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带用抗拉抗皱合成革面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271181发布日期:2020-04-03 19:02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皮带用抗拉抗皱合成革面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合成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皮带用抗拉抗皱合成革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如今,聚氨酯合成革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尤其在运动鞋领域应用较为普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皮革的需求不仅仅停留在耐用性,且对其附加功能也越来越关注,合成革模拟天然革的组成和结构,并可作为其代用材料的塑料制品。在合成革的生产制作过程中,通常以经浸渍的无纺布为网状层,微孔聚氨脂层作为粒面层制得。其正反面都与皮革十分相似,并具有一定的透气性,比普通人造革更接近天然革。广泛用于制作鞋、靴、腰带、箱包和球类等。

传统的腰带聚氨酯合成革,不仅皱折大、强度一般,合成革不耐折叠,折叠过后会产生折痕和开裂,尤其在潮湿环境下极易伸张并开始发霉,因此储存条件要求苛刻,由于腰带长时间起到束缚的作用,而且具有一定的装饰效果,因此不仅对其性能有着重要要求,同时其表面也应当具有足够的美观性,但是目前的腰带长时间使用后易起皱、定型差,出现折痕后无法进行自动复原,因此无法满足对于高品质腰带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皮带用抗拉抗皱合成革面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达到能够兼具形状记忆性能和抗菌功能的目的,同时使合成革的拉伸强力、撕裂强力和耐磨性都得到提升,具有手感佳,质地细腻,透气性好的特点,而且处理后的皮革表面颜色均一,鲜艳,可以改善合成革的理化性能,满足了成革不起皱、弯折无折痕的特点。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皮带用抗拉抗皱合成革面料,包括基布层、抗皱层、韧性浆料层、复合浆料层、面层和高镜面层,所述基布层与抗皱层之间通过混合纺织而成,其中以基布层为经纱,抗皱层为纬纱按平纹组织相互交错编织,所述韧性浆料均匀涂覆在抗皱层的表面,所述复合浆料均匀涂覆在韧性浆料的表面,所述面层均匀涂覆在复合浆料的表面,所述高镜面层均匀淋覆在面层的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基布层由是由衬纬纱、衬经纱和两组斜向衬纱构成,每组衬纱平行伸直排列成一个线纱层,其中衬纬纱、两组斜向衬纱和衬经纱依次铺叠编织成多轴向经编纱线,衬纬纱是以涤纶丝为芯层,外包玄武岩纤维的包芯纱,衬经纱为表面有卷曲的涤纶复合低弹丝,斜向衬纱为表面光滑无卷曲的涤纶全牵伸丝。

进一步地,所述抗皱层由形状记忆聚氨酯纤维以及有机抗菌剂通过纺丝技术复合形成,兼具形状记忆性能和抗菌功能,有机抗菌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15-20%多元醇、3-7%酸酐、9-16%多元胺、35-40%盐酸胍和45-49%低分子有机硅氧烷。

进一步地,所述韧性浆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60-62%热塑性树脂浆料、5-7%聚硅氧烷、10-15%抑制剂、20-23%催化剂、5-8%交联剂。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浆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30-37%聚氯乙烯、5-10%磷酸三正丁酯、6-13%氢氟酸、2-5%水镁石粉、1-3%环氧乙烷、8-16%唐菖蒲叶、16-21%四氢呋喃、3-7%三乙胺和2-6%甲基三乙氧基硅烷。

进一步地,所述面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45-50%高含氢聚硅氧烷、3-8%增粘树脂、1.5-4%抑制剂、3.5-6%溶剂和25-30%硅烷偶联剂。

进一步地,所述高镜面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70-75%湿气固化树脂和25-30%醋酸丁酯。

一种前述皮带用抗拉抗皱合成革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混合纺织;步骤二,韧性浆料的涂覆;步骤三,复合浆料的涂覆;步骤四,面层的涂覆;步骤五,高镜面层的淋覆;步骤六,后处理;其中:

在步骤一中:

s1、将涤纶丝为芯层,外包玄武岩纤维的包芯纱、表面有卷曲的涤纶复合低弹丝和表面光滑无卷曲的涤纶全牵伸丝进行混纺为经偏纱线。

s2、将记忆聚氨酯纤维浸泡在有机抗菌剂中24h后,带液率为10-30%,以经偏纱线为经线,记忆聚氨酯纤维为纬线按平纹组织相互交错编织。

s3、对上述所形成的面料依次进行加热烫平、压光和烘干处理。

在步骤二中,将制备好的韧性浆料均匀刮涂在上述面料的表面,厚度为0.04-0.06mm,送入烘干箱以温度为70℃的恒温状态进行烘干处理,干燥率为80%时取出备用。

在步骤三中,将复合浆料均匀涂覆在离型纸上,涂覆厚度为0.01-0.05mm,烘干箱温度为80-100℃,烘干时长为20min,备用。

在步骤四中,将面层浆料均匀涂覆在韧性浆料的表面,涂覆厚度为0.01-0.05mm,送入烘干箱以温度为80℃的恒温状态进行烘干处理,干燥率为90%时取出备用。

在步骤五中,贴布,将步骤三中的离型纸与面层进行贴合,随后适当压力滚压后,将高镜面浆料均匀淋覆在其表面,随后放入烘干箱,烘干温度为120-150℃,烘烤时间为20分钟,取出后既得半成品合成革面料。

在步骤六中,将上述所得半成品合成革面料进行后处理,其中包括染色、磨面、干法贴面、压花、表处、揉纹均同常规工艺。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皮带用抗拉抗皱合成革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由于抗皱层采用记忆聚氨酯纤维以及有机抗菌剂通过纺丝技术复合形成,能够兼具形状记忆性能和抗菌功能,主要表现在其手感较柔软,应变可达300%甚至更大,容易赋形,有较高的形状稳定性,机械性质可调节范围较大,即仅对其化学结构和组成进行细微的改变,就可以使其形状记忆转变温度和机械性质获得较大变化,在合成革出现折痕以及皱纹时,通过抚平即可使皮革恢复其原始状态,因此使合成革面料具有良好的抗皱性能,提高腰带表面的平整度以及美观性。

2、本发明通过韧性浆料和复合浆料的均匀涂覆,能够使合成革的拉伸强力、撕裂强力和耐磨性都得到提升,具有手感佳,质地细腻,透气性好的特点,同时能够使得浆料的粘性增强,与基布结合更加紧密,具有良好的乳化、分散、发泡、湿润等功能,而且具有良好的抗拉伸、抗撕裂性能以及耐磨性,可用于制造各种合成革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3、本发明使得处理后的皮革表面颜色均一,鲜艳,而且具有优异的抗拉强度,染色后的合成革抗拉强度高,可以改善合成革的理化性能,抗拉强度增加,硬度增加,解决断革问题,其具有折痕小、柔和度好、正面密度均匀、平整度好,渗透快速均匀等优点,满足了成革不起皱、弯折无折痕的特点,同时还具有较高拉断及撕裂强度,保证了腰带的物理机械强度高、耐用性好的要求。

4、本发明经过淋膜镜面处理之后,赋予皮革表面亮丽的光泽,而且具有强度高、耐磨、透气、耐老化、耐溶剂、质地柔软、外观漂亮等优点,加工性能也好,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美观度以及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合成革面料的立体分层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布层;2、抗皱层;3、韧性浆料层;4、复合浆料层;5、面层;6、高镜面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的皮带用抗拉抗皱合成革面料,包括基布层1、抗皱层2、韧性浆料层3、复合浆料层4、面层5和高镜面层6,基布层1与抗皱层2之间通过混合纺织而成,其中以基布层1为经纱,抗皱层2为纬纱按平纹组织相互交错编织,韧性浆料3均匀涂覆在抗皱层2的表面,复合浆料4均匀涂覆在韧性浆料3的表面,面层5均匀涂覆在复合浆料4的表面,高镜面层6均匀淋覆在面层5的表面。

