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内饰舒适凉感面料以及使用该面料的儿童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08739发布日期:2019-07-19 22:02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用内饰舒适凉感面料以及使用该面料的儿童座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面料,具体涉及一种车用内饰舒适凉感面料。



背景技术:

在夏天的时候,因为汽车通常在一个封闭的空间,因此,面料很容易吸热导致面料本身的热度太高;从而造成面料本身缺乏凉爽和舒适的感觉;

其次,在夏天,人们身上容易沾染汗渍,而汗渍又容易沾染在面料上,而一般的面料吸水后不易排出,从而导致面料本身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用内饰舒适凉感面料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用内饰舒适凉感面料,包括:

中层和外层,在中层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在外层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同等直径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圆心之间的距离为直径的0.5~1;

在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通孔之间具有适于散射阳光的第一散光机构;在相邻两个所述第二通孔之间具有适于散射阳光的第二散光机构;

在相互交叠的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之间,所述第一散光机构和所述第二散光机构上下错开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散光机构和所述第二散光机构的结构相同;

所述第一散光机构包括散光球头和位于所述散光球头周向的散光瓣,所述散光瓣呈花瓣状,其首尾端点的连线穿过所述散光球头的中心;其中

所述散光瓣从首端至尾端向所述散光球头的中心,其高度逐渐降低。

作为优选,所述散光球头的上端具有呈漏斗形的第一反射面,设置于所述散光球头侧面的第一折射面和第二折射面;其中

第一反射面、第一折射面和第二折射面均为曲面,且关于所述散光球头的中心法线呈中心对称。

作为优选,所述车用内饰舒适凉感面料还包括里层;所述里层包括防静电层,所述防静电层由经纱和纬纱相互编织而成,所述经纱为棉纱构成,所述纬纱为导电纤维构成,所述导电纤维为条纹型,间距为2~4mm,在所述防静电层表面涂覆有疏水性的氟季胺硅烷耦合剂涂层。

作为优选,所述中层和所述外层的结构相同,其中,

所述中层包括金属网层,其表面包覆有凉感层,所述凉感层由经线碳化硅纤维纱和纬线氧化铝纤维纱编制而成,在所述碳化硅纤维纱和所述氧化铝纤维纱上缠绕有涤纶凉感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中层和外层上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错开设置,增强面料的透气性,其次,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圆心之间的距离为直径的0.5~1,通过此种设置,在保证良好透风性上也很好的对内饰起到初步的封盖,保护汽车内饰;

再而,通过设置第一散光机构和第二散光机构,很好的实现了阳光的散射,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阳光想座椅面料上的直接照射,而将其散射至别处,同时,在驾车的过程中,还能够起到一定的按摩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面料的舒适凉爽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儿童座椅,

在该所述儿童座椅的靠背处设置有如上所述的车用内饰舒适凉感面料;

所述儿童座椅还包括两个弹性肩带和裆定位机构,所述裆定位机构包括坐垫板和圆盘板,所述圆盘板上开设有定位卡头和穿插口,所述坐垫板上开设有插入口;

所述裆定位机构还包括与定位卡头相互卡设定位的配合卡头,该配合卡头上固定有第一固定带,该第一固定带依次穿过所述穿插口和所述插入口并且与位于所述坐垫板底部的第二固定带卡设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卡头为向一侧凸出的弧片,在所述配合卡头上开设有与其弧片相互配合的弧口,所述定位卡头适于卡设在该弧口内。

作为优选,所述儿童座椅还包括两个基垫,所述基垫镜像设置在所述坐垫板之下,所述第二固定带位于两个所述基垫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儿童座椅两侧分别设置有格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儿童座椅,其具有良好的固定效果,并且触感舒适且凉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用内饰舒适凉感面料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散光机构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用内饰舒适凉感面料的层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中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凉感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氧化铝纤维纱和涤纶凉感纱的缠绕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里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防静电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儿童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A处的放大图;

图11是图9的B处的放大图;

图12是图9的C处的放大图;

图中:

中层1,金属网层11;

凉感层12,碳化硅纤维纱121,氧化铝纤维纱122,涤纶凉感纱123;

第一通孔101;

第一散光机构102,散光球头1021,第一反射面10211,第一折射面10212,第二折射面10213;

散光瓣1022,外层2,第二通孔201,第二散光机构202;

里层3,防静电层31,棉纱311,导电纤维312,氟季胺硅烷耦合剂涂层32;

弹性肩带4;

坐垫板5,插入口51;

圆盘板6,定位卡头61,穿插口62,配合卡头63;

第一固定带7,基垫8,格挡9。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用内饰舒适凉感面料,包括:

中层1和外层2,在中层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01,在外层2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101同等直径的第二通孔201,所述第一通孔101和所述第二通孔201的圆心之间的距离为直径的0.5~1;优选为直径的0.8倍,此时,透风的空间足够并且遮蔽的空间也适当。

