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温散热的梭织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2695发布日期:2019-02-15 20:46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隔温散热的梭织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梭织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隔温散热的梭织布。



背景技术:

梭织布是织机以投梭的形式,将纱线通过经、纬向的交错而组成,其组织一般有平纹、斜纹和缎纹三大类以及它们的变化;此类面料因织法经纬交错而牢固、挺括、不易变形、从组成成分来分类包括棉织物、丝织物、毛织物、麻织物、化纤织物及它们的混纺和交织织物等等,梭织面料在服装中的使用无论在品种上还是在生产数量上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广泛用于各种高档服饰,梭织服装因其款式、工艺、风格等因素的差异在加工流程及工艺手段上有很大的区别,但梭织布的隔温散热性能较差,人们的在使用时任然未能解决,因此现需设计一种隔温散热性能好的梭织布。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隔温散热的梭织布,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出现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隔温散热的梭织布,包括梭织布本体,所述梭织布本体包括正面梭织布体和背面梭织布体,所述正面梭织布体和所述背面梭织布体之间设有中间隔层,所述正面梭织布体和所述中间隔层之间设有第一分割腔体,所述背面梭织布体和所述中间隔层之间设有第二分割腔体,所述第一分割腔体的内部等距离设有第一缓冲海绵块,所述第二分割腔体的内部等距离设有第二缓冲海绵块,所述正面梭织布体的内部等距离开设有第一通气孔,所述正面梭织布体的顶部设有摩擦条纹,所述背面梭织布体的内部等距离开设有第二通气孔,所述背面梭织布体的底部设有背面隔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缓冲海绵块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槽海绵块,所述卡槽海绵块的顶部均与所述正面梭织布体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缓冲海绵块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一卡槽海绵块相配使用的第二卡槽海绵块,所述第二卡槽海绵块的底部均与所述中间隔层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缓冲海绵块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三卡槽海绵块,所述第三卡槽海绵块的顶部均与所述中间隔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缓冲海绵块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三卡槽海绵块相配使用的第四卡槽海绵块,所述第四卡槽海绵块的底部均与背面梭织布体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中间隔层为砂性布料层。

优选的,所述背面隔层为棉性布料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气孔为梯形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的底部设为第一小孔,所述第一小孔朝向第一分割腔体,所述第一通气孔的顶部设为第一大孔,所述第一大孔朝向摩擦条纹。

优选的,所述第二通气孔的顶部设为第二大孔,所述第二大孔朝向第二分割腔体,所述第二通气孔的底部设为第二小孔,所述第二小孔朝向背面隔层。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隔温散热的梭织布。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第一分割腔体、第二分割腔体、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使梭织布面料具有隔温散热的性能,通过将梭织布本体分割为正面梭织布体和背面梭织布体,使其梭织布面料隔温散热的性能更加的好,通过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的设置,使气体经过第一通气孔进入到第一分割腔体的内部,由于第一通气孔上下口径的不同,空气受到挤压后从底部小孔中释放,空气受到节流膨胀,使进入到第一分割腔体内部气体的温度较低,较低温度的气体再通过第二通气孔的作用,使温度较低的气体再一次受到节流膨胀,使进入到背面梭织布体一侧的气体温度再一次变的较低,使梭织布制成的服装更加的透气凉爽;通过设置中间隔层和背面隔层,使中间隔层为砂性布料层,使背面隔层为棉性布料层,砂性布料层和棉性布料层更加的透气,再通过第一分割腔体、第二分割腔体、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的配合使用,使梭织布面料隔温散热的性能更加的好;通过第一缓冲海绵块和第二缓冲海绵块的设置,使梭织布本体更加具有弹性和恢复性,从而使梭织布隔温散热的性能保持的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面梭织布体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面梭织布体仰视图。

