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硬度耐磨背漆镂空镜片及其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26997发布日期:2019-04-05 21:51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硬度耐磨背漆镂空镜片及其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汽车遮阳板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硬度耐磨背漆镂空镜片及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汽车遮阳板,就是安装在司机上方用来防止阳光刺眼的板子,用的时候可以翻下来不用的时候可以翻上去,材料为塑料,epp,pu发泡,纸板等,可分为前挡、侧挡和后挡三种。

随着客户对遮阳板要求的不断提高,材料方面:塑料,epp,pu发泡,纸板等,多功能遮阳板,有带灯的,有带镜子的。传统遮阳板已经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传统汽车遮阳板虽然可以阻挡阳光,但却占据了司机的大部分视野。带镜子的汽车遮阳板已成为一种主流趋势,现随着遮阳板的不断发展,对遮阳板上镜子的美观要求变得越来越高。

现在的,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传统的汽车遮阳板镜片不能根据客户的要求设计图案和文字,不够美观大方,同时不具备灵活性;

2、传统的汽车遮阳板镜片硬度不够,在收到较大冲击力时易碎,易对司机和载客造成安全隐患。

3、传统的汽车遮阳板镜片质量不佳,不耐磨,易刮花,影响司机和载客的使用感。

4、传统的汽车遮阳板镜片清晰度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硬度耐磨背漆镂空镜片,通过硝酸银和氨水反应析出金属银沉积在玻璃表面形成银膜,操作中可根据制作需要设计出不同图案和文字的镂空板,将镂空板置于玻璃上方,使得沉积出的银膜具有不同的图案和文字,具有独特性和美观性。玻璃制备材料组分中sio2含量较高,则制备出来的玻璃较为坚硬,具有高硬度。保护剂的加入使得制得的镜片具有一定的抗菌防腐性、耐磨性和抗氧防晒性。由于折射率随着波长的变化而变化,而折射率越高的物体反射率越低,故而可以通过中间层和临边层的折射率不同,使得反射层和反射增强层共同作用下的玻璃透光率不同,故而成像效果不同。我们所选取的反射层和反射增强层的中间层和临边层的不同范围,是为在该范围内组合得到的反射层和反射增强层相结合的镜子成像效果最好。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硬度耐磨背漆镂空镜片,包括:第一薄膜保护层、第一反射层单元、玻璃基层、第二反射层单元、银膜层和第二薄膜保护层,所述玻璃基层上方设置有第一反射层单元;所述玻璃基层下方设置有第二反射层单元;所述第一反射层远离玻璃基层的一面设置有第一薄膜保护层;所述第二反射层远离玻璃基层的一面设置有银膜层;所述银膜层远离第二反射层的一面设置有第二薄膜保护层。

本发明中镜片设计科学有序,第一薄膜保护层和第二薄膜保护层可以使得镜片具有抗菌防潮性和耐磨抗光性。第一反射层单元、第二反射层单元与玻璃基层和银膜层共同作用,使得镜片成像效果更好。

本发明所述的第一反射层单元包括第一反射增强层和第一反射层;所述第二反射层单元包括第二反射增强层和第二反射层;所述第一反射层夹于第一反射增强层与玻璃基层之间;所述第二反射增强层夹于第二反射层与玻璃基层之间。

本发明所述的第一反射增强层与第一反射层共同作用,聚光的同时使得镜片的厚度增强,使得镜片具有较好的成像效果和硬度。

本发明中所述的第一反射增强层、第一反射层、第二反射增强层和第二反射层均是由一个中间层和与中间层上下表面邻接的具有比该中间层更高折射率的两个临边层组合而成。

本发明中所述的中间层夹于两个临边层之间。由于折射率随着波长的变化而变化,而折射率越高的物体反射率越低,故而可以通过中间层和临边层的折射率不同,使得反射层和反射增强层共同作用下的玻璃透光率不同,故而成像效果不同。

