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型无纺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28636发布日期:2018-10-23 16:45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纺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良型无纺布。



背景技术:

无纺布又称不织布,是将纺织短纤维或者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撑列,形成纤网结构,然后采用机械、热粘或化学等方法加固而成,是新一代的环保材料,被国际公认为保护地球生态的环保产品,其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再利用等特点,因此广泛适用于农用薄膜、制鞋、制革、化工、印刷、汽车、建材、家居装饰、床垫被褥、服装服饰、医疗卫生一次性用具、酒店一次性用品以及礼品袋、购物袋、包装袋等诸多领域。

但是,现有技术的无纺布上大都样式较为单调,缺乏立体感,不仅少了美感和质感,而且透气性不强,制造出的产生体验感稍差,弹性不好,极易损坏,极大的缩短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现象的存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简单、合理的一种改良型无纺布,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良型无纺布,包括上层无纺布、下层无纺布、胶粘层和透气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层位于上层无纺布的上端,所述透气层和上层无纺布、上层无纺布和下层无纺布之间均通过胶粘层连接,所述上层无纺布的上端设有若干向下凹陷的图案一,所述图案一的下端设有粘连区,所述图案一的两侧设有未粘连区,所述粘连区和未粘连区之间设有空腔,所述未粘连区向外凸出,所述未粘连区的内部填充有强韧复合纤维,所述下层无纺布的上端面设有若干圆形压花图案二,若干所述压花图案二沿着下层无纺布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列,相邻所述压花图案二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间隙内填充有人造纤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气层的原料经混炼、挤出流延变成片材后,在一定温度下进行一定倍率的拉伸,其中的碳酸钙粒子则无法被拉伸,在其他材料与碳酸钙粒子之间形成了微米级尺寸的微孔,该微孔尺寸介于气体分子和水滴尺寸之间,这样就使薄膜具有透气防水的功能,透气层和上层无纺布、上层无纺布和下层无纺布之间均通过胶粘层连接,保证相邻层之间的粘合更加牢固、平整,且不会出现气泡或者严重分层的现象,上层无纺布的上端设有若干向下凹陷的图案一,图案一的下端设置有粘连区,图案一的两侧设置有未粘连区,采用上述结构的无纺布在与人体肌肤接触时,由于正多边形相当于多个点状的凹部组成,且正多边形的纵横相邻排列使得无纺布质地相当柔软,弹性、延伸力均非常好,同时也极大的增加了无纺布与人体肌肤的间隙,具有很好的透气效果,减少了与皮肤产生的物理刺激,令使用者感觉更为舒适,未粘连区的内部填充有强韧复合纤维,加强无纺布的抗拉强度,粘连区和未粘连区之间形成空腔,在受到外力时可向内压缩,外力消失后恢复原状,下层无纺布的上端设置有圆形压花图案二,使得其更加美观,在间隙内填充人造纤维,使得该无纺布具有高水平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透气层采用聚乙烯和碳酸钙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图案一是正多边形。

作为优选:所述下层无纺布的下端设有阻燃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燃层的设置,能起到防火阻燃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上层无纺布、下层无纺布、胶粘层和透气层厚度均不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层无纺布、下层无纺布、胶粘层和透气层厚度均不同,能提高该复合无纺布的柔软度。

作为优选:所述阻燃层的内部填充有吸水海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水海绵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无纺布的防水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结构设计简单合理,透气层采用聚乙烯和碳酸钙制成,其中的碳酸钙粒子则无法被拉伸,在其他材料与碳酸钙粒子之间形成了微米级尺寸的微孔,该微孔尺寸介于气体分子和水滴尺寸之间,这样就使薄膜具有透气防水的功能。2.透气层和上层无纺布、上层无纺布和下层无纺布之间均通过胶粘层连接,保证相邻层之间的粘合更加牢固、平整,且不会出现气泡或者严重分层的现象。3.采用向下凹陷的图案一、粘连区和未粘连区的结构的无纺布在与人体肌肤接触时,由于正多边形相当于多个点状的凹部组成,且正多边形的纵横相邻排列使得无纺布质地相当柔软,弹性、延伸力均非常好。4.未粘连区的内部填充有强韧复合纤维,加强无纺布的抗拉强度,粘连区和未粘连区之间形成空腔,在受到外力时可向内压缩,外力消失后恢复原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良型无纺布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良型无纺布的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1、透气层;2、空腔;3、图案一;4、上层无纺布;5、胶粘层;6、下层无纺布;7、阻燃层;8、粘连区;9、未粘连区。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良型无纺布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改良型无纺布,包括上层无纺布4、下层无纺布6、胶粘层5和透气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层1位于上层无纺布4的上端,所述透气层1和上层无纺布4、上层无纺布4和下层无纺布6之间均通过胶粘层5连接,所述上层无纺布4的上端设有若干向下凹陷的图案一3,所述图案一3的下端设有粘连区8,所述图案一3的两侧设有未粘连区9,所述粘连区8和未粘连区9之间设有空腔2,所述未粘连区9向外凸出,所述未粘连区9的内部填充有强韧复合纤维,所述下层无纺布6的上端面设有若干圆形压花图案二,若干所述压花图案二沿着下层无纺布6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列,相邻所述压花图案二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间隙内填充有人造纤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气层1的原料经混炼、挤出流延变成片材后,在一定温度下进行一定倍率的拉伸,其中的碳酸钙粒子则无法被拉伸,在其他材料与碳酸钙粒子之间形成了微米级尺寸的微孔,该微孔尺寸介于气体分子和水滴尺寸之间,这样就使薄膜具有透气防水的功能,透气层1和上层无纺布4、上层无纺布4和下层无纺布6之间均通过胶粘层5连接,保证相邻层之间的粘合更加牢固、平整,且不会出现气泡或者严重分层的现象,上层无纺布4的上端设有若干向下凹陷的图案一3,图案一3的下端设置有粘连区8,图案一3的两侧设置有未粘连区9,采用上述结构的无纺布在与人体肌肤接触时,由于正多边形相当于多个点状的凹部组成,且正多边形的纵横相邻排列使得无纺布质地相当柔软,弹性、延伸力均非常好,同时也极大的增加了无纺布与人体肌肤的间隙,具有很好的透气效果,减少了与皮肤产生的物理刺激,令使用者感觉更为舒适,未粘连区9的内部填充有强韧复合纤维,加强无纺布的抗拉强度,粘连区8和未粘连区9之间形成空腔,在受到外力时可向内压缩,外力消失后恢复原状,下层无纺布6的上端设置有圆形压花图案二,使得其更加美观,在间隙内填充人造纤维,使得该无纺布具有高水平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透气层1采用聚乙烯和碳酸钙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图案一3是正多边形。

作为优选:所述下层无纺布6的下端设有阻燃层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燃层7的设置,能起到防火阻燃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上层无纺布4、下层无纺布6、胶粘层5和透气层1厚度均不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层无纺布4、下层无纺布6、胶粘层5和透气层1厚度均不同,能提高该复合无纺布的柔软度。

作为优选:所述阻燃层7的内部填充有吸水海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水海绵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无纺布的防水性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