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纸筒烘干自动化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80174发布日期:2019-11-29 22:50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纸筒烘干自动化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纸筒的烘干加工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纸筒烘干自动化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纸筒广泛的运用于烟花加工、玩具制作等技术领域,不论是烟花加工还是玩具制作的过程中,而这些纸筒与纸片均需要进行烘干,去除内部的水分后再进行加工或者是切割处理。

但是,现有的烘房并没有专门用于纸筒的烘干,导致纸筒要么烘干时间长、要么烘干不均匀,质量难以保证。

专利号为cn201710242660.4的专利文献公开了的一种纸筒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与支架,所述烘干箱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烘干箱包括:箱体;烘干阵列,设置在所述箱体内部中央,贯穿所述箱体前后,由若干烘干管阵列排序构成;发热层,设置在所述烘干阵列的夹缝中;隔热层,设置在所述箱体内部包裹住所述烘干阵列。

虽然,上述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纸筒的烘干装置,但是其直接将纸筒放置到烘干管内进行烘干,烘干产生的水汽无法快速的排出,而且传统的烘房,纸筒直接放置于烘干辊上进行烘干,纸筒与烘干辊接触的部位在整个烘干的过程中始终不变,会导致烘干不均横。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纸筒烘干自动化烘干装置,其通过利用烘干室内固定设置的烘干辊通入热空气对纸筒进行烘干,并且在烘干过程中,纸筒通过活动辊的抬升并配合排气罩的拨动,使纸筒从输入口向输出口滚动输送,而排气罩在拨动过程中,快速的抽除纸筒干燥后产生的湿气,解决纸筒烘干装置内湿气无法快速排出的技术问题的同时,实现纸筒的均衡干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纸筒烘干自动化烘干装置,包括:

烘干室,所述烘干室为长方体设置,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输入口与输出口,且所述输入口高于所述输出口,所述烘干室长度方向与高度方向所在的侧壁下部设置有对称的凹陷部,该凹陷部沿所述烘干室的长度方向设置;

输入装置,所述输入装置设置于所述输入口处,其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进料仓,该进料仓沿所述烘干室的宽度方向水平设置,且该进料仓沿垂直于所述烘干室长度方向水平移动输送纸筒进入所述烘干室内;

输出装置,所述输出装置设置于所述输出口处,其包括若干与所述进料仓一一对应且成平行设置的出料仓,该出料仓沿所述烘干室的宽度方向水平设置,且该出料仓沿垂直于所述烘干室长度方向水平移动自所述烘干室内输出所述纸筒;以及

固定烘干辊组,所述固定烘干辊组沿所述烘干室的高度方向等距设置有若干组,该固定烘干辊组均设置于对应的所述进料仓及所述出料仓之间,且该固定烘干辊组包括沿所述烘干室长度方向等距设置的若干固定辊,相邻的该固定辊之间放置所述纸筒,且该固定辊排出热空气加热干燥所述纸筒;

活动辊,所述活动辊设置于同一组所述固定烘干辊组内相邻的所述固定辊之间,其由对称设置于其轴向两侧的抬升装置同步驱动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顶升放置于相邻所述固定辊之间的纸筒;以及

排气罩,所述排气罩为人字形设置,其与所述活动辊一一对应设置,其设置于对应的所述活动辊的正上方,且其收集排出所述烘干室内的所述纸筒干燥后产生的湿气,且该排气罩由所述抬升装置驱动摆动,拨动由所述活动辊顶升的纸筒向输出口的方向输送。

作为改进,所述输入装置还包括:

进料架,所述进料架滑动设置于所述输入口处,其上沿竖直方向等距设置有若干的所述进料仓,该进料仓由倾斜指向邻近所述固定辊的进料底板组成;