本发明中所述的第一反射增强层与第二反射增强层所用基材相同,其基材中间层的折射率小于1.5,临边层折射率至少为1.8;第一反射层与第二反射层所用基材相同,其基材中间层的折射率小于2,临边层折射率至少为4。

本发明中由于折射率随着波长的变化而变化,而折射率越高的物体反射率越低,故而可以通过中间层和临边层的折射率不同,使得反射层和反射增强层共同作用下的玻璃透光率不同,故而成像效果不同。我们所选取的反射层和反射增强层的中间层和临边层的不同范围,是为在该范围内组合得到的反射层和反射增强层相结合的镜子成像效果最好。

本发明所述第一反射增强层、第一反射层、第二反射增强层和第二反射层的中间层所用材料为氧化硅;所述第一反射增强层、第一反射层、第二反射增强层和第二反射层的临边层所用材料为硅、氧化锡、氧化钛中的一种。

本发明所述的中间层和临边层材料的选用较为科学有依据。

本发明所述的玻璃基层是由以下几种重量分配比的组分制成:

石英砂:50~80份

纯碱na2co3:20~30份

石灰石:14~20份

sio2:15~30份

al2o3:5~9份

k2o:5~9份

cao:3~5份

生煤:20~30份

黑赫煤:20~30份

半焦:20~30份

煤焦油:12~20份。

本发明中所述的石英砂是石英石经破碎加工而成的石英颗粒。石英石是一种非金属矿物质,是一种坚硬、耐磨、化学性能稳定的硅酸盐矿物,是玻璃制备的主要原料。玻璃制备材料组分中sio2含量较高,则制备出来的玻璃较为坚硬,具有高硬度。

本发明中所述的第一薄膜保护层和第二薄膜保护层均是由保护剂喷涂后凝固形成,而保护剂是由以下几种重量份配比的组分制成:

抗氧剂:5~15份;

光稳定剂:5~15份。

防潮剂:20~30份

抗菌剂:20~30份

耐刮擦剂:10~30份。

本发明中所述的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和抗氧剂168按质量比1:1混合而成,当其在聚合物体系中仅少量存在时,就可延缓或抑制聚合物氧化过程的进行,从而阻止聚合物的老化并延长其使用寿命。光稳定剂为苯并三唑类光吸收剂、水杨酸苯酯、uv-329、uv-329、uv-234、uv-531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它能吸收阳光及荧光光源中的紫外线部分,而本身又不发生变化。防潮剂和抗菌剂的加入使得经保护剂喷涂后的镜片具有较好的防潮抗菌性,耐刮擦剂的加入使得经保护剂喷涂后的镜片具有较好的耐刮擦性。

本发明中所述的高硬度耐磨背漆镂空镜片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①备料:按原料配方比称取各原料组分,备用;

②玻璃基层成型;

③制备保护剂;

④将玻璃基层的上下接触面均刷涂上丙烯酸胶水,上方粘合第一反射层,下方粘合第二反射增强层,在温度为150~180℃下进行热压连接,压紧锟的速度调整为300m/h;

⑤将粘合后第一反射层远离玻璃基层的一面刷涂上丙烯酸胶水,粘合第一反射增强层;将第二反射增强层远离玻璃基层的一面刷涂上丙烯酸胶水,粘合第二反射层;在温度为130~150℃下进行热压连接,压紧锟的速度调整为250m/h;

⑥将压合后的玻璃平放,将镂空板置于玻璃上方,5%硝酸银溶液与浓氨水搅拌匀倒入镂空板上,药液以不流掉为度,每平方米2公升左右,待其在玻璃上反应出银镜,将多余的药液倒掉,用水冲洗,倒上千分之十的明胶,放入烘干箱中,设置烘干温度为50~60℃,烘干时间为10~15min,制得一种高硬度背漆镂空镜片粗胚;

