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枪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04471发布日期:2020-04-14 21:16阅读:6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枪套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安防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枪套。



背景技术:

佩戴枪支已然成为警察及其它安防人员的重要执法方式之一,而枪支的安放是至关重要的,既要便于携带、不影响人员行动,又要能够实现简易、快捷的取放才是现代枪支枪套的基本要求。

许多的枪支枪套设计包含有用于支撑枪套上配件的安装导轨,使用枪套配件导轨接口,可以使得枪支沿着导轨很容易地安放到枪套中以及从中取出。但是,现有的枪套普遍采用普通的皮具枪套或是硬胶枪套,在枪套设计上太过简单,仅仅是起到保护枪支作用,不能简易、快捷地取放枪支,现有的枪套扣带也是采用按扣、黏贴带或磁性吸附的方式卡合枪支,在取枪支时需要解开按扣、黏贴带,取放复杂,解开的枪套扣带只有一边固定,另一边还可能对使用者造成影响;而磁性吸附需要增加磁性材料装置,增加了枪套结构复杂度,不利于用户快速使用。用户在佩戴过程中可能无意碰开按扣或黏贴带,不利于放置枪支的安全稳定性。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取放方便、快捷,稳定性强且安全性高的枪支枪套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枪套,解决现有技术中没有取放方便、快捷,稳定性强且安全性高的枪支枪套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种枪套,包括:枪支套壳、机构翻盖件及拇指解锁机构;其中,

所述枪支套壳,包括:容纳枪支的中空腔及所述枪支拔插入口的开口,所述开口位于所述中空腔的一端;

所述机构翻盖件,位于所述枪支套壳的所述开口处,通过扣带与转孔连接构成,所述扣带,为u型扣带,且所述u型扣带的u型开口端分别与所述枪支套壳上中空腔两侧壁的所述转孔相连接,所述扣带绕着所述转孔转动,所述机构翻盖件扣合在所述开口处卡住收纳在所述枪支套壳内的所述枪支;

所述拇指解锁机构,位于所述枪支套壳的所述开口处外侧,包括:拇指解锁按键及翻盖件卡块;所述翻盖件卡块,位于所述扣带的u型开口端,设置有卡位槽;所述拇指解锁按键,设置有卡位杆,所述卡位杆与扣带扣合状态下的所述卡位槽相配合;所述拇指解锁按键沿着所述枪支拔出方向移动,所述卡位杆插入所述卡位槽中将所述扣带扣合在所述开口处;所述拇指解锁按键沿所述枪支插入方向移动,所述卡位杆从所述卡位槽中拔出解除所述扣带在所述开口处的扣合。

可选地,其中,该枪套还包括:行程槽,位于所述枪支套壳的开口端,其行程方向朝向所述枪支拔出的方向;在所述拇指解锁按键上设置有行程滑块,所述行程滑块卡合在所述行程槽内,沿着所述行程方向来回滑动。

可选地,其中,所述拇指解锁按键,还包括有:弹性机构,所述弹性机构一端连接所述拇指解锁按键,另一端连接所述枪支套壳的外壳,且所述弹性机构的弹力方向朝向所述枪支拔出的方向。

可选地,其中,所述弹性机构为弹簧。

可选地,其中,所述拇指解锁按键上接近所述翻盖件卡块的一面为弧形解锁面,所述弧形解锁面的弧形与所述翻盖件卡块相配合,且所述卡位杆为所述弧形解锁面底端上的突起。

可选地,其中,所述翻盖件卡块上,所述卡位槽所处的侧面为弧形面。

可选地,其中,所述转孔中设置有拉力弹件,所述拉力弹件一端与所述扣带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枪支套壳相连接,其拉力朝向解除所述扣带卡合的方向。

可选地,其中,该枪套还包括:拇指解锁按键盖板,与所述枪支套壳外壁相连接形成中空的拇指解锁按键滑槽,所述拇指解锁按键滑槽收纳所述拇指解锁按键。

可选地,其中,该枪套还包括:支撑件,包括:板体及安装盘;所述安装盘与所述枪支套壳外壁相贴合,所述板体,与所述安装盘相连接,且沿着所述枪支拔出方向延伸。

可选地,其中,该枪套还包括:食指解锁按键及食指解锁卡扣;其中,所述食指解锁卡扣,位于所述枪支套壳内枪支扣动扳机处,卡合或解锁所述枪支扣动扳机;所述食指解锁按键,与所述食指解锁卡扣相连接,带动所述食指解锁卡扣卡合或解锁所述枪支扣动扳机。

