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实弹靶标系统的实兵与智能靶标对抗作战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39995发布日期:2019-01-16 07:26阅读:668来源:国知局
基于智能实弹靶标系统的实兵与智能靶标对抗作战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军事训练对抗演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智能实弹靶标系统的实兵与智能靶标对抗作战方法。



背景技术:

军事演习简称军演,是在想定情况诱导下进行的作战指挥和行动的演练,是部队在完成理论学习和基础训练之后实施的近似实战的综合性训练,是军事训练的高级阶段。

当前部队演习主要区分实兵对抗演习、实弹射击演习两种模式。实兵对抗演习采取红蓝对抗的方式,通过加装实兵交战系统与蓝军对抗,达到训练部队战术水平的目的。当前实兵交战系统按照直瞄武器打激光、间瞄武器打数据的基本原理,结合定位和无线通信系统,能够实现红蓝对抗伤亡自动裁决、演习态势实时显示,但无法模拟实际武器弹道、射击和爆炸效果。

实弹射击演习采取单方演习的方式,通过布设实弹靶标组织实弹射击演练,训练部队整体实弹打击能力。实弹靶标系统利用导电报靶、振荡报靶、激波报靶等技术手段,可通过人工控制或编程实现停止间隐显、沿预定轨迹运动和实时报靶,但靶标智能化程度很低,没有战场侦察能力、反向攻击能力、自主对抗能力和电磁、红外、雷达等多种特征模拟能力,不能模拟逼真敌人。

实兵对抗演习虽然能够锻炼部队战术水平,但由于没有进行实弹射击,缺少战场紧张氛围,无法检验锻炼部队真实打击能力。实弹射击演习虽然检验了部队实弹打击能力,但战术对抗氛围不足,难以锻炼部队激烈战术对抗下的整体打击能力。由于战术训练与实弹射击剥离,且靶标智能化程度低,无法实施对抗作战,难以模拟真实的敌人,部队实弹射击与战术训练结合不够,部队实战能力难以得到训练和检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智能实弹靶标系统的实兵与智能靶标对抗作战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靶标智能化程度低,无法实施对抗作战,难以模拟真实的敌人,部队实弹射击与战术训练结合不够,部队实战能力难以得到训练和检验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基于智能实弹靶标系统的实兵与智能靶标对抗作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系统设置的初始参数,根据初始参数生成初始化指令,并将初始化指令分别发送至各个实兵终端、各个靶标终端和/或指挥终端子系统;

步骤a:接收实兵终端的实兵状态信息、靶标终端的靶标状态信息,进行靶标战场侦察计算,生成单个靶标终端及靶标分队的侦察范围,并将实兵状态信息、靶标状态信息和/或靶标终端侦察范围信息发送至指挥终端子系统,以显示演习态势;

按照作战原则为各个靶标终端分配打击实兵终端任务,进行靶标对实兵射击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发送至对应的实兵终端、靶标终端和/或指挥终端子系统;

当收到实兵终端发出的射击事件信息时:

进行实兵对靶标射击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发送至对应的实兵终端、靶标终端和/或指挥终端子系统;

当收到指挥终端子系统发出的裁决控制指令时:

向对应的实兵终端和/或靶标终端转发裁决控制指令;

当收到指挥终端子系统发出的靶标指挥指令时:

按靶标指挥指令进行靶标对实兵射击计算和/或靶标战场机动计算,将计算结果发送至对应的实兵终端、靶标终端和/或指挥终端子系统;

循环执行步骤a直至满足预设条件,对抗演习结束;

上述所有步骤的信息和指令均要同步存储至数据库。

优选的,初始参数具体包括:

人机对抗或红蓝对抗的演习模式,各个实兵终端以及各个靶标终端的初始状态、装备类型、编号和隶属关系。

优选的,靶标战场侦察计算方法具体为:

从数据库调取各个靶标终端当前的侦察距离数据,以靶标终端当前位置为中心、侦察距离数据为半径画圆,排除圆内不能形成通视的地域,生成各个靶标终端的侦察范围;

把各个靶标终端的侦察范围叠加,形成靶标分队的侦察范围。

优选的,按照作战原则为各个靶标终端分配打击实兵终端任务,作战原则具体为:

当靶标终端可打击范围内有至少两个实兵终端时:

选择打击效能最高的实兵终端为打击目标;

当对实兵终端的打击效能相同时,选择武器口径最大的实兵终端为打击目标;

当对实兵终端的打击效能和实兵终端武器口径均相同时,选择距离最小的实兵终端为打击目标;

当有至少两个靶标终端均能够打击同一实兵终端时:

