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爆容器的盖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80369发布日期:2019-11-08 22:17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爆容器的盖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抗爆容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抗爆容器的盖合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城市、交通、水利等工程建设及矿山施工中,使用爆破技术的施工项目越来越多,以往在运送民用爆破器材时,规定必须将爆破器材中的炸药与启爆器材(雷管、导火索等)分车装载运输,这样不仅大大提高了运输成本,而且也会给爆破器材的配送带来许多不便。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发明了专门装载启爆器材(雷管)的抗爆容器,通常是在运输炸药的汽车上安装抗爆容器,运输时将启爆器材置于抗爆容器内并将抗爆容器与炸药隔开而实现炸药和启爆器材的同车运输,避免万一启爆器材发生爆炸时引爆同车运输的炸药,从而提高炸药与启爆器材同车运输时的安全性。

现有的抗爆容器是由容器罐和盖体组成,盖体通常由盖板和连接结构件焊接形成。一旦抗爆容器内雷管发生爆炸,冲击波对焊缝的冲击非常巨大,所以焊缝的技术要求很高,很多厂家采用加厚盖板和连接件的厚度,加大焊机电流电压,以提高焊缝质量,该种盖体加工复杂,盖体重量大,启闭操作不方便且成本很高。盖体与容器罐通常采用螺纹配合,为了节约成本,很多生产厂家采用削减盖体厚度的方式。但是,盖体通常是承受爆炸冲击最重要的部位,削减厚度会大大影响盖体部分的抗爆性能。另一方面,盖体上通常还会开设一些泄压孔进行泄压,厚度过薄的盖体导致所开设的泄压孔长度受限,路径太短不足以将爆炸火焰熄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爆容器的盖合结构,该发明重的盖体为一体式,加工方便,在削减盖体重量的前提下,还能提高整体的抗爆性能,延长容器内冲击波和火焰的排放时间和排放路径,提高防火性能和隔噪音性能。

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抗爆容器的盖合结构,包括与抗爆容器的容器罐配合的盖体,所述的盖体包括盖板和顶盖,顶盖用于与容器罐的开口配合连接,盖板盖于容器罐开口端面上,其特征在于,顶盖固定在盖板的下端面处,顶盖与盖板为一体式结构,顶盖的外沿处具有一圈连接部,连接部的一端作为根部与盖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作为头部向容器罐方向延伸,连接部从根部向头部逐渐变薄,盖体上开设有贯穿盖体上下端面的泄压孔,泄压孔穿过上述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外侧面与容器罐开口螺纹连接,所述容器罐开口的内端设有一圈与容器罐固定连接的挡块,该挡块挡于连接部与容器罐开口的螺纹配合处,连接部的头部还具有一圈一体成型的遮挡部,遮挡部的上端与连接部的头部固定连接,遮挡部的外侧面与挡块的内侧面贴合,并在两者之间形成贴合间隙。

整体结构的顶盖和盖板确保整体强度,加工方便,顶盖部分只有外沿一圈的连接部处较厚,能降低盖体重量,并且让泄压孔竖直穿过该连接部,尽可能地从顶盖的根部一直延伸至头部,能保证泄压孔的长度,确保能将火焰熄灭。泄压孔的具体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确保强度的情况下,可以尽可能地靠向容器罐开口的内壁,越靠向容器罐开口内壁,泄压孔就越长。挡块能防止冲击波或火焰直接冲击到螺纹,保护螺纹,提高盖体与容器罐的连接强度。

在上述的一种抗爆容器的盖合结构中,所述连接部的内侧面为斜面。

在上述的一种抗爆容器的盖合结构中,所述连接部的内侧面为弧面。连接部作为承受冲击力较大的部位能保证强度,连接部内侧面为斜面或弧面能有效分散冲击力。

在上述的一种抗爆容器的盖合结构中,所述的泄压孔纵向设置,从连接部的根部向头部方向延伸。

在上述的一种抗爆容器的盖合结构中,所述的泄压孔至少3个,以顶盖圆心为中心环绕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泄压孔之间的间距相同。相邻泄压孔间距相等,以确保容器内雷管爆炸后各泄压口受力均匀,防止侧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不但加工工艺简单,从整体上降低了盖体的重量,减少了成本,还在盖体主要承受冲击力的位置设置较厚的连接部,确保了抗爆强度。选择在连接部处开设有泄压孔,也能保证泄压孔的长度,延长了爆轰气体的排放路径,消火、降燥效果好。挡块能防止冲击波或火焰直接冲击到螺纹,保护螺纹,提高盖体与容器罐的连接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有本发明的抗爆容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盖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容器罐;2、盖体;3、盖板;4、顶盖;5、连接部;6、泄压孔;7、挡块;8、遮挡部;9、贴合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3所示,应用有本发明的抗爆容器包括容器罐1和盖体2,盖体2包括盖板3和顶盖4,顶盖4固定在盖板3的下端面处,顶盖4的外沿处具有一圈环形的连接部5,连接部5的一端作为根部与盖板4固定连接,另一端为头部向与之配合的容器罐1方向延伸,连接部5从根部向头部逐渐变薄(如图3所示),连接部5的外侧设置外螺纹,连接部5的内侧呈斜面或弧面。盖体2与容器罐1盖合时,顶盖4的连接部5与容器罐1开口螺纹连接,而盖板3贴合盖于容器罐1开口端面上。本实施例中,顶盖4与盖板3为一体式结构。

连接部5的头部还具有一圈一体成型的遮挡部8,遮挡部8的上端与连接部5的头部固定连接,遮挡部8的外侧面与挡块7的内侧面贴合,并在两者之间形成贴合间隙9,该贴合间隙9与顶盖4和容器罐1的螺纹配合间隙连通,遮挡部8与挡块7贴合后,贴合间隙9很小,可削减直接进入到螺纹配合间隙内的爆炸气体。

顶盖4上,纵向开设有至少3个贯穿盖体2上下端面的泄压孔6,泄压孔6以顶盖4圆心为中心环绕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泄压孔6之间的间距相同。泄压孔6的开设位置刚好位于连接部5处,泄压孔6穿过上述连接部5,从根部向头部延伸,穿过了连接部5较厚的部位。

容器罐1开口的内端设有一圈与容器罐1固定连接的挡块7,该挡块7挡于连接部5与容器罐1开口的螺纹配合处。

整体结构的顶盖4和盖板3确保整体强度,加工方便,顶盖4部分只有外沿一圈的连接部5处较厚,能降低盖体2重量,并且让泄压孔6穿过该连接部5,能保证泄压孔6的长度,确保能将火焰熄灭。连接部5作为承受冲击力较大的部位能保证强度,连接部5内侧面为斜面或弧面能有效分散冲击力。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爆容器的盖合结构,它包括与抗爆容器的容器罐配合的盖体,所述的盖体包括盖板和顶盖,顶盖用于与容器罐的开口配合连接,盖板盖于容器罐开口端面上,其特征在于,顶盖固定在盖板的下端面处,顶盖与盖板为一体式结构,顶盖的外沿处具有一圈连接部,连接部的一端作为根部与盖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作为头部向容器罐方向延伸,连接部从根部向头部逐渐变薄,盖体上开设有贯穿盖体上下端面的泄压孔,泄压孔穿过上述连接部。本发明通过将盖板与顶盖一体式设计,使容器顶盖总成的结构变得简单,容器罐内端的挡块与连接部的头部紧密贴合,阻挡爆炸气体直接冲击到螺纹配合间隙。

技术研发人员:蒋友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路捷顺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24
技术公布日:2019.11.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