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安全壳过滤排放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9788发布日期:2018-12-28 19:0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核电站安全壳过滤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全壳(1)、水洗过滤器(3)、金属过滤器(4)、加药罐(5)、加水罐(6)和充气罐(7),所述安全壳(1)的上方设有安全壳排出口(101)、下方设有安全壳回流口(102),所述水洗过滤器(3)的顶部设有排气口和进液口、底部设有文丘里(303)、底部设有排液口,所述金属过滤器(4)顶部设有排气口、底部设有出液口和进气口;所述安全壳(1)的安全壳排出口(101)借助第一气体管道(104)与水洗过滤器(3)内的文丘里(303)相连通,所述安全壳(1)的回流口借助第一排液管道(302)与水洗过滤器(3)的排液口相连通;所述水洗过滤器(3)的排气口借助第三气体管道(308)与金属过滤器(4)的进气口相连通、水洗过滤器(3)的进液口借助第二排液管道(405)与金属过滤器(4)的出液口相连通;所述金属过滤器(4)的排气口上设有第四气体管道(406);所述加药罐(5)和加水罐(6)分别借助加药管路(502)和加水管路(602)与水洗过滤器(3)的中部相连通;所述充气罐(7)借助充气管主路(703)和4个充气管支路(702)分别与水洗过滤器(3)的下部、水洗过滤器(3)的上部、金属过滤器(4)的中部和第四气体管道(406)相连通;所述第一气体管道(104)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隔离阀(103)和第二隔离阀(105),所述第一排液管道(302)上设有第四隔离阀(301),所述第四气体管道(406)上设有第五隔离阀(801);所述加药管路(502)上设有第一止回阀(501),所述加水管路(602)上设有第二止回阀(601),所述充气管主路(703)上设有第三止回阀(701),所述4个充气管支路(702)上依次设有第三止回阀Ⅰ(701a)、第三止回阀Ⅱ(701b)、第三止回阀Ⅲ(701c)和第三止回阀Ⅳ(701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核电站安全壳过滤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体管道(104)上还设有第二气体管道(202),所述第二气体管道(202)的一端位于第一气体管道(104)的第一隔离阀(103)与第二隔离阀(105)之间处、另一端位于第一气体管道(104)的第二隔离阀(105)与文丘里(303)的连接处,所述第二气体管道(202)上按气体走向依次设有第三隔离阀(201)和空气冷却器(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核电站安全壳过滤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体管道(202)为并排的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核电站安全壳过滤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气体管道(406)的排气端按气体走向依次设有放射性检测器(8)、强化过滤器Ⅰ(802)、强化过滤器Ⅱ(803)和强化过滤器Ⅲ(80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核电站安全壳过滤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过滤器(4)还包括第二压力检测器(403)、安全阀(404),其内部从下到上依次设有气液分离器(401)和金属过滤网(40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核电站安全壳过滤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过滤网(402)借助龙骨架和隔板固定在金属过滤器(4)内;所述隔板借助螺钉固定在金属过滤器(4)的内壁、龙骨架借助连接法兰和螺钉吊装固定在隔板上、金属过滤网(402)附着在龙骨架上;所述连接法兰的下表面设有梯形凸环、隔板上设有与梯形凸环相匹配的梯形环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核电站安全壳过滤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罐(5)还设有第二浓度检测器(503)和第二液位检测器(50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核电站安全壳过滤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水罐(6)还设有第三液位检测器(60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核电站安全壳过滤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洗过滤器(3)内部还包括气体均布器(304)、第一浓度检测器(305)、第一液位检测器(306)、和第一压力检测器(307),所述气体均布器(304)位于文丘里(303)上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核电站安全壳过滤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过滤网(402)为不锈钢丝编织网折成的环形波纹筒,所述龙骨架为侧壁带通气孔的不锈钢桶体,所述龙骨架的数量为多个。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