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武器定点击发解脱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13505发布日期:2018-09-11 21:40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武器击发解脱机构。尤其涉及一种轻武器定点击发解脱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代轻武器对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轻武器都希望采用浮动原理,即利用枪身复进时的动量抵消一部分火药气体对枪身向后的冲量来减小武器的冲击振动,从而提高射击精度。往往采用浮动原理的自动武器都需要实现定点击发解脱,即枪身浮动部分复进到某一预定位置才能进行击发,以保证击发动作有序进行,真正做到浮动运动。但现有技术中浮动原理多用于各种小口径高炮,其定点击发解脱机构结构复杂、笨重,而轻武器一般属于单兵携行武器,要求操作简单,枪身纤细、轻巧。因此传统的定点击发解脱机构对于轻武器而言存在结构复杂、笨重携带不便的技术问题,不能很好的适用于轻武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定点击发解脱结构复杂、笨重大携带不便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轻武器定点击发解脱机构。

所述的一种轻武器定点击发解脱机构,包括外机匣(1)、内机匣(2)和枪机框(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伸缩机构(4);所述外机匣(1)的两侧壁上分别开有一个外机匣侧孔(5);所述内机匣(2)通过其轴向上的第一导轨嵌入外机匣(1)内,且可通过第一导轨轴向运动;所述内机匣(2)通过其轴向上的第二导轨与枪机框(3)的上平面相连,且可通过第二导轨轴向运动;所述弹性伸缩机构(4)固定连接在内机匣(2)上,松弛时可伸出内机匣(2)两侧壁且嵌入上述两个外机匣侧孔(5);所述弹性伸缩机构(4)可沿内机匣(2)轴向缩入内机匣(2)侧壁内;所述枪机框(3)的上平面上沿其轴向设有对称的两段压缩凸起(6);所述压缩凸起(6)可抵住弹性伸缩机构(4),使其缩入内机匣(2)侧壁内。

其原理是:定点击发解脱动作分为后座挂机和复进解脱两个动作。在枪弹击发前,由于枪机框(3)上压缩凸起(6)的限制作用,使弹性伸缩机构(4)缩入内机匣(2)内。此时内机匣(2)可在第一导轨上相对于外机匣(1)前后自由运动。当枪弹击发后,内机匣(2)与枪机框(3)在火药燃气的作用在沿各自导轨相对外机匣(1)向后运动。由于枪机框(3)质量较轻,运动速度快于内机匣(2),后座一定距离后,内机匣(2)上弹性伸缩机构(4)与压缩凸起(6)脱离接触,恢复松弛状态,伸出内机匣(2)两侧壁而嵌入两个外机匣侧孔(5)。此时,由于弹性伸缩机构(4)的限制作用,内机匣(2)无法继续向后运动和向前运动,即完成后座挂机动作。此后,在复进簧力的作用下,枪机框(3)和内机匣(2)沿各自导轨复进(向前运动)。当枪机框(3)复进到某一特定位置,压缩凸起(6)开始撞击与弹性伸缩机构(4)的接触面,迫使弹性伸缩机构(4)重新缩入内机匣(2)内。此时,内机匣(2)得以解脱而继续复进,即完成复进解脱动作,从而实现定点击发解脱。

进一步,所述弹性伸缩机构(4)包括两个解脱块(7)和两个解脱簧(8);所述两个解脱块(7)分别通过一个解脱簧(8)对称的固定连接在内机匣(2)的两个侧面,松弛时可伸出内机匣(2)两侧壁且嵌入外机匣侧孔(5),所述解脱块(7)可沿内机匣(2)轴向缩入内机匣(2)侧壁内;所述解脱块(7)上设有圆柱(9);所述圆柱(9)可被压缩凸起(6)抵住,使解脱块(7)缩入内机匣(2)侧壁内。

