3. 影响射击精度。比如枪管上下摆动式闭锁,此结构被广泛用于勃朗宁系列手枪。虽然此闭锁结构可靠,但是由于子弹离开枪管后,枪管要靠上下摆动才能完成枪管和枪机之间的解锁,所以势必会影响持续射击的射击精度。

4. 枪支维护困难。比如枪机气动式闭锁(此结构被广泛用于AK系列的步枪中),这种闭锁方式是靠子弹发射后,部分燃气进入活塞室,推动活塞运动,从而完成枪机和枪管之间的解锁。此种解锁方式虽然可靠,但是由于火药的残留物经常堆积在活塞室内,导致枪械的擦拭和日常维护比较困难,时间久了也会影响到闭锁机构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到的一种枪机闭锁结构的目的就是利用最简单的结构来完成枪机与枪管之间可靠的闭锁和解锁,并实现枪管平行于枪的主体部分做前后运动从而保证射击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工”字形卡铁的设计图。

图2是枪管D和枪机处于锁定状态图,也就是子弹未被击发之前的状态图。

图3是子弹被击发后,由于弹壳底部后坐力的作用下,枪管和枪机框一起向后移动迫使枪管D和枪机框E从闭锁状态转变成解锁状态的图。

图4是枪管D和枪机框E完成解锁后,枪管D停止向后移动而枪机框E单独向后移动的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设计了一个“工”字形卡铁(如图1所示为“工”字形卡铁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卡铁的A端长度要小于C端长度,B为A和C 的链接部分。图2中D为枪管。在枪管的后端底部(与枪的主体部分G的接触部分)开有两个凹槽。前边的凹槽容纳“工”字形卡铁的A端(短端),后边的凹槽容纳“工”字形卡铁的C端(长端),两个凹槽之间沿枪管纵向也开有凹槽,用来容纳“工”字形卡铁的链接部分B。图2中E为枪机框,用来容纳枪机部件并与枪机固定。在两侧枪机框的内壁对应枪管后边的凹槽处也开有凹槽,此凹槽同枪管后边的凹槽一起容纳“工”字型卡铁的C端(长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枪机框内侧只对应枪管后边的凹槽开有两个相对称的凹槽,并不需要对应枪管前边的凹槽处开槽,这就使得“工”字形卡铁的A端(短端)只能卡在枪管的前边凹槽内,而“工”字型卡铁的C端(长端)即卡进了枪管的后边凹槽也卡进了枪机框的凹槽内。图2中G为枪的主体上端部分用来安装枪管D和枪机框E。H为枪的主体部分G上端(与枪管接触面处)开有可容纳“工”字型卡铁的C端(长端)的凹槽,此凹槽并非垂直于枪托开设,而是有一定倾斜角度如图2中所示。图2中F为位于G上沿着斜槽后端的一个凸起,形状和位置如图2所示。此凸起为阻铁,此阻铁的功能是用来阻止“工”字形卡铁的C端一直向后运动,由于阻铁是带有一定的倾斜面,所以“工”字形卡铁的C端一旦跟阻铁的斜面接触,就会受到一个向下的力,最终使“工”字形卡铁的C端进入枪托的凹槽D。

此实用新型所涉及到的一种枪机闭锁结构的工作流程如下:

图2所示为枪机和枪管处于闭锁状态。在这个状态中,由于“工”字形卡铁的A端(短端)卡入枪管前端的凹槽,D端(长端)卡入了枪管后端的凹槽和枪机框两侧内壁上的凹槽,所以枪机和枪管被“工”字形卡铁锁在了一起不能分离,这就是闭锁状态。

图3所示为枪机和枪管正处于解锁过程的状态。当枪管中弹膛内的子弹被击发后,火药燃气会给弹头一个向前的力,将弹头推出枪管,同时也会给弹壳底部一个向后的后坐力,推动枪机向后运动。由于“工”字形卡铁的作用,枪机必定拖动枪管一起向后运动。当枪机和枪管一起相对枪的主体部分G平行向后运动一段距离X后,“工”字形卡铁的C端在G上的阻铁F的作用下将以A端为轴向下转动,并最终落入G上的凹槽D中,此时“工”字形卡铁C端脱离枪机框内壁两侧的凹槽和枪管后端的凹槽,完成对枪机框的锁定,枪管停止向后运动。枪机框会在弹壳底部的推力下继续向后运动,此时枪机和枪管完成解锁。

图4所示为枪机和枪管完成解锁后的状态。当枪机和枪管共同相对枪的主体G向后运动距离X后,在“工”字形卡铁和阻铁F的作用下完成解锁,枪机会在弹壳底部力量的推动下继续单独向后运动距离Y,从而完成抛壳等后续动作。

枪机在完成抛壳等后续动作后,在复进簧的作用下会沿原路返回,向前单独运动Y距离后完成推弹入堂、顶住枪管底部,然后与枪管共同再运动距离X后,“工”字形卡铁在A端的拖动下完成将C端从G上的凹槽H里拖出并进入枪管后端的凹槽和枪机框内壁两侧的凹槽,从而完成闭锁,等待下一个工作循环的开始。

因为枪管和枪机整个从闭锁到解锁再到闭锁的过程中,枪管和枪机始终是沿着枪的主体部分G做前后平行移动,尤其是枪管从未发生过转动或者摆动,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枪的射击精度。

此实用新型专利结构简单、能够保证枪械的射击精度,可适用于自动、半自动手枪和自动、半自动步枪。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