⑦在镜子粗胚的上下两面喷涂一层表面处理剂,放入烘干箱中,设置烘干温度为40~50℃,烘干时间为20~30min,取出成品后静置冷却,即得一种高硬度耐磨背漆镂空镜片。

本发明中所用步骤科学有序,第一薄膜保护层和第二薄膜保护层可以使得镜片具有抗菌防潮性和耐磨抗光性。第一反射层单元、第二反射层单元与玻璃基层和银膜层共同作用,使得镜片成像效果更好。硝酸银和氨水反应析出金属银沉积在玻璃表面形成银膜,操作中可根据制作需要设计出不同图案和文字的镂空板,将镂空板置于玻璃上方,使得沉积出的银膜具有不同的图案和文字,具有独特性和美观性。

本发明中所述玻璃基层的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原料预加工:将石英砂、纯碱na2co3、石灰石、sio2、al2o3、k2o、cao粉碎,使潮湿原料干燥,将含铁原料进行除铁处理,再将其在150~170℃下通过搅拌机混合搅拌3~5h,形成熔融状的混合物料。

②配合料制备:将生煤、黑赫煤、半焦和煤焦油在120~140℃下通过搅拌机混合搅拌2~3h,形成熔融状的混合物料;

③熔制:将玻璃原料和配合料在池窑或坩埚窑内进行高温1550~1600度加热,混合使之形成无气泡并符合成型要求的液态玻璃;

④成型:将液态玻璃倒入容器中静置,冷却后即得玻璃粗胚;

⑤热处理:通过退火、淬火工艺,消除玻璃粗胚内部的应力,与此同时分相晶化,,改变玻璃的结构状态,制得玻璃基层。

本发明中所述的石英砂是石英石经破碎加工而成的石英颗粒。石英石是一种非金属矿物质,是一种坚硬、耐磨、化学性能稳定的硅酸盐矿物,是玻璃制备的主要原料。玻璃制备材料组分中sio2含量较高,则制备出来的玻璃较为坚硬,具有高硬度。

本发明中所述保护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向聚合反应釜中加入和防潮剂,在600~800r/min的搅拌速度下搅拌使之稀释分散,升温至55℃;

②在上一步所得混合液中加入抗菌剂和耐刮擦剂,在搅拌速度为300~400r/min的状态下继续搅拌0.5~1h;

③将抗氧剂和光稳定剂加入步骤②所得混合液中,在搅拌速度为450~500r/min的状态下继续搅拌0.5~1.5h,再将聚合反应釜的温度升至65~70℃,保温反应1h,即得保护剂。

本发明中的保护剂使得制得的镜片具有一定的抗菌防腐性、耐磨性和抗氧防晒性。先在聚合反应釜中加入抗菌剂和防潮剂,使其在接近理想的状态下进行混合,高速混合机可以使得所有物质在很高的速度下进行搅拌混合,使得其在物理状态下分布较为均匀,再加入耐刮擦剂,使其进行二次混合,再加入抗氧剂和光稳定剂混合升温,这样的操作步骤使得混合过程科学有序,易于操作。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硝酸银和氨水反应析出金属银沉积在玻璃表面形成银膜,操作中可根据制作需要设计出不同图案和文字的镂空板,将镂空板置于玻璃上方,使得沉积出的银膜具有不同的图案和文字,具有独特性和美观性。

