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耐腐蚀抗拉的无光绒经编复合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88996发布日期:2018-12-14 23:37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磨耐腐蚀抗拉的无光绒经编复合面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经编无光绒面料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耐磨耐腐蚀抗拉的无光绒经编复合面料。



背景技术:

经编无光绒织物布面光泽柔和,绒毛面手感柔软,穿着舒爽得体,较梭织绒面料透气性好、双向更富有弹性,主要用于运动休闲装、服装里料等领域。此外,也适用于汽车内饰和座椅座套。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工业也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态势。人们对汽车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停留在“代步工具”层面,在美学、舒适性、安全性等方面,追求高雅舒适、时尚美观、绿色环保、安全的内饰空间等品质要求。汽车用内饰织物主要有机织、纬编和经编三大类。而经编类织物在汽车内饰面料中的应用几近半壁江山。近年来,经编绒类织物因其外观华贵、手感柔软、色彩丰富,弹性及耐磨性较好、透气性好等优良特性逐渐成为中高档汽车内饰面料的主流。而目前的汽车内饰面料的抗拉耐腐蚀性较低,且受强拉力后会出现变形,甚至出现偏向严重的问题,为了提升汽车内饰面料的抗拉耐腐蚀性能,有必要提出一种耐磨耐腐蚀抗拉的无光绒经编复合面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耐磨耐腐蚀抗拉的无光绒经编复合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内饰面料的抗拉耐腐蚀性较低,且受强拉力后会出现变形,甚至出现偏向严重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耐磨耐腐蚀抗拉的无光绒经编复合面料,包括无光绒层和基布层,所述的无光绒层是由衬纬纱、衬经纱和2组斜向衬纱构成,每组衬纱平行伸直排列成1个线纱层,分别构成衬纬纱层、衬经纱层和2组斜向衬纱层,所述的衬纬纱层、2组斜向衬纱层、衬经纱层依次铺叠,并通过捆绑纱绑缚编织成多轴向经编面料,所述的基布层采用碳纤维纱和玄武岩纤维纱经编而成,所述的无光绒层通过热粘胶层与基布层的一面复合。

作为优选,所述的2组斜向衬纱的角度为90~100°。

作为优选,所述的衬纬纱是以涤纶丝为芯层,外包玄武岩纤维层的包芯纱,所述2组斜向衬纱为表面有卷曲的涤纶复合低弹丝,所述的衬经纱为表面光滑无卷曲的涤纶全牵伸丝。

作为优选,所述的基布层以碳纤维纱为经纱,玄武岩纤维纱为纬纱按平纹组织编织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的基布层的另一面印压有防滑胶点。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耐磨耐腐蚀抗拉的无光绒经编复合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采用涤纶丝为芯层,外包玄武岩纤维层的包芯纱为衬纬纱平行伸直排列成衬纬纱层,在衬纬纱层上铺叠采用表面有卷曲的涤纶复合低弹丝斜向衬纱平行伸直排列成2组夹角90~100°的斜向衬纱层,在斜向衬纱层上铺叠采用表面光滑无卷曲的涤纶全牵伸丝平行伸直排列成衬经纱层,然后在经编机上通过捆绑纱进行绑缚,编织成无光绒层,然后通过拉毛处理,使无光绒层在衬经纱层的一面均匀起毛,整理后并收卷备用;

第二步、采用碳纤维纱为经纱,玄武岩纤维纱为纬纱按平纹组织编织成基布层,整理后并收卷备用;

第三步、将收卷后的无光绒层和基布层分别安装在面料复合设备的第一放卷辊和第二放卷辊上,无光绒层经牵引后依次经过第一预热装置预热,然后无光绒层的未起毛面依次通过浆点涂层设备浆点涂层、撒粉设备撒粉和余粉回收装置回收余粉进行双点涂层,基布层经牵引后与无光绒层的未起毛面在复合辊上复合,通过双点涂层后的热粘胶粘合形成复合面料坯布,然后经过防滑胶涂层设备在基布层的表面进行涂层,形成防滑胶点;

第四步、复合面料坯布表面形成防滑胶点后进入烘箱进行烘干处理,最后出烘箱通过收卷辊收卷。

作为优选,所述的面料复合设备是由第一放卷辊、第二放卷辊、第一预热装置、浆点涂层设备、撒粉设备、余粉回收装置、复合辊、防滑胶涂层设备、烘箱和收卷辊构成的生产线,所述的第一放卷辊、第一预热装置、浆点涂层设备、撒粉设备、余粉回收装置、复合辊、防滑胶涂层设备和烘箱从前往后依次设置,所述的第二放卷辊设置于复合辊的上方,且第二放卷辊和复合辊之间设置有第二预热装置,所述的基布层先经过第二预热装置后再通过复合辊与无光绒层复合,所述的收卷辊位于烘箱出口处。