选择打击效能最高的靶标终端对实兵终端进行打击;

当靶标终端的打击效能相同时,选择与实兵终端距离最小的靶标终端对实兵终端进行打击;

当靶标终端的打击效能相同且与实兵终端距离相等时,选择剩余弹药量最大的靶标终端对实兵终端进行打击。

优选的,靶标对实兵射击计算的具体方法为:

通过数据库获取靶标终端的武器类型、弹药剩余量和目标实兵终端类型,根据武器类型、弹药剩余量和目标实兵终端类型,判断靶标终端能否毁伤实兵目标;

如果否,判断靶标终端能否被实兵终端毁伤,若是,则向靶标终端发送向低危险指数地域机动指令;若否,不发送指令;

如果是,计算目标实兵终端和靶标终端的直线距离,调取靶标终端的武器类型的有效射程;

当直线距离小于等于有效射程时,进行靶标对实兵射击核心计算,并将核心计算结果发送至实兵终端、靶标终端和/或指挥终端子系统;

当直线距离大于有效射程时,生成机动目标位置,并根据机动目标位置和靶标终端当前位置生成机动路线和机动速度,并发送至靶标终端,直至靶标终端到达机动目标位置且直线距离小于等于有效射程,进行靶标对实兵射击核心计算,并将核心计算结果发送至实兵终端、靶标终端和/或指挥终端子系统。

优选的,靶标对实兵射击核心计算的具体方法为:

更新靶标终端剩余弹药数,生成攻击状态信息,将靶标终端剩余弹药数和攻击状态信息分别推送至对应的靶标终端和指挥终端子系统;

通过hac=hl×(1-cat)确定实际命中概率,通过抽取0-1之间的随机数r,如果r≤hac,则命中目标实兵终端,反之,未命中目标实兵终端;

当目标实兵终端被命中时:通过dac=dc×(1-cpc’)计算目标实兵终端的实际毁伤值,将目标实兵终端的生命值l减去实际毁伤值dac,得出其剩余生命值,将目标实兵终端的剩余生命值发送至目标实兵终端和指挥终端子系统,以通过目标实兵终端和指挥终端子系统显示目标实兵终端被命中和其剩余生命值;

判断目标实兵终端的剩余生命值是否为零或负,如果是,向目标实兵终端和指挥终端子系统发送目标实兵终端阵亡指令,以使目标实兵终端和指挥终端子系统显示目标实兵终端阵亡状态;如果否,不发送指令;

其中,dac为目标实兵终端的实际毁伤值,dc为攻击武器弹药c的毁伤能力,cpc’为目标实兵终端c’的防护系数,hac为靶标终端的实际命中概率,hl为射击距离为l时靶标终端的静止目标命中概率,cat为目标实兵终端被命中时战术状态的规避系数;

当目标实兵终端未被命中时,不发送指令。

优选的,实兵对靶标射击计算的具体方法为:

根据实兵终端的实时实兵状态信息,计算其射击的目标靶标终端信息,更新实兵终端剩余弹药量,发送至指挥终端子系统,以通过指挥终端子系统显示实兵终端射击目标靶标终端态势;

根据该目标靶标终端的实时靶标状态信息,判断目标靶标终端是否被命中:

当目标靶标终端被命中时,通过dac=dc×(1-cpc)×cds计算目标靶标终端的毁伤值;

其中,dc为命中目标靶标终端的弹药毁伤能力,cpc为目标靶标终端子的弹药防护系数,cds为被命中部位伤害系数,c为命中目标靶标终端的弹药种类,s为被命中部位;

将被命中的目标靶标终端的生命值l减去毁伤值dac,得出其剩余生命值,将目标靶标终端的剩余生命值发送至目标靶标终端和指挥终端子系统,以通过目标靶标终端和指挥终端子系统显示目标靶标终端被命中和其剩余生命值;

当目标靶标终端的剩余生命值为零或负时,向目标靶标终端和指挥终端子系统发送目标靶标终端阵亡指令,以使目标靶标终端和指挥终端子系统显示目标靶标终端阵亡状态;

当目标靶标终端的剩余生命值为正时,向目标靶标终端发送向低危险指数地域机动指令。

优选的,裁决控制指令包括向实兵终端下达的复活、阵亡、毁伤和/或作弊裁决指令,以及向靶标终端下达的毁伤、阵亡、隐显和/或机动控制指令。

优选的,靶标战场机动计算的具体方法为:

根据机动指令,生成靶标终端从当前位置向目标位置的机动路线和机动速度,并发送至靶标终端;

接收靶标终端停止机动时发出的实时位置信息,当靶标终端未到达目标位置时,生成靶标终端从当前位置向目标位置的机动路线和机动速度,并发送至靶标终端,直至靶标终端到达目标位置。