2、玻璃制备材料组分中sio2含量较高,则制备出来的玻璃较为坚硬,具有高硬度。

3、保护剂的加入使得制得的镜片具有一定的抗菌防腐性、耐磨性和抗氧防晒性。

4、本发明中由于折射率随着波长的变化而变化,而折射率越高的物体反射率越低,故而可以通过中间层和临边层的折射率不同,使得反射层和反射增强层共同作用下的玻璃透光率不同,故而成像效果不同。我们所选取的反射层和反射增强层的中间层和临边层的不同范围,是为在该范围内组合得到的反射层和反射增强层相结合的镜子成像效果最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高硬度耐磨背漆镂空镜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第一薄膜保护层-1、第一反射层单元-2、第一反射增强层-21、第一反射层-22、玻璃基层-3、第二反射层单元-4、第二反射增强层-41、第二反射层-42、银膜层-5、第二薄膜保护层-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高硬度耐磨背漆镂空镜片,包括:第一薄膜保护层1、第一反射层单元2、玻璃基层3、第二反射层单元4、银膜层5和第二薄膜保护层6,所述玻璃基层3上方设置有第一反射层单元2;所述玻璃基层3下方设置有第二反射层单元4;所述第一反射层2远离玻璃基层3的一面设置有第一薄膜保护层1;所述第二反射层4远离玻璃基层3的一面设置有银膜层5;所述银膜层5远离第二反射层4的一面设置有第二薄膜保护层5。

此外,所述的第一反射层单元2包括第一反射增强层21和第一反射层22;所述第二反射层单元4包括第二反射增强层41和第二反射层42;所述第一反射层22夹于第一反射增强层21与玻璃基层3之间;所述第二反射增强层41夹于第二反射层42与玻璃基层3之间。

另有,所述第一反射增强层21、第一反射层22、第二反射增强层41和第二反射层42均是由一个中间层和与中间层上下表面邻接的具有比该中间层更高折射率的两个临边层组合而成。

再有,第一反射增强层21与第二反射增强层41所用基材相同,其基材中间层的折射率小于1.5,临边层折射率至少为1.8;第一反射层22与第二反射层42所用基材相同,其基材中间层的折射率小于2,临边层折射率至少为4。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反射增强层21、第一反射层22、第二反射增强层41和第二反射层42的中间层所用材料为氧化硅;所述第一反射增强层21、第一反射层22、第二反射增强层41和第二反射层42的临边层所用材料为硅、氧化锡、氧化钛中的一种。

除此之外,所述玻璃基层3是由以下几种重量分配比的组分制成:

石英砂:50份

纯碱na2co3:20份

石灰石:14份

sio2:15份

al2o3:5份

k2o:5份

cao:3份

生煤:20份

黑赫煤:20份

半焦:20份

煤焦油:12份。

另,所述第一薄膜保护层1和第二薄膜保护层6均是由保护剂喷涂后凝固形成,而保护剂是由以下几种重量份配比的组分制成:

抗氧剂:5份;

光稳定剂:5份。

防潮剂:20份

抗菌剂:20份

耐刮擦剂:10份。

再者,所述高硬度耐磨背漆镂空镜片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①备料:按原料配方比称取各原料组分,备用;

②将石英砂、纯碱na2co3、石灰石、sio2、al2o3、k2o、cao粉碎,使潮湿原料干燥,将含铁原料进行除铁处理,再将其在150℃下通过搅拌机混合搅拌3h,形成熔融状的混合物料;将生煤、黑赫煤、半焦和煤焦油在120℃下通过搅拌机混合搅拌2h,形成熔融状的混合物料;将玻璃原料和配合料在池窑或坩埚窑内进行高温1550度加热,混合使之形成无气泡并符合成型要求的液态玻璃;将液态玻璃倒入容器中静置,冷却后即得玻璃粗胚;通过退火、淬火工艺,消除玻璃粗胚内部的应力,与此同时分相晶化,,改变玻璃的结构状态,制得玻璃基层3。

③向聚合反应釜中加入和防潮剂,在600r/min的搅拌速度下搅拌使之稀释分散,升温至55℃;在上一步所得混合液中加入抗菌剂和耐刮擦剂,在搅拌速度为300r/min的状态下继续搅拌0.5h;将抗氧剂和光稳定剂加入所得混合液中,在搅拌速度为450r/min的状态下继续搅拌0.5h,再将聚合反应釜的温度升至65℃,保温反应1h,即得保护剂。

④将玻璃基层3的上下接触面均刷涂上丙烯酸胶水,上方粘合第一反射层22,下方粘合第二反射增强层41,在温度为150℃下进行热压连接,压紧锟的速度调整为300m/h;