进料气缸,所述进料气缸对称设置于所述进料架竖直方向的两侧,其驱动所述进料架水平移动;以及

进料限位板,所述进料限位板设置于所述进料架的一侧,其与烘干室的外壁连接固定,且其对放置于所述进料仓内的纸筒进行限位。

作为改进,所述输出装置还包括:

出料架,所述出料架滑动设置于所述输出口处,其上沿竖直方向等距设置有若干的所述出料仓,该出料仓由倾斜指向邻近所述固定辊的出料底板及背向邻近所述固定辊设置的出料背板组成;以及

出料气缸,所述出料气缸对称设置于所述出料架竖直方向的两侧,其驱动所述出料架水平移动。

作为改进,所述固定辊包括内部中空设置的辊部及对称设置于该辊部长度方向两端一体连接的轴部,该轴部架设于所述烘干室的侧壁上,且任一端该轴部开口设置并通过进气管与外部热气源连通,其另一端的轴部封口设置,所述辊部的圆周侧壁上均布有送气孔。

作为改进,沿所述烘干室的长度方向,设置于同一所述固定烘干辊组内的所述活动辊依照距离所述输出口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抬升。

作为改进,沿所述烘干室的高度方向,位于同一竖列内的所述活动辊由所述抬升装置驱动同步抬升。

作为改进,所述抬升装置包括:

抬升杆,所述抬升杆对称设置于所述活动辊轴向的两端,其包括竖直设置且与位于同一竖列内的所述活动辊固定连接的安装板及与该安装板固定连接且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凹陷部处的光轴,所述安装板竖直方向的两侧设置有限位的卡块;

滑套,所述滑套套设于所述光轴上,其设置于所述光轴与所述凹陷部相对滑动的位置处;

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套设于所述光轴与所述安装板连接位置处,其位于所述滑套的上方;

缓冲弹性件,所述缓冲弹性件套设于所述光轴上,其位于所述滑套与所述限位环之间;

滚珠,所述滚珠滚动安装于所述光轴的下端部;以及

输送带,所述输送带对称设置于所述烘干室两侧的凹陷部处,该输送带均由设置于烘干室一侧的驱动电机驱动沿烘干室长度方向回转设置,且该输送带上设置有随其同步移动的楔形块,该楔形块与所述滚珠抵触配合,通过所述抬升杆抬升对应的所述活动辊。

作为改进,所述楔形块沿所述输送带的回转方向等距设置有若干个。

作为改进,所述抬升装置还包括:

避让槽,所述避让槽与所述排气罩一一对应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以及

传动组,所述传动组与所述排气罩一一对应设置,其包括套设于所述排气罩轴向任一端的齿轮及设置于该齿轮一侧且与该齿轮啮合的齿条,且该齿条与对应的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并随该安装板沿竖直方向滑动。

作为改进,所述排气罩包括集气部及位于该集气部轴向两侧的一体连接的转轴部,所述集气部及所述转轴部的内部均中空设置,所述集气部正对所述纸筒的侧壁上开设有集气孔,所述转轴部均转动设置于所述烘干室的侧壁上,且任一端的所述转轴部开口设置并通过排气管与外部连通,其另一端的所述转轴部则封口设置。

本发明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通过利用烘干室内固定设置的烘干辊通入热空气对纸筒进行烘干,并且在烘干过程中,纸筒通过活动辊的抬升并配合排气罩的拨动,使纸筒从输入口向输出口滚动输送,而排气罩在拨动过程中,快速的抽除纸筒干燥后产生的湿气,解决纸筒烘干装置内湿气无法快速排出的技术问题的同时,实现纸筒的均衡干燥;

(2)本发明通过活动辊的抬升与停止,使纸筒上的空气流动时快时慢,在纸筒停止在活动辊上时,热空气包裹纸筒进行干燥,此时热空气集中在纸筒上,热空气流动速度慢,干燥效率高,而在干燥一段时间后,纸筒随活动辊快速抬升,使干燥过程中产生的湿气快速流动,无法集聚在纸筒附近,提高干燥的效率;