优选的,当满足预设条件时,对抗演习结束;预设条件具体是收到指挥终端子系统下达的演习结束指令,和/或所有靶标终端或所有实兵终端的伤亡比例达到预定值。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基于智能实弹靶标系统,通过运行人机对抗和红蓝对抗两种演习模式,接收各个实兵终端和各个靶标终端分别采集的实兵或靶标的姿态、动作和命中信息,结合预先存储的作战数据、演习规则数据和蓝军指挥员指挥指令,按照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实兵与靶标对抗作战计算,将对抗结果和指挥指令反馈至相应实兵终端、靶标终端和指挥终端子系统,使靶标系统具备了侦察能力、机动能力、反向攻击能力、目标多种典型特征模拟能力,能够模拟逼真的可受实弹打击的作战对手,实现部队带实弹与计算机控制或蓝军指挥员控制的智能靶标进行战术对抗的功能,解决现有技术中部队实弹射击与战术训练剥离的问题,最大程度上做到训战一致,有效提升和检验部队的实战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应用的智能实弹靶标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智能实弹靶标系统的实兵与智能靶标对抗作战方法,该作战方法基于智能实弹靶标系统,如图1所示,智能实弹靶标系统具体包括数据处理中心、与数据处理中心数据交互的多个实兵终端、与数据处理中心数据交互的多个靶标终端、与数据处理中心数据交互的指挥终端子系统、与数据处理中心数据交互的数据库;数据处理中心通过通信子系统与各个实兵终端和各个靶标终端进行数据通信。

实兵终端是装配在实兵人员装备上的终端,用于采集各个单兵或装备的身份识别编码、位置、人员战术状态、车辆状态、武器状态等状态信息,并上报数据处理中心;用于根据数据处理中心下达的初始化、复活、毁伤、阵亡、有无作弊等实兵控制指令,模拟显示对应单兵或装备的生存状态和/或有无作弊状态,和/或控制对应单兵、装备停止或继续机动、射击。

其中,人员战术状态为停止间立姿、蹲姿、卧姿和/或行进间匍匐前进、屈身前进、直立前进,车辆状态为停止间熄火、停止间发动和/或行进,武器状态包括武器姿态、射击弹种、射击参数、射击动作、闭锁和/或保险状态。

靶标终端是具备模拟目标特定特征、能够实现机动、起倒、自动检测命中情况的终端,用于采集各个靶标的身份识别编码、位置、机动速度、隐显状态和是否命中、命中弹种、命中位置等靶标状态信息,并上报数据处理中心。用于根据数据处理中心下达或接收裁判/调试终端的初始化(警戒)、机动、攻击、隐显、毁伤、阵亡等靶标控制指令,显示靶标警戒、攻击等战术状态,完好、受伤、阵亡、被攻击、生命值等生存状态和靶标正常、故障等系统状态,控制靶标机动和隐显,显示模拟目标可见光、红外、雷达、电磁等特征。

指挥终端子系统,用于设置人机对抗或红蓝对抗演习模式、各个实兵终端和靶标终端对应的人员装备类型、编号和隶属关系、初始状态参数(隐显、位置、运动、弹药数)等;用于通过数据处理中心向实兵终端下达人工裁决指令和向靶标终端下达人工控制指令,对演习双方进行战损评估,生成和管理演习态势;用于红蓝对抗演习模式下,蓝军指挥员指挥控制靶标体系各级作战单元和/或单兵单装靶标终端作战行动,与实兵部队对抗,进行战损评估,查看靶标分队视角战场态势。

通信子系统,可采用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技术。用于数据处理中心与各个实兵终端、各个靶标终端之间的数据通信。

数据处理中心,用于接收实兵终端发送来的实兵状态信息、靶标终端发送来的靶标状态信息、指挥终端子系统发送来的指挥控制指令,调取数据库子系统内预置的数据,根据各级人工指令或系统工作流程完成靶标战场侦察、靶标战场机动、靶标对实兵射击、实兵对靶标射击、作战评估等实兵与靶标对抗作战计算后,形成实兵状态指令、靶标控制指令和反馈数据,并分别反馈至对应的实兵终端、靶标终端和指挥终端子系统、数据库。

数据库,用于存储演习地域的数字地图、武器装备和弹药的性能数据、军事队标数据、演习规则数据、和/或部队战术数据,实时记录演习全程的交战数据。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智能实弹靶标系统的实兵与智能靶标对抗作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系统设置的初始参数,初始参数存储在数据库中,可以从数据库中获取也可以通过人工设置方式获取,其具体包括:

人机对抗或红蓝对抗的演习模式,各个实兵终端以及各个靶标终端的初始状态、装备类型、编号和隶属关系。

根据初始参数生成初始化指令,并将初始化指令分别发送至各个实兵终端、各个靶标终端和/或指挥终端子系统,以使整个智能靶标实弹系统初始化。

步骤a:接收实兵终端的实兵状态信息、靶标终端的靶标状态信息,进行靶标战场侦察计算,获得单个靶标终端及靶标分队的侦察范围。并将实兵状态信息、靶标状态信息和/或靶标终端侦察范围信息发送至指挥终端子系统,指挥终端子系统据此生成演习态势,并根据指挥终端子系统导演裁决席位、靶标指挥席位等不同的席位权限,分发不同等级的演习态势。进行靶标战场侦察方法具体为:

从数据库调取各个靶标终端当前的侦察距离数据,根据靶标终端类型不同,其具有不同的侦查距离数据。以靶标终端当前位置为中心、侦察距离数据为半径画圆,在整个演习场地中形成圆形侦察区域,由于在圆形侦察区域中,会有各种障碍物,会阻碍靶标的侦查,因此,在整个圆形侦察区域中排除圆内不能形成通视的地域,生成各个靶标终端的侦察范围。把各个靶标终端的侦察范围叠加(简单的覆盖叠加),形成靶标分队的侦察范围。

按照作战原则为靶标终端分配打击实兵终端任务,进行靶标对实兵射击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发送至对应的实兵终端、靶标终端和/或指挥终端子系统。

具体采用作战原则为靶标终端分配打击实兵终端任务,作战原则具体为:

当靶标终端可打击范围内有至少两个实兵终端时:

选择打击效能最高的实兵终端为打击目标;

当对实兵终端的打击效能相同时,选择武器口径最大的实兵终端为打击目标;

当对实兵终端的打击效能和实兵终端武器口径均相同时,选择距离最小的实兵终端为打击目标。

当有至少两个靶标终端均能够打击同一实兵终端时:

选择打击效能最高的靶标终端对实兵终端进行打击;

当靶标终端的打击效能相同时,选择与实兵终端距离最小的靶标终端对实兵终端进行打击;

当靶标终端的打击效能相同且与实兵终端距离相等时,选择剩余弹药量最大的靶标终端对实兵终端进行打击。

通过作战原则,可以避免为靶标终端分配打击任务时产生目标混乱,进而避免打击效率低下,打击过程中各种运算可采用上述的各种运算方法,当一个靶标终端将一个实兵终端击杀后,可以继续采用该作战原则继续分配任务,直至消灭全部的实兵终端。

靶标对实兵射击计算的具体方法为:

通过数据库获取靶标终端的武器类型、弹药剩余量和目标实兵终端类型,根据武器类型、弹药剩余量和目标实兵终端类型,判断靶标终端能否毁伤实兵目标;

如果否,判断靶标终端能否被实兵终端毁伤,若是,则向靶标终端发送向低危险指数地域机动指令,若否,不发送指令;(判断标准:靶标终端类型能够被实兵终端武器类型毁伤,且靶标终端在实兵终端武器射程内)

如果是,计算目标实兵终端和靶标终端的直线距离,调取靶标终端的武器类型的有效射程;

当直线距离小于等于有效射程时,进行靶标对实兵射击核心计算,并将核心计算结果发送至实兵终端、靶标终端和/或指挥终端子系统。

当直线距离大于有效射程时,生成机动目标位置,并根据机动目标位置和靶标终端当前位置生成机动路线和机动速度,并发送至靶标终端,直至靶标终端到达机动目标位置且直线距离小于等于有效射程,进行靶标对实兵射击核心计算,并将核心计算结果发送至实兵终端、靶标终端和/或指挥终端子系统。

靶标对实兵射击核心计算具体方法为:

更新靶标终端剩余弹药数,生成攻击状态信息,将靶标终端剩余弹药数和攻击状态信息分别推送至对应的靶标终端和指挥终端子系统;

通过hac=hl×(1-cat)确定实际命中概率,通过抽取0-1之间的随机数r,如果r≤hac,则命中目标实兵终端,反之,未命中目标实兵终端;

当目标实兵终端被命中时:通过dac=dc×(1-cpc’)计算目标实兵终端的实际毁伤值,将目标实兵终端的生命值l减去实际毁伤值dac,得出其剩余生命值,将目标实兵终端的剩余生命值发送至目标实兵终端和指挥终端子系统,以通过所述目标实兵终端和指挥终端子系统显示目标实兵终端被命中和其剩余生命值。