⑤将粘合后第一反射层远离玻璃基层3的一面刷涂上丙烯酸胶水,粘合第一反射增强层21;将第二反射增强层远离玻璃基层3的一面刷涂上丙烯酸胶水,粘合第二反射层42;在温度为130℃下进行热压连接,压紧锟的速度调整为250m/h;

⑥将压合后的玻璃平放,根据制作需要设计出不同图案的镂空板,将镂空板置于玻璃上方,5%硝酸银溶液与浓氨水搅拌匀倒入镂空板上,药液以不流掉为度,每平方米2公升左右,待其在玻璃上反应出银镜,将多余的药液倒掉,用水冲洗,倒上千分之十的明胶,放入烘干箱中,设置烘干温度为50℃,烘干时间为10min,制得一种高硬度背漆镂空镜片粗胚;

⑦在镜子粗胚的上下两面喷涂一层表面处理剂,放入烘干箱中,设置烘干温度为40℃,烘干时间为20min,取出成品后静置冷却,即得一种高硬度耐磨背漆镂空镜片。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的一种高硬度耐磨背漆镂空镜片,包括:第一薄膜保护层1、第一反射层单元2、玻璃基层3、第二反射层单元4、银膜层5和第二薄膜保护层6,所述玻璃基层3上方设置有第一反射层单元2;所述玻璃基层3下方设置有第二反射层单元4;所述第一反射层2远离玻璃基层3的一面设置有第一薄膜保护层1;所述第二反射层4远离玻璃基层3的一面设置有银膜层5;所述银膜层5远离第二反射层4的一面设置有第二薄膜保护层5。

此外,所述的第一反射层单元2包括第一反射增强层21和第一反射层22;所述第二反射层单元4包括第二反射增强层41和第二反射层42;所述第一反射层22夹于第一反射增强层21与玻璃基层3之间;所述第二反射增强层41夹于第二反射层42与玻璃基层3之间。

另有,所述第一反射增强层21、第一反射层22、第二反射增强层41和第二反射层42均是由一个中间层和与中间层上下表面邻接的具有比该中间层更高折射率的两个临边层组合而成。

再有,第一反射增强层21与第二反射增强层41所用基材相同,其基材中间层的折射率小于1.5,临边层折射率至少为1.8;第一反射层22与第二反射层42所用基材相同,其基材中间层的折射率小于2,临边层折射率至少为4。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反射增强层21、第一反射层22、第二反射增强层41和第二反射层42的中间层所用材料为氧化硅;所述第一反射增强层21、第一反射层22、第二反射增强层41和第二反射层42的临边层所用材料为硅、氧化锡、氧化钛中的一种。

除此之外,所述玻璃基层3是由以下几种重量分配比的组分制成:

石英砂:80份

纯碱na2co3:30份

石灰石:20份

sio2:30份

al2o3:9份

k2o:9份

cao:5份

生煤:30份

黑赫煤:30份

半焦:30份

煤焦油:20份。

另,所述第一薄膜保护层1和第二薄膜保护层6均是由保护剂喷涂后凝固形成,而保护剂是由以下几种重量份配比的组分制成:

抗氧剂:15份;

光稳定剂:15份。

防潮剂:30份

抗菌剂:30份

耐刮擦剂:30份。

再者,所述高硬度耐磨背漆镂空镜片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①备料:按原料配方比称取各原料组分,备用;

②将石英砂、纯碱na2co3、石灰石、sio2、al2o3、k2o、cao粉碎,使潮湿原料干燥,将含铁原料进行除铁处理,以保证玻璃质量,再将其在170℃下通过搅拌机混合搅拌5h,形成熔融状的混合物料;将生煤、黑赫煤、半焦和煤焦油在140℃下通过搅拌机混合搅拌3h,形成熔融状的混合物料;将玻璃原料和配合料在池窑或坩埚窑内进行高温1600度加热,混合使之形成无气泡并符合成型要求的液态玻璃;将液态玻璃倒入容器中静置,冷却后即得玻璃粗胚;通过退火、淬火工艺,消除玻璃粗胚内部的应力,与此同时分相晶化,改变玻璃的结构状态,制得所需要的玻璃基层。

