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去污的无纺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17102发布日期:2019-10-09 00:03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去污的无纺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纺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易去污的无纺布。



背景技术:

无纺布是一种不需要纺纱织布而形成的织物,它是将纺织短纤维或者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排列,形成纤网结构,然后采用机械、热粘或化学等方法加固而成的。它不是由一根一根的纱线交织、编结在一起的,而是将纤维直接通过物理的方法粘合在一起的,所以当你拿到你衣服里的粘称时,就会发现它是抽不出一根根的线头的。非织造布突破了传统的纺织原理,并具有工艺流程短、生产速率快,产量高、成本低、用途广、原料来源多等特点。

现有的具有去污功效的无纺布的底面一般为平面设置,导致其去污效果有限,且对污水的导流效果较差,不易去除清洁物表面的污水,并且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经过多次的挤压去水,海绵层可能会变形,导致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现有的具有去污功效的无纺布的底面一般为平面设置,导致其去污效果有限,且对污水的导流效果较差,不易去除清洁物表面的污水,并且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经过多次的挤压去水,海绵层可能会变形,导致无法使用,而提出的一种易去污的无纺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易去污的无纺布,包括海绵层,所述海绵层内设置有中空腔,所述中空腔内填充有棒状气囊,所述海绵层的底面连接有活性炭吸附层,所述活性炭吸附层的底面连接有第一聚氨酯纤维层,所述第一聚氨酯纤维层的底面连接有第二聚氨酯纤维层。

优选的,所述第二聚氨酯纤维层的底面横向开设有多个导流槽,且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导流槽之间等距均匀排布。

优选的,所述导流槽的深度为二到三毫米。

优选的,所述海绵层的高度为三厘米。

优选的,所述棒状气囊的长度约为海绵层长度的二分之一。

优选的,所述海绵层、活性炭吸附层、第一聚氨酯纤维层、第二聚氨酯纤维层之间通过热压处理复合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第二聚氨酯纤维层底面导流槽的设置,能够在无纺布擦拭清洁物表面的时候提高其去污效果,并且导流槽能将清洁物表面的污水给导出,避免在清洁物表面留下水渍;

2、通过棒状气囊在中空腔内的填充,海绵层的形状得以被保持,避免了因为使用时间变长导致的海绵层的变形,影响使用者的握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易去污的无纺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易去污的无纺布的侧视图。

图中:1海绵层、2活性炭吸附层、3第一聚氨酯纤维层、4第二聚氨酯纤维层、5中空腔、6棒状气囊、7导流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2,一种易去污的无纺布,包括海绵层1,海绵层1的高度为三厘米,方便操作者进行握持,海绵层1内设置有中空腔5,中空腔5内填充有棒状气囊6,棒状气囊6的长度约为海绵层1长度的二分之一,海绵层1的底面连接有活性炭吸附层2,活性炭吸附层2的底面连接有第一聚氨酯纤维层3,第一聚氨酯纤维层3的底面连接有第二聚氨酯纤维层4,第二聚氨酯纤维层4的底面横向开设有多个导流槽7,导流槽7的深度为二到三毫米,且每相邻的两个导流槽7之间等距均匀排布。

海绵层1、活性炭吸附层2、第一聚氨酯纤维层3、第二聚氨酯纤维层4之间通过热压处理复合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易去污的无纺布中,通过第二聚氨酯纤维层4底面导流槽7的设置,能够在无纺布擦拭清洁物表面的时候提高其去污效果,并且导流槽7能将清洁物表面的污水给导出,避免在清洁物表面留下水渍。

通过棒状气囊6在中空腔5内的填充,海绵层1的形状得以被保持,避免了因为使用时间变长导致的海绵层1的变形,影响使用者的握持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