判断目标实兵终端的剩余生命值是否为零或负,如果是,向目标实兵终端和指挥终端子系统发送目标实兵终端阵亡状态指令,以使所述目标实兵终端和指挥终端子系统显示目标实兵终端阵亡状态;如果否,不发送指令。

其中,dac为目标实兵终端的实际毁伤值,dc为攻击武器弹药c的毁伤能力,cpc’为目标实兵终端c’的防护系数,hac为靶标终端的实际命中概率,hl为射击距离为l时靶标终端的静止目标命中概率,cat为目标实兵终端被命中时战术状态t的规避系数。

当目标实兵终端未被命中时,不发送指令。

在整个方法的运行中,会出现突发事件,如实兵终端射击、指挥终端子系统下达裁决控制指令或靶标指挥指令等,根据突发事件的种类不同,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法,具体方案如下:

当收到实兵终端发出的射击事件信息时:

进行实兵对靶标射击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发送至对应的实兵终端、靶标终端和/或指挥终端子系统。

实兵对靶标射击计算的具体方法为:

根据实兵终端的实时实兵状态信息,计算其射击的目标靶标终端信息(即其射击的是哪一个靶标终端),通过实兵状态信息,更新实兵终端剩余弹药量,发送至指挥终端子系统,以通过指挥终端子系统显示实兵终端射击目标靶标终端态势,该态势包括射击动作、射击火力线和剩余弹药量,给人以直观的画面感。

根据目标该靶标终端的实时靶标状态信息,判断目标靶标终端是否被命中:

当目标靶标终端被命中时,通过dac=dc×(1-cpc)×cds计算目标靶标终端的毁伤值;

其中,dc为命中目标靶标终端的弹药毁伤能力,cpc为目标靶标终端子的弹药防护系数,cds为被命中部位伤害系数,c为命中目标靶标终端的弹药种类,s为被命中部位,这些参数中,根据不同需要通过不同方式获得,如从数据库中提取,从实时实兵状态信息或实施靶标状态信息中获取等。

将被命中的目标靶标终端的生命值l减去毁伤值dac,得出其剩余生命值,将目标靶标终端的剩余生命值发送至目标靶标终端和指挥终端子系统,以通过目标靶标终端和指挥终端子系统显示目标靶标终端被命中和其剩余生命值。

当目标靶标终端的剩余生命值为零或负数时,则说明目标靶标终端已经阵亡,向目标靶标终端和指挥终端子系统发送目标靶标终端阵亡指令,以使指挥终端子系统将目标靶标终端的队标显示为阵亡状态,以及使目标靶标终端停止运动,显示阵亡状态,并经过阵亡显示时间t亡后隐藏,避免其影响对抗演习。

当目标靶标终端的剩余生命值为正数时,向目标靶标终端发送向低危险指数地域机动指令,实现了靶标的智能化,避免被实兵终端毁伤或击杀。(危险指数计算标准:实兵终端与靶标终端不通视地域危险指数低,实兵终端射程外地域危险指数低,己方靶标射程内地域危险指数低)

当收到指挥终端子系统发出的裁决控制指令时:向对应的实兵终端和/或靶标终端转发裁决控制指令。

裁决控制指令包括向实兵终端下达的复活、阵亡、毁伤和/或作弊裁决指令,以及向靶标终端下达的毁伤、阵亡、隐显和/或机动控制指令。

当收到指挥终端子系统发出的靶标指挥指令时:

按靶标指挥指令进行靶标对实兵射击计算和/或靶标战场机动计算,将计算结果发送至对应的实兵终端、靶标终端和/或指挥终端子系统;

靶标战场机动计算具体方法为:

根据机动指令,生成靶标终端从当前位置向目标位置的机动路线和机动速度,并发送至靶标终端。

接收靶标终端停止机动时发出的实时位置信息,当靶标终端未到达目标位置时,生成靶标终端从当前位置向目标位置的机动路线和机动速度,并发送至靶标终端,直至靶标终端到达目标位置。

通过以上对靶标终端的控制指令,可以有效的提升靶标终端的智能化,提升部队实弹射击训练的战术水平。

循环执行步骤a,直至满足预设条件时,该预设条件为:所有实兵终端或所有靶标终端的伤亡比例达到预定值或者收到指挥终端子系统发出的结束消息,至此,对抗作战演习结束。上述所有步骤的信息和指令均要同步存储至数据库。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为人机对抗模式,该模式靶标终端不会收到蓝军指挥员通过指挥终端子系统发出的靶标指挥指令。具体的是实兵和计算机控制的靶标系统进行对抗演习,如图2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演习开始。

