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枪弹轮上弹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3827发布日期:2019-04-13 00:40阅读:16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枪弹轮上弹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气枪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枪弹轮上弹机构。



背景技术:

普通的拗折式预储气气枪,子弹需要打一枪放一个,重复的装弹对于人们享受射击乐趣带来了反作用,而采用换弹夹的方式,人们就难以享受到装弹的乐趣。为解决这些问题,可将转轮结构用于气枪上,但是气枪长度较大,如何安置转轮并便于上弹与弹轮装填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提供了一种气枪弹轮上弹机构,避免了手工连续上弹,装填速度快。

为了达到所述目的,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枪弹轮上弹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枪管、气筒以及所述气筒上的弹轮,所述弹轮包括装弹孔并可相对所述枪管转动,所述气筒内设有推弹杆,所述推弹杆可沿所述装弹孔轴线方向移动,所述气筒上设有平行于所述枪管轴线的通槽,所述推弹杆上设有拨块,所述拨块穿过所述通槽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通槽端部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通槽垂直,所述限位槽相对所述通槽靠近所述枪管一侧。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弹轮靠近所述枪管一侧设有弹轮座,所述弹轮座与所述弹轮之间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两个支脚分别设置在所述弹轮与所述弹轮座上。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弹轮座侧部设置有弹轮固定架,所述弹轮固定架螺丝固定在所述气筒上端。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弹轮固定架为向所述枪管前端一侧高度逐渐减小的楔形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弹轮座上设有出弹孔,所述出弹孔与所述枪管相对设置,所述出弹孔一侧设有与枪弹相抵的凸块。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弹轮座侧部与所述弹轮座相对设置有弹托。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推弹杆与所述枪管轴线重合并位于所述气筒轴线上侧。

综上,与现有技术相比,发明的优点在于:气枪挂机后,拉动与推动推弹杆即可实现上弹,方便快捷;拉动推弹杆即可取下弹轮进行填弹,一次填弹多次射击;推弹杆与通槽和弹托结构使得上弹过程稳定顺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视图。

图中的标号如下:

1.枪管,2.气筒,21.通槽,22.限位槽,3.弹轮,4.推弹杆,41.拨块,5.弹轮座,6.弹轮固定架,7.弹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中实施例对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气枪弹轮上弹机构,包括枪管1、气筒2以及气筒2上的弹轮3,弹轮3包括装弹孔并可相对枪管1转动,气筒2内设有推弹杆4,推弹杆4可沿装弹孔轴线方向移动,气筒2上设有平行于枪管1轴线的通槽21,推弹杆4上设有拨块41,拨块41穿过通槽21设置。气枪挂机以后,推弹杆4位于装弹孔内,此时推动拨块41使得推弹杆41从装弹孔内退出,弹轮3会自动旋转使得下一颗子弹对准枪管1,推动拨块41将推弹杆4复位,会推动子弹进入枪管1,此时完成上弹,可进入射击状态。

通槽21端部设有限位槽22,限位槽22与通槽21垂直,限位槽22相对通槽21靠近枪管1一侧。在拉动推弹杆4前,需先沿限位槽22转动拨块41,设计前也需将拨块41转动卡入限位槽22,以避免在射击过程中推弹杆4移动。

本实施例中,弹轮3靠近枪管1一侧设有弹轮座5,弹轮座5与弹轮3之间设有扭簧,扭簧的两个支脚分别设置在弹轮3与弹轮座5上。扭簧的轴线与弹轮3轴线重合,拉动推弹杆4离开装弹孔时,扭簧可驱动弹轮3转动。弹轮座5上设有出弹孔,出弹孔与枪管1相对设置,出弹孔一侧设有与枪弹相抵的凸块,弹轮3转动使得枪弹与凸块相抵,此时弹轮3停止转动,推动推弹杆4将枪弹顶入枪管1内完成上弹,此时推弹杆4伸入装弹孔内对弹轮3进行限位。

推弹杆4与枪管1轴线重合并位于气筒2轴线上侧。弹轮座5侧部设置有弹轮固定架6,弹轮固定架6螺丝固定在气筒2上端,其与弹轮座5相抵。弹轮固定架6为向枪管1前端一侧高度逐渐减小的楔形结构。

弹轮座5侧部与弹轮座5相对设置有弹托7。弹托7部分遮盖弹轮3上端的装弹孔,避免掉落并可观察其内的枪弹状况。限位槽22位于弹托7一侧,拨块41与弹托7侧面相抵,转动拨块41时起到导向与限位作用,推弹杆4与通槽21和弹托7结构使得上弹过程稳定顺畅。弹托7上设有开孔,开孔与出弹孔相对设置。

以上说明仅仅是对发明的解释,使得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完整的实施本方案,但并不是对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这些都是不具有创造性的修改,但只要在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