基布层1由是由衬纬纱、衬经纱和两组斜向衬纱构成,每组衬纱平行伸直排列成一个线纱层,其中衬纬纱、两组斜向衬纱和衬经纱依次铺叠编织成多轴向经编纱线,衬纬纱是以涤纶丝为芯层,外包玄武岩纤维的包芯纱,衬经纱为表面有卷曲的涤纶复合低弹丝,斜向衬纱为表面光滑无卷曲的涤纶全牵伸丝。

抗皱层2由形状记忆聚氨酯纤维以及有机抗菌剂通过纺丝技术复合形成,兼具形状记忆性能和抗菌功能,有机抗菌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15-20%多元醇、3-7%酸酐、9-16%多元胺、35-40%盐酸胍和45-49%低分子有机硅氧烷。其制备方法为:

s1、将多元醇和酸酐在装有冷凝器的反应釜中,于110-170℃的温度下持续反应5h,得支化中间体;

s2、将支化中间体、多元胺、盐酸胍加入装有冷凝器和脱氨装置的反应釜中,逐渐加热,并110-170℃的条件下反应5h,得聚胍盐抗菌剂。

s3、最后将有机硅氧烷溶于3倍的蒸馏水中,于恒温80℃的温度下缓慢加入聚胍盐抗菌剂溶液中,反应时长为5h,然后减压蒸馏,既得有机抗菌剂。

通过采用超支化的结构,使合成的抗菌剂在相同分子量的前提下,比线性抗菌剂的分子体积降低、在皮革纤维中的渗透性加强,有利于抗菌剂再皮革制品中的深度分布,实现从内到外的杀菌抗霉,而且用低分子量有机硅氧烷对支化聚胍进行化学改性,从而提高了抗菌材料与皮革的结合能力,与目前所使用的常规抗菌材料相比,使皮革具有了耐久性的抗菌效果,对皮革制品在多变天气中的储藏、特别是对皮革制品在闷热环境下长期跨洋海运过程中抗菌抗霉,具有主要意义。

韧性浆料3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60-62%热塑性树脂浆料、5-7%聚硅氧烷、10-15%抑制剂、20-23%催化剂、5-8%交联剂。其制备方法为:

s1、向分散机内加入配方比例的热塑性树脂浆料、聚硅氧烷、抑制剂和交联剂,设定分散速度为3000转/分钟,分散30分钟,至分散均匀。

s2、将分散后的浆料取出,用三辊研磨机研磨三遍,使浆料呈均匀、无颗粒状态,使用时按比例加入催化剂和两倍量的纯化水混合均匀,即可得到耐磨浆料。

通过韧性浆料和复合浆料的均匀涂覆,能够使合成革的拉伸强力、撕裂强力和耐磨性都得到提升,具有手感佳,质地细腻,透气性好的特点,同时能够使得浆料的粘性增强,与基布结合更加紧密,具有良好的乳化、分散、发泡、湿润等功能,而且具有良好的抗拉伸、抗撕裂性能以及耐磨性,可用于制造各种合成革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复合浆料4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30-37%聚氯乙烯、5-10%磷酸三正丁酯、6-13%氢氟酸、2-5%水镁石粉、1-3%环氧乙烷、8-16%唐菖蒲叶、16-21%四氢呋喃、3-7%三乙胺和2-6%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其制备方法为:

s1、将四氢呋喃和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混合,在混合过程中逐步加入水镁石粉,搅拌10-15分钟之后,将三乙胺与上述混合液混合,继续搅拌5-8分钟之后过滤,并在40-50℃环境下静置备用。

s2、将聚氯乙烯和磷酸三正丁酯在60-70℃条件下充分搅拌混合,并在120-140kpa压力下静置10-15分钟,之后加入s1中所得溶液以及唐菖蒲叶,升温至85℃,随后加入环氧乙烷和氢氟酸,充分搅拌至溶液均质,即制得复合浆料。

