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贴身警用防弹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45118发布日期:2019-01-08 20:48阅读:511来源:国知局
一种贴身警用防弹衣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警用防护装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贴身警用防弹衣。



背景技术:

防弹衣是“能吸收和耗散弹头、破片动能、阻止穿透,有效保护人体受防护部位的一种服装”。从使用看,防弹衣可分警用型和军用型两种。

防弹衣的服用性能要求一方面是指在不影响防弹能力的前提下,防弹衣应尽可能轻便舒适,人在穿着后仍能较为灵活地完成各种动作。另一方面是服装对“服装-人体”系统的微气候环境的调节能力。对于防弹衣而言,则是希望人体穿着防弹衣后,仍能维持“人-衣”基本的热湿交换状态,尽可能避免防弹衣内表面湿气的积蓄而给人体造成闷热潮湿等不舒适感,减少体能的消耗。

再者,现有的防弹衣基本是整体式,套头穿着,穿着不方便。在执行重要任务时,不能方便穿着;在受到伤害时,不易脱掉。这些缺点导致人员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防弹衣,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发明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实用新型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防弹衣存在的会给人体造成闷热潮湿等不舒适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穿脱且透热透湿的贴身警用防弹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贴身警用防弹衣,其中,所述贴身警用防弹衣包括衣本体和防弹层。所述衣本体为背心式结构,包括前衣片和后衣片,所述前衣片和所述后衣片通过肩带连接,所述前衣片和所述后衣片至少一侧的腰部通过松紧带固定连接,所述松紧带采用可拆卸连接件连接,与所述松紧带同侧的所述肩带通过可拆卸连接件连接。所述防弹层设于所述前衣片以及/或者所述后衣片,所述防弹层包括内衬层、第一缓冲层、防弹板层、第二缓冲层和防火层,所述内衬层贴近皮肤的一侧间隔地设有多个柱状凸点,以所述柱状凸点撑开所述内衬层与皮肤。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缓冲层可拆卸地置于所述防弹层。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层和所述第二缓冲层为硅胶,通过所述第一缓冲层和所述第二缓冲层缓冲外部冲击力。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内衬层、第一缓冲层、防弹板层、第二缓冲层和防火层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所述内衬层位于所述防弹衣的内表面,所述内衬层为丙棉材质。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松紧带的松量为10~14cm,所述可拆卸连接件为尼龙塔扣或钮扣。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防火层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制成。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防弹衣设有多个导孔,所述导孔贯穿于所述第一缓冲层、所述防弹板层、所述第二缓冲层和所述防火层,所述导孔由内至外斜向下倾斜,通过所述导孔形成所述防弹衣内外之间的气体流动。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防弹衣还包括套设于所述衣本体的尼龙绳,所述尼龙绳用于系紧所述前衣片和所述后衣片。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前衣片或所述后衣片外表面设有口袋。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肩带面向人体的一侧设有缓冲垫片。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贴身警用防弹衣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贴身警用防弹衣,一方面,通过设置内衬层及在内衬贴近皮肤的一侧间隔地设置多个柱状凸点,可在有效降低湿热的同时增加穿着人员的舒适感;另一方面,采用在前衣片和后衣片至少一侧的腰部连接松紧带,松紧带采用可拆卸连接件连接,松紧带同侧的肩带通过可拆卸连接件连接的结构,方便穿脱,从而减少警务人员的出警风险,保障警务人员的生命安全。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考虑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目标、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其中:

图1是根据一实施方式示出的贴身警用防弹衣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示出的贴身警用防弹衣防弹层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衣本体;

11-前衣片;

111-松紧带;

112-可拆卸连接件;

12-后衣片;

121-松紧带

122-尼龙绳;

13-肩带;

131-可拆卸连接件;

132-缓冲垫片;

2-防弹层;

21-内衬层;

211-柱状凸点;

22-第一缓冲层;

23-防弹板层;

24-第二缓冲层;

25-防火层;

26-导孔。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例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例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附图在本质上是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示例实施方式的下面描述中,参照附图进行,所述附图形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并且其中以示例方式显示了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多个方面的不同示例性结构、系统和步骤。应理解,可以使用部件、结构、示例性装置、系统和步骤的其他特定方案,并且可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进行结构和功能性修改。而且,虽然本说明书中可使用术语“一侧”、“同侧”、“之间”、“内表面”、“外表面”等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示例性特征和元件,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文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本说明书中的任何内容都不应理解为需要结构的特定三维方向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参阅图1,图1中代表性地示出了能够体现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贴身警用防弹衣的结构示意图。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贴身警用防弹衣是以应用为警用防弹衣为例进行说明的,进一步地是以应用为警用防弹背心为例进行说明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为将该警用防弹衣用于其他类型防弹衣,而对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多种改型、添加、替代、删除或其他变化,这些变化仍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贴身警用防弹衣的原理的范围内。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贴身警用防弹衣主要包括衣本体1和防弹层2。配合参阅图2,图2代表性地示出了能够体现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贴身警用防弹衣防弹层的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上述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贴身警用防弹衣的各主要组成部分的结构、连接方式或功能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衣本体1可以为背心式结构。举例而言,衣本体1可以包括前衣片11和后衣片12,前衣片11和后衣片12可通过肩带13连接,可与前衣片11和后衣片12至少一侧的腰部通过松紧带121连接,松紧带121采用可拆卸连接件112连接,与松紧带121同侧的肩带13通过可拆卸连接件131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松紧带可设于前衣片11和/或后衣片12同侧的腰部,也可设于前衣片11和/或后衣片12两侧的腰部,在此不作限定。举例而言,当松紧带只设于前衣片或后衣片时,松紧带的一端与前衣片或后衣片可通过制衣工艺固连,另一端可通过可拆卸连接件与后衣片或前衣片连接;当松紧带同时设于前衣片和后衣片时,松紧带之间可通过可拆卸连接件连接。可拆卸连接件可以为尼龙塔扣或钮扣连接,可拆卸连接件的种类为多种,不以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为限。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肩带13可与前衣片11和/或后衣片12通过制衣工艺固连,也可与前衣片11和/或后衣片12一体成型。举例而言,当肩带只设于前衣片或后衣片时,肩带的一端与前衣片或后衣片可通过制衣工艺固连,另一端可通过可拆卸连接件与后衣片或前衣片连接;当肩带同时设于前衣片和后衣片时,肩带之间可通过可拆卸连接件连接。可拆卸连接件可以为尼龙塔扣或钮扣连接,可拆卸连接件的种类为多种,不以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为限。若只在一侧腰部设置松紧带和可拆卸连接件,则肩带可拆卸连接件的设置需与松紧带同侧,这样能达到方便穿脱的目的。