步骤s1:接收指挥终端子系统设置的演习模式和各个实兵终端、靶标终端参数信息,生成初始化指令,发送给相应实兵终端和靶标终端,从数字地图库调取演习地域数字地图。

步骤s2:实时接收各个实兵终端和靶标终端上传的实兵状态信息和靶标状态信息,并将该信息存储至数据库,同步发送至指挥终端子系统,用来显示演习对抗态。

步骤s3:从数据库获取各个靶标终端在当时天候、时间以其侦察器材可达到的侦察距离数据。以各个靶标终端当前位置为中心,以该侦察距离为半径画圆,排除圆内不能形成通视的地域,形成单个靶标终端的侦察范围。

步骤s4:以t情(一个周期时间)为周期进行情报融合,把各个靶标终端的侦察范围叠加,形成靶标分队的侦察范围。

步骤s5:根据各个实兵终端的实时状态信息,判断实兵终端是否射击,如果是,执行步骤sa1。如果否,执行步骤s6。

步骤sa1:根据接收的实兵终端的实时状态信息,计算其射击目标靶标,更新其剩余弹药量,并将该射击信息发送至指挥终端子系统,以通过指挥终端子系统显示实兵终端的射击动作、射击火力线、射击目标和剩余弹药量等实兵对靶标射击态势信息。

步骤sa2:通过接收对应的靶标终端的实时状态信息,判断该位置的靶标终端是否被命中。如果是,执行步骤sa3。如果否,执行步骤s7。

步骤sa3:从该靶标终端的实时状态信息中,提取出命中该靶标终端的弹药的种类c、命中部位s,据此从数据库获取该弹药的毁伤能力dc、靶标终端的弹药防护系数cpc、命中部位伤害系数cds,计算出该靶标终端的毁伤值dac=dc×(1-cpc)×cds。

将该靶标终端生命值l减去毁伤值dac,得出该靶标终端的剩余生命值,将靶标被命中信息和剩余生命值发送至该靶标终端和指挥终端子系统,使该靶标终端和指挥终端子系统显示被命中状态和剩余生命值。

步骤sa4:判断该蓝军靶标终端的生命值是否为零或负。如果是,执行步骤sa5。如果否,执行步骤sb2。

步骤sa5:向该靶标终端和指挥终端子系统发送靶标阵亡指令,以通过靶标终端和指挥终端子系统显示靶标阵亡状态。该靶标终端收到阵亡指令时停止运动,通过其佩戴的指示器显示阵亡状态,经过阵亡显示时间t亡后靶标隐藏。执行步骤s15。

步骤s6:判断是否收到指挥终端子系统的裁决控制指令。如果是,执行步骤sc1。如果否,执行步骤s7。

步骤sc1:将指挥终端子系统下达的裁决控制指令分别发送给相应的实兵终端或靶标终端。执行步骤s7。

步骤s7:按照作战原则为各个靶标终端分配其可打击范围内实兵终端打击任务。

步骤s8:根据从数据库调取的靶标终端的武器类型、剩余弹药、有效射程和实兵终端的目标类型等信息,以及靶标终端与实兵终端的直线距离,判断蓝军靶标终端能否有效毁伤红军实兵终端目标。如果是,执行步骤s9。如果否,执行步骤sb1。判断标准:靶标终端武器能够毁伤实兵终端目标类型,且实兵终端目标在靶标终端武器射程内,且该靶标终端武器的剩余弹药大于0。

步骤sb1:判断靶标终端能否被实兵终端毁伤。判断标准:靶标终端类型能够被实兵终端武器类型所毁伤,且蓝军靶标终端在红军终端射程内。如果是,执行步骤sb2。如果否,执行步骤s15。

步骤sb2:计算周围地域危险指数,根据危险指数,向靶标终端发送指令,指示该靶标终端向低危险指数地域机动。执行步骤s15。计算标准:实兵终端和靶标终端不通视地域危险指数低,实兵终端射程外地域危险指数低,己方靶标终端射程内地域危险指数低。

步骤s9:指令靶标终端对分配的实兵终端目标进行射击,更新靶标终端剩余弹药数,并向该靶标终端和指挥终端子系统发送攻击指令和靶标终端剩余弹药数。若隐蔽靶标终端接收到打击任务,靶标终端起立。

步骤s10:从数据库调取该靶标终端武器弹药的种类c、射击距离l、分配的实兵终端目标的类型c’和战术状态t,并获取该类弹药的毁伤能力dc、射击距离l的静止目标命中概率hl、实兵终端人员装备的防护系数cpc’、相应战术状态的规避系数cat,计算得出实际命中概率hac=hl×(1-cat),实际毁伤值dac=dc×(1-cpc’)。

