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机返板出板自动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10009发布日期:2021-06-25 14:45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压机返板出板自动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地板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机返板出板自动化系统。


背景技术:

2.木地板以其天然环保、质感厚实温润、纹理美观自然等优点,深受人们的喜爱,随着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不断准求,一种耐磨性能好,造型美观的复合地板应运而生。在复合地板的制造工艺中,需将耐磨层、装饰层、基层、平衡层通过热压紧密贴合在一起,在这一操作中所使用的热压机中对热压效果起着较为关键的作用。
3.现有的大多热压机结构复杂,加热压合效率低,部分甚至需进行多次热压,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压机返板出板自动化系统。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压机返板出板自动化系统,包括自动出板机构、复合地板自动识别系统、复合地板位置自动调整机构、搬运机构、在线检测设备和自动返板机构,所述自动出板机构用于将压机中的复合地板推出,所述复合地板自动识别系统用于识别复合地板的位置,所述复合地板位置自动调整机构用于将复合地板调整至适当的位置,所述搬运机构用于将复合地板推出压机或者拉回至压机中适当的位置,所述在线检测设备用于检测复合地板热压后的状态,包括检测热压后的厚度、温度,所述自动返板机构用于将复合地板拉回至压机中。
6.可选地,所述压机包括外部框架,内部包含若干组加压装置、加热装置及压板,所述加压装置包括与外部框架相连的连接部、加压部及缓冲部,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上加热部及下加热部,均为为中空结构,内部设置有若干组平行设置的相互独立的热流管道,所述压板包括上压板及下压板,所述上加热部上压板贴合连接,所述下加热部和下压板贴合连接,外部框架外设置有加热器,与所述热流管道的两端分别通过进液管道和出液管道相连通,所述加热器与进液管道之间的管路上设有进液泵,所述加热器与出液管道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出液泵,所述热流管道的进出液口分别设置有流量控制阀。
7.按照本发明所述的压机返板出板自动化系统,使得复合地板可以全自动化地进出压机,从而大大减少了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8.图1是压机的结构示意图;
9.图2是压机中加热加热系统结构示意图;
10.图3是压机中加热流道示意图;
11.图4是压机中进液/出液管道截面示意图。
12.附图标记说明
13.1外部框架
ꢀꢀꢀꢀꢀꢀꢀ
2加压装置
ꢀꢀꢀꢀꢀꢀꢀꢀꢀ
201连接部
14.202加压部
ꢀꢀꢀꢀꢀꢀꢀ
203缓冲部
ꢀꢀꢀꢀꢀꢀꢀꢀꢀ
3加热装置
15.301上加热部
ꢀꢀꢀꢀꢀ
302下加热部
ꢀꢀꢀꢀꢀꢀꢀ
303热流管道
16.4压板
ꢀꢀꢀꢀꢀꢀꢀꢀꢀꢀꢀ
401上压板
ꢀꢀꢀꢀꢀꢀꢀꢀꢀ
402下压板
17.5加热器 6温度控制器 7进液泵
18.8出液泵 9流量控制阀
ꢀꢀꢀꢀꢀꢀꢀ
10进液管道
19.1001进液子管道
ꢀꢀ
1002进液母管道
ꢀꢀꢀꢀ
11出液管道
20.1101出液子管道
ꢀꢀ
1102出液母管道
ꢀꢀꢀꢀ
1201外部保护层
21.1202中部保温层
ꢀꢀ
1203内部传输层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23.本发明所述的压机返板出板自动化系统包括自动出板机构、复合地板自动识别系统、复合地板位置自动调整机构、搬运机构、在线检测设备和自动返板机构,所述自动出板机构用于将压机中的复合地板推出,所述复合地板自动识别系统用于识别复合地板的位置,所述复合地板位置自动调整机构用于将复合地板调整至适当的位置,所述搬运机构用于将复合地板推出压机或者拉回至压机中适当的位置,所述在线检测设备用于检测复合地板热压后的状态,包括检测热压后的厚度、温度,所述自动返板机构用于将复合地板拉回至压机中。
24.如图1-图4所示,压机中的加热系统包括外部框架1,内部包含若干组加压装置2、加热装置3及压板4,所述加压装置2包括与外部框架1相连的连接部201、加压部202及缓冲部203,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上加热部301 及下加热部302,均为为中空结构,内部设置有若干组平行设置的相互独立的热流管道303,所述压板4包括上压板401及下压板402,所述上加热部 301和上压板401贴合连接,所述下加热部302和下压板402贴合连接,外部框架1外设置有加热器5,与所述热流管道303的两端分别通过进液管道 10和出液管道11相连通,所述加热器5与进液管道10之间的管路上设有进液泵7,所述加热器5与出液管道11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出液泵8,所述热流管道303的进出液口分别设置有流量控制阀9,该流量控制阀9可根据实际工艺需求调整阀门大小。
