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瞄具装置的托架及瞄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36162发布日期:2019-06-05 23:35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瞄具装置的托架及瞄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瞄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瞄具装置的托架及瞄具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的瞄具装置通常将观靶镜装配于三脚架,测距仪则连接至观靶镜。然而,观靶镜与测距仪之间的现有连接结构过于复杂,一方面,造成用户装配不便,亦不便于用户进行测距仪微调,另一方面,过于复杂的结构造成生产难度较高,从而导致用户的使用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使用的用于瞄具装置的托架。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使用的瞄具装置。

为实现上述的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瞄具装置的托架包括主座、调节杆、调节件、弹性件和动夹块,弹性件套设在调节件外,调节杆可转动地连接于主座的第一端,调节件可转动地卡合于主座的第二端,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于调节杆和主座,动夹块可活动地连接于主座。

由上述方案可见,托架结构简单,便于快速装配至瞄具装置的瞄镜装置,瞄具装置的测距仪亦可快速装配至托架,用户可快速完成连接瞄镜装置和测距仪,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主座的第二端设置有卡合口,调节件卡合于卡合口。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调节件设置有旋钮,旋钮靠近调节杆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靠近主座的一端设置有一圈凹槽,旋钮的直径大于连接杆的直径。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凹槽卡合于卡合口。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主座的第一端相对设置有两块夹持板,两块夹持板之间夹持调节杆。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托架包括转轴,调节杆包括第一通孔,夹持板包括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同轴设置,转轴穿过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动夹块与主座的夹部相对设置,托架的螺钉穿过动夹块。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弹性件为弹簧。

为实现上述的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瞄具装置包括支撑架、瞄镜装置和测距仪,瞄具装置还包括如上述任一方案的托架,支撑架和托架均可拆卸地连接于瞄镜装置,测距仪可拆卸地连接于托架。

由上述方案可见,托架结构简单,便于快速装配至瞄具装置的瞄镜装置,瞄具装置的测距仪亦可快速装配至托架,用户可快速完成连接瞄镜装置和测距仪,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支撑架为三脚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瞄具装置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瞄具装置的托架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瞄具装置的托架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与图2,本实施例的瞄具装置103包括支撑架101、瞄镜装置102、测距仪105和托架10,支撑架101和托架10均可拆卸地连接于瞄镜装置102,测距仪105可拆卸地连接于托架10。用于瞄具装置103的托架10包括主座1、调节杆2、调节件3、弹性件5和动夹块6,弹性件5为一根弹簧,并且套设在调节件3外,调节杆2可转动地连接于主座1的第一端,调节件3可转动地卡合于主座1的第二端,弹性件5的两端分别抵接于调节杆2和主座1,动夹块6可活动地连接于主座1。优选地,支撑架101为三脚架。

参见图3,主座1的第二端设置有卡合口7,调节件3卡合于卡合口7,卡合口7为U形开口。调节件3为一体成型的零件,调节件3设置有旋钮8,在旋钮8靠近调节杆2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杆9,连接杆9靠近主座1的一端设置有一圈凹槽11,旋钮8的直径大于连接杆9的直径。调节杆2包括第三通孔18,连接杆9穿过第三通孔18,凹槽11卡合于卡合口7。调节杆2包括第四通孔19,第一螺钉20穿过第四通孔19,测距仪105旋接第一螺钉20。

主座1的第一端相对设置有两块夹持板13,两块夹持板13之间夹持调节杆2。托架10包括转轴15,调节杆2包括第一通孔16,夹持板13包括第二通孔17,第一通孔16与第二通孔17同轴设置,转轴15穿过第一通孔16与第二通孔17以将调节杆2可转动地连接于主座1。动夹块6与主座1的夹部21相对设置,托架10的螺钉24穿过动夹块6以将动夹块连接至主座1的安装部22,安装部22内设置有两个缓冲弹簧23,动夹块6抵接于缓冲弹簧23。

参见图1至图3,瞄镜装置102为观靶镜,用户旋转螺钉24时,螺钉24迫压动夹块6往夹部21运动,动夹块6与夹部21夹持轨道25,从而将托架10装配于瞄镜装置102。第一螺钉20穿过第四通孔19,测距仪105旋接第一螺钉20,从而将测距仪105装配至托架10。用户旋转调节件3,调节杆2以转轴15为中心而转动,从而实现测距仪105的微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托架10结构简单,便于快速装配至瞄具装置103的瞄镜装置102,瞄具装置103的测距仪105亦可快速装配至托架10,用户可快速完成连接瞄镜装置102和测距仪105,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