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电子加速器束下利用效率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7806发布日期:2019-02-10 23:25阅读:5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电子加速器束下利用效率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束辐照加速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高电子加速器束下利用效率的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加速器的电子枪将电子束流从扫描盒输出到束下,用于对产品进行辐照加工,输出的电子束流以垂直于被辐照产品传送方向的一条类似直线形式持续存在,直线的长度就是电子束扫描宽度。为了提高辐照时电子束能量的利用率,需要同时提高电子束能量在传送方向和扫描方向上的利用率。传送方向的利用率提高通过产品富集来减少电子束空扫时间实现,扫描方向的利用率提高通过最大程度减小电子束扫描宽度来增加电子密度实现。加工时输出电子束扫描宽度是依据束下被辐照产品的横向宽度而定,为了提高辐照时能量的利用率,辐照物一般要处于束下传送带的中心线上,这种方式才能最大程度减小辐照时电子束扫描宽度,从而亦提高电子束的有效利用率。

现有的电子加速器进入束下辐照传送之前需要进行产品富集传送系统,束下对中传送方式一般采用滚筒聚中及滚筒两边的挡板约束装置进行对中,这些装置最大的缺点是:富集处理一般采用挡片式阻尼滚筒,这种滚筒在实际生产使用过程中极易损坏,而且产品之间的间隙大,一般在2-3cm之间,不利于辐照时电子束的能量利用。同时,产品对中精准性差,通常两边挡板要留有比产品宽度多出2cm的间隙以保证产品在传送带上能正常输送,很难保证产品辐照时处于束下的中心线上,因此,为确保产品的完全辐照,必须适当增加电子束辐照的扫描宽度,从而造成了部分有效束流的浪费(约占5-7%),降低了辐照时的能量利用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用于电子束辐照的产品高效富集和束下精准对中加工的装置。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提高电子加速器束下利用效率的装置,包括用于传送产品的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包括顺产品传送方向依次顺接的斜筒靠边传送装置区、皮带调整富集装置区和板链传送辐照装置区,所述斜筒靠边传送装置区通过连接变频电机制动,所述皮带调整富集装置区和板链传送辐照装置区通过连接伺服电机制动,在所述斜筒靠边传送装置区和皮带调整富集装置区的外侧设有带来福轮的可调节式挡板,所述可调节式挡板上设有对中调节螺丝,所述传送带上还设有变速装置,所述变速装置包括电机、小齿轮和大齿轮,小齿轮安装在皮带调整富集装置区的末端,大齿轮安装在板链传送辐照装置区的首端,所述小齿轮与所述大齿轮通过齿轮皮带连接,所述大齿轮和小齿轮分别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斜筒靠边传送装置区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斜筒支撑架和若干个倾斜滚筒,所述若干个倾斜滚筒等距的排列在两条斜筒支撑架之间。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倾斜滚筒与竖直面具有一个8°的夹角,所述倾斜滚筒的直径为50mm。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皮带调整富集装置区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皮带支撑架、皮带和两根传送辊,所述两根传送辊一首一尾地设置在两条皮带支撑架之间,所述皮带套设在两根传送辊上。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板链传送辐照装置区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板链支撑架、若干根传送板件和两条传送链条,所述若干根传送板件等距的排列在两条板链支撑架之间,所述传送链条连接所有传送板件。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靠边对中调节挡板的两端还各具有一个90°的折弯边。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使用及维护方便,使得生产操作人员可以简单快速地根据不同辐照产品尺寸,进行束下精准对中调整操作,对中的准确度高,可以有效控制电子束扫描宽度输出,同时输出的扫描宽度刚好可以覆盖被辐照产品有效宽度上,一是降低扫描宽度可以的降低电子束无用辐照的损失,提高能量的利用率,降低了生产运行成本,同时保证辐照效果,使得辐照产品吸收剂量更为均匀,提高产品加工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案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

