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保护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1040发布日期:2018-12-07 21:57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保护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护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复合保护膜。



背景技术:

保护膜按照用途可以分为数码产品保护膜,汽车保护膜,家用保护膜,食品保鲜保护膜等。随着手机等数码产品在中国的普及,保护膜已经慢慢的成为屏幕保护膜的一种统称,而其在屏幕保护膜领域的功能也是五花八门。

目前市场上的保护膜,大多为一个整体,当保护膜的最外侧划伤后,需要更换新的保护膜,导致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保护膜,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保护膜,功能较为单一,且大多为一个整体,当保护膜的最外侧划伤后,需要更换新的保护膜,导致成本增加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复合保护膜,包括基础层,所述基础层的上下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可剥离胶层和第二可剥离胶层,所述第二可剥离胶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不干胶层,所述第一可剥离胶层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磨砂层,所述基础层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增强层。

所述增强层的包括聚酰亚胺层,所述聚酰亚胺层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碳纤维层,所述高强度层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高透光层。

所述防护层包括防蓝光层,所述防蓝光层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防静电层,所述防静电层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防辐射层。

所述隔热层包括玻璃纤维层,所述玻璃纤维层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硅酸盐层。

优选的,所述基础层为钢化基础层,且基础层的厚度为一微米至二微米。

优选的,所述高透光层为PVC层,且高透光层的厚度为一微米至二微米。

优选的,所述聚酰亚胺层、碳纤维层和高透光层的厚度比为2:2:1。

优选的,所述防蓝光层、防静电层和防辐射层的厚度比为1:1:1。

优选的,所述防静电层为聚氯乙烯层或聚碳酸酯层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耐磨层为陶瓷耐磨层,所述耐磨层和磨砂层的厚度比为2:1。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保护膜。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复合保护膜,通过设置第一可剥离胶层、第二可剥离胶层、不干胶层、防护层、隔热层、耐磨层、磨砂层和防护层,防护层包括防蓝光层、防静电层和防辐射层,使保护膜具有一定的防蓝光、防静电和防辐射效果,隔热层包括玻璃纤维层和硅酸盐层,玻璃纤维层和硅酸盐层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防止外界温度过高,对保护膜造成损伤,通过耐磨层,增强保护膜表面的耐磨性,有效提高了保护膜的使用寿命,通过磨砂层,使保护膜表面具有磨砂的效果,有效的增强保护膜的表面的手感,通过第一可剥离胶和第二可剥离胶,便于将基础层、不干胶层和防护层分离开,使基础层可多次使用,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保护膜,功能较为单一,且大多为一个整体,当保护膜的最外侧划伤后,需要更换新的保护膜,导致成本增加的问题。

(2)、该复合保护膜,通过设置增强层,增强层包括聚酰亚胺层、碳纤维层和高透光层,聚酰亚胺层和碳纤维层具有较高的强度,有效的增强了基础层的强度,使基础层使用寿命增长,通过高透光层,高透光层为PVC层,使基础层具有较高的透光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护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隔热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增强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础层、2第一可剥离胶层、3第二可剥离胶层、4不干胶层、5 防护层、501防蓝光层、502防静电层、503防辐射层、6隔热层、601玻璃纤维层、602硅酸盐层、7耐磨层、8磨砂层、9增强层、901聚酰亚胺层、902 碳纤维层、903高透光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复合保护膜,包括基础层1,基础层1为钢化基础层1,且基础层1的厚度为一微米至二微米,钢化基础层1具有硬度高、韧性低,钢化基础层1防止手机滑落时摔碎屏幕,基础层1的上下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可剥离胶层2和第二可剥离胶层3,可剥离胶是由乙醇、甲醇、醋酸乙酯、醋酸丁酯、聚乙烯醇缩丁醛、正丁醇、丁酮为原料,将聚乙烯醇缩丁醛经改性后制成液体保护涂膜,易从物体上整张揭下,通过第一可剥离胶和第二可剥离胶,便于将基础层1、不干胶层4和防护层5分离开,使基础层1可多次使用,第二可剥离胶层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不干胶层4,将保护膜与屏幕紧密结合,第一可剥离胶层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层5,防护层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隔热层6,隔热层6能阻滞热流传递,隔热层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耐磨层7,通过耐磨层7,增强保护膜表面的耐磨性,有效提高了保护膜的使用寿命,耐磨层7为陶瓷耐磨层7,耐磨层7和磨砂层8的厚度比为2:1,耐磨层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磨砂层8,通过磨砂层8,使保护膜表面具有磨砂的效果,有效的增强保护膜的表面的手感,基础层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增强层9。

增强层9的包括聚酰亚胺层901,聚酰亚胺层90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碳纤维层902,聚酰亚胺层901和碳纤维层902具有较高的强度,有效的增强了基础层1的强度,使基础层1使用寿命增长,高强度层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高透光层903,高透光层903为PVC层,且高透光层903的厚度为一微米至二微米,通过高透光层903,高透光层903为PVC层,使基础层1具有较高的透光性,聚酰亚胺层901、碳纤维层902和高透光层903的厚度比为2:2:1。

防护层5包括防蓝光层501,通过设置防蓝光层501,使保护膜具有移动的防蓝光功能,防蓝光层50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防静电层502,防静电层 502为聚氯乙烯层或聚碳酸酯层中的一种,防静电层502是指在同种材料或其他类似材料相互摩擦或分离时,具有产生电荷量最小的材料,通过设置防静电层502,使保护膜具有防静电功能,防静电层50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防辐射层503,防辐射层503为稀晶石层,稀晶石层由多种稀有、复合晶体合成,能缓解眼睛疲劳,放松睫状肌,有防电磁波辐射的作用,防蓝光层501、防静电层502和防辐射层503的厚度比为1:1:1。

隔热层6包括玻璃纤维层601,玻璃纤维层60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硅酸盐层602,玻璃纤维层601和硅酸盐层602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防止外界温度过高,对保护膜造成损伤。

综上所述,该复合保护膜,通过设置第一可剥离胶层2、第二可剥离胶层 3、不干胶层4、防护层5、隔热层6、耐磨层7、磨砂层8和防护层5,防护层5包括防蓝光层501、防静电层502和防辐射层503,使保护膜具有一定的防蓝光、防静电和防辐射效果,隔热层6包括玻璃纤维层601和硅酸盐层602,玻璃纤维层601和硅酸盐层602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防止外界温度过高,对保护膜造成损伤,通过耐磨层7,增强保护膜表面的耐磨性,有效提高了保护膜的使用寿命,通过磨砂层8,使保护膜表面具有磨砂的效果,有效的增强保护膜的表面的手感,通过第一可剥离胶和第二可剥离胶,便于将基础层1、不干胶层4和防护层5分离开,使基础层1可多次使用,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保护膜,功能较为单一,且大多为一个整体,当保护膜的最外侧划伤后,需要更换新的保护膜,导致成本增加的问题。

并且,通过设置增强层9,增强层9包括聚酰亚胺层901、碳纤维层902 和高透光层903,聚酰亚胺层901和碳纤维层902具有较高的强度,有效的增强了基础层1的强度,使基础层1使用寿命增长,通过高透光层903,高透光层903为PVC层,使基础层1具有较高的透光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