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柔软鞋用PU泡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77882发布日期:2020-03-27 13:34阅读:734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柔软鞋用PU泡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泡棉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超柔软鞋用pu泡棉。



背景技术:

泡棉是塑料粒子发泡过的材料,简称泡棉。泡棉分为pu泡棉,防静电泡棉,导电泡棉,epe,防静电epe,poron,cr,eva,架桥pe,sbr,epdm等,泡棉具有有弹性、重量轻、快速压敏固定、使用方便、弯曲自如、体积超薄、性能可靠等一系列特点,泡棉的用途广泛,鞋服制品通常会使用pu泡棉,但是现有的鞋服制品用的pu泡棉通常较硬,穿戴不舒适,而且防水性能不好。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超柔软鞋用pu泡棉,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超柔软鞋用pu泡棉,包括泡棉本体,所述泡棉本体是由第一泡棉体、第二泡棉体和第三泡棉体构成,所述第一泡棉体和所述第二泡棉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防水层,所述第一弹性防水层与所述第一泡棉体和所述第二泡棉体之间分别均通过第一粘胶层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泡棉体和所述第三泡棉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防水层,所述第二弹性防水层与所述第二泡棉体和所述第三泡棉体之间分别均通过第二粘胶层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泡棉体的内部分别依次设置有若干第一柱形空腔和若干第二柱形空腔,所述泡棉本体的侧边设置有泡棉封边。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泡棉体的顶端设置有第一防水薄膜,所述第三泡棉体的底端设置有第二防水薄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柱形空腔的截面直径小于所述第二柱形空腔的截面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柱形空腔的内部设置有若干第一泡棉支撑柱,所述第二柱形空腔的内部设置有若干第二泡棉支撑柱。

进一步的,所述泡棉封边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三防水薄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泡棉体的硬度小于所述第二泡棉体的硬度,所述第二泡棉体的硬度小于所述第三泡棉体的硬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第一泡棉体、第二泡棉体和第三泡棉体,并且第一泡棉体、第二泡棉体和第三泡棉体的硬度依次递增,技能提高穿戴的舒适性也能提高穿戴的稳定性,通过设置第一弹性防水层和第二弹性防水层,从而能够同时具有缓冲和防水的作用,通过设置第一柱形空腔和第二柱形空腔,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缓冲效果,通过设置第一防水薄膜、第二防水薄膜和第三防水薄膜,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防水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超柔软鞋用pu泡棉的剖视图。

图中:

1、泡棉本体;2、第一泡棉体;3、第二泡棉体;4、第三泡棉体;5、第一弹性防水层;6、第一粘胶层;7、第二弹性防水层;8、第二粘胶层;9、第一柱形空腔;10、第二柱形空腔;11、泡棉封边;12、第一防水薄膜;13、第二防水薄膜;14、第一泡棉支撑柱;15、第二泡棉支撑柱;16、第三防水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柔软鞋用pu泡棉。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超柔软鞋用pu泡棉,包括超柔软鞋用pu泡棉,包括泡棉本体1,所述泡棉本体1是由第一泡棉体2、第二泡棉体3和第三泡棉体4构成,所述第一泡棉体2和所述第二泡棉体3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防水层5,所述第一弹性防水层5与所述第一泡棉体2和所述第二泡棉体3之间分别均通过第一粘胶层6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泡棉体3和所述第三泡棉体4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防水层7,所述第二弹性防水层7与所述第二泡棉体3和所述第三泡棉体4之间分别均通过第二粘胶层8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泡棉体3的内部分别依次设置有若干第一柱形空腔9和若干第二柱形空腔10,所述泡棉本体1的侧边设置有泡棉封边11。

下面具体说一下第一柱形空腔9和第二柱形空腔10的具体设置和作用。

如图1所示,第一柱形空腔9和第二柱形空腔10分别均设置在第二泡棉体3的内部,从而在走路的时候能够提供一定的缓冲力,提高穿戴者的舒适性,并且,第一柱形空腔9的截面直径小于第二柱形空腔10的截面直径,第一柱形空腔9和第二柱形空腔10依次交替排列,从而能够提高穿戴的稳定性。

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泡棉体2、第二泡棉体3和第三泡棉体4,并且第一泡棉体2、第二泡棉体3和第三泡棉体4的硬度依次递增,技能提高穿戴的舒适性也能提高穿戴的稳定性,通过设置第一弹性防水层5和第二弹性防水层7,从而能够同时具有缓冲和防水的作用,通过设置第一柱形空腔9和第二柱形空腔10,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缓冲效果,通过设置第一防水薄膜12、第二防水薄膜13和第三防水薄膜16,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防水效果。

实施例二: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泡棉体2的顶端设置有第一防水薄膜12,所述第三泡棉体4的底端设置有第二防水薄膜13,所述第一柱形空腔9的截面直径小于所述第二柱形空腔10的截面直径,所述第一柱形空腔9的内部设置有若干第一泡棉支撑柱14,所述第二柱形空腔10的内部设置有若干第二泡棉支撑柱15,所述泡棉封边11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三防水薄膜16,所述第一泡棉体2的硬度小于所述第二泡棉体3的硬度,所述第二泡棉体3的硬度小于所述第三泡棉体4的硬度。

从图1中可以看出,所述第一泡棉体2的顶端设置有第一防水薄膜12,所述第三泡棉体4的底端设置有第二防水薄膜13,所述第一柱形空腔9的截面直径小于所述第二柱形空腔10的截面直径,所述第一柱形空腔9的内部设置有若干第一泡棉支撑柱14,所述第二柱形空腔10的内部设置有若干第二泡棉支撑柱15,所述泡棉封边11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三防水薄膜16,对于第一泡棉支撑柱14和第二泡棉支撑柱15的设计,是比较常规的故此不做详细的说明。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泡棉体2、第二泡棉体3和第三泡棉体4,并且第一泡棉体2、第二泡棉体3和第三泡棉体4的硬度依次递增,技能提高穿戴的舒适性也能提高穿戴的稳定性,通过设置第一弹性防水层5和第二弹性防水层7,从而能够同时具有缓冲和防水的作用,通过设置第一柱形空腔9和第二柱形空腔10,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缓冲效果,通过设置第一防水薄膜12、第二防水薄膜13和第三防水薄膜16,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防水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