步骤s11:经瞄准射击时间t瞄后,根据计算得出实际命中概率hac随机确定实兵终端目标是否被命中。如果是,执行步骤s12。如果否,执行步骤s15。判断方法:通过抽取0-1之间的随机数r,如果r≤hac,则命中目标实兵终端,反之,未命中目标实兵终端。

步骤s12:将实兵终端生命值l减去实际毁伤值dac,得出剩余生命值,将实兵终端被命中信息和剩余生命值,发送至对应的实兵终端和指挥终端子系统,以显示该实兵终端被命中信息和剩余生命值。

步骤s13:判断红军实兵终端生命值是否为零或负,如果是,执行步骤s14。如果否,执行步骤s15。

步骤s14:向实兵终端和指挥终端子系统发送目标实兵终端阵亡指令,以通过实兵终端和指挥终端子系统显示该实兵终端阵亡状态。

步骤s15:判断演习是否结束。判断标准:收到指挥终端子系统下达的演习结束指令,和/或所有实兵终端或或所有靶标终端的伤亡比例达到预定值。如果是,执行步骤s16。如果否,执行步骤s2。

步骤s16:演习结束。

以上所有步骤的信息和指令均要同步存储至数据库。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为红蓝对抗模式,具体为红军部队为实兵终端部队,蓝军部队为靶标终端部队,如图2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演习开始。

步骤s1:接收指挥终端子系统设置的演习模式和各个实兵终端、靶标终端参数信息,生成初始化指令,发送给相应实兵终端和靶标终端,从数字地图库调取演习地域数字地图。

步骤s2:实时接收各个实兵终端和靶标终端上传的实兵状态信息和靶标状态信息,并将该信息存储至数据库,同步发送至指挥终端子系统,用来显示演习对抗态。

步骤s3:从数据库获取各个靶标终端在当时天候、时间以其侦察器材可达到的侦察距离数据。以各个靶标终端当前位置为中心,以该侦察距离为半径画圆,排除圆内不能形成通视的地域,形成单个靶标终端的侦察范围。

步骤s4:以t情(一个周期时间)为周期进行情报融合,把各个靶标终端的侦察范围叠加,形成靶标分队的侦察范围。

步骤s5:根据各个实兵终端的实时状态信息,判断实兵终端是否射击,如果是,执行步骤sa1。如果否,执行步骤s6。

步骤sa1:根据接收的实兵终端的实时状态信息,计算其射击目标靶标,更新其剩余弹药量,并将该射击信息发送至指挥终端子系统,以通过指挥终端子系统显示实兵终端的射击动作、射击火力线、射击目标和剩余弹药量等实兵对靶标射击态势信息。

步骤sa2:通过接收对应的靶标终端的实时状态信息,判断该位置的靶标终端是否被命中。如果是,执行步骤sa3。如果否,执行步骤s7。

步骤sa3:从该靶标终端的实时状态信息中,提取出命中该靶标终端的弹药的种类c、命中部位s,据此从数据库获取该弹药的毁伤能力dc、靶标终端的弹药防护系数cpc、命中部位伤害系数cds,计算出该靶标终端的毁伤值dac=dc×(1-cpc)×cds。

将该靶标终端生命值l减去毁伤值dac,得出该靶标终端的剩余生命值,将靶标被命中信息和剩余生命值发送至该靶标终端和指挥终端子系统,使该靶标终端和指挥终端子系统显示被命中状态和剩余生命值。

步骤sa4:判断该蓝军靶标终端的生命值是否为零或负。如果是,执行步骤sa5。如果否,执行步骤sb2。

步骤sa5:向该靶标终端和指挥终端子系统发送靶标阵亡指令,以通过靶标终端和指挥终端子系统显示靶标阵亡状态。该靶标终端收到阵亡指令时停止运动,通过其佩戴的指示器显示阵亡状态,经过阵亡显示时间t亡后靶标隐藏。执行步骤s15。

