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抗菌棉纱布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86021发布日期:2020-01-14 18:06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水抗菌棉纱布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纺织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水抗菌棉纱布料。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穿着的要求越来越高,衣服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所以人们对于布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布料无法做到在防水透气的同时又有抗菌的效果。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棉纱布料制作的衣服、床单等生活用品,但是同时棉纱布料容易沾染和滋生细菌,棉纱布料用作床上用品布料时,由于床单被罩等清洗困难,不能经常清洗,导致滋生大量细菌,虽然可以采用药物抗菌方式来达到杀菌的效果,但其安全性、稳定性都无法保证;棉纱布料用于衣物时,虽然可以做到经常清洗,防止细菌,但是棉纱布料本身不防水,导致潮湿天气或者雨季天气穿着不便。

现亟需一种防水抗菌的棉纱布料,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水抗菌棉纱布料,其设计合理,有效解决防水抗菌问题,方便推广。

一种防水抗菌棉纱布料,所述布料由内层至外层依次包括:棉纱层、防水层及抗菌层,所述棉纱层包括纯棉纱线层和植绒层,所述纯棉纱线层由纯棉纱制成,所述植绒层由天然绒毛粘制成;所述防水层为pu软性聚氨酯或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制成;抗菌层包括苎麻纤维层、银离子抗菌层、腈纶层及抗菌涂层,所述苎麻纤维层位于所述银离子抗菌层内侧,所述苎麻纤维层和所述防水层之间设有选择性渗透膜,所述腈纶层位于所述银离子抗菌层外侧,所述抗菌涂层位于所述腈纶层外侧。

作为优选的,所述植绒层在所述纯棉纱线层的外侧。

作为优选的,所述纯棉纱的直径为12-13μm。

作为优选的,所述银离子抗菌层厚度为20~30μm。

作为优选的,所述银离子抗菌层采用纯天然银包覆柔软纤维基材织造的银纤维生物材料面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所提供的防水抗菌棉纱布料不仅具有很好的防水、透气、抗菌、保暖等功能,而且方法工艺简单、原料成本低,方便大规模生产;本发明所提供的布料既适合生产衣物,也适合生产床单被罩等床上用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为不应该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植绒层、2-纯棉纱线层、3-防水层、4-渗透膜、5-苎麻纤维层、6-银离子抗菌层、7-腈纶层、8-抗菌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如图1所示,一种防水抗菌棉纱布料,布料由内层至外层依次包括:棉纱层、防水层3及抗菌层,棉纱层包括纯棉纱线层2和植绒层1,纯棉纱线层2由纯棉纱制成,植绒层1由天然绒毛粘制成,植绒层1在纯棉纱线层2的外侧,植绒层1具有保暖功能;

防水层3为pu软性聚氨酯或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制成,防水层3和苎麻纤维层5之间设有选择性渗透膜4防水层3具有防水功能;

抗菌层包括苎麻纤维层5、银离子抗菌层6、腈纶层7及抗菌涂层8,苎麻纤维层5位于银离子抗菌层6内侧,腈纶层7位于银离子抗菌层6外侧,抗菌涂层8位于腈纶层7外侧,银离子抗菌层6厚度为20~30μm,银离子抗菌层6采用纯天然银包覆柔软纤维基材织造的银纤维生物材料面料,抗菌层具有抗菌消毒的功效,不易污染,不易滋生细菌。

本发明所提供的防水抗菌棉纱布料不仅具有很好的防水、透气、抗菌、保暖等功能,而且方法工艺简单、原料成本低,方便大规模生产;本发明所提供的布料既适合生产衣物,也适合生产床单被罩等床上用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专利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专利,凡在本发明专利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