(3)本发明通过将输入口与输出口设置于烘房的长度方向与高度方向所在的侧壁上,较传统的直线进料直线出料的方式,本发明采用垂直与烘房输送方向的方式进行进料与出料,减小输入开口与输出开口的大小,避免热量的流失;

(4)本发明通过利用集气罩在排除纸筒湿气的同时,其随抬升的活动辊,快速的衔接摆动,使纸筒可以向输出口的方向滚动,实现了纸筒干燥的连续操作,纸筒与纸筒直接的干燥干燥衔接紧密,自动化程度更高;

(5)本发明利用集气罩在摆动拨动纸筒输送的过程中,也利用其摆动产生的速度快速的排出湿气,并且搅动气流的流动,使下一进入该集气罩下方的纸筒可以快速的被热空气包裹进行干燥;

(6)本发明可以根据纸筒的干燥速度与干燥时间,调整输送带上楔形块的数量,楔形块的数量越多,则纸筒在烘干室内的停留时间越短,对于含水率低的纸筒,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干燥的效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纸筒烘干效果好,烘干后密度高,烘房热量散失少等优点,尤其适用于纸筒的烘干加工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剖视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剖视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图4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纸筒移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纸筒移动状态示意图;

图8为为本发明抬升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传动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固定辊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排气罩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纸筒烘干自动化烘干装置,包括:

烘干室1,所述烘干室1为长方体设置,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输入口11与输出口12,且所述输入口11高于所述输出口12,所述烘干室1长度方向与高度方向所在的侧壁下部设置有对称的凹陷部13,该凹陷部13沿所述烘干室1的长度方向设置;

输入装置2,所述输入装置2设置于所述输入口11处,其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进料仓21,该进料仓21沿所述烘干室1的宽度方向水平设置,且该进料仓21沿垂直于所述烘干室1长度方向水平移动输送纸筒20进入所述烘干室1内;

输出装置3,所述输出装置3设置于所述输出口12处,其包括若干与所述进料仓21一一对应且成平行设置的出料仓31,该出料仓31沿所述烘干室1的宽度方向水平设置,且该出料仓31沿垂直于所述烘干室1长度方向水平移动自所述烘干室1内输出所述纸筒20;以及

固定烘干辊组4,所述固定烘干辊组4沿所述烘干室1的高度方向等距设置有若干组,该固定烘干辊组4均设置于对应的所述进料仓21及所述出料仓31之间,且该固定烘干辊组4包括沿所述烘干室1长度方向等距设置的若干固定辊41,相邻的该固定辊41之间放置所述纸筒20,且该固定辊41排出热空气加热干燥所述纸筒20;

活动辊5,所述活动辊5设置于同一组所述固定烘干辊组4内相邻的所述固定辊41之间,其由对称设置于其轴向两侧的抬升装置6同步驱动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顶升放置于相邻所述固定辊41之间的纸筒20;以及

排气罩7,所述排气罩7为人字形设置,其与所述活动辊5一一对应设置,其设置于对应的所述活动辊5的正上方,且其收集排出所述烘干室内的所述纸筒20干燥后产生的湿气,且该排气罩7由所述抬升装置6驱动摆动,拨动由所述活动辊5顶升的纸筒20向输出口12的方向输送。

需要说明的是,与传统的烘干装置或者是现有的纸筒烘干装置不同的是,本申请在进行烘干的相邻的固定辊41的之间设置了活动辊5,通过活动辊5的上下抬升,使纸筒20在干燥一定时间后,可以抬升向下一固定辊41输送,而干燥产生的湿气会直接被排气罩7进行收集快速的排出到烘干室1外,不会在烘干室1内长时间停留,避免了湿气集聚影响纸筒20的干燥,且纸筒20在抬升滚动转移的过程中,会带来气流的搅动,避免纸筒20干燥不均。