本申请的枪套,实现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申请的枪套,通过枪支套壳容纳枪支,利用拇指解锁机构控制机构翻盖件开合卡合枪支或解锁枪支,实现了枪支的快速装取,提升了执勤时装取和携带枪支的灵活性。

(2)本申请的枪套,通过护腰板及快拆件将枪支套可拆卸地安装至执勤人员的腰部,且通过快拆件可快速、安全地装取枪套,方便用户快速使用枪支,在枪支套上设置有按键结合卡扣控制机构翻盖件稳定地限制枪支,使用人员按压按键即可释放枪支,提升了枪支装取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枪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图1中枪套另一侧面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图1中枪套又一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图1中枪套的拇指解锁按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图1中枪套的拇指解锁按键与扣带配合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枪套的转孔中拉力弹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另一种枪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中枪套的食指解锁按键及食指解锁卡扣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6所示,图1为本实施例中一种枪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图1中枪套另一侧面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图1中枪套又一侧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中图1中枪套的拇指解锁按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中图1中枪套的拇指解锁按键与扣带配合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施例中枪套的转孔中拉力弹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该枪套结构不仅限于枪套,还可以适用电筒套、警棍套、手铐套、甩棍套、胡椒喷雾套等。该枪套,包括:枪支套壳101、机构翻盖件102及拇指解锁机构103。

其中,枪支套壳101,包括:容纳枪支的中空腔111及位于中空腔壁一端上枪支拔插入口的开口112。

机构翻盖件102,位于枪支套壳的开口处,通过扣带121与转孔122连接构成,扣带121,为u型扣带,且u型扣带的u型开口端分别与枪支套壳上中空腔两侧壁的转孔相连接,扣带121绕着转孔122转动,机构翻盖件扣合在开口处卡住收纳在枪支套壳内的枪支。

拇指解锁机构103,位于枪支套壳的开口处外侧,包括:拇指解锁按键131及翻盖件卡块132;翻盖件卡块132,位于扣带的u型开口端,设置有卡位槽133;拇指解锁按键131,设置有卡位杆134,卡位杆134与扣带扣合状态下的卡位槽133相配合;拇指解锁按键131沿着枪支拔出方向移动,卡位杆插入卡位槽中将扣带扣合在开口处;拇指解锁按键131沿枪支插入方向移动,卡位杆从卡位槽中拔出解除扣带在开口处的扣合。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该枪套还包括:行程槽201,位于枪支套壳的开口端,其行程方向朝向枪支拔出的方向;在拇指解锁按键上设置有行程滑块,行程滑块卡合在行程槽内,沿着行程方向来回滑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该枪套还包括有:弹性机构301,弹性机构一端连接拇指解锁按键131,另一端连接枪支套壳的外壳101,且弹性机构的弹力方向朝向枪支拔出的方向。可选地,弹性机构为弹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拇指解锁按键上接近翻盖件卡块的一面为弧形解锁面,弧形解锁面的弧形与翻盖件卡块相配合,且卡位杆为弧形解锁面底端上的突起。可选地,翻盖件卡块上,卡位槽所处的侧面为弧形面。拇指解锁按键上的卡位杆与翻盖件卡块上卡位槽通过机械杆与弧形槽相配合的方式实现按压拇指解锁按键,以机械传动的形式带动翻盖件卡块转动,进而达到扣带解除对枪套腔内枪支的卡位状态。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转孔122中设置有拉力弹件401,拉力弹件一端与扣带相连接,另一端与枪支套壳相连接,其拉力朝向解除扣带卡合的方向。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该枪套还包括:拇指解锁按键盖板501,与枪支套壳外壁相连接形成中空的拇指解锁按键滑槽,拇指解锁按键滑槽收纳拇指解锁按键。拇指解锁按键盖板可以与枪支套壳一体成型,也可以通过螺丝将拇指解锁按键盖板安装至枪支套壳上。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另一种枪套的结构示意图。该枪套还包括:支撑件601,包括:板体及安装盘;安装盘与枪支套壳外壁相贴合,板体,与安装盘相连接,且沿着枪支拔出方向延伸。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中枪套的食指解锁按键及食指解锁卡扣的一种结构示意图。该枪套还包括:食指解锁按键701及食指解锁卡扣702;其中,食指解锁卡扣702,位于枪支套壳内枪支扣动扳机处,卡合或解锁枪支扣动扳机;食指解锁按键701,与食指解锁卡扣相连接,带动食指解锁卡扣卡合或解锁枪支扣动扳机。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