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警棍用反拉解锁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58667发布日期:2019-04-30 18:49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警棍用反拉解锁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警棍,尤其是警棍用反拉解锁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伸缩警棍是一种警械,伸缩警棍在未使用时为伸缩状态,使用则通过甩出使用。

目前的伸缩警棍主要有两种结构,一种是阻力结构,另一种是靠机械结构实现锁止和解锁。

申请人申请了名称为一种反向拉伸解锁伸缩警棍,包括握杆和打击杆,打击杆的一端插接在握杆内;在握杆的前端内壁上设有卡槽;在握杆的后端连接有解锁驱动机构,在打击杆的后端连接有解锁机构,在解锁驱动机构与解锁机构之间设有连接件;所述的解锁机构包括卡座、弹性卡环、解锁杆和弹性件,卡座连接在打击杆上,在卡座内设有抵挡部,在卡座内设有容置腔,在卡座上设有径向延伸的与容置腔相通的滑动槽腔,弹性卡环设在容置腔内并穿过滑动槽腔,弹性卡环能与卡槽配合,解锁杆穿过抵挡部和弹性卡环,解锁杆包括大端部和小端部,小端部连接在大端部的后端,在小端部连接有抵挡拉环部,抵挡拉环部位于抵挡部的后端,抵挡部抵挡住抵挡拉环部,弹性件连接在解锁杆与卡座之间,连接件连接在抵挡拉环部与解锁驱动机构之间。连接件采用的为拉绳,但在实际实验过程中,在反复的出棍和收棍过程中,拉绳很容易被拉断,使得警棍的寿面短,结构不可靠,维修频繁,成本高。

上述解锁驱动机构,压杆、压块、连杆机构和摆臂连接为一体结构,通过复位弹簧复位,因此,连杆机构和摆臂的灵活性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警棍用反拉解锁驱动机构。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驱动板通过接触式的压力给予连杆机构作用力,灵活性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种警棍用反拉解锁驱动机构,包括底座、驱动板、连杆机构和复位机构,驱动板设在底座内,连杆机构与驱动板作用,复位机构设在底座与驱动板之间。

上述结构,驱动板通过接触式给予连杆机构作用力,并通过复位机构复位,因此,连杆机构的运动灵活,复位机构的弹力不会作用到连杆机构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底座具有从后端向前延伸到中部的容置腔,在底座的前端具有向后延伸到容置腔的腔体;所述的驱动板设在容置腔内;所述的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第一连杆的中部铰接在位于腔体内一侧的底座上,第二连杆的中部铰接在位于腔体内且与第一连杆相对一侧的底座上,在第三连杆的两端设有腰型槽,第三连杆位于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之间,第一连杆的前端与第三连杆的一端的腰型槽之间穿过有第一滑销,第一连杆的后端位于驱动板的前方,第二连杆的前端与第三连杆的另一端的腰型槽之间穿过有第二滑销,第二连杆的后端位于驱动板的前方;所述的复位机构包括拉杆和复位弹簧,拉杆穿过底座连接到驱动板上,复位弹簧套在位于底座与驱动板之间的拉杆上;所述的伸缩式解锁反拉杆连接在第三连杆的中部。

该结构,在复位机构的作用下,驱动板始终受到了向后的力,当给予驱动板一向前的力时,驱动板克服复位弹簧的弹力向前运动,驱动板驱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摆动,从而带动第三连杆平行向后运动,提供反向拉力。在该结构中,由于设置了腰型槽,因此,当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摆动时则能带动第三连杆直线运动,该结构,不采用摆杆结构,可通过第三连杆的中部给予拉力,使得第三连杆的受力平衡。

进一步的,在第一铰接轴上设有盲孔或径向延伸的槽,在底座上安装有伸入到盲孔或槽的螺钉,在第二铰接轴上设有盲孔或径向延伸的槽,在底座上安装有伸入到盲孔或槽的螺钉。这样,第一铰接轴和第二铰接轴不容易脱落。另外为了防止螺钉松动,在螺钉上打螺丝胶。