此外,纸筒20在转移过程中的滚动,致使纸筒20每转移一次,其与固定辊41及活动辊5的接触部位发生一次变化,可以有效的避免这些接触部位固定不变,带来的纸筒20的干燥不均。

如图1与图2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输入装置2还包括:

进料架22,所述进料架22滑动设置于所述输入口11处,其上沿竖直方向等距设置有若干的所述进料仓21,该进料仓21由倾斜指向邻近所述固定辊41的进料底板211组成;

进料气缸23,所述进料气缸23对称设置于所述进料架22竖直方向的两侧,其驱动所述进料架22水平移动;以及

进料限位板24,所述进料限位板24设置于所述进料架22的一侧,其与烘干室1的外壁连接固定,且其对放置于所述进料仓21内的纸筒20进行限位。

进一步的,所述输出装置3还包括:

出料架32,所述出料架32滑动设置于所述输出口12处,其上沿竖直方向等距设置有若干的所述出料仓31,该出料仓31由倾斜指向邻近所述固定辊41的出料底板311及背向邻近所述固定辊41设置的出料背板312组成;以及

出料气缸33,所述出料气缸33对称设置于所述出料架32竖直方向的两侧,其驱动所述出料架32水平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将输入口11与输出口12设置于烘干室1的长度方向与高度方向所在的侧壁上,较传统的直线进料直线出料的方式,采用垂直于烘干室1输送方向的方式进行进料与出料,可以减小进料时开口与出料时开口的大小,避免进料与出料过程中烘干室1内热量的流失。

此外,进料仓21可以采用送料提升机对其进行自动进料,提高进料仓21的进料速度。

如图10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固定辊41包括内部中空设置的辊部411及对称设置于该辊部411长度方向两端一体连接的轴部412,该轴部412架设于所述烘干室1的侧壁上,且任一端该轴部412开口设置并通过进气管413与外部热气源连通,其另一端的轴部412封口设置,所述辊部411的圆周侧壁上均布有送气孔414。

需要说明的是,外部的热气源通过进气管413将热空气输送到辊部411的中空内部,再通过送气孔414将热空气送入到烘干室1内,热空气对进入烘干室1内的纸筒20进行干燥。

如图4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沿所述烘干室1的长度方向,设置于同一所述固定烘干辊组4内的所述活动辊5依照距离所述输出口12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抬升。

进一步的,沿所述烘干室1的高度方向,位于同一竖列内的所述活动辊5由所述抬升装置6驱动同步抬升。

需要说明的是,按照距离所述输出口12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抬升活动辊,可以使距离输出口12最近的纸筒20通过出料仓31输出后,后续的纸筒20可以依次向输出口12移动一个固定辊41的距离,实现纸筒20的连续自动烘干处理。

进一步说明的是,为了提高纸筒20的干燥效率,抬升装置6同步抬升位于同一竖列内的活动辊5,进而使位于同一竖列内的纸筒20同步进行移动。

如图4至图8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抬升装置6包括:

抬升杆61,所述抬升杆61对称设置于所述活动辊5轴向的两端,其包括竖直设置且与位于同一竖列内的所述活动辊5固定连接的安装板611及与该安装板611固定连接且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凹陷部13处的光轴612,所述安装板611竖直方向的两侧设置有限位的卡块613;

滑套62,所述滑套62套设于所述光轴612上,其设置于所述光轴612与所述凹陷部13相对滑动的位置处;

限位环63,所述限位环63套设于所述光轴612与所述安装板611连接位置处,其位于所述滑套62的上方;

缓冲弹性件64,所述缓冲弹性件64套设于所述光轴612上,其位于所述滑套62与所述限位环63之间;

滚珠65,所述滚珠65滚动安装于所述光轴612的下端部;以及

输送带66,所述输送带66对称设置于所述烘干室1两侧的凹陷部13处,该输送带66均由设置于烘干室1一侧的驱动电机67驱动沿烘干室1长度方向回转设置,且该输送带66上设置有随其同步移动的楔形块661,该楔形块661与所述滚珠65抵触配合,通过所述抬升杆61抬升对应的所述活动辊5。

