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低速斜入水的小型弹丸简易发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15861发布日期:2019-08-24 09:27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低速斜入水的小型弹丸简易发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弹丸中低速倾斜入水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中低速斜入水的小型弹丸简易发射装置。



背景技术:

中低速入水会产生吸气入水空泡。入水空泡是弹丸入水过程中伴随产生的一种物理现象。空泡的形成、扩张、闭合、溃灭等会影响弹丸入水航行的运动特性和流体动力学特性,对复杂的空泡流动进行研究是空投鱼雷、入水导弹、超空泡弹丸等的设计基础。

为研究弹丸中低速斜入水过程中空泡的演变过程与弹丸的入水弹道特性,在弹丸中低速斜入水实验中,一般采用将弹丸放置在倾斜导轨上通过重力势能来获取入水时的动能,入水速度基本都在8m/s以内,入水装置如图1所示。该装置的弹丸入水速度调节范围小,无法保证实验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低速斜入水的小型弹丸简易发射装置。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中低速倾斜入水的小型弹丸简易发射装置,包括导轨、弹簧、弹丸、细绳、固定装置和挡板;

所述导轨分为前段带有双孔的空心圆柱部分和后段的空心半圆柱部分,前段的空心圆柱部分内部放置弹簧,后段的空心半圆柱作为弹丸运动轨道;所述细绳绑在挡板上,并由导轨前段空心圆柱部分的小孔穿出,弹簧放置于挡板和导轨之间,固定装置用于将弹丸按压在导轨上,并使弹丸与挡板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显著优点为:(1)本发明通过对弹簧的拉力以及更换不同弹性的弹簧满足弹丸入水的不同速度需求,保证实验效果;(2)本发明具有装置简易、易于操作、拆卸简便、可控制速度变量、成本低廉等优点,应用于弹丸中低速斜入水实验等方面研究,对入水空泡的演变过程与弹丸的入水弹道特性等方面研究有较大帮助。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实验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低速倾斜入水的小型弹丸简易发射装置整体示意图。

图3为导轨剖视图。

图4为挡板剖视图。

图5为固定装置主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一种中低速倾斜入水的小型弹丸简易发射装置,包括导轨3、弹簧4、弹丸6、细绳2、固定装置1和挡板5;

如图3所示,所述导轨分为前段带有双孔的空心圆柱部分和后段的空心半圆柱部分,前段的空心圆柱部分为发射装置的主要承载部分,内部放置弹簧,需保证弹簧的稳定,采用完整的空心圆柱;后段的空心半圆柱的上半部分镂空,下半部分作为弹体运动轨道;所述细绳2绑在挡板5上,并由导轨前端小孔穿出,弹簧放置于挡板5和导轨3之间,通过拉绳2来控制弹簧伸缩。固定装置1用于将弹丸按在导轨上,并使弹丸6与挡板5接触。

如图4所示,所述挡板5包括圆柱部分和两个可供细绳穿过的凸起凹槽,圆柱部分设置在导轨3内。细绳数量为2个,一端与挡板5上的凹槽连接,另一端穿出导轨前端小孔。

所述弹簧4外圆直径小于挡板上的凸起凹槽间距,不能碰触到以免影响到弹簧受力。

所述弹簧4长度大于导轨前段空心圆柱部分长度,并且拉紧状态下长度不能比导轨空心圆柱部分长度短。

如图5所示,所述固定装置1包括底部圆弧和连接杆,底部圆弧的圆半径与弹丸半径相同或比弹丸半径小,以保证能够固定弹丸,使其不会下滑。

所述细绳要满足一定强度,试验过程中不致拉断,要与弹簧弹力匹配;两根细绳分别穿过两个导轨孔后打结,保证挡板不易随弹丸飞出。

所述弹丸6直径小于等于导轨3内圆直径。

关于弹丸中低速倾斜入水,需要控制速度来保证实验效果。本发明可通过对弹簧的拉力以及更换不同弹性的弹簧满足弹丸入水的不同速度需求。每次拉动弹簧到同一点可使得弹丸速度基本保持一致。

操作方式:用拉绳2来控制弹簧4,同时按住固定装置1控制弹丸保持在导轨3上并与挡板5接触,拿开固定装置1的同时拉绳2松开,此时弹丸6会以一定速度沿轨道弹射出去。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低速斜入水的小型弹丸简易发射装置,包括导轨、弹簧、弹丸、细绳、固定装置和挡板;所述导轨分为前段带有双孔的空心圆柱部分和后段的一半空心圆柱部分,前段的空心圆柱部分内部放置弹簧,后段的空心圆柱上半部分镂空,下半部分作为弹体运动轨道;细绳绑在挡板上,并由导轨前端小孔穿出,弹簧放置于挡板和导轨之间,固定装置用于将弹丸按在导轨上,并使弹丸尾部与挡板接触。本发明具有装置简易、易于操作、拆卸简便、可控制速度变量、成本低廉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黄振贵;罗驭川;陈志华;侯宇;唐楚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5.06
技术公布日:2019.08.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