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PE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41618发布日期:2018-09-14 22:52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膜技术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保温PE膜。



背景技术:

PE薄膜,即聚乙烯薄膜,是指用PE薄膜生产的薄膜。PE膜具有防潮性,透湿性小。目前功能化的PE膜称为当今发展的潮流之一。保温PE膜是应运而生。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020573752.4涉及一种保温复合面料,包括表面层、中间层和内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层为PE植绒膜,其中,PE植绒膜设置于表面层和内层的中间,并保持有一定的空间间隔。本实用新型揭示的保温复合面料,手感柔软,穿着舒适,吸湿性好,并且保温性强,非常适合在冬季使用。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10163709.X涉及一种防水保温复合面料,包括表面层、中间层和内层,所述的表面层上设有防水层,中间层为保温材料,设置于表面层和内层的中间,并保持有一定的空间间隔。本发明揭示的防水保温复合面料,透气性好,手感柔软,穿着舒适,防水效果好,并且保温性强,非常适合在冬季使用。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010517122.X涉及一种保温复合面料,包括表面层、中间层和内层,所述的中间层为PE植绒膜,其中,PE植绒膜设置于表面层和内层的中间,并保持有一定的空间间隔。本发明揭示的保温复合面料,手感柔软,穿着舒适,吸湿性好,并且保温性强,非常适合在冬季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保温PE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保温PE膜,其分为第一PE层,第一保温层,隔热层,第二保温层和第二PE层;第一PE层和隔热层之间设置第一保温层,隔热层和第二PE层之间设置第二保温层;第一PE层的材料为含有空心玻璃微粉结构的PE材料,第一保温层的材料为具有中空结构的PE纤维织物;隔热层的材料为具有远红外发射功能和隔热性能的PE材料。

所述的第一PE层厚度为0.1~0.8mm;

所述的第一保温层厚度为1~1.5mm;

所述的隔热层厚度为1.5~2.5mm;

所述的第二保温层厚度为1~1.5mm;

所述的第二PE层厚度为0.1~0.8mm;

所述的第一PE层的材料为含有空心玻璃微粉结构的PE材料层,所述的改性PE材料层内部具有空心结构,内部的空心结构为空心玻璃微粉;空心结构的玻璃微粉内部的空心结构具有优异的保温性能,同时利用内部的空心微粉结构,降低第一PE层的内部的热量向外部扩散,赋予本身PE膜优异的保温性能;

所述的第一保温层的材料为具有中空结构的PE纤维织物,利用中空结构内部空隙为空气填充,具有较低的导热系数,因此赋予了第一保温层优异的保温性能,避免了常规的膜材料隔热性差等问题。

所述的隔热层的材料为具有远红外发射功能和隔热性能的PE材料,具体为添加质量分数为1.5%的钛酸钾晶须的PE材料;利用隔热层的远红外发射功能,提高热量向保温层的传导,而降低热量的辐射传导,同时利用隔热效应,降低保温PE膜的热量损失,从而达到保温效果。

所述的第二保温层与第一保温层具有相同的结构。

所述的第二PE层与第一PE层具有相同的结构。

第一PE层,第一保温层,隔热层,第二保温层和第二PE层,各层之间通过粘合剂热压粘合连接成保温PE膜。

采用具有多功能、保温效益的多层结构层进行复合,利用粘合剂热压形式粘结,使各层复合粘结形成一个整体;通过采用具有保温效果的空心结构,提高各功能层本身的保温性能,同时利用具有中空结构的纤维织物,从而赋予了PE膜整体具有优异的保温性能,并且利用隔热层的远红外发射和隔热效果,从而降低热量向外辐射和热量的损失,提高保温效果,避免了由于常规的PE膜一次成型过程中,保温性能差,保温效果不佳等问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多层结构层进行复合,赋予了改性的PE膜具有优异的保温性能,避免了常规的加工工艺只能增加保温粉体的含量才能改善其保温性能;同时通过采用具有保温效果的空心结构,提高各功能层本身的保温性能,同时利用具有中空结构的纤维织物,从而赋予了PE膜整体具有优异的保温性能,并且利用隔热层的远红外发射和隔热效果,从而降低热量向外辐射和热量的损失,提高保温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为第一PE层,2为第一保温层,3为隔热层,4为第二保温层,5为第二PE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提供本实用新型一种保温PE膜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请参见附图1,一种保温PE膜,其分为第一PE层1,第一保温层2,隔热层3,第二保温层4和第二PE层5;第一PE层和隔热层之间设置第一保温层,隔热层和第二PE层之间设置第二保温层;第一PE层的材料为含有空心玻璃微粉结构的PE材料,第一保温层的材料为具有中空结构的PE纤维织物;隔热层的材料为具有远红外发射功能和隔热性能的PE材料。