25.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加热器5将加热液加热至所需温度后通过进液泵7 由进液管道10传输至加热装置3中的热流管道303,实现对压板4的加热,在出液泵的8的工作下,加热液经过全部热流管道路程后经出液管道11重新传输回加热器5,再次加热至所需温度后传输至加热板4中进行加热,周而复始,实现加热液的循环利用。另一方面采用了上下双面压合的结构,压合效率高,压合质量优良。
26.在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每组热流管道303均为沿蛇形排布的流道组 30301,通过此排布方式,使得热量分布更均匀,以获得均一的热压效果。
27.进一步地,所述流道组30301的管道内径可以为10-30mm,更优选地,所述管道内径可以为12-20mm。
28.更进一步地,所述上加热部301及下加热部302中分别设置有5-10组热流管道303,更优选地,设置有6-8组所述的热流管道,覆盖整个加热板的加热面实现加热。
29.另外,所述加热器5还可以设置有温度控制器6,该温度控制器实时监控加热器中的液体温度,以所需温度为目标进行动态加热,实现精准控温。
30.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进液管道10的构造包括与所述各热流管道303进液口相连的进液子管道1001和各进液子管道1001汇聚而成的进液母管道1002;所述出液管道11的构造包括与所述各热流管道303 出液口相连的出液子管道1101和各出液子管道1101汇聚而成的出液母管道 1102。通过该种母管道与子管道结合的构造,进一步简化管路结构,节省设备空间,便于操作与管理。
31.在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进液管道10和出液管道11均为多层管道构造,包括外部保护层1201、中部保温层1202和内部传输层1203。内部传输层1203为与加热液直接接触的工作管,起传输作用,中部保温层1202能较大限度隔绝热量传导,减缓加热液在传输过程中温度的降低,外部保护层1201起到保护保温层并延长其寿命的作用,外形美观且方便管理。使用多层管道构造的进液管道使得进入加热板的加热液温度较高,提升了加热效率;使用多层管道构造的出液管道使得回流到加热器的加热液在出液管道中散失更少的热量,在加热器中使用更小的功率更短的时间即可升温回指定加热温度,实现节能降耗,减低生产成本。
32.进一步地,所述中部保温层1202的径向厚度为5-30mm,优选为 10-20mm,保温层厚度过低时,不能起到较好的保温效果,传输过程仍会存在较大的热量散失;随着保温层的厚度的不断增加,保温效果增加十分有限,且会导致管道体积过大,影响外形的美观且不便于管理。
33.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压板4中与地板接触的一侧的表面设置有纹路。可根据工艺需求设置各种logo或增加美观性的花纹,在热压过程中转移至地板表面。
34.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具体如图1-4所示,提供了一种包括外部框架1,内部包含若干组加压装置2、加热装置3及压板4,所述加压装置2 包括与外部框架1相连的连接部201、加压部201及缓冲部203,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上加热部301及下加热部302,均为为中空结构,内部设置有若干组平行设置的相互独立的热流管道303,每组热流管道303均为沿蛇形排布的流道组30301,其管道内径为15mm,所述上加热部301及下加热部302 中分别设置有7组热流管道303,所述压板4包括上压板401及下压板402,所述上加热部301和上压板401贴合连接,所述下加热部302和下压板402 贴合连接,外部框架1外设置有加热器5,与所述热流管道303的两端分别通过进液管道10和出液管道11相连通,所述加热器5与进液管道10之间的管路上设有进液泵7,所述加热器5与出液管道11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出液泵8,所述热流管道303的进出液口分别设置有流量控制阀9,所述加热器5 还可以设置有温度控制器6,所述进液管道10的构造包括与所述各热流管道 303进液口相连的进液子管道1001和各进液子管道1001汇聚而成的进液母管道1002;所述出液管道11的构造包括与所述各热流管道303出液口相连的出液子管道1101和各出液子管道1101汇聚而成的出液母管道1102,所述进液管道10和出液管道11均为多层管道构造,包括外部保护层1201、中部保温层1202和内部传输层1203,其中中部保温层1202的径向厚度为10mm,所述上压板401与地板接触的一侧的表面设置有纹路。
35.在该压机使用过程中,加热器5将加热液加热至所需温度后通过进液泵 7由进液管道10传输至加热装置3中的热流管道303,实现对压板4的加热,在出液泵的8的工作下,加热液经过全部热流管道路程后经出液管道11重新传输回加热器5,再次加热至所需温度后传输至加热板4中进行加热,周而复始,实现加热液的循环利用,在加热装置3温度升至指定水平后,加压装置2中的加压部2施加向下的压力实现地板的热压,加压部202下设置的缓冲部203,用于防止加压装置2对加热装置3的冲击造成损坏。
36.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技术特征以任何其它的合适方式进行组合,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