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水堆乏燃料棒束抓取工具维修后验证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37169发布日期:2018-12-11 22:43阅读:559来源:国知局
一种重水堆乏燃料棒束抓取工具维修后验证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核电站乏燃料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水堆乏燃料棒束抓取工具维修后验证工具。



背景技术:

本发明属于重水堆核电站燃料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水堆核电站乏燃料棒束抓取工具出现异常,实施维修后,需做进一步验证,确保维修后的棒束抓取工具各项性能指标满足要求,但目前主要通过对维修后的工具进行相应数据测量,但没有进行实质性的试验,例抓取锁紧、解锁数次,抓具的头的变化量,再一个带载转移在外力作用下是否引起掉棒等,这些试验均无法进行,因如要真正乏燃料棒束做相应验证,会出现棒束意外坠落及元件破损的风险,如用没有经过反应堆运行后新燃料棒束成本太高;如用一比一模拟件作为验证工具,到时会存在与真正的燃料棒束无法区分,造成装错燃料通道的风险。鉴于以上原因,必须研制开发一个乏燃料棒束抓取工具维修后的验证工具,确保维修质量,满足现场操作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研制开发一种重水堆乏燃料棒束抓取工具维修后验证工具,在重水堆核电站乏燃料棒束抓取工具出现异常,实施维修后,做进一步验证,确保维修后的棒束抓取工具各项性能指标满足要求。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重水堆乏燃料棒束抓取工具维修后验证工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端盖、抓取部、验证体和重量修正孔;验证体为验证工具的主体部分,整体为圆柱体形;在验证体的上端开设重量修正孔,深入验证体内部,用于使得验证工具的总质量与乏燃料棒束的质量相等;在验证体侧壁的上、下部对称设置有抓取部,用于与抓取工具相配合;端盖位于重量修正孔的上端,盖合在重量修正孔所在端面,用于封闭重量修正孔。

如上所述的抓取部整体为环形凸起,在抓取部与验证体连接部设置有倒角,用于卡紧乏燃料棒束抓取工具。

如上所述的验证体的长度为493cm,直径为99.5cm;抓取部的外径为102.5cm,抓取部的内侧与验证体端面的轴向距离为68.5cm。

如上所述的端盖、抓取部和验证体均采用碳钢或不锈钢材料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描述的重水堆乏燃料棒束抓取工具维修后验证工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俗易懂,实用性强,确保乏燃料棒束抓取工具维修后,能够实施相应的棒束抓取、锁紧、解锁、转移、载重等试验,经济效益高,通过多年的验证,此验证工具满足乏燃料棒束抓取工具维修后各项试验要求,同时可用日常棒束抓取工具日常的检查,此工具可向国内外类似相同电站乏燃料操作进行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乏燃料棒束抓取工具解锁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乏燃料棒束抓取工具锁紧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重水堆乏燃料棒束抓取工具维修后验证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种重水堆乏燃料棒束抓取工具维修后验证工具的尺寸示意图;

图5是乏燃料棒束抓取工具抓取本发明的一种重水堆乏燃料棒束抓取工具维修后验证工具的工作状态图。

其中:1.端盖,2.抓取部,3.验证体,4.重量修正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乏燃料棒束抓取工具在未抓取乏燃料棒束前处于解锁状态,在抓取后处于锁紧状态。为了对维修后的工具进行验证,需要本发明的验证工具实现。

如图3所示,一种重水堆乏燃料棒束抓取工具维修后验证工具,包括端盖1、抓取部2、验证体3和重量修正孔4。验证体3为验证工具的主体部分,整体为圆柱体形。在验证体3的上端开设重量修正孔4,深入验证体3内部,用于使得验证工具的总质量与乏燃料棒束的质量相等。在验证体3侧壁的上、下部对称设置有抓取部2,用于与抓取工具相配合。端盖1位于重量修正孔4的上端,盖合在重量修正孔4所在端面,用于封闭重量修正孔4。

抓取部2整体为环形凸起,在抓取部2与验证体3连接部设置有倒角,用于卡紧乏燃料棒束抓取工具。

验证体3的长度为493cm,直径为99.5cm。抓取部2的外径为102.5cm,抓取部2的内侧与验证体3端面的轴向距离为68.5cm。

在本实施例中,端盖1、抓取部2和验证体3均采用碳钢或不锈钢材料制成。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1.利用厂房吊车吊钩与棒束抓取工具最上部吊环相连,连接好棒束抓取工具压空输入快接头,操作锁紧、解锁开关,确认抓具头打开、收缩正常;

2.将验证工具置地面水平面上且竖直放置,确认垂直不倾斜;

3.利用吊车将带有维修后棒束抓取工具移至验证工具正方,且保持在同一条水平线上;

4.下降吊车吊钩,抓取工具抓具头全部进入验证工具上部台阶抓取部位;

5.操作棒束抓取工具,将锁紧、解锁开关置锁紧位置;

6.提升吊车吊钩离开地面进行行走试验,确认行走过程中,验证工具在抓具头内无任任保移位;

7.用外力碰撞验证工具,确认验证工具在抓具头无移动;

8.操作锁紧、解锁开关,抓具头锁紧验证工具、解锁验工具,每一次均需上升、下降吊车吊钩,确认抓具头抓取棒束、解锁棒束无异常,需进行100次试验,确认抓具头尺寸无变化;

9.载重试验,抓具头抓取验证工具后,提升吊车吊钩,验证工具悬空,做好验证工具与抓具头接触记号,24小时确认验证工具无变化。

上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法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本发明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可以采用现有技术。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核电站乏燃料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水堆乏燃料棒束抓取工具维修后验证工具,目的在于研制开发一种重水堆乏燃料棒束抓取工具维修后验证工具,在重水堆核电站乏燃料棒束抓取工具出现异常,实施维修后,做进一步验证,确保维修后的棒束抓取工具各项性能指标满足要求。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端盖、抓取部、验证体和重量修正孔;验证体为验证工具的主体部分,整体为圆柱体形;在验证体的上端开设重量修正孔,深入验证体内部,用于使得验证工具的总质量与乏燃料棒束的质量相等;在验证体侧壁的上、下部对称设置有抓取部,用于与抓取工具相配合;端盖位于重量修正孔的上端,盖合在重量修正孔所在端面,用于封闭重量修正孔。

技术研发人员:蒋军建;卓成金;谢峥;吴伟;张连生;刘大银;施维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8.24
技术公布日:2018.12.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