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银丝的绒毛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46898发布日期:2019-12-31 13:59阅读:9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银丝的绒毛面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服装面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银丝的绒毛面料。



背景技术:

服装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产品,在现代社会中已不仅仅是简单追求蔽体保暖等简单的要求,而是对美观性及其他功能效果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面料结构单一,表面平平的,没有层次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银丝的绒毛面料,该绒毛面料的第一绒毛层和第二绒毛层凸出基布层表面,且触感柔顺,第一绒毛层和第二绒毛层之间具有隔离区,使面料摸上去具有层次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银丝的绒毛面料,它包括基布层、若干银丝、第一绒毛层和第二绒毛层,其特征在于,基布层由锦纶经纱和锦纶纬纱交错编织而成,所述的第一绒毛层和第二绒毛层编织在基布层上,所述的第一绒毛层和第二绒毛层之间具有供银丝编织的隔离区,隔离区上沿其长度方向编织有若干根银丝。

锦纶经纱和锦纶纬纱交错编织而成基布层具有良好的弹性,第一绒毛层和第二绒毛层编织在基布层上使该面料触感柔顺,隔离区位于第一绒毛层和第二绒毛层之间使面料具有层次感,且隔离区上的银丝给面料增加美观性,相较于普通面料,银丝使该面料更显眼。

进一步的,所述的隔离区内编织有三根银丝,隔离区与第一绒毛层的边缘编织有第一银丝,隔离区与第二绒毛层的边缘编织第二银丝,隔离区中心编织有第三银丝。

进一步的,所述的银丝的大小为75d。

进一步的,所述的隔离区宽度2-3mm。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绒毛层和第二绒毛层为两种不同的颜色。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绒毛层宽度为2-2.5mm,厚度为0.05-1mm,第二宽度为2-2.5mm,厚度为0.05-1mm。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绒毛层和第二绒毛层上分别编织有四根银丝。四根银丝将第一绒毛层和第二绒毛层分隔成一个个条形区块,增加第一绒毛层和第二绒毛层的层次感。

本带银丝的绒毛面料的优点有:

1.该绒毛面料的第一绒毛层和第二绒毛层之间具有隔离区,使面料摸上去具有层次感。

2.银丝给较暗的面料添加了亮色,更加吸引眼球;隔离区上的银丝给面料增加美观性,相较于普通面料,银丝使该面料更显眼。

3.第一绒毛层和第二绒毛层凸出基布层表面,且触感柔顺,基布层由锦纶经纱和锦纶纬纱交错编织而成,拥有良好的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带银丝的绒毛面料结构示意图。

图2是面料截面示意图。

图中:1、银丝;2、第一绒毛层;3、隔离区;4、第二绒毛层;5、基布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银丝的绒毛面料,它包括基布层5、若干银丝1、第一绒毛层2和第二绒毛层4,其特征在于,基布层5由锦纶经纱和锦纶纬纱交错编织而成,所述的第一绒毛层2和第二绒毛层4编织在基布层5上,所述的第一绒毛层2和第二绒毛层4之间具有供银丝1编织的隔离区3,隔离区3上沿其长度方向编织有若干根银丝1。

所述的隔离区3内编织有三根银丝1,隔离区3与第一绒毛层2的边缘编织有第一银丝,隔离区3与第二绒毛层4的边缘编织第二银丝,隔离区3中心编织有第三银丝。

所述的银丝1的大小为75d。

所述的隔离区3宽度2-3mm。

所述的第一绒毛层2和第二绒毛层4为两种不同的颜色。

所述的第一绒毛层2宽度为2-2.5mm,厚度为0.05-1mm,第二宽度为2-2.5mm,厚度为0.05-1mm。

所述的第一绒毛层2和第二绒毛层4上分别编织有四根银丝1。四根银丝1将第一绒毛层2和第二绒毛层4分隔成一个个条形区块,增加第一绒毛层2和第二绒毛层4的层次感。

该绒毛面料的第一绒毛层2和第二绒毛层4之间具有隔离区3,使面料摸上去具有层次感。银丝1给较暗的面料添加了亮色,更加吸引眼球;

第一绒毛层2和第二绒毛层4凸出基布层5表面,且触感柔顺,基布层5由锦纶经纱和锦纶纬纱交错编织而成,拥有良好的弹性。

锦纶经纱和锦纶纬纱交错编织而成基布层5具有良好的弹性,第一绒毛层2和第二绒毛层4编织在基布层5上使该面料触感柔顺,隔离区3位于第一绒毛层2和第二绒毛层4之间使面料具有层次感,且隔离区3上的银丝1给面料增加美观性,相较于普通面料,银丝1使该面料更显眼。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