由于水镁石粉的粉体在进行超细粉碎后,比表面积增大,表面能升高,所以颗粒极易团聚,在与四氢呋喃、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混合过程中,能够增强浆料的粘稠性和粘连性,大大提高合成革的抗拉强度。

面层5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45-50%高含氢聚硅氧烷、3-8%增粘树脂、1.5-4%抑制剂、3.5-6%溶剂和25-30%硅烷偶联剂。其制备方法为:

s1、将增粘树脂和溶剂按比例放入分散机中,设定分散速度为3000转/分钟,分散30分钟至完全均匀。

s2、然后按配比加入高含氢聚硅氧烷、抑制剂和硅烷偶联剂,以3000转/分钟分散15分钟,至浆料呈均匀状态,使用时按比例加入催化剂,得到面层浆料。

高镜面层6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70-75%湿气固化树脂和25-30%醋酸丁酯。其制备方法为:

将湿气固化树脂和醋酸丁酯加入行星搅拌机中,连续搅拌15分钟至均匀状态,即得高镜面层的混合液浆料。

本发明经过淋膜镜面处理之后,赋予皮革表面亮丽的光泽,而且具有强度高、耐磨、透气、耐老化、耐溶剂、质地柔软、外观漂亮等优点,加工性能也好,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美观度以及质量。

一种前述皮带用抗拉抗皱合成革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混合纺织。步骤二,韧性浆料的涂覆。步骤三,复合浆料的涂覆。步骤四,面层的涂覆。步骤五,高镜面层的淋覆。步骤六,后处理。其中:

在步骤一中:

s1、将涤纶丝为芯层,外包玄武岩纤维的包芯纱、表面有卷曲的涤纶复合低弹丝和表面光滑无卷曲的涤纶全牵伸丝进行混纺为经偏纱线。

s2、将记忆聚氨酯纤维浸泡在有机抗菌剂中24h后,带液率为10-30%,以经偏纱线为经线,记忆聚氨酯纤维为纬线按平纹组织相互交错编织。

s3、对上述所形成的面料依次进行加热烫平、压光和烘干处理。

在步骤二中,将制备好的韧性浆料均匀刮涂在上述面料的表面,厚度为0.04-0.06mm,送入烘干箱以温度为70℃的恒温状态进行烘干处理,干燥率为80%时取出备用。

在步骤三中,将复合浆料均匀涂覆在离型纸上,涂覆厚度为0.01-0.05mm,烘干箱温度为80-100℃,烘干时长为20min,备用。

在步骤四中,将面层浆料均匀涂覆在韧性浆料的表面,涂覆厚度为0.01-0.05mm,送入烘干箱以温度为80℃的恒温状态进行烘干处理,干燥率为90%时取出备用。

在步骤五中,贴布,将步骤三中的离型纸与面层进行贴合,随后适当压力滚压后,将高镜面浆料均匀淋覆在其表面,随后放入烘干箱,烘干温度为120-150℃,烘烤时间为20分钟,取出后既得半成品合成革面料。

在步骤六中,将上述所得半成品合成革面料进行后处理,其中包括染色、磨面、干法贴面、压花、表处、揉纹均同常规工艺。

在以下实施例中,主要是对各项浆料的百分比含量进行精确,以此选出本发明的最优实施例,其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皮带用抗拉抗皱合成革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与实施例1基本上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抗皱层2由形状记忆聚氨酯纤维以及有机抗菌剂通过纺丝技术复合形成,兼具形状记忆性能和抗菌功能,有机抗菌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15%多元醇、3%酸酐、9%多元胺、35%盐酸胍和45%低分子有机硅氧烷。

韧性浆料3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60%热塑性树脂浆料、5%聚硅氧烷、10%抑制剂、20%催化剂、5%交联剂。

复合浆料4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30%聚氯乙烯、5%磷酸三正丁酯、6%氢氟酸、2%水镁石粉、1%环氧乙烷、8%唐菖蒲叶、16%四氢呋喃、3%三乙胺和2%甲基三乙氧基硅烷。