在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通孔101之间具有适于散射阳光的第一散光机构102;在相邻两个所述第二通孔201之间具有适于散射阳光的第二散光机构202;其中,第一散光机构102和第二散光机构202能够起到良好的散光效果。

在相互交叠的所述第一通孔101和所述第二通孔201之间,所述第一散光机构102和所述第二散光机构202上下错开设置。此处将第一散光机构102和第二散光机构202错开设置,能够使散射的太阳光错开散失,而不至于在同一线使阳光互相照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中层1和外层2上的第一通孔101和第二通孔201的错开设置,增强面料的透气性,其次,第一通孔101和第二通孔201的圆心之间的距离为直径的0.5~1,通过此种设置,在保证良好透风性上也很好的对内饰起到初步的封盖,保护汽车内饰;

再而,通过设置第一散光机构102和第二散光机构202,很好的实现了阳光的散射,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阳光想座椅面料上的直接照射,而将其散射至别处,同时,在驾车的过程中,还能够起到一定的按摩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面料的舒适凉爽度。

所述第一散光机构102和所述第二散光机构202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散光机构102包括散光球头1021和位于所述散光球头1021周向的散光瓣1022,所述散光瓣1022呈花瓣状,其首尾端点的连线穿过所述散光球头1021的中心;其中,所述散光瓣1022从首端至尾端向所述散光球头1021的中心,其高度逐渐降低。将散光瓣1022设置斜坡状,使照射在其斜坡的表面的阳光得以折射,而使外界照射进入的阳光通过散光瓣1022的背部,折射进入其中,而在其反射的表面射出。

所述散光球头1021的上端具有呈漏斗形的第一反射面10211,设置于所述散光球头1021侧面的第一折射面10212和第二折射面10213;其中第一反射面10211、第一折射面10212和第二折射面10213均为曲面,且关于所述散光球头1021的中心法线呈中心对称。

在第一反射面10211的存在,如散光瓣1022的斜坡的表面作用相同,起到反射阳光的效果,然而第一折射面10212和第二折射面10213的存在,同样与散光瓣1022的背部作用相同,将外界的阳光折射进入后,在在其反射的表面射出。

所述车用内饰舒适凉感面料还包括里层3;所述里层3包括防静电层31,所述防静电层31由经纱和纬纱相互编织而成,所述经纱为棉纱311构成,所述纬纱为导电纤维312构成,所述导电纤维312为条纹型,间距为2~4mm,在所述防静电层31表面涂覆有疏水性的氟季胺硅烷耦合剂涂层32。防静电层31的存在,可以起到良好的防电的效果,在防静电层31的表面涂覆疏水性的氟季胺硅烷耦合剂涂层32,增强面料的疏光性能。

所述中层1和所述外层2的结构相同,其中,

所述中层1包括金属网层11,其表面包覆有凉感层12,所述凉感层12由经线碳化硅纤维纱121和纬线氧化铝纤维纱122编制而成,在所述碳化硅纤维纱121和所述氧化铝纤维纱122上缠绕有涤纶凉感纱123。通过设置涤纶凉感纱123,增强其整体的凉感,其中,涤纶凉感纱123的纤维内部因为含有释放冷元素的矿石,所以吸热速度会减缓,而散热速度则会加快。纤维的这种吸热慢、散热快的特性,会使其与人体肌肤接触时增加皮肤凉爽感并且有良好的散热性能。

一种儿童座椅,在该所述儿童座椅的靠背处设置有所述的车用内饰舒适凉感面料;所述儿童座椅还包括两个弹性肩带4和裆定位机构,所述裆定位机构包括坐垫板5和圆盘板6,所述圆盘板6上开设有定位卡头61和穿插口62,所述坐垫板5上开设有插入口51;所述裆定位机构还包括与定位卡头61相互卡设定位的配合卡头63,该配合卡头63上固定有第一固定带7,该第一固定带7依次穿过所述穿插口62和所述插入口51并且与位于所述坐垫板5底部的第二固定带卡设固定。

其中,两个弹性肩带4能够用来固定小孩子的肩部,而裆定位机构则可以较好的固定小孩子的裆部,当然,为了能够起到良好的固定效果,第一固定带7是不具有弹性的。而弹性肩带4具有弹性,是为了能够实现肩部的前后调节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儿童座椅,其具有良好的固定效果,并且触感舒适且凉爽。

所述定位卡头61为向一侧凸出的弧片,在所述配合卡头63上开设有与其弧片相互配合的弧口,所述定位卡头61适于卡设在该弧口内。配合卡头63的设置,可以很好的与定位卡头61之间起到良好的卡设固定的效果。

所述儿童座椅还包括两个基垫8,所述基垫8镜像设置在所述坐垫板5之下,所述第二固定带位于两个所述基垫8之间。基垫8的设置,可以起到初步的屁股处的按摩效果。

所述儿童座椅两侧分别设置有格挡9。可以起到初步的阻挡的效果。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