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pp基材的新型建筑模板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069739发布日期:2019-03-08 23:12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pp基材的新型建筑模板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模板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pp基材的新型建筑模板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pp原料化学名称为聚丙烯,具有密度小,强度刚硬,硬度耐热性均优于低压聚乙烯的特点,可在100度左右使用,聚丙烯为无毒、无臭、无味的乳白色高结晶的聚合物,密度小,是目前所有塑料中最轻的品种之一,它对水特别稳定,成型性好,制品表面光泽好,易于着色,聚丙烯的结晶度高,结构规整,因而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现有的建筑模板存在平整度低,使用周转次数低,易变形,安全性不高等缺点,故本发明设计一种基于pp基材的新型建筑模板制备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pp基材的新型建筑模板制备方法,解决了传统的建筑模板平整度低,使用周转次数低,易变形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pp基材的新型建筑模板制备方法,包括内pp基材层、外pp基材层和抗静电涂层,所述内pp基材层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外pp基材层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凹槽相配合的凸起,所述外pp基材层的另一侧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涂覆有抗静电涂层。

优选的,所述外pp基材层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外pp基材层对称设置在内pp基材层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的截面形状设置为等腰梯形,且所述第一凹槽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第一凹槽呈点阵状均匀设置在内pp基材层的端面上。

优选的,所述内pp基材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原料:pp树脂50-60份;填充剂20-30份;成核剂3-5份;增塑剂3-5份;稳定剂5-7份;润滑剂3-5份;抗静电剂3-5份;阻燃剂2-4份。

优选的,所述外pp基材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原料:pp树脂60-70份;填充剂15-25份;成核剂3-5份;增塑剂3-5份;稳定剂3-5份;润滑剂3-5份;抗静电剂5-8份;阻燃剂3-5份。

优选的,所述填充剂包括有机填料和无机填料两类,所述有机填料设置为有机物木粉,所述有机物木粉可以为锯末刨花、农作物秸秆等,所述无机填料设置为无机物矿粉和玻璃纤维,所述无机物矿粉由钢铁厂炼铁时高炉排出的熔渣,用水喷洒急速冷却成为颗粒状矿渣,然后烘干磨细得到,所述玻璃纤维由叶腊石、石英砂、石灰石、白云石、硼钙石和硼镁石为原料经高温熔制、拉丝、络纱、织布等工艺制造成的,所述制造好的玻璃纤维由锤磨机或球磨机磨碎。

优选的,所述成核剂设置为二山梨糖醇,所述二山梨糖醇由d-山梨糖醇和3,4-二甲基苯甲醛为原料,在固体酸催化剂下进行醇醛缩合反应合成的。

优选的,所述增塑剂设置为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所述稳定剂由硬脂酸盐和环氧树脂1:1混合制得,所述润滑剂由硬脂酸和钙镁盐1:1混合制得,所述抗静电剂的组分包括15-20份阴离子改性聚苯胺、9-13份阳离子型高分子抗静电剂和3-5份黑磷烯,所述阻燃剂设置为pp阻燃剂且采用环保p、n、br复合体系阻燃剂。

优选的,所述抗静电涂层的制成方法为:通过水或乙醇等将抗静电溶液调配成质量分数为0.5%-2.0%的溶液,然后通过涂布、喷涂或浸渍等方法使之附着在高分子材料表面,再经过室温或热空气干燥而形成抗静电涂层3。

优选的,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pp树脂、填充剂、成核剂、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抗静电剂和阻燃剂分别通过粉碎机粉碎至250-350目,将各原料依次放入搅拌筒混合均匀,再加入150-200份水,搅拌30-40min得混合原料;

步骤s2:将混合原料加入注塑机内,升温至220-265度将原料进行熔化,并将模具温度升高至40-80度;

步骤s3:采用注射压力较高及可多段控制的电脑注塑机,将原料注塑进模具内,开模后的制品经热水浸泡处理,得到内pp基材层和外pp基材层;