100、斜筒靠边传送装置区 101、斜筒支撑架

102、倾斜滚筒 200、皮带调整富集装置区

201、皮带支撑架 202、皮带

203、传送辊 300、板链传送辐照装置区

301、板链支撑架 302、传送板件

303、传送链条

1、变频电机 2、伺服电机 3、可调节式挡板

31、对中调节螺丝 4、小齿轮 5、大齿轮

6、齿轮皮带 α、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一种提高电子加速器束下利用效率的装置,包括用于传送产品的传送带,传送带包括顺产品传送方向依次顺接的斜筒靠边传送装置区100、皮带调整富集装置区200和板链传送辐照装置区300,斜筒靠边传送装置区100通过连接变频电机制动1,皮带调整富集装置区200和板链传送辐照装置区300通过连接伺服电机2制动,在斜筒靠边传送装置区100和皮带调整富集装置区200的外侧设有带来福轮的可调节式挡板3,可调节式挡板3上设有对中调节螺丝31,对中调节螺丝31为10mm,调节的范围为0-60mm;可调节式挡板3的厚度为5mm,高度为100mm。传送带上还设有变速装置,变速装置包括电机(图中未示出)、小齿轮4和大齿轮5,小齿轮4安装在皮带调整富集装置区200的末端,大齿轮5安装在板链传送辐照装置区300的首端,小齿轮4与大齿轮5通过齿轮皮带6连接,大齿轮5和小齿轮4分别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齿轮的加速比为1.6,即板链传送辐照装置区的传送速度小于皮带调整富集装置区的传送速度。

斜筒靠边传送装置区100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斜筒支撑架101和若干个倾斜滚筒102,所述若干个倾斜滚筒102等距的排列在两条斜筒支撑架101之间。倾斜滚筒与竖直面具有一个8°的夹角α,倾斜滚筒的直径为50mm。斜筒靠边传送装置区的总长度为1200mm-1500mm。

皮带调整富集装置区200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皮带支撑架201、皮带202和两根传送辊203,两根传送辊203一首一尾地设置在两条皮带支撑架201之间,皮带202套设在两根传送辊203上,皮带调整富集装置区的总长度为1500mm。

板链传送辐照装置区300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板链支撑架301、若干根传送板件302和两条传送链条303,若干根传送板件302等距的排列在两条板链支撑架301之间,传送链条303连接所有传送板件,板链传送辐照装置区的总长度为2000mm。

两条平行设置的斜筒支撑架之间的距离、两条平行设置的皮带支撑架之间的距离和两条平行设置的板链支撑架之间的距离均为1000mm,即为传送带的宽度。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靠边对中调节挡板的两端还各具有一个90°的折弯边。

斜筒靠边传送装置区100的功能是将传送带产品靠边向前输送,每一次生产时,根据产品的横向宽度,调整可调节式挡板3的位置,使得产品输运方向的中心线与电子束扫描宽度的中心线保持一致,电子束扫描宽度的大小即可根据被辐照产品的实际宽度进行输出;板链传送辐照装置区300的束下传送的速度必须小于皮带调整富集装置区200的输送速度,这样才能确保束下辐照产品可以逐个独立通过,防止束下辐照产品的堆积而产生安全问题,并确保辐照时产品吸收剂量的均匀性。皮带调整富集装置区200和板链传送辐照装置区300采用不同传送比的齿轮,经皮带带动,使得板链传送辐照装置区300输运的速度小于皮带调整富集装置区200,并对皮带调整富集装置区200的产品形成紧密富集排列,并在辐照过程中保持对中的效果,该装置保证产品在束下辐照时对中经过并富集待辐照产品,可以有效控制电子束辐照时扫描宽度,输出的电子束扫描宽度与产品的尺寸相符,可以极大降低无效输出的扫描宽度。通过实际运行比较,辐照产品对中后可以降低电子束扫描宽度7%左右;此外,富集区产品间隙的减少可以提高辐照能量处理率6%左右,综合这两点,本实用新型装置可以综合提高电子束辐照能量利用率达10%以上,极大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又提高了辐照加工产品吸收剂量的精准度。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为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