③向聚合反应釜中加入和防潮剂,在800r/min的搅拌速度下搅拌使之稀释分散,升温至55℃;在上一步所得混合液中加入抗菌剂和耐刮擦剂,在搅拌速度为400r/min的状态下继续搅拌1h;将抗氧剂和光稳定剂加入所得混合液中,在搅拌速度为500r/min的状态下继续搅拌1.5h,再将聚合反应釜的温度升至70℃,保温反应1h,即得保护剂。

④将玻璃基层3的上下接触面均刷涂上丙烯酸胶水,上方粘合第一反射层22,下方粘合第二反射增强层41,在温度为180℃下进行热压连接,压紧锟的速度调整为300m/h;

⑤将粘合后第一反射层远离玻璃基层3的一面刷涂上丙烯酸胶水,粘合第一反射增强层21;将第二反射增强层远离玻璃基层3的一面刷涂上丙烯酸胶水,粘合第二反射层42;在温度为150℃下进行热压连接,压紧锟的速度调整为250m/h;

⑥将压合后的玻璃平放,根据制作需要设计出不同图案的镂空板,将镂空板置于玻璃上方,5%硝酸银溶液与浓氨水搅拌匀倒入镂空板上,药液以不流掉为度,每平方米2公升左右,待其在玻璃上反应出银镜,将多余的药液倒掉,用水冲洗,倒上千分之十的明胶,放入烘干箱中,设置烘干温度为60℃,烘干时间为15min,制得一种高硬度背漆镂空镜片粗坯;

⑦在镜子粗胚的上下两面喷涂一层表面处理剂,放入烘干箱中,设置烘干温度为50℃,烘干时间为30min,取出成品后静置冷却,即得一种高硬度耐磨背漆镂空镜片。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的一种高硬度耐磨背漆镂空镜片,包括:第一薄膜保护层1、第一反射层单元2、玻璃基层3、第二反射层单元4、银膜层5和第二薄膜保护层6,所述玻璃基层3上方设置有第一反射层单元2;所述玻璃基层3下方设置有第二反射层单元4;所述第一反射层2远离玻璃基层3的一面设置有第一薄膜保护层1;所述第二反射层4远离玻璃基层3的一面设置有银膜层5;所述银膜层5远离第二反射层4的一面设置有第二薄膜保护层5。

此外,所述的第一反射层单元2包括第一反射增强层21和第一反射层22;所述第二反射层单元4包括第二反射增强层41和第二反射层42;所述第一反射层22夹于第一反射增强层21与玻璃基层3之间;所述第二反射增强层41夹于第二反射层42与玻璃基层3之间。

另有,所述第一反射增强层21、第一反射层22、第二反射增强层41和第二反射层42均是由一个中间层和与中间层上下表面邻接的具有比该中间层更高折射率的两个临边层组合而成。

再有,第一反射增强层21与第二反射增强层41所用基材相同,其基材中间层的折射率小于1.5,临边层折射率至少为1.8;第一反射层22与第二反射层42所用基材相同,其基材中间层的折射率小于2,临边层折射率至少为4。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反射增强层21、第一反射层22、第二反射增强层41和第二反射层42的中间层所用材料为氧化硅;所述第一反射增强层21、第一反射层22、第二反射增强层41和第二反射层42的临边层所用材料为硅、氧化锡、氧化钛中的一种。

除此之外,所述玻璃基层3是由以下几种重量分配比的组分制成:

石英砂:65份

纯碱na2co3:25份

石灰石:17份

sio2:22.5份

al2o3:7份

k2o:7份

cao:4份

生煤:25份

黑赫煤:25份

半焦:25份

煤焦油:16份。

另,所述第一薄膜保护层1和第二薄膜保护层6均是由保护剂喷涂后凝固形成,而保护剂是由以下几种重量份配比的组分制成:

抗氧剂:10份;

光稳定剂:10份。

防潮剂:25份

抗菌剂:25份

耐刮擦剂:20份。

再者,所述高硬度耐磨背漆镂空镜片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①备料:按原料配方比称取各原料组分,备用;

②将石英砂、纯碱na2co3、石灰石、sio2、al2o3、k2o、cao粉碎,使潮湿原料干燥,将含铁原料进行除铁处理,以保证玻璃质量,再将其在160℃下通过搅拌机混合搅拌4h,形成熔融状的混合物料;将生煤、黑赫煤、半焦和煤焦油在130℃下通过搅拌机混合搅拌2.5h,形成熔融状的混合物料;将玻璃原料和配合料在池窑或坩埚窑内进行高温1775度加热,混合使之形成无气泡并符合成型要求的液态玻璃;将液态玻璃倒入容器中静置,冷却后即得玻璃粗胚;通过退火、淬火工艺,消除玻璃粗胚内部的应力,与此同时分相晶化,改变玻璃的结构状态,制得所需要的玻璃基层。

③向聚合反应釜中加入和防潮剂,在700r/min的搅拌速度下搅拌使之稀释分散,升温至55℃;在上一步所得混合液中加入抗菌剂和耐刮擦剂,在搅拌速度为350r/min的状态下继续搅拌0.75h;将抗氧剂和光稳定剂加入所得混合液中,在搅拌速度为475r/min的状态下继续搅拌1h,再将聚合反应釜的温度升至67.5℃,保温反应1h,即得保护剂。

④将玻璃基层3的上下接触面均刷涂上丙烯酸胶水,上方粘合第一反射层22,下方粘合第二反射增强层41,在温度为165℃下进行热压连接,压紧锟的速度调整为300m/h;

⑤将粘合后第一反射层远离玻璃基层3的一面刷涂上丙烯酸胶水,粘合第一反射增强层21;将第二反射增强层远离玻璃基层3的一面刷涂上丙烯酸胶水,粘合第二反射层42;在温度为140℃下进行热压连接,压紧锟的速度调整为250m/h;

⑥将压合后的玻璃平放,将镂空板置于玻璃上方,5%硝酸银溶液与浓氨水搅拌匀倒入镂空板上,药液以不流掉为度,每平方米2公升左右,待其在玻璃上反应出银镜,将多余的药液倒掉,用水冲洗,倒上千分之十的明胶,放入烘干箱中,设置烘干温度为55℃,烘干时间为12.5min,制得一种高硬度背漆镂空镜片粗胚;

⑦在镜子粗胚的上下两面喷涂一层表面处理剂,放入烘干箱中,设置烘干温度为45℃,烘干时间为25min,取出成品后静置冷却,即得一种高硬度耐磨背漆镂空镜片。

实施例4

如图1所示的一种高硬度耐磨背漆镂空镜片,包括:第一薄膜保护层1、第一反射层单元2、玻璃基层3、第二反射层单元4、银膜层5和第二薄膜保护层6,所述玻璃基层3上方设置有第一反射层单元2;所述玻璃基层3下方设置有第二反射层单元4;所述第一反射层2远离玻璃基层3的一面设置有第一薄膜保护层1;所述第二反射层4远离玻璃基层3的一面设置有银膜层5;所述银膜层5远离第二反射层4的一面设置有第二薄膜保护层5。

此外,所述的第一反射层单元2包括第一反射增强层21和第一反射层22;所述第二反射层单元4包括第二反射增强层41和第二反射层42;所述第一反射层22夹于第一反射增强层21与玻璃基层3之间;所述第二反射增强层41夹于第二反射层42与玻璃基层3之间。