步骤s4:将内pp基材层和外pp基材层之间涂上胶水,并通过压合机进行压合处理,使得内pp基材层和外pp基材层能紧密结合在一起;

步骤s5:通过涂布、喷涂或浸渍等方法使抗静电溶液附着在高分子材料表面,再经过室温或热空气干燥而形成抗静电涂层。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pp基材的新型建筑模板制备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凹槽、凸起和第二凹槽,使得该建筑模板层与层之间连接的更加紧密,不易滑移,拼装方便,通过设置多层pp基材板,使得该建筑模板刚度大、抗冲击强度大、平整度高、光滑易脱模,使用周转次数高,不易变形。

(2)本发明通过设置在基材里面设置防静电剂和在模板外面涂覆防静电涂层,使得该建筑模板的防静电能力得到大大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建筑模板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建筑模板俯视图。

图中:1、内pp基材层;2、外pp基材层;3、抗静电涂层;4、第一凹槽;5、凸起;6、第二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pp基材的新型建筑模板制备方法,包括内pp基材层1、外pp基材层2和抗静电涂层3,内pp基材层1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凹槽4,第一凹槽4的截面形状设置为等腰梯形,且第一凹槽4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第一凹槽4呈点阵状均匀设置在内pp基材层1的端面上,外pp基材层2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与第一凹槽4相配合的凸起5,外pp基材层2设置有两个,两个外pp基材层2对称设置在内pp基材层1的两侧,外pp基材层2的另一侧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凹槽6,第二凹槽6内涂覆有抗静电涂层3,抗静电涂层3的制成方法为:通过水或乙醇等将抗静电溶液调配成质量分数为0.5%-2.0%的溶液,然后通过涂布、喷涂或浸渍等方法使之附着在高分子材料表面,再经过室温或热空气干燥而形成抗静电涂层3。

内pp基材层1包括以下重量份数原料:pp树脂50-60份;填充剂20-30份;成核剂3-5份;增塑剂3-5份;稳定剂5-7份;润滑剂3-5份;抗静电剂3-5份;阻燃剂2-4份。

外pp基材层2包括以下重量份数原料:pp树脂60-70份;填充剂15-25份;成核剂3-5份;增塑剂3-5份;稳定剂3-5份;润滑剂3-5份;抗静电剂5-8份;阻燃剂3-5份。

内pp基材层1的厚度设置为10mm,外pp基材层2的厚度设置为5mm,抗静电涂层3的厚度设置为1mm。

实施例2: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pp基材的新型建筑模板制备方法,包括内pp基材层1、外pp基材层2和抗静电涂层3,内pp基材层1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凹槽4,第一凹槽4的截面形状设置为等腰梯形,且第一凹槽4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第一凹槽4呈点阵状均匀设置在内pp基材层1的端面上,外pp基材层2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与第一凹槽4相配合的凸起5,外pp基材层2设置有两个,两个外pp基材层2对称设置在内pp基材层1的两侧,外pp基材层2的另一侧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凹槽6,第二凹槽6内涂覆有抗静电涂层3,抗静电涂层3的制成方法为:通过水或乙醇等将抗静电溶液调配成质量分数为1.0%-3.0%的溶液,然后通过涂布、喷涂或浸渍等方法使之附着在高分子材料表面,再经过室温或热空气干燥而形成抗静电涂层3。

内pp基材层1包括以下重量份数原料:pp树脂55-65份;填充剂20-25份;成核剂3-5份;增塑剂3-5份;稳定剂5-7份;润滑剂3-5份;抗静电剂2-4份;阻燃剂2-4份。

外pp基材层2包括以下重量份数原料:pp树脂65-75份;填充剂15-25份;成核剂3-5份;增塑剂3-5份;稳定剂3-5份;润滑剂3-5份;抗静电剂6-9份;阻燃剂3-5份。