作为优选,所述的烘箱内为双层结构,上层为焙烘室,下层为冷却室,所述的复合面料坯布先经过焙烘室曲形行走焙烘,再进入冷却室进行冷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耐磨耐腐蚀抗拉的无光绒经编复合面料,结构合理,采用无光绒层采用多轴向经编面料,各方向的抗拉性能都较为突出,提高了面料的各向抗拉强度,基布层以碳纤维纱为经纱,强度高、耐腐蚀性强,并具有吸附有害物质的作用,且无光绒层的底层所用的衬纬纱采用涤纶丝为芯层,外包玄武岩纤维层的包芯纱,基布层中采用玄武岩纤维纱为纬纱,通过玄武岩纤维的显著的增粘作用,可大大提高无光绒层与基布层的复合粘接强度,热粘胶层采用双点涂层,增强了面料的透气性,基布层上印有防滑胶点,通过防滑胶点与外物接触,具有防滑的作用,可进一步地增强复合面料的抗拉性能,防止出现面料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移位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耐磨耐腐蚀抗拉的无光绒经编复合面料的局部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光绒层的正面组织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光绒层的侧面组织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布层的组织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耐磨耐腐蚀抗拉的无光绒经编复合面料的背面局部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面料复合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耐磨耐腐蚀抗拉的无光绒经编复合面料,包括无光绒层1和基布层2,所述的无光绒层1是由衬纬纱11、衬经纱12和2组斜向衬纱13构成,每组衬纱平行伸直排列成1个线纱层,分别构成衬纬纱层、衬经纱层和2组斜向衬纱层,所述的衬纬纱层、2组斜向衬纱层、衬经纱层依次铺叠,并通过捆绑纱14绑缚编织成多轴向经编面料,所述的基布层2采用碳纤维纱21和玄武岩纤维纱22经编而成,所述的无光绒层1通过热粘胶层3与基布层2的一面复合。

具体地,所述的2组斜向衬纱13的角度为90~100°。

进一步地,所述的衬纬纱11是以涤纶丝为芯层,外包玄武岩纤维层的包芯纱,所述2组斜向衬纱13为表面有卷曲的涤纶复合低弹丝,所述的衬经纱12为表面光滑无卷曲的涤纶全牵伸丝。

进一步地,所述的基布层2以碳纤维纱21为经纱,玄武岩纤维纱22为纬纱按平纹组织编织而成,所述的基布层2的另一面印压有防滑胶点4。

参阅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耐磨耐腐蚀抗拉的无光绒经编复合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采用涤纶丝为芯层,外包玄武岩纤维层的包芯纱为衬纬纱11平行伸直排列成衬纬纱层,在衬纬纱层上铺叠采用表面有卷曲的涤纶复合低弹丝斜向衬纱13平行伸直排列成2组夹角90~100°的斜向衬纱层,在斜向衬纱层上铺叠采用表面光滑无卷曲的涤纶全牵伸丝平行伸直排列成衬经纱层,然后在经编机上通过捆绑纱14进行绑缚,编织成无光绒层1,然后通过拉毛处理,使无光绒层1在衬经纱层的一面均匀起毛,整理后并收卷备用。

第二步、采用碳纤维纱21为经纱,玄武岩纤维纱22为纬纱按平纹组织编织成基布层2,整理后并收卷备用。

第三步、将收卷后的无光绒层1和基布层2分别安装在面料复合设备的第一放卷辊5和第二放卷辊6上,无光绒层1经牵引后依次经过第一预热装置7预热,然后无光绒层1的未起毛面依次通过浆点涂层设备8浆点涂层、撒粉设备9撒粉和余粉回收装置10回收余粉进行双点涂层,基布层2经牵引后与无光绒层1的未起毛面在复合辊15上复合,通过双点涂层后的热粘胶粘合形成复合面料坯布,然后经过防滑胶涂层设备16在基布层2的表面进行涂层,形成防滑胶点4。

第四步、复合面料坯布表面形成防滑胶点4后进入烘箱17进行烘干处理,最后出烘箱17通过收卷辊18收卷。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面料复合设备是由第一放卷辊5、第二放卷辊6、第一预热装置7、浆点涂层设备8、撒粉设备9、余粉回收装置10、复合辊15、防滑胶涂层设备16、烘箱17和收卷辊18构成的生产线,所述的第一放卷辊5、第一预热装置7、浆点涂层设备8、撒粉设备9、余粉回收装置10、复合辊15、防滑胶涂层设备16和烘箱17从前往后依次设置,所述的第二放卷辊6设置于复合辊15的上方,且第二放卷辊6和复合辊15之间设置有第二预热装置19,所述的基布层2先经过第二预热装置19后再通过复合辊15与无光绒层1复合,所述的收卷辊18位于烘箱17出口处。

进一步地,所述的烘箱17内为双层结构,上层为焙烘室,下层为冷却室,所述的复合面料坯布先经过焙烘室曲形行走焙烘,再进入冷却室进行冷却。

本实用新型一种耐磨耐腐蚀抗拉的无光绒经编复合面料,结构合理,采用无光绒层1采用多轴向经编面料,各方向的抗拉性能都较为凸出,提高了面料的各向抗拉强度,基布层以碳纤维纱为经纱,强度高、耐腐蚀性强,并具有吸附有害物质的作用,且无光绒层1的底层所用的衬纬纱采用涤纶丝为芯层,外包玄武岩纤维层的包芯纱,基布层2中采用玄武岩纤维纱22为纬纱,通过玄武岩纤维的显著的增粘作用,可大大提高无光绒层1与基布层2的复合粘接强度,热粘胶层3采用双点涂层,增强了面料的透气性,基布层2上印有防滑胶点4,通过防滑胶点4与外物接触,具有防滑的作用,可进一步地增强复合面料的抗拉性能,防止出现面料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移位的情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