所述的第一PE层厚度为0.1mm。

所述的第一保温层厚度为1mm。

所述的隔热层厚度为1.5mm。

所述的第二保温层厚度为1mm。

所述的第二PE层厚度为0.1mm。

所述的第一PE层的材料为含有空心玻璃微粉结构的PE材料层,所述的改性PE材料层内部具有空心结构,内部的空心结构为空心玻璃微粉;空心结构的玻璃微粉内部的空心结构具有优异的保温性能,同时利用内部的空心微粉结构,降低第一PE层的内部的热量向外部扩散,赋予本身PE膜优异的保温性能;

所述的第一保温层的材料为具有中空结构的PE纤维织物,利用中空结构内部空隙为空气填充,具有较低的导热系数,因此赋予了第一保温层优异的保温性能,避免了常规的膜材料隔热性差等问题。

所述的隔热层的材料为具有远红外发射功能和隔热性能的PE材料,具体为添加质量分数为1.5%的钛酸钾晶须的PE材料;利用隔热层的远红外发射功能,提高热量向保温层的传导,而降低热量的辐射传导,同时利用隔热效应,降低保温PE膜的热量损失,从而达到保温效果。

所述的第二保温层与第一保温层具有相同的结构。

所述的第二PE层与第一PE层具有相同的结构。

第一PE层,第一保温层,隔热层,第二保温层和第二PE层,各层之间通过粘合剂热压粘合连接成保温PE膜。

采用具有多功能、保温效益的多层结构层进行复合,利用粘合剂热压形式粘结,使各层复合粘结形成一个整体;通过采用具有保温效果的空心结构,提高各功能层本身的保温性能,同时利用具有中空结构的纤维织物,从而赋予了PE膜整体具有优异的保温性能,并且利用隔热层的远红外发射和隔热效果,从而降低热量向外辐射和热量的损失,提高保温效果,避免了由于常规的PE膜一次成型过程中,保温性能差,保温效果不佳等问题。

实施例2

请参见附图1,一种保温PE膜,其分为第一PE层1,第一保温层2,隔热层3,第二保温层4和第二PE层5;第一PE层和隔热层之间设置第一保温层,隔热层和第二PE层之间设置第二保温层;第一PE层的材料为含有空心玻璃微粉结构的PE材料,第一保温层的材料为具有中空结构的PE纤维织物;隔热层的材料为具有远红外发射功能和隔热性能的PE材料。

所述的第一PE层厚度为0.4mm;

所述的第一保温层厚度为1.2mm;

所述的隔热层厚度为2mm;

所述的第二保温层厚度为1.2mm;

所述的第二PE层厚度为0.3mm;

所述的第一PE层的材料为含有空心玻璃微粉结构的PE材料层,所述的改性PE材料层内部具有空心结构,内部的空心结构为空心玻璃微粉;空心结构的玻璃微粉内部的空心结构具有优异的保温性能,同时利用内部的空心微粉结构,降低第一PE层的内部的热量向外部扩散,赋予本身PE膜优异的保温性能;

所述的第一保温层的材料为具有中空结构的PE纤维织物,利用中空结构内部空隙为空气填充,具有较低的导热系数,因此赋予了第一保温层优异的保温性能,避免了常规的膜材料隔热性差等问题。

所述的隔热层的材料为具有远红外发射功能和隔热性能的PE材料,具体为添加质量分数为1.5%的钛酸钾晶须的PE材料;利用隔热层的远红外发射功能,提高热量向保温层的传导,而降低热量的辐射传导,同时利用隔热效应,降低保温PE膜的热量损失,从而达到保温效果。

所述的第二保温层与第一保温层具有相同的结构。

所述的第二PE层与第一PE层具有相同的结构。

第一PE层,第一保温层,隔热层,第二保温层和第二PE层,各层之间通过粘合剂热压粘合连接成保温PE膜。

采用具有多功能、保温效益的多层结构层进行复合,利用粘合剂热压形式粘结,使各层复合粘结形成一个整体;通过采用具有保温效果的空心结构,提高各功能层本身的保温性能,同时利用具有中空结构的纤维织物,从而赋予了PE膜整体具有优异的保温性能,并且利用隔热层的远红外发射和隔热效果,从而降低热量向外辐射和热量的损失,提高保温效果,避免了由于常规的PE膜一次成型过程中,保温性能差,保温效果不佳等问题。