其原理是:在枪弹击发前,由于枪机框(3)上压缩凸起(6)的限制作用,压缩解脱簧(8),使解脱块(7)缩入内机匣(2)内。此时内机匣(2)可在第一导轨上相对于外机匣(1)前后自由运动。当枪弹击发后,内机匣(2)与枪机框(3)在火药燃气的作用在沿各自导轨相对外机匣(1)向后运动。由于枪机框(3)质量较轻,运动速度快于内机匣(2),后座一定距离后,解脱块(7)上的圆柱(9)与压缩凸起(6)脱离接触,解脱璜(8)恢复松弛状态,使两个解脱块(7)分别伸出内机匣(2)两侧壁而嵌入两个外机匣侧孔(5)。此时,由于解脱块(7)的限制作用,内机匣(2)无法继续向后运动和向前运动,即完成后座挂机动作。此后,在复进簧力的作用下,枪机框(3)和内机匣(2)沿各自导轨复进(向前运动)。当枪机框(3)复进到某一特定位置,压缩凸起(6)开始撞击与圆柱(9)接触面,迫使解脱璜(8)重新压缩,使解脱块(7)缩入内机匣(2)内。此时,内机匣(2)得以解脱而继续复进,即完成复进解脱动作,从而实现定点击发解脱。

进一步,所述弹性伸缩机构(4)还包括两个限制销(10);所述两个限制销(10)分别位于两个解脱块(7)的运动路径上,解脱块(7)抵住限制销(10)时,解脱块(7)部分伸出内机匣(2)侧壁且能够嵌入外机匣侧孔(5)。

其原理是:在解脱块(7)的圆柱(9)与压缩凸起(6)脱离接触后,解脱璜(8)试图回到松弛状态而使解脱块(7)向往伸出,通过限制销(10)可以控制解脱块(7)的伸出长度,以获得合适的结构。

进一步,所述限制销(10)抵住解脱块(7)时,解脱块(7)伸出内机匣(2)侧壁的长度为3mm。

其原理是:在常用的轻武器结构中,解脱块(7)伸出内机匣(2)侧壁长度为3mm是优选方式。

进一步,所述压缩凸起(6)抵住解脱块(7)上圆柱(9)的面为斜面。

其原理是:压缩凸起(4)抵住解脱块(7)上圆柱(9)的面为斜面时,在压缩凸起(4)实现复进解脱撞击与解脱块(7)上圆柱(9)的接触面时,阻力更小,结构间的相对运动更加顺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轻武器定点击发解脱机构,通过简单的结构即可以在轻武器上实现定点击发解脱,且整个过程通过机械结构自动实现,操作简单,且该机构只需在机匣上增加长度较小轴向伸缩机构,重量代价小,能够保持轻武器枪身纤细、轻巧的特征。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轻巧便于携带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轻武器定点击发解脱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轻武器定点击发解脱机构在后座挂机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枪机框与解脱块配合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弹性伸缩机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外机匣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内机匣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枪机框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解脱块示意图。

图中:1.外机匣、2.内机匣、3.枪机框、4.弹性伸缩机构、5. 外机匣侧孔、6.压缩凸起、7.解脱块、8.解脱簧、9.圆柱、10.限制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参见图1——图8: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轻武器定点击发解脱机构,包括外机匣1、内机匣2和枪机框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伸缩机构4;所述外机匣1的两侧壁上分别开有一个外机匣侧孔5;所述内机匣2通过其轴向上的第一导轨嵌入外机匣1内,且可通过第一导轨轴向运动;所述内机匣2通过其轴向上的第二导轨与枪机框3的上平面相连,且可通过第二导轨轴向运动;所述弹性伸缩机构4固定连接在内机匣2上,松弛时可伸出内机匣2两侧壁且嵌入上述两个外机匣侧孔5;所述弹性伸缩机构4可沿内机匣2轴向缩入内机匣2侧壁内;所述枪机框3的上平面上沿其轴向设有对称的两段压缩凸起6;所述压缩凸起6可抵住弹性伸缩机构4,使其缩入内机匣2侧壁内。