附图说明

图1为基于伸缩反拉解锁机构的伸缩式警棍的立体图。

图2为实施例1基于伸缩反拉解锁机构的伸缩式警棍的分解图。

图3为实施例1基于伸缩反拉解锁机构的伸缩式警棍打击杆伸出时的主视图。

图4为图3中A-A剖视图。

图5为图4中B-B剖视图。

图6为实施例1打击杆回收后基于伸缩反拉解锁机构的伸缩式警棍的示意图。

图7为解锁驱动机构的分解图。

图8为解锁驱动机构的俯视图。

图9为图8中C-C剖视图。

图10为实施例1锁扣机构的立体图。

图11为实施例1锁扣机构的分解图。

图12为实施例1锁扣机构的剖视图。

图13为伸缩式解锁反拉杆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基于反拉解锁机构的伸缩式警棍包括握杆1、打击杆2、解锁驱动机构3、锁扣机构4和伸缩式解锁反拉杆5。打击杆2的后端插接在握杆1内。

在本实用新型中,参见图3,视图中的左端为后端,视图的右端为前端。

如图1至图6所示,在握杆1的前端内壁上设有卡槽11,在握杆位于卡槽11的前方内壁上设有环形槽12,在环形槽12内设有弹性圈110,在握杆1的后端内壁上设有内螺纹。

在打击杆2的后端设有内螺纹,在打击杆2的前端内壁设有内螺纹。

如图7至图9所示,所述的解锁驱动机构3包括底座31、驱动板32、连杆机构33和复位机构34。

底座31具有底座前端312和底座后端311,底座后端311的直径大于底座前端312的直径,在底座前端312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该外螺纹与握杆1后端的内螺纹配合将底座连接到握杆1上;在底座前端312与底座后端311之间设有退刀槽310。所述的底座31具有从后端向前延伸到中部的容置腔313,在底座31的前端具有向后延伸到容置腔313的腔体314,容置腔313的截面为圆形,腔体314的截面为长方形。

所述的驱动板32设在容置腔313内。

所述的连杆机构33包括第一连杆331、第二连杆332和第三连杆333,第一连杆331的中部通过第一铰接轴334铰接在位于腔体314内一侧的底座31上,在第一铰接轴334上设有盲孔或径向延伸的槽,在底座31上安装有伸入到盲孔或槽的螺钉338,这样,能防止第一铰接轴334轴向移动,避免第一连杆331脱离底座31;第二连杆332的中部通过第二铰接轴335铰接在位于腔体314内且与第一连杆相对一侧的底座31上,在第二铰接轴335上设有盲孔或径向延伸的槽,在底座31上安装有伸入到盲孔或槽的螺钉339,这样,能防止第二铰接轴335轴向移动,避免第二连杆332脱离底座31;在第三连杆333的两端设有腰型槽3331,第三连杆33位于第一连杆331与第二连杆332之间,第一连杆331的前端与第三连杆333的一端的腰型槽之间穿过有第一滑销336,第一连杆331的后端位于驱动板32的前方,第二连杆332的前端与第三连杆333的另一端的腰型槽之间穿过有第二滑销337,第二连杆332的后端位于驱动板32的前方。

所述的复位机构34包括拉杆341和复位弹簧342,拉杆341为螺栓,拉杆穿过底座前端312经容置腔通过螺纹连接到驱动板32上,复位弹簧342套在位于底座前端与驱动板32之间的拉杆341上。

如图10至图12所示,锁扣机构4包括卡座41、解锁杆42、弹性件43和能卡置到卡槽内的卡置装置45。

卡座41包括卡座后端411和卡座前端412,在卡座前端412上设有外螺纹,通过该外螺纹与打击杆后端的内螺纹连接将卡座41连接到打击杆2的后端。卡座41具有轴向延伸的通孔413,在卡座的前端设有与通孔413同轴的沉头孔414,在卡座后端411上设有与通孔413相通的径向延伸的一个以上的圆周分布的珠孔415,所述的卡置装置45为设在珠孔内的滚珠451;在同一珠孔内可安装多个滚珠451。

