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戴式防弹防刺防砍背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27039发布日期:2020-05-20 03:20阅读:7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穿戴式防弹防刺防砍背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员保护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穿戴式防弹防刺防砍背包。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防刺服也称为防刀衣、防刃衣或防刃服,具有防刀割、防刀砍、防刀刺、防带棱角物体刮划、耐磨损、防盗等功能。穿着防刀衣时如遇磨损或用尖刀切、割、砍、刮、蹭、划时可保护穿着者不受割伤、划伤、蹭伤、砍伤,适用于公安、武警、军队、保安、司机、玻璃加工等从业人员或老人、儿童、中小学生在有被割伤的危险下穿着。目前现有防刺、防砍、防弹功能主要体现在服装上,而且重量较重,透气性差。

现有技术中有一种如公开号为103115526a的多功能防弹防刺包,其包体背部设有防弹防刺衬板,包体内部可拆卸连接有内衬有防弹防刺衬板的隔板,且该隔板能可拆卸连接在背带上并防护在使用者胸前。但这种结构的防弹防刺背包使用时步骤较为繁琐,在紧急情况下无法快速起到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安全可靠、性能优良、轻便舒适、穿戴快捷而又美观及防砍、防刺、防弹、防水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背包。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穿戴式防弹防刺防砍背包,包括包体和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装置连接于所述包体背部,所述防护装置由一后片、两侧片、两前片和两前襟构成,且所述后片、两所述侧片、两所述前片和两所述前襟形成整体结构,所述后片与所述包体背部连接,所述前片的外侧或内侧及所述前襟的内侧和外侧均设有粘合区,所述前襟能沿所述前襟和所述前片的连接处向外或向内翻折,所述前襟的粘合区与所述前片的粘合区相配合,形成开放结构,左右所述前襟的粘合区相互配合,形成闭合结构,所述防护装置包括防护外层和防护内芯,所述防护外层内设腔体,所述防护内芯插入所述腔体内。

一种内置穿戴式防弹防刺防砍背包,包括包体和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装置连接于所述包体背部,所述防护装置由一后片、两侧片、两前片和两前襟构成,且所述后片、两所述侧片、两所述前片和两所述前襟形成整体结构,所述后片与所述包体背部连接,两所述前片均设有第一腔体,两所述前襟分别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前襟的内外侧均设有粘合区,所述前襟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形成开放结构,两所述前襟拉出所述第一腔体后通过所述粘合区粘合,形成闭合结构,所述防护装置包括防护外层和防护内芯,所述防护外层内设有第二腔体,所述防护内芯插入所述第二腔体内。

优选地,所述防护装置与所述包体的连接方式为缝合或魔术贴或拉链或纽扣或卡扣。

优选地,所述前襟与所述前片的粘合方式为魔术贴或拉链或纽扣或卡扣。

优选地,两所述前襟的粘合方式为魔术贴或拉链或纽扣或卡扣。

优选地,所述防护外层设有拉链或魔术贴或纽扣。

优选地,所述防护外层材料为pu皮或防水牛津布或帆布或迷彩布。

优选地,所述防护内芯材料包括三种,第一种为锰钢片;第二种为高分子树脂片或高分子树脂颗粒;第三种为防割布或pe布或芳纶。

优选地,所述防护内芯材料中的第一种和第二种材料的排列形式为整片板材或由若干防护材料层交错层叠而成。

优选地,所述防护装置与所述包体顶部的连接处设有防护帽。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采用柔软性防刺材料作为防护垫装置的防护层,舒适柔软,灵活透气,穿戴方便,整体重量轻;

2.本实用新型可在短时间内通过向内或向外翻转粘合迅速达成防刺、防砍、防弹、防水功能;

3.本实用新型可在短时间内通过抽拉然后粘合迅速达成防刺、防砍、防弹、防水功能;

4.本实用新型原材料来源广泛,即可以采用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高性能纤维制作成高规格的军用防刺产品,也可以采用普通化纤面料制作成普通规格防刺产品;

5.本实用新型不改变原有背包的特性,容量大可放置更多物品随身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防护垫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包体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翻转过程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防护垫装置翻转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防护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包体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翻转过程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防护装置翻转后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图中:1.防护帽2.前襟3.粘合区4.前片5.侧片6.后片7.包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这种装置的结构和原理对本专业的人来说是非常清楚的。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将防刺包服装化的装置,其主要包括包体7以及与包体背部连接的防护装置。防护装置的后片6与包体7的背部连接。防护装置与包体7之间通过缝合或魔术贴或拉链或纽扣或卡扣连接。防护装置替代原有背包的背带,且具有背带同等功能,防护装置同时具有服装的外观及属性。

如图1所示,防护装置分为后片6及两个侧片5、两个前片4以及两个前襟2,左右两个侧片5、两个前片4以及两个前襟2与后片6为整体结构,防护装置前片4外侧或内侧以及前襟2的内外侧设有粘合区3,如图3所示前襟2向外或向内翻折,前襟2的粘合区3与前片4的粘合区3粘合,使防护装置成开放形式,从而实现穿戴功能。

防护外层设有拉链或魔术贴或纽扣,可以控制腔体的开关闭合。

防护装置的防护内芯均是由若干防护材料层交错层叠而成,防护内层材料包括:锰钢片、高分子树脂片/高分子树脂颗粒、防割布/pe布/芳纶。

防护装置外层材料包括:pu皮、防水牛津布、帆布、迷彩布,可用于军旅战术包、户外旅行包、学生书包等种类。

如图3所示,在需要时可将防护装置的前襟2向内或向外翻折展开后,左右前襟2通过粘合区粘合,与前片4形成闭环如图4所示,将人体胸、腹、两肋等重要部位防护起来,实现防砍、防刺防水功能,粘合方式通过魔术贴或拉链或纽扣或卡扣完成,防护装置与包体7顶部的连接处设有防护帽1,用于保护头部。

实施例2

如图5、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将防刺包服装化的装置,其主要包括包体7以及与包体背部连接的防护装置。防护装置的后片6与包体7的背部连接,防护装置替代原背包的背带且具有服装外观及属性,从而实现穿戴功能。

防护装置的防护内芯均是由若干防护材料层交错层叠而成,如图5所示,防护装置分为后片6及两个侧片5、两个前片4以及两个前襟2,左右两个侧片5、两个前片4以及两个前襟2与后片6为整体结构。防护装置的两个前片4设有第一腔体,前襟2置于前片4的第一腔体内,形成开放结构,可以通过拉链或魔术贴或纽扣控制第一腔体的开启关闭。防护外层内设有第二腔体,防护内芯置于防护外层的第二腔体内通过拉链或魔术贴或纽扣控制开启关闭。

防护装置的防护内芯材料包括:锰钢片、高分子树脂片/高分子树脂颗粒、防割布/pe布/芳纶,外层材料包括:pu皮、防水牛津布、帆布、迷彩布,可用于军旅战术包、户外旅行包、学生书包等种类。如图7所示,在需要时可将防护装置的前襟2向外拉出,通过前襟2两侧的粘合区3粘合形成闭环,如图8所示,将人体胸、腹、两肋等重要部位防护起来,实现防弹、防砍、防刺防水等功能,防护装置与包体7顶部的连接处设有防护帽1,用于保护头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