具体实施时:定点击发解脱动作分为后座挂机和复进解脱两个动作。在枪弹击发前,由于枪机框3上压缩凸起6的限制作用,使弹性伸缩机构4缩入内机匣2内。此时内机匣2可在第一导轨上相对于外机匣1前后自由运动。当枪弹击发后,内机匣2与枪机框3在火药燃气的作用在沿各自导轨相对外机匣1向后运动。由于枪机框3质量较轻,运动速度快于内机匣2,后座一定距离后,内机匣2上弹性伸缩机构4与压缩凸起6脱离接触,恢复松弛状态,伸出内机匣2两侧壁而嵌入两个外机匣侧孔5。此时,由于弹性伸缩机构4的限制作用,内机匣2无法继续向后运动和向前运动,即完成后座挂机动作。此后,在复进簧力的作用下,枪机框3和内机匣2沿各自导轨复进(向前运动)。当枪机框3复进到某一特定位置,压缩凸起6开始撞击与弹性伸缩机构4的接触面,迫使弹性伸缩机构4重新缩入内机匣2内。此时,内机匣2得以解脱而继续复进,即完成复进解脱动作,从而实现定点击发解脱。

实施例2,参见图3——图4: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提出实施例2,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伸缩机构4包括两个解脱块7和两个解脱簧8;所述两个解脱块7分别通过一个解脱簧8对称的固定连接在内机匣2的两个侧面,松弛时可伸出内机匣2两侧壁且嵌入外机匣侧孔5,所述解脱块7可沿内机匣2轴向缩入内机匣2侧壁内;所述解脱块7上设有圆柱9;所述圆柱9可被压缩凸起6抵住,使解脱块7缩入内机匣2侧壁内。

具体实施时:在枪弹击发前,由于枪机框3上压缩凸起6的限制作用,压缩解脱簧8,使解脱块7缩入内机匣2内。此时内机匣2可在第一导轨上相对于外机匣1前后自由运动。当枪弹击发后,内机匣2与枪机框3在火药燃气的作用在沿各自导轨相对外机匣1向后运动。由于枪机框3质量较轻,运动速度快于内机匣2,后座一定距离后,解脱块7上的圆柱9与压缩凸起6脱离接触,解脱璜8恢复松弛状态,使两个解脱块7分别伸出内机匣2两侧壁而嵌入两个外机匣侧孔5。此时,由于解脱块7的限制作用,内机匣2无法继续向后运动和向前运动,即完成后座挂机动作。此后,在复进簧力的作用下,枪机框3和内机匣2沿各自导轨复进(向前运动)。当枪机框3复进到某一特定位置,压缩凸起6开始撞击与圆柱9接触面,迫使解脱璜8重新压缩,使解脱块7缩入内机匣2内。此时,内机匣2得以解脱而继续复进,即完成复进解脱动作,从而实现定点击发解脱。

实施例3,参见图4: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提出实施例3,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伸缩机构4还包括两个限制销10;所述两个限制销10分别位于两个解脱块7的运动路径上,解脱块7抵住限制销10时,解脱块7部分伸出内机匣2侧壁且能够嵌入外机匣侧孔5;

其原理是:在解脱块7的圆柱9与压缩凸起6脱离接触后,解脱璜8试图回到松弛状态而使解脱块7向往伸出,通过限制销10可以控制解脱块7的伸出长度,以获得合适的结构。

实施例4,参见图4: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提出实施例4,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销10抵住解脱块7时,解脱块7伸出内机匣2侧壁的长度为3mm。

其原理是:在常用的轻武器结构中,解脱块7伸出内机匣2侧壁长度为3mm是优选方式。

实施例5,参见图3: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提出实施例5,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凸起6抵住解脱块7上圆柱9的面为斜面。

其原理是:压缩凸起4抵住解脱块7上圆柱9的面为斜面时,在压缩凸起4实现复进解脱撞击与解脱块7上圆柱9的接触面时,阻力更小,结构间的相对运动更加顺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