解锁杆42为中空结构,解锁杆穿过通孔或从卡座的前端伸入到通孔内,所述的解锁杆42包括杆体421及连接在杆体421后端的解锁段422,杆体421的外径小于解锁段422的外径,杆体421与解锁段422之间具有倒角425,即倒角过渡,这样,在让滚珠451与解锁段422顶置过程中,通过设置倒角,而且滚珠为球形,因此,滚珠更加容易从杆体进入到解锁段处。在杆体421的前端设有抵挡块423。所述的弹性件为弹簧,弹性件43套在位于抵挡块423与沉头孔上的解锁杆上,利用沉头孔能对弹簧进行限位。

在卡座的后端外壁上设有环形槽416,在环形槽内设有弹性圈46。一般来说,如图4所示,在握杆1位于卡槽的前端内壁上设有凹槽61,在凹槽内设有弹性圈62,而由于在卡座41上也设有弹性圈,因此,当打击杆2伸出后,在卡槽的两端均由弹性圈,弹性圈能让握杆和打击杆之间的间隙小,而且两弹性圈让握杆与打击杆之间的受力均匀,因此,打击杆相对于握杆不容易晃动。

如图12所示,在解锁杆的后端内壁上设有内限位环424。

在打击杆内壁上设有卡置槽91,在卡置槽91上卡置有卡环92,在打击管内设有与卡环连接或由卡环顶置的顶块93,顶块93用于限制解锁杆的前端,避免解锁杆从卡座脱离,提高了使用的可靠性。当然,也可以通过在卡座与解锁杆之间设置限制装置来限制解锁杆的位置,如在解锁杆的后端设置外凸缘,通过卡座抵挡住外凸缘,该结构,抵挡块与解锁杆之间需要通过螺纹连接,这样,才能安装解锁杆,当然也可以是在卡座内设置限位槽,在解锁杆上设有限位块,限位块位于限位槽内,通过限位块与限位槽的相互作用限制解锁杆。

如图2、4、5和图13所示,所述的伸缩式解锁反拉杆5包括两节以上的伸缩管51,相邻的伸缩管相互滑动插接,伸缩式解锁反拉杆中的伸缩管自前端向后端直径依次减小;相邻伸缩管之间设有限位装置,所述的限位装置为设在其中一伸缩管内壁一端上的内抵挡环512和设在相邻伸缩管一端外壁上的外抵挡环511,同一限位装置中的外抵挡环位于内抵挡环的前方。在靠近解锁杆的伸缩管伸入到解锁杆内的一端外壁上设有外限位环50,外限位环50位于内限位环424的前方,靠近解锁杆的伸缩管滑动的插入到解锁杆内。远离解锁杆一端的伸缩管通过螺纹连接到第三连杆的中部,除与第三连杆连接的伸缩管可为实心或空心外,其他的伸缩管均为中空结构。

