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卸式引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78186发布日期:2018-10-16 20:17阅读:246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引信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拆卸式引信结构。



背景技术:

引信是一种引爆装置,其主要是利用目标信息或环境信息,在预定条件下引爆或引燃炸药,从而对作用物体产生外力作用,随着科技发展,民用工程爆破、民用航天工程及军用导弹技术等得到很大的发展,在这些工程中,通常通过引信对炸药进行引爆或者引燃助推燃料,然而使用过程中通常会面临较为恶劣的环境条件,在发射过程中,通常受到大过载、强振动、高冲击和超高温等环境条件影响,可能导致引信故障的情况发生,故亟需一种引信结构,以增强引信的抗冲击能力,提高其可靠性。

此外,引信在研制阶段,需要进行多项验证试验,包括温度、低气压、湿热、霉菌、烟雾、加速度、振动、冲击、跌落、电磁兼容等,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需要仔细找出问题原因,而现有的引信结构通常是完全一体化的,一旦安装完成,即很难进行拆卸分析,不利于快速找出问题原因,影响试验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拆卸式引信结构,提高引信结构的抗冲击能力,同时方便引信的拆装,提高试验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拆卸式引信结构,包括呈中空结构的壳体,以及设置在该壳体内的电路组件,所述壳体上下两端均敞口,并分别设有上盖和底座,其关键在于:所述电路组件包括N个沿壳体轴向并排设置的板状部件,相邻板状部件通过支撑柱相互连接,最下端的板状部件通过支撑柱与底座固定。

采用以上结构,电路组件中各板状部件通过支撑柱相互连接,将支撑柱取下即可对板状部件逐一检查,有利于快速找出问题,提高试验效率,且通过支撑柱将电路组件一级一级组装完成后与底座固定连接,然后作为整体再装入壳体内,也提高了其装配效率。

作为优选:还包括依次设置在电路组件下端的高压插座、雷管和压环,所述底座中部设有延伸进壳体内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内具有中空的安装腔,安装腔上下两端均敞口,所述雷管嵌入安装腔中,其下端通过压环锁紧,所述高压插座位于安装部上端,所述雷管通过高压插座与电路组件相连。采用以上结构,将雷管、高压插座和压环安装在底座上,更方便单独对其拆卸检查,进一步提高研制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内壁沿周向均匀分布有至少两条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沿壳体轴向竖直延伸。采用以上方案,提高了壳体的抗冲击能力,增加引信的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加强筋自壳体的内壁沿其径向向内凸起,其表面为光滑弧面结构。采用以上方案,便于电路组件的安装,以及避免棱角出现,碰撞造成影响。

作为优选:所述加强筋上端与壳体的上端面之间,以及加强筋下端与壳体的下端面之间均留有间隙;

所述加强筋上下两端均竖直设有螺纹孔,所述上盖对应上端的螺纹孔的位置设有上配合孔,底座对应下端的螺纹孔位置设有下配合孔,所述上盖通过上螺钉安装在壳体上,底座通过下螺钉与壳体连接。

采用以上结构,上盖和底座通过螺钉与加强筋上螺纹孔连接,而不对连接处的壳体壁厚造成影响,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引信的抗冲击能力。

作为优选:所述板状部件与壳体内部相适应,其上对应加强筋的位置具有弧形槽口,所述底座上正对支撑柱的位置设有安装孔,最下端的支撑柱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孔内。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弧形槽口与加强筋接触,从而对板状部件进行限位,确保电路组件在壳体内的稳定性,同时底部的支撑柱刚好固定在底座上,可以进行整体的拆装,提高研制装配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的下端外侧固设有法兰座。采用以上结构,相比传统采用安装支耳的方式,增加了连接面积,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其抗冲击能力。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内侧下端对应法兰座的位置呈台阶结构,所述底座呈圆盘状,其外缘呈与所述台阶结构相适应的凸台。采用以上结构,增加法兰安装位置处壳体的壁厚,安装时通过台阶结构与凸台可快速配合到位,同时使底座与壳体安装配合更紧凑,提高整体抗冲击能力。

作为优选:还包括连接器,其两端对称具有支耳,所述支耳通过螺栓安装在上盖上,所述上盖对应连接器的位置设有通孔,连接器的下端嵌入该通孔中。采用以上结构,将连接器安装在上盖上,并且通过支耳安装方式,确保连接器的稳定性,提高其抗冲击能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拆卸式引信结构,电路组件通过支撑柱一级一级安装固定在底座上,与底座形成一体再与壳体配合安装,有利于研制阶段快速拆装找出问题,提高试验研制效率,同时提高了抗冲击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图;

图3为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壳体的俯视图;

图5为图4中A-A向剖面图;

图6为底座的俯视图;

图7为图6中B-B向剖面图;