另有,所述第一反射增强层21、第一反射层22、第二反射增强层41和第二反射层42均是由一个中间层和与中间层上下表面邻接的具有比该中间层更高折射率的两个临边层组合而成。

再有,第一反射增强层21与第二反射增强层41所用基材相同,其基材中间层的折射率小于1.5,临边层折射率至少为1.8;第一反射层22与第二反射层42所用基材相同,其基材中间层的折射率小于2,临边层折射率至少为4。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反射增强层21、第一反射层22、第二反射增强层41和第二反射层42的中间层所用材料为氧化硅;所述第一反射增强层21、第一反射层22、第二反射增强层41和第二反射层42的临边层所用材料为硅、氧化锡、氧化钛中的一种。

除此之外,所述玻璃基层3是由以下几种重量分配比的组分制成:

石英砂:50份

纯碱na2co3:30份

石灰石:14份

sio2:30份

al2o3:5份

k2o:9份

cao:5份

生煤:20份

黑赫煤:30份

半焦:20份

煤焦油:20份。

另,所述第一薄膜保护层1和第二薄膜保护层6均是由保护剂喷涂后凝固形成,而保护剂是由以下几种重量份配比的组分制成:

抗氧剂:5份;

光稳定剂:15份。

防潮剂:20份

抗菌剂:30份

耐刮擦剂:10份。

再者,一种高硬度耐磨背漆镂空镜片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①备料:按原料配方比称取各原料组分,备用;

②将石英砂、纯碱na2co3、石灰石、sio2、al2o3、k2o、cao粉碎,使潮湿原料干燥,将含铁原料进行除铁处理,以保证玻璃质量,再将其在170℃下通过搅拌机混合搅拌3h,形成熔融状的混合物料;将生煤、黑赫煤、半焦和煤焦油在140℃下通过搅拌机混合搅拌2h,形成熔融状的混合物料;将玻璃原料和配合料在池窑或坩埚窑内进行高温1600度加热,混合使之形成无气泡并符合成型要求的液态玻璃;将液态玻璃倒入容器中静置,冷却后即得玻璃粗胚;通过退火、淬火工艺,消除玻璃粗胚内部的应力,与此同时分相晶化,改变玻璃的结构状态,制得所需要的玻璃基层。

③向聚合反应釜中加入和防潮剂,在600r/min的搅拌速度下搅拌使之稀释分散,升温至55℃;在上一步所得混合液中加入抗菌剂和耐刮擦剂,在搅拌速度为400r/min的状态下继续搅拌0.5h;将抗氧剂和光稳定剂加入所得混合液中,在搅拌速度为500r/min的状态下继续搅拌0.5h,再将聚合反应釜的温度升至70℃,保温反应1h,即得保护剂。

④将玻璃基层3的上下接触面均刷涂上丙烯酸胶水,上方粘合第一反射层22,下方粘合第二反射增强层41,在温度为150℃下进行热压连接,压紧锟的速度调整为300m/h;

⑤将粘合后第一反射层远离玻璃基层3的一面刷涂上丙烯酸胶水,粘合第一反射增强层21;将第二反射增强层远离玻璃基层3的一面刷涂上丙烯酸胶水,粘合第二反射层42;在温度为150℃下进行热压连接,压紧锟的速度调整为250m/h;

⑥将压合后的玻璃平放,将镂空板置于玻璃上方,5%硝酸银溶液与浓氨水搅拌匀倒入镂空板上,药液以不流掉为度,每平方米2公升左右,待其在玻璃上反应出银镜,将多余的药液倒掉,用水冲洗,倒上千分之十的明胶,放入烘干箱中,设置烘干温度为50℃,烘干时间为15min,制得一种高硬度背漆镂空镜片粗胚;

⑦在镜子粗胚的上下两面喷涂一层表面处理剂,放入烘干箱中,设置烘干温度为40℃,烘干时间为30min,取出成品后静置冷却,即得一种高硬度耐磨背漆镂空镜片。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