内pp基材层1的厚度设置为15mm,外pp基材层2的厚度设置为8mm,抗静电涂层3的厚度设置为1.2mm。

实施例3: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pp基材的新型建筑模板制备方法,包括内pp基材层1、外pp基材层2和抗静电涂层3,内pp基材层1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凹槽4,第一凹槽4的截面形状设置为等腰梯形,且第一凹槽4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第一凹槽4呈点阵状均匀设置在内pp基材层1的端面上,外pp基材层2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与第一凹槽4相配合的凸起5,外pp基材层2设置有两个,两个外pp基材层2对称设置在内pp基材层1的两侧,外pp基材层2的另一侧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凹槽6,第二凹槽6内涂覆有抗静电涂层3,抗静电涂层3的制成方法为:通过水或乙醇等将抗静电溶液调配成质量分数为1.5%-3.5%的溶液,然后通过涂布、喷涂或浸渍等方法使之附着在高分子材料表面,再经过室温或热空气干燥而形成抗静电涂层3。

内pp基材层1包括以下重量份数原料:pp树脂60-70份;填充剂15-25份;成核剂3-5份;增塑剂3-5份;稳定剂5-7份;润滑剂3-5份;抗静电剂3-5份;阻燃剂2-4份。

外pp基材层2包括以下重量份数原料:pp树脂65-75份;填充剂15-20份;成核剂3-5份;增塑剂3-5份;稳定剂3-5份;润滑剂3-5份;抗静电剂5-8份;阻燃剂3-5份。

内pp基材层1的厚度设置为20mm,外pp基材层2的厚度设置为12mm,抗静电涂层3的厚度设置为1.5mm。

填充剂包括有机填料和无机填料两类,有机填料设置为有机物木粉,有机物木粉可以为锯末刨花、农作物秸秆等,无机填料设置为无机物矿粉和玻璃纤维,无机物矿粉由钢铁厂炼铁时高炉排出的熔渣,用水喷洒急速冷却成为颗粒状矿渣,然后烘干磨细得到,玻璃纤维由叶腊石、石英砂、石灰石、白云石、硼钙石和硼镁石为原料经高温熔制、拉丝、络纱、织布等工艺制造成的,制造好的玻璃纤维由锤磨机或球磨机磨碎。

成核剂设置为二山梨糖醇,二山梨糖醇由d-山梨糖醇和3,4-二甲基苯甲醛为原料,在固体酸催化剂下进行醇醛缩合反应合成的。

增塑剂设置为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稳定剂由硬脂酸盐和环氧树脂1:1混合制得,润滑剂由硬脂酸和钙镁盐1:1混合制得,抗静电剂的组分包括15-20份阴离子改性聚苯胺、9-13份阳离子型高分子抗静电剂和3-5份黑磷烯,阻燃剂设置为pp阻燃剂且采用环保p、n、br复合体系阻燃剂。

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pp树脂、填充剂、成核剂、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抗静电剂和阻燃剂分别通过粉碎机粉碎至250-350目,将各原料依次放入搅拌筒混合均匀,再加入150-200份水,搅拌30-40min得混合原料;

步骤s2:将混合原料加入注塑机内,升温至220-265度将原料进行熔化,并将模具温度升高至40-80度;

步骤s3:采用注射压力较高及可多段控制的电脑注塑机,将原料注塑进模具内,开模后的制品经热水浸泡处理,得到内pp基材层1和外pp基材层2;

步骤s4:将内pp基材层1和外pp基材层2之间涂上胶水,并通过压合机进行压合处理,使得内pp基材层1和外pp基材层2能紧密结合在一起;

步骤s5:通过涂布、喷涂或浸渍等方法使抗静电溶液附着在高分子材料表面,再经过室温或热空气干燥而形成抗静电涂层3。

综上可得,本发明通过设置内pp基材层1、外pp基材层2、抗静电涂层3和第一凹槽4,解决了传统的建筑模板平整度低,使用周转次数低,易变形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