需要说明的是,驱动电机67带动输送带66回转,在回转的过程中,输送带66上的楔形块661与滚珠65触碰,滚珠65沿楔形块661的斜坡滚动,使抬升杆61向上滑动抬升,进而使安装在抬升杆61上的活动辊5向上抬升,使活动辊5上的纸筒20被顶起。

进一步说明的是,在滚珠65越过楔形块661后,抬升杆61复位,通过缓冲弹性件64对抬升杆61进行缓冲。

通过活动辊5的抬升与停止,使纸筒20上的空气流动时快时慢,在纸筒20停止在活动辊5上时,热空气包裹纸筒20进行干燥,此时热空气集中在纸筒20上,热空气流动速度慢,干燥效率高,而在干燥一段时间后,纸筒20随活动辊5快速抬升,使干燥过程中产生的湿气快速流动,无法集聚在纸筒20附近,提高干燥的效率。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楔形块661沿所述输送带66的回转方向等距设置有若干个。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纸筒20的干燥速度与干燥时间,调整输送带66上楔形块661的数量,楔形块661的数量越多,则纸筒20在烘干室1内的停留时间越短,对于含水率低的纸筒20,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干燥的效率。

如图9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抬升装置6还包括:

避让槽68,所述避让槽68与所述排气罩7一一对应设置于所述安装板611上;以及

传动组69,所述传动组69与所述排气罩7一一对应设置,其包括套设于所述排气罩7轴向任一端的齿轮691及设置于该齿轮691一侧且与该齿轮691啮合的齿条692,且该齿条692与对应的所述安装板611固定连接,并随该安装板611沿竖直方向滑动。

需要说明的是,楔形块661与滚珠65配合,使抬升杆61抬升的同时,通过抬升杆61上安装的齿条692与齿轮691的配合,使排气罩7摆动,在此需要具体说明的是,在活动辊5初始抬升纸筒20时,齿条692并未与齿轮691配合,而当活动辊5将纸筒20向上抬升到纸筒20处于排气罩7的拨动范围内后,齿条692才随着抬升杆61的继续抬升与齿轮691配合,排气罩7摆动,将顶起的纸筒20向输出口12的方向拨动。

进一步说明的是,在利用排气罩7在摆动拨动纸筒20输送的过程中,也利用其摆动产生的速度快速的排出湿气,并且搅动气流的流动,使下一进入该排气罩7下方的纸筒20可以快速的被热空气包裹进行干燥。

如图11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排气罩7包括集气部71及位于该集气部71轴向两侧的一体连接的转轴部72,所述集气部71及所述转轴部72的内部均中空设置,所述集气部71正对所述纸筒20的侧壁上开设有集气孔711,所述转轴部72均转动设置于所述烘干室1的侧壁上,且任一端的所述转轴部72开口设置并通过排气管721与外部连通,其另一端的所述转轴部72则封口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排气管721与外部的环保处理装置连通,在排气管721内设置有管道风扇,利用管道风扇的动力将烘干室1内的湿气抽除。

工作过程:

输入装置2通过进料仓21将纸筒20送入到烘干室1内后,纸筒20沿进料仓21的进料底板211,滚动到相应的相邻两个固定辊41的间隙处,由对应的活动辊5对纸筒2进行承载,之后固定辊41将外部的热气源的热空气排入到烘干室1内,对纸筒进行干燥,在干燥一端时间后,通过抬升装置6驱动活动辊5向上抬升,并使对应的排气罩7摆动,将纸筒20逐一的向后输送一个固定辊41的距离,在输送过程中,之后重复由固定辊41进行干燥,入槽重复,直至纸筒20被输入到出料仓31内输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