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丸发射机构的拨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11452发布日期:2019-07-19 22:20阅读:8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弹丸发射机构的拨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拨盘,具体是一种弹丸发射机构的拨盘装置。



背景技术:

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中,步兵机器人对抗是通过发射弹丸来对对手机器人进行射击。而弹丸发射机构的好坏直接影响步兵机器人的性能,弹丸发射机构的好坏由发射速度、流畅性、是否卡壳决定,所以一个好的弹丸发射机构设计直接影响到步兵机器人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丸发射机构的拨盘装置,它能够在高射速的前提下保证发射的流畅性,避免高射速时卡壳。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弹丸发射机构的拨盘装置,包括拨盘底座、拨盘电机、弹丸拨盘;所述拨盘底座上设有发射腔,所述弹丸拨盘设置在发射腔内,所述发射腔一侧设有发射口,所述发射腔的发射口处设有导向板;所述拨盘电机设置在拨盘底座底部且与弹丸拨盘传动连接,所述弹丸拨盘上相邻两个拨爪之间的拨丸区与弹丸大小相适应。

所述弹丸拨盘包括上拨盘和下拨盘,所述上拨盘和下拨盘之间留有间隔,所述导向板的里端位于此间隔内,且所述导向板顶面不与上拨盘接触,底面不与下拨盘接触。

所述拨爪为弯钩状,弯钩状拨爪的内弧面与弹丸直径相适应。

所述导向板邻近发射口处设置过度圆弧。

所述发射腔邻近发射口处内壁顶部设有轴承。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拨盘电机带动弹丸拨盘在拨盘底座的发射腔内转动,发射腔内的弹丸会不断的落入相邻两个拨爪之间的拨丸区,弹丸拨盘转动会带着拨丸区内弹丸运行至发射口,然后通过导向板导向移动至与发射口连接的发射管内;刚经过发射口的拨丸区会立刻被发射腔内的弹丸落下填充,很好的保证了发射的流畅性,电机的转速来控制弹丸射速;通过设置导向板、并且在导向板邻近发射口处设置过度圆弧,能够很好的避免弹丸在发射口处卡壳,此外还在发射腔邻近发射口处内壁顶部设置轴承,由于轴承的设置,会使发射口的导向板处上方不存在堆积的弹丸,弹丸在发射口处的导向板上移动时,能够避免待发射弹丸与发射腔内堆积的弹丸之间发生摩擦二降低发射速度,也能够避免待发射弹丸在导向板上移动时发生跳动而导致卡壳,而且就算待发射弹丸与轴承外圈接触,待发射弹丸与轴承外圈之间的摩擦也是滚动摩擦,对待发射弹丸的射速损耗很小。

综上所述,通过使用本设计所述的拨盘装置,能够在高射速的前提下保证发射的流畅性,避免高射速时卡壳。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三维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三维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拨盘电机、弹丸拨盘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

1、拨盘底座;2、拨盘电机;3、弹丸拨盘;4、发射腔;5、发射口;6、导向板;7、拨爪;8、拨丸区;9、上拨盘;10、下拨盘;11、过度圆弧;12、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所述是一种弹丸发射机构的拨盘装置,主体结构包括拨盘底座1、拨盘电机2、弹丸拨盘3;所述拨盘底座1上设有放置弹丸的发射腔4,所述弹丸拨盘3设置在发射腔4底部,所述发射腔4一侧设有发射口5,所述发射腔4的发射口5处设有导向板6;所述拨盘电机2设置在拨盘底座1底部且与弹丸拨盘3传动连接,所述弹丸拨盘3上相邻两个拨爪7之间的拨丸区8与弹丸大小相适应。所述导向板6邻近发射口5处设置过度圆弧11。所述发射腔4邻近发射口5处内壁顶部设有轴承12。拨盘电机2带动弹丸拨盘3在拨盘底座1的发射腔4内转动,发射腔4内的弹丸会不断的落入相邻两个拨爪7之间的拨丸区8,弹丸拨盘3转动会带着拨丸区8内弹丸运行至发射口5,然后通过导向板6导向移动至与发射口5连接的发射管内;刚经过发射口5的拨丸区8会立刻被发射腔4内的弹丸落下填充,很好的保证了发射的流畅性,电机的转速来控制弹丸射速;通过设置导向板6、并且在导向板6邻近发射口5处设置过度圆弧11,能够很好的避免弹丸在发射口5处卡壳,此外还在发射腔4邻近发射口5处内壁顶部设置轴承12,由于轴承12的设置,会使发射口5的导向板6处上方不存在堆积的弹丸,弹丸在发射口5处的导向板6上移动时,能够避免待发射弹丸与发射腔4内堆积的弹丸之间发生摩擦二降低发射速度,也能够避免待发射弹丸在导向板6上移动时发生跳动而导致卡壳,而且就算待发射弹丸与轴承12外圈接触,待发射弹丸与轴承12外圈之间的摩擦也是滚动摩擦,对待发射弹丸的射速损耗很小。

所述弹丸拨盘3包括上拨盘9和下拨盘10,所述上拨盘9和下拨盘10之间留有间隔,所述导向板6的里端位于此间隔内,且所述导向板6顶面不与上拨盘9接触,底面不与下拨盘10接触。上拨盘9和下拨盘10分别接触弹丸的上部和下部,弹丸中部位于上拨盘9和下拨盘10之间的间隔内,这就能够避免在转动过程中弹丸弹到弹丸拨盘3,导致拨丸区8内缺少弹丸二发射“空枪”。

所述拨爪7为弯钩状,弯钩状拨爪7的内弧面与弹丸直径相适应。弯钩状拨爪7能够避免转动过程中弹丸与发射腔4内壁摩擦接触产生的摩擦力增大电机负荷,能够减轻弹丸的速度损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