如图1和图2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防弹层2可设于前衣片11以及/或者后衣片12,防弹层2可以包括内衬层21、第一缓冲层22、防弹板层23、第二缓冲层24和防火层25,内衬层21贴近皮肤的一侧间隔地设有多个柱状凸点211,以柱状凸点211撑开内衬层21与皮肤。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防弹层一侧可拆卸地设置第二缓冲层,第二缓冲层用于减小外部冲击力,可拆卸设置充分考虑到当第二缓冲层受到子弹冲击,缓冲层遭到破坏后,能及时更换,可增加防弹衣的使用寿命。在防弹板层的另一侧设置第一缓冲层,可进一步较小外部冲击力,使警务人员在受到外部冲击时,进一步减轻警务人员的疼痛感。举例而言,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可以为硅胶,还可为其他缓冲材料,在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内衬层、第一缓冲层、防弹板层、第二缓冲层和防火层由内至外依次设置。具体而言,内衬层位于防弹衣的内表面,由于丙棉有降湿的作用,同时还能提高穿着舒适度,内衬层优选为丙棉材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内衬层也可为其他吸汗材质,在此不作限定。防火层位于防弹衣的外表面,可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制成,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具有很好的防火性能,且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和抗蠕变性,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防护层也可为其他防火材质,不以本实施方式为限。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柱状凸点可为4~10个,均匀地分布于前衣片和后衣片,以撑开内衬层和皮肤,从而产生与外界环境对流的途径。这样设计有助于空气的流动,可在一定程度上减低衣内湿度。

更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松紧带的松量为10~14cm,优选为12cm。在防弹背心松量近似为12cm时,内层加入丙棉材料不仅有利于衣内湿度的改善,且使穿着者有更好的舒适感。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防弹衣设有多个导孔26,导孔贯穿于第一缓冲层、防弹板层、第二缓冲层和防火层,导孔由内至外斜向下倾斜,通过导孔形成防弹衣内外之间的气体流动。当防弹板层为金属丝网状结构时,导孔由内至外斜向下倾斜设置不仅有利于汗液的排除,同时可使防弹衣内外气体流通,可很好地降低湿热。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防弹衣还可包括套设于衣本体的尼龙绳122,尼龙绳用于系紧前衣片和后衣片。尼龙绳优选地固接于后衣片,或者穿梭于衣本体内的可套设尼龙绳的通路,可通过系紧尼龙绳的两个端部将前衣片和后衣片聚拢,并固定。尼龙绳的设置可使防弹背心更加贴合人体。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肩带面向人体的一侧可设有缓冲垫片132。该缓冲垫片可通过制衣工艺直接缝制在肩带内表面。也可在肩带的内表面设置口袋,然后将缓冲垫片插入口袋,这样,当缓冲垫片失去缓冲作用时,可随时进行更换。本实施方式中缓冲垫片优选为海绵,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缓冲垫片也可为其他弹性材质,不以本实施方式为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贴身警用防弹衣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设置内衬层及在内衬贴近皮肤的一侧间隔地设置多个柱状凸点,可在有效降低湿热的同时增加穿着人员的舒适感;进一步地,在防弹衣上设置由内至外斜向下倾斜的导孔不仅有利于汗液的排除,进一步使防弹衣内外气体流通,可很好地降低湿热。

2、两层缓冲层的设置可有效减小外部冲击力,同时,将第二缓冲层设计为可拆卸结构,有利于缓冲层的更换,从而延长防弹衣的使用寿命。

3、采用在前衣片和后衣片至少一侧的腰部连接松紧带,松紧带采用可拆卸连接件连接,松紧带同侧的肩带通过可拆卸连接件连接的结构,方便穿脱,从而减少警务人员的出警风险,保障警务人员的生命安全。

以上详细地描述和/或图示了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贴身警用防弹衣的示例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这里所描述的特定实施方式,相反,每个实施方式的组成部分和/或步骤可与这里所描述的其它组成部分和/或步骤独立和分开使用。一个实施方式的每个组成部分和/或每个步骤也可与其它实施方式的其它组成部分和/或步骤结合使用。在介绍这里所描述和/或图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时,用语“一个”、“一”和“上述”等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术语“包含”、“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此外,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字限制。

虽然已根据不同的特定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贴身警用防弹衣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可在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进行改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