图8为电路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9为支撑柱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至图9所示的可拆卸式引信结构,主要包括呈中空结构的壳体1,本实施例中壳体1为圆柱状,其壁厚设计约为1.25mm,其上下两端均敞口,上端敞口处设有上盖3,上端敞口处设有底座4,还包括均设置在壳体1内的电路组件2、高压插座6、雷管7和压环8,以及设置在上盖3上的连接器9。

参考图3至图7,壳体1的下端外侧固设有法兰座5,壳体1的内壁沿周向均匀分布有四条加强筋10,加强筋10沿壳体1的径向向内凸出,其表面为光滑弧面结构,且加强筋10的上端与壳体1的上端端面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与上盖3的壁厚相适应,加强筋10的下端与壳体1的下端端面之间也留有间隙,此间隙又与底座4的壁厚相适应。

加强筋10的上下两端均竖直设有螺纹孔100,上盖3正对上端螺纹孔100的位置设有上配合孔30,并通过上螺钉31与壳体1连接,上螺钉31穿过上配合孔30后旋入上端的螺纹孔100中,同样的,底座4上正对下端螺纹孔100的位置设有下配合孔41,底座4通过下螺钉43与壳体1连接,下螺钉43穿过下配合孔41后旋入下端的螺纹孔100中。

壳体1下端内侧壁对应法兰座5的位置呈台阶结构11,底座4呈与壳体1内径大小相适应的圆盘状结构,其周向呈与台阶结构11相适应的凸台40,当底座4通过下螺钉43安装完成之后,底座4的上表面与加强筋10的下端面抵接,同时台阶结构11和凸台40刚好卡合。

为快速将引信整体安装至炸药作用体或燃料作用体上,法兰座5上设有四个装配孔50,四个装配孔50分别对应四条加强筋10的位置设置,此外还设有两个连接孔51,其中装配孔50为朝上的沉孔结构,而连接孔51内设有内螺纹,通过装配孔50和连接孔51即可快速将引信安装至作用体上,提高其装配效率。

参考图2、图3、图8和图9本实施例中电路组件2主要包括N个板状部件20,N个板状部件20在壳体1内沿其轴向并排设置(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相邻两个板状部件20通过四个竖直设的支撑柱21固定连接,如图所示,支撑柱21沿板状部件20的周向均匀分布,支撑柱21大体呈圆柱状结构,其上端具有沿其轴向向上凸出的连接头210,连接头210上具有外螺纹,支撑柱21的下端具有与连接头210相互配合的连接沉孔211,其内具有内螺纹,板状部件20上对应支撑柱21的位置均设有贯穿其厚度方向的贯穿孔,贯穿孔大小与连接头210相适应,而比支撑柱21本体的小,安装时,支撑柱21从下方使连接头210向上穿过贯穿孔后,伸入上方的连接沉孔211中,并依靠螺纹进行固定,依次连接,最后将所有板状部件20固定成一体。

底座4上正对支撑柱21的位置均设有安装孔44,螺钉从外部穿过安装孔44后旋入最下端支撑柱21的连接沉孔211中,即实现整个电路组件2与底座4的连接固定。

板状部件20大小与壳体1内部相适应,其上正对加强筋10的位置均设有弧形槽口22,弧形槽22与加强筋10贴合,对板状部件20实现限位,且有利于提高其抗冲击能力。

参考图1、图2、图6和图7,底座4中部设有安装部42,安装部42沿壳体1的轴向延伸进入其内部,其内具有中空的安装腔420,安装腔420的上下两端均敞口,如图所示安装腔420呈多层圆台状结构,从上至下,其直径逐渐增大,安装腔420的下端具有内螺纹,压环8具有与其相适应的外螺纹,高压插座6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部42的上端,并部分伸入安装腔420内,雷管7嵌入安装腔420中,其上端与高压插座6相连,下端通过压环8固定锁紧,当然电路组件2中下端的板状部件20为了适应安装部42的结构,设计时该部分的板状部件20需要做出一定的让位。

本实施例中连接器9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上盖3上,如图所示,连接器9的两端设有支耳90,支耳90与连接器9的下端之间留有间隙,上盖3对应连接器9的位置设有通孔32,通孔32大小与连接器9相适应,这样连接器9的下端部分嵌入通孔32中,而支耳90刚好与上盖3的上表面抵接,两侧支耳再分别通过对应的螺栓紧固在上盖3上,确保了连接器9的稳定性。

参考图1至图9,安装时,先将电路组件2通过支撑柱21进行一级一级固定连接好,然后将高压插座6、雷管7与压环8安装在底座4的安装部42上,接着将组装好的电路组件2与底座4进行连接,并确保高压插座6与电路组件2连通,接着将带有电路组件2的底座4作为整体从壳体1的下方伸入壳体1中,并通过下螺钉43固定连接,最后将连接器9和上盖3安装完成即可。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