图中:1梭织布本体、2正面梭织布体、3背面梭织布体、4中间隔层、5 第一分割腔体、6第二分割腔体、7第一缓冲海绵块、8第二缓冲海绵块、9 第一通气孔、10摩擦条纹、11第二通气孔、12背面隔层、13第一卡槽海绵块、14第二卡槽海绵块、15第三卡槽海绵块、16第四卡槽海绵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隔温散热的梭织布,包括梭织布本体1,梭织布本体1包括正面梭织布体2和背面梭织布体3,正面梭织布体2和背面梭织布体3之间设有中间隔层4,中间隔层4为砂性布料层,正面梭织布体2和中间隔层4之间设有第一分割腔体5,背面梭织布体3 和中间隔层4之间设有第二分割腔体6,第一分割腔体5的内部等距离设有第一缓冲海绵块7,第一缓冲海绵块7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槽海绵块13,卡槽海绵块13的顶部均与正面梭织布体2底部固定连接,第一缓冲海绵块7 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与第一卡槽海绵块13相配使用的第二卡槽海绵块14,第二卡槽海绵块14的底部均与中间隔层4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二分割腔体6的内部等距离设有第二缓冲海绵块8,通过第一缓冲海绵块7和第二缓冲海绵块 8的设置,使梭织布本体1更加具有弹性和恢复性,从而使梭织布隔温散热的性能保持的更好,第二缓冲海绵块8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三卡槽海绵块15,第三卡槽海绵块15的顶部均与中间隔层4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二缓冲海绵块 8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与第三卡槽海绵块15相配使用的第四卡槽海绵块16,第四卡槽海绵块16的底部均与背面梭织布体3顶部固定连接,正面梭织布体 2的内部等距离开设有第一通气孔9,第一通气孔9为梯形通气孔,第一通气孔9的底部设为第一小孔,第一小孔朝向第一分割腔体5,第一通气孔9的顶部设为第一大孔,第一大孔朝向摩擦条纹10,正面梭织布体2的顶部设有摩擦条纹10,背面梭织布体3的内部等距离开设有第二通气孔11,第二通气孔 11的顶部设为第二大孔,第二大孔朝向第二分割腔体6,第二通气孔11的底部设为第二小孔,第二小孔朝向背面隔层12,背面梭织布体3的底部设有背面隔层12,背面隔层12为棉性布料层,通过设置中间隔层4和背面隔层12,使中间隔层4为砂性布料层,使背面隔层12为棉性布料层,砂性布料层和棉性布料层更加的透气,再通过第一分割腔体5、第二分割腔体6、第一通气孔 9和第二通气孔11的配合使用,使梭织布面料隔温散热的性能更加的好,通过设置第一分割腔体5、第二分割腔体6、第一通气孔9和第二通气孔11,使梭织布面料具有隔温散热的性能,通过将梭织布本体1分割为正面梭织布体2 和背面梭织布体3,使其梭织布面料隔温散热的性能更加的好,通过第一通气孔9和第二通气孔11的设置,使气体经过第一通气孔9进入到第一分割腔体5的内部,由于第一通气孔9上下口径的不同,空气受到挤压后从底部小孔中释放,空气受到节流膨胀,使进入到第一分割腔体5内部气体的温度较低,较低温度的气体再通过第二通气孔11的作用,使温度较低的气体再一次受到节流膨胀,使进入到背面梭织布体3一侧的气体温度再一次变的较低,使梭织布制成的服装更加的透气凉爽。

使用时,通过设置第一分割腔体5、第二分割腔体6、第一通气孔9和第二通气孔11,使梭织布面料具有隔温散热的性能,通过将梭织布本体1分割为正面梭织布体2和背面梭织布体3,使其梭织布面料隔温散热的性能更加的好,通过第一通气孔9和第二通气孔11的设置,使气体经过第一通气孔9进入到第一分割腔体5的内部,由于第一通气孔9上下口径的不同,空气受到挤压后从底部小孔中释放,空气受到节流膨胀,使进入到第一分割腔体5内部气体的温度较低,较低温度的气体再通过第二通气孔11的作用,使温度较低的气体再一次受到节流膨胀,使进入到背面梭织布体3一侧的气体温度再一次变的较低,使梭织布制成的服装更加的透气凉爽;通过设置中间隔层4 和背面隔层12,使中间隔层4为砂性布料层,使背面隔层12为棉性布料层,砂性布料层和棉性布料层更加的透气,再通过第一分割腔体5、第二分割腔体 6、第一通气孔9和第二通气孔11的配合使用,使梭织布面料隔温散热的性能更加的好;通过第一缓冲海绵块7和第二缓冲海绵块8的设置,使梭织布本体1更加具有弹性和恢复性,从而使梭织布隔温散热的性能保持的更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