上述结构,在未给予解锁杆反向拉力的前提下,在弹簧的作用下解锁杆不会向后运动,在打击杆回缩状态时,在径向方向上滚珠与杆体的位置对应,而由于杆体的外径小于解锁段的外径,因此,滚珠不会与握杆内壁出现卡死的现象。如需要使用,向前甩出或拉出打击杆,滚珠与杆体的位置对应,当滚珠卡置到卡槽内后,解锁段顶住滚珠,滚珠被卡置到卡槽内,而且在没有对解锁杆反向拉力的作用下,在弹性件的作用下,解锁段始终顶置在滚珠上,防止打击杆脱离握杆或缩回,如需要回收打击杆,通过解锁驱动机构给伸缩式解锁反拉杆一反向拉力,解锁驱动机构的工作原理是: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驱动板始终受到了向后的力,当给予驱动板一向前的力时,驱动板克服复位弹簧的弹力向前运动,驱动板驱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摆动,从而带动第三连杆平行向后运动,提供反向拉力。在该结构中,由于设置了腰型槽,因此,当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摆动时则能带动第三连杆直线运动,该结构,不采用摆杆结构,让伸缩式解锁反拉杆连接到第三连杆的中部,让伸缩式解锁反拉杆的受力均匀。而且驱动板通过接触式给予连杆机构作用力,并通过复位机构复位,因此,连杆机构的运动灵活,复位机构的弹力不会作用到连杆机构上。当第三连杆向后运动时,伸缩式解锁反拉杆受到拉力,带动解锁杆向后运动,解锁段脱离滚珠,杆体给予滚珠一向内运动的空间,在拉力的作用下,滚珠脱离卡槽,实现对打击杆的回收。打击杆在缩回过程中,伸缩管缩回到相邻的伸缩管内,且与解锁杆连接的伸缩管回收到解锁管内。在该结构中,通过反向安装解锁杆,并利用拉力实现解锁,解锁杆只需要设置在打击杆的后端并占据打击杆后端的很小空间即可实现打击杆的回收,当打击杆回收后,锁扣机构位于握杆的后端内,而且伸缩式解锁反拉杆被缩回,缩回的伸缩式解锁反拉杆相当于一根伸缩管的长度,因此,伸缩式解锁反拉杆和锁扣机构占用的空间小,这样在握杆的中前端释放了大量的空间,由于在握杆的中前端及打击杆的中前端内释放出了大量的可利用空间,该打击杆内的空间可安装其他的如电筒、电筒喷射组件等辅件。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解锁杆设置克服了现有的解锁杆向前设置的技术偏见。而且,采用伸缩式解锁反拉杆,在限位装置的作用下,伸缩式解锁反拉杆不容易损坏,提高了警棍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维修成本。另外,如图6所示,当伸缩式解锁反拉杆回收后,伸缩式解锁反拉杆能够完全被内藏到解锁杆内,这样,回收的伸缩式解锁反拉杆就不需要另外占用空间,相当于解锁驱动机构于锁扣机构非常的靠近,当警棍回收后,进一步释放了握杆内的空间。由于设置了内外抵挡环,因此,在施加反向拉力时,不会因此拉伸管的变形而使得相邻的伸缩管脱离,该伸缩式解锁反拉杆的受力更加的可靠。由于设置了内外限位环,因此,在施加反向拉力时,不会因伸缩管及解锁杆的变形而使得伸缩管脱离解锁杆,该结构的受力更加的可靠。

在使用警棍过程中,打击杆需要进行多次出棍和收棍过程中,而要实现卡置装置与卡槽的卡置,则在卡置装置未卡置在卡槽内时,卡置装置需要与握杆内壁摩擦,而采用滚珠结构,则将滑动摩擦变换为了滚动摩擦,因此,摩擦力小,不容易损坏握杆内壁,减小对警棍强度的影响,提高了警棍的使用寿命。

作为另一种结构,还包括一根以上的二级打击杆,靠近打击杆的二级打击杆的一端插接在打击杆内,在打击杆的前端内壁上设有一级卡槽,其他的二级打击杆依次插接连接,在二级打击杆的后端安装有锁扣机构,在除最前端的二级打击杆的其他二级打击杆前端内壁上设有二级卡槽,相邻的锁扣机构之间连接有伸缩式解锁反拉杆。该结构,如需要使用,甩出或拉出二级打击杆,当锁扣机构跟随二级打击杆运动到二级卡槽处时,卡置装置卡置到二级卡槽内。如需要回收警棍,通过解锁驱动机构给予拉力,所有的伸缩式解锁反拉杆都会产生反向拉力,促使卡置装置脱离卡槽和二级卡槽,将打击杆和二级打击杆缩回。该结构,使用相同的解锁机构能实现二级打击杆的缩回,不仅能增长警棍的使用长度,而且缩回方便、快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