步骤s6:判断是否收到指挥终端子系统的指挥控制指令。如果是,执行步骤sc1。如果否,执行步骤s7。

步骤sc1:判断指挥控制指令类型。如果是导演裁决席位下达的裁决控制指令,执行步骤sc2。如果是靶标指挥席位下达的靶标指挥指令,执行步骤sc3。

步骤sc2:将裁决控制指令发送给相应的实兵终端或靶标终端和指挥终端子系统,以通过指挥终端子系统显示态势信息。执行步骤s7。

步骤sc3:判断指挥的靶标终端是否隐藏。如果是,执行步骤sc4。如果否,执行步骤sc5。

步骤sc4:指令靶标终端起立。

步骤sc5:判断靶标指挥指令类别。如果靶标指挥指令是攻击指令,执行步骤sc6。如果靶标指挥指令是机动指令,执行步骤sd1。

步骤sc6:判断靶标终端能否毁伤目标实兵终端。

判断标准:靶标终端武器能够毁伤目标实兵终端类型,且靶标终端弹药剩余量大于零。如果是,执行步骤sc7。如果否,执行步骤sc11。

步骤sc7:根据实兵终端和靶标终端上报的实时状态信息,计算靶标终端和目标实兵终端的直线距离,调取靶标终端武器的有效射程。

步骤sc8:判断目标实兵终端是否在靶标终端武器有效射程内。如果是,执行步骤s9。如果否,执行步骤sc9。

步骤sc9:规划靶标终端机动目标位置和机动路线,向靶标终端发出机动指令。

步骤sc10:接收靶标终端机动至目标位置的信息。执行步骤sc7。

步骤sc11:向指挥终端子系统返回无法攻击消息。执行步骤s15。

步骤sd1:根据靶标指挥席位的机动指令和实兵终端以及靶标终端的实时状态信息,规划蓝军靶标终端从当前位置向目标位置机动的路线,计算机动速度,形成有规划机动路线、机动速度、预定机动位置等要素的机动指令,发送至给靶标终端。

步骤sd2:接收靶标停止机动时上报的靶标状态信息;

步骤sd3:根据靶标状态信息判断靶标终端是否到达预定机动位置。如果是,执行步骤s7。如果否,执行步骤sd1。

步骤s7:按照作战原则为各个靶标终端分配其可打击范围内实兵终端目标打击任务。

步骤s8:根据从数据库调取的靶标终端的武器类型、剩余弹药、有效射程和实兵终端的目标类型等信息,以及靶标终端与实兵终端的直线距离,判断蓝军靶标终端能否有效毁伤红军实兵终端目标。如果是,执行步骤s9。如果否,执行步骤sb1。判断标准:靶标终端武器能够毁伤实兵终端目标类型,且实兵终端目标在靶标终端武器射程内,且该靶标终端武器的剩余弹药大于0。

步骤sb1:判断靶标终端能否被实兵终端毁伤。判断标准:靶标终端类型能够被实兵终端武器所毁伤,且蓝军靶标终端在红军终端射程内。如果是,执行步骤sb2。如果否,执行步骤s15。

步骤sb2:计算周围地域危险指数,根据危险指数,向靶标终端发送指令,指示该靶标终端向低危险指数地域机动。执行步骤s15。计算标准:实兵终端和靶标终端不通视地域危险指数低,实兵终端射程外地域危险指数低,己方靶标终端射程内地域危险指数低。

步骤s9:指令靶标终端对分配的实兵终端目标进行射击,更新靶标终端剩余弹药数,并向该靶标终端和指挥终端子系统发送攻击指令和靶标终端剩余弹药数。若隐蔽靶标终端接收到打击任务,靶标终端起立。

步骤s10:从数据库调取该靶标终端武器弹药的种类c、射击距离l、分配的实兵终端目标的类型c’和战术状态t,并获取该类弹药的毁伤能力dc、射击距离l的静止目标命中概率hl、实兵终端人员装备的防护系数cpc’、相应战术状态的规避系数cat,计算得出实际命中概率hac=hl×(1-cat),实际毁伤值dac=dc×(1-cpc’)。

步骤s11:经瞄准射击时间t瞄后,根据计算得出实际命中概率hac随机确定实兵终端目标是否被命中。如果是,执行步骤s12。如果否,执行步骤s15。判断方法:通过抽取0-1之间的随机数r,如果r≤hac,则命中目标实兵终端,反之,未命中目标实兵终端。

步骤s12:将实兵终端生命值l减去实际毁伤值dac,得出剩余生命值,将实兵终端被命中信息和剩余生命值,发送至对应的实兵终端和指挥终端子系统,以显示该实兵终端被命中信息和剩余生命值。

步骤s13:判断红军实兵终端生命值是否为零或负,如果是,执行步骤s14。如果否,执行步骤s15。

步骤s14:向实兵终端和指挥终端子系统发送目标实兵终端阵亡指令,以通过实兵终端和指挥终端子系统显示该实兵终端阵亡状态。

步骤s15:判断演习是否结束。判断标准:收到指挥终端子系统下达的演习结束指令,和/或所有实兵终端或所有靶标终端的伤亡比例达到预定值。如果是,执行步骤s16。如果否,执行步骤s2。

步骤s16:演习结束。

以上所有步骤的信息和指令均要同步存储至数据库。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