实施例3

请参见附图1,一种保温PE膜,其分为第一PE层1,第一保温层2,隔热层3,第二保温层4和第二PE层5;第一PE层和隔热层之间设置第一保温层,隔热层和第二PE层之间设置第二保温层;第一PE层的材料为含有空心玻璃微粉结构的PE材料,第一保温层的材料为具有中空结构的PE纤维织物;隔热层的材料为具有远红外发射功能和隔热性能的PE材料。

所述的第一PE层厚度为0.6mm;

所述的第一保温层厚度为1.4mm;

所述的隔热层厚度为2mm;

所述的第二保温层厚度为1.4mm;

所述的第二PE层厚度为0.6mm;

所述的第一PE层的材料为含有空心玻璃微粉结构的PE材料层,所述的改性PE材料层内部具有空心结构,内部的空心结构为空心玻璃微粉;空心结构的玻璃微粉内部的空心结构具有优异的保温性能,同时利用内部的空心微粉结构,降低第一PE层的内部的热量向外部扩散,赋予本身PE膜优异的保温性能;

所述的第一保温层的材料为具有中空结构的PE纤维织物,利用中空结构内部空隙为空气填充,具有较低的导热系数,因此赋予了第一保温层优异的保温性能,避免了常规的膜材料隔热性差等问题。

所述的隔热层的材料为具有远红外发射功能和隔热性能的PE材料,具体为添加质量分数为1.5%的钛酸钾晶须的PE材料;利用隔热层的远红外发射功能,提高热量向保温层的传导,而降低热量的辐射传导,同时利用隔热效应,降低保温PE膜的热量损失,从而达到保温效果。

所述的第二保温层与第一保温层具有相同的结构。

所述的第二PE层与第一PE层具有相同的结构。

第一PE层,第一保温层,隔热层,第二保温层和第二PE层,各层之间通过粘合剂热压粘合连接成保温PE膜。

采用具有多功能、保温效益的多层结构层进行复合,利用粘合剂热压形式粘结,使各层复合粘结形成一个整体;通过采用具有保温效果的空心结构,提高各功能层本身的保温性能,同时利用具有中空结构的纤维织物,从而赋予了PE膜整体具有优异的保温性能,并且利用隔热层的远红外发射和隔热效果,从而降低热量向外辐射和热量的损失,提高保温效果,避免了由于常规的PE膜一次成型过程中,保温性能差,保温效果不佳等问题。

实施例4

请参见附图1,一种保温PE膜,其分为第一PE层1,第一保温层2,隔热层3,第二保温层4和第二PE层5;第一PE层和隔热层之间设置第一保温层,隔热层和第二PE层之间设置第二保温层;第一PE层的材料为含有空心玻璃微粉结构的PE材料,第一保温层的材料为具有中空结构的PE纤维织物;隔热层的材料为具有远红外发射功能和隔热性能的PE材料。

所述的第一PE层厚度为0.8mm;

所述的第一保温层厚度为1.5mm;

所述的隔热层厚度为2.5mm;

所述的第二保温层厚度为1.5mm;

所述的第二PE层厚度为0.8mm;

所述的第一PE层的材料为含有空心玻璃微粉结构的PE材料层,所述的改性PE材料层内部具有空心结构,内部的空心结构为空心玻璃微粉;空心结构的玻璃微粉内部的空心结构具有优异的保温性能,同时利用内部的空心微粉结构,降低第一PE层的内部的热量向外部扩散,赋予本身PE膜优异的保温性能;

所述的第一保温层的材料为具有中空结构的PE纤维织物,利用中空结构内部空隙为空气填充,具有较低的导热系数,因此赋予了第一保温层优异的保温性能,避免了常规的膜材料隔热性差等问题。

所述的隔热层的材料为具有远红外发射功能和隔热性能的PE材料,具体为添加质量分数为1.5%的钛酸钾晶须的PE材料;利用隔热层的远红外发射功能,提高热量向保温层的传导,而降低热量的辐射传导,同时利用隔热效应,降低保温PE膜的热量损失,从而达到保温效果。

所述的第二保温层与第一保温层具有相同的结构。

所述的第二PE层与第一PE层具有相同的结构。

第一PE层,第一保温层,隔热层,第二保温层和第二PE层,各层之间通过粘合剂热压粘合连接成保温PE膜。

采用具有多功能、保温效益的多层结构层进行复合,利用粘合剂热压形式粘结,使各层复合粘结形成一个整体;通过采用具有保温效果的空心结构,提高各功能层本身的保温性能,同时利用具有中空结构的纤维织物,从而赋予了PE膜整体具有优异的保温性能,并且利用隔热层的远红外发射和隔热效果,从而降低热量向外辐射和热量的损失,提高保温效果,避免了由于常规的PE膜一次成型过程中,保温性能差,保温效果不佳等问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