面层5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45%高含氢聚硅氧烷、3%增粘树脂、1.5%抑制剂、3.5%溶剂和25%硅烷偶联剂。

高镜面层6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70%湿气固化树脂和25%醋酸丁酯。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皮带用抗拉抗皱合成革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与实施例1、2均基本上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抗皱层2由形状记忆聚氨酯纤维以及有机抗菌剂通过纺丝技术复合形成,兼具形状记忆性能和抗菌功能,有机抗菌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18%多元醇、5%酸酐、13%多元胺、37%盐酸胍和46.5%低分子有机硅氧烷。

韧性浆料3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61%热塑性树脂浆料、6%聚硅氧烷、12%抑制剂、22%催化剂、6.5%交联剂。

复合浆料4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34%聚氯乙烯、7.5%磷酸三正丁酯、9.5%氢氟酸、4%水镁石粉、2%环氧乙烷、13.5%唐菖蒲叶、18.5%四氢呋喃、5%三乙胺和4%甲基三乙氧基硅烷。

面层5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47%高含氢聚硅氧烷、5%增粘树脂、3%抑制剂、4.9%溶剂和27.5%硅烷偶联剂。

高镜面层6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72%湿气固化树脂和28%醋酸丁酯。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皮带用抗拉抗皱合成革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与实施例1-3均基本上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抗皱层2由形状记忆聚氨酯纤维以及有机抗菌剂通过纺丝技术复合形成,兼具形状记忆性能和抗菌功能,有机抗菌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20%多元醇、7%酸酐、16%多元胺、40%盐酸胍和49%低分子有机硅氧烷。

韧性浆料3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62%热塑性树脂浆料、7%聚硅氧烷、15%抑制剂、23%催化剂、8%交联剂。

复合浆料4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37%聚氯乙烯、10%磷酸三正丁酯、13%氢氟酸、5%水镁石粉、3%环氧乙烷、16%唐菖蒲叶、21%四氢呋喃、7%三乙胺和6%甲基三乙氧基硅烷。

面层5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50%高含氢聚硅氧烷、8%增粘树脂、4%抑制剂、6%溶剂和30%硅烷偶联剂。

高镜面层6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75%湿气固化树脂和30%醋酸丁酯。

本发明提供的抗皱层采用记忆聚氨酯纤维以及有机抗菌剂通过纺丝技术复合形成,能够兼具形状记忆性能和抗菌功能,主要表现在其手感较柔软,应变可达300%甚至更大,容易赋形,有较高的形状稳定性,机械性质可调节范围较大,即仅对其化学结构和组成进行细微的改变,就可以使其形状记忆转变温度和机械性质获得较大变化,在合成革出现折痕以及皱纹时,通过抚平即可使皮革恢复其原始状态,因此使合成革面料具有良好的抗皱性能,提高腰带表面的平整度以及美观性,本发明通过韧性浆料和复合浆料的均匀涂覆,能够使合成革的拉伸强力、撕裂强力和耐磨性都得到提升,具有手感佳,质地细腻,透气性好的特点,同时能够使得浆料的粘性增强,与基布结合更加紧密,具有良好的乳化、分散、发泡、湿润等功能,而且具有良好的抗拉伸、抗撕裂性能以及耐磨性,可用于制造各种合成革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本发明使得处理后的皮革表面颜色均一,鲜艳,而且具有优异的抗拉强度,染色后的合成革抗拉强度高,可以改善合成革的理化性能,抗拉强度增加,硬度增加,解决断革问题,其具有折痕小、柔和度好、正面密度均匀、平整度好,渗透快速均匀等优点,满足了成革不起皱、弯折无折痕的特点,同时还具有较高拉断及撕裂强度,保证了腰带的物理机械强度高、耐用性好的要求,本发明经过淋膜镜面处理之后,赋予皮革表面亮丽的光泽,而且具有强度高、耐磨、透气、耐老化、耐溶剂、质地柔软、外观漂亮等优点,加工性能也好,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美观度以及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