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透气浴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14897发布日期:2018-11-20 21:21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水透气浴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浴帘,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水透气浴帘。



背景技术:

浴帘是一种悬挂在带淋浴喷头的浴缸外侧起遮挡作用或者淋浴范围内起防止水花溅射作用且呈窗帘状的物品。

公告号为CN20465476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水透气浴帘,该防水透气浴帘包括浴帘本体,所述浴帘本体中间层为TPU薄膜层,所述TPU薄膜层内表面与外表面均覆盖有竹炭纤维层,所述浴帘本体外边缘处设置有竹条。

但是该防水透气浴帘的透气性能较差,难以起到有效的透气作用,进而影响人们的沐浴心情,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透气浴帘,该防水透气浴帘具有透气性强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水透气浴帘,包括沿长度方向依次交错连接的柔性层以及竹编部,所述竹编部设置有多个透气孔,所述竹编部的外侧设置有两侧与相应的所述柔性层连接的PVC外层,所述PVC外层与所述竹编部之间形成有大透孔,所述PVC外层的两侧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多个位于所述柔性层外侧的透气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被浴帘包裹的内部气体在经过竹编部上的透气孔后,将进入到形成于竹编部与PVC外层之间的大透孔内,进而使得大透孔内的气体通过位于PVC外层两侧的透气部从被浴帘包裹的空间中透出,进而达到提升浴帘的透气性能的目的,并在通过PVC外层对通过透气孔从竹编部的内侧流动至外侧的液体进行阻挡,从而起到有效的避免流水溅出的作用,显著提升该防水透气浴帘的防水性能以及透气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气部设置有朝向上端的透气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令透气口朝上,进而利于热气透过透气口向上端流动,并达到避免液态水经过透气孔从浴帘内部流出的目的,从而同时达到显著提升该浴帘的透气性能以及防水性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气部远离所述竹编部的一侧设置有斜边,所述斜边的下端与所述PVC外层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入透气部内而形成液体状态的水分将通过斜边的引导流入大透孔内,进而通过其自身重力的作用向下流动,达到避免液体向浴帘外侧流出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气部的靠近所述PVC外层的一侧下端与所述大透孔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仅使得透气部靠近PVC外层一侧的下端与大透孔连通,进而起到进一步防止透过透气孔进入到大透孔之间的流水通过透气部向浴帘外侧流出的作用,显著提升该浴帘的防水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柔性层包括PVC内层以及与位于所述竹编部外侧并与所述PVC内层连接的PVC外层,所述PVC内层与所述竹编部间隔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竹编部连接PVC内层,进而起到增加浴帘自身重量,使浴帘呈平整单层状态的作用,从而达到防止浴帘飘动而导致的水花从间隙中飞溅至浴帘外侧的目的,显著提升该浴帘的防水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气孔的内侧开口高度低于外侧开口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易于热气通过透气孔从竹编部内侧向外侧流动,进而达到提升该浴帘的透气性能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沿长度方向依次连接的PVC内层和竹编部起到放置溅水的作用,并在竹编部上设置透气孔,且在竹编部的外侧设置PVC外层后使得竹编部与PVC外层之间形成供热气流动的打透孔,进而在位于竹编部外侧的PVC外层的两侧设置透气部后达到令浴帘内侧的热气向外流动的目的,并起到有效的防止溅水的作用,显著提升该浴帘的透气性能和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的竹编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柔性层;11、PVC内层;2、刚性层;21、竹编部;211、透气孔;22、大透孔;3、透气部;31、斜边;32、透气口;4、PVC外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防水透气浴帘,包括沿长度方向依次交错连接的柔性层1以及刚性层2,进而使得刚性层2起到令浴帘呈平整单层状态的作用,达到防止浴帘飘动而导致的水花从间隙中飞溅至浴帘外侧的目的,显著提升该浴帘的防水性能。

如图3、图4所示,柔性层1包括PVC内层11以及与位于PVC内层11外侧并与PVC内层11连接的PVC外层4;刚性层2包括与PVC内层11相连的竹编部21以及与PVC内层11相连的PVC外层4,进而令竹编部起到增加浴帘重量,避免浴帘飘动而影响到浴帘的防水性能。需要说明的是,位于竹编部21外侧的PVC外层4与竹编部21之间形成有大透孔22,在竹编部21上设置有连通浴帘内侧和大透孔22的透气孔211(见图5),并在位于竹编部21外侧的PVC外层4的两侧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多个位于柔性层1外侧的透气部3,进而使得被浴帘包裹的内部气体在经过竹编部21上的透气孔211后,进入到形成于竹编部21与PVC外层4之间的大透孔22内,进而使得大透孔22内的气体通过位于PVC外层4两侧的透气部3从被浴帘包裹的空间中透出,进而达到提升浴帘的透气性能的目的,并在通过PVC外层4对通过透气孔211从竹编部21的内侧流动至外侧的液体进行阻挡,从而起到有效的避免流水溅出的作用,显著提升该防水透气浴帘的防水性能以及透气性能。

如图2、图4所示,透气部3设置有朝向上端的透气口32,进而在令透气口32朝上后将达到易于热气透过透气口32向上端流动,并避免液态水经过透气孔211从浴帘内部流出的目的,从而同时起到显著提升该浴帘的透气性能以及防水性能的作用。需要提及的是,在透气部3远离竹编部21的一侧设置有斜边31,且斜边31的下端与PVC外层4连接,进而使得进入透气部3内而形成液体状态的水分将通过斜边31的引导回流至大透孔22内,进而通过其自身重力的作用向下流动,达到避免液体向浴帘外侧流出的目的。于此同时,将透气部3靠近PVC外层4的一侧下端设置成与大透孔22连通,进而在仅使得透气部3靠近PVC外层4一侧的下端与大透孔22连通,进而起到进一步防止透过透气孔211进入到大透孔22之间的流水通过透气部3向浴帘外侧流出的作用,从而显著提升该浴帘的防水性能。为了进一步提升该浴帘的透气性能,进而将透气孔211的内侧开口高度设置成低于外侧开口高度,进而达到易于热气通过透气孔211从竹编部21内侧向外侧流动的目的,显著提升该浴帘的透气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但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修改和润饰,这些修改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