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发光体外诊断用铝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25268发布日期:2020-07-04 00:47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化学发光体外诊断用铝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诊断试剂医疗封口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化学发光体外诊断用铝箔。



背景技术:

化学发光体外诊断用铝箔是其中一个医药包装行业细化分支一种,用于诊断试剂医疗封口包装,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我国最初是在80年代开始引进设备、技术以及原材料,90年代,我国已经能够制造单色或多色相关铝箔印刷涂布设备,开始供国内产品包装企业使用,当前我国的此类铝箔也在积极探索研究仿制,在此基础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发光免疫分析试剂是指利用特异的抗原抗体反应等生物学原理,利用发光信号的强弱来判断样本中相应抗原或抗体是否存在来进行检测的一类试剂。主要包括化学发光(酶促、非酶促),电化学发光和时间分辨荧光等法。

化学发光体外诊断用铝箔凭借其综合性能优越,在诊断试剂医疗封口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受其包装外观、印刷要求、变形贴合性能影响,在生产使用的过程中易产生破损,印刷不良,所以化学发光体外诊断用铝箔生产技术要求比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化学发光体外诊断用铝箔,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化学发光体外诊断用铝箔,包括op保护层、印刷层、铝箔层和热封层,所述铝箔层的上端面设有所述印刷层,所述印刷层的外层设有所述op保护层,所述热封层固定在所述铝箔层的下端面,所述热封层包括高密度聚乙烯层、低密度聚乙烯层和聚乙烯粘合树脂层,所述聚乙烯粘合树脂层固定在所述铝箔层的端面,所述低密度聚乙烯层粘接在所述聚乙烯粘合树脂层的另一侧,所述低密度聚乙烯层的另一侧设有所述高密度聚乙烯层。

优选的,所述铝箔层的底部设有磨砂层,所述聚乙烯粘合树脂层与所述磨砂层贴合。

优选的,所述印刷层包括油墨层和整平层,所述整平层位于所述油墨层的上端面所述油墨层粘附在所述铝箔层的上端面。

优选的,所述op保护层包括聚丙烯酸酯层、抗氧化层、聚丙烯层和双向拉伸聚乙烯层,所述聚丙烯酸酯层、抗氧化层、聚丙烯层和双向拉伸聚乙烯层自上而下依次分布。

优选的,所述聚丙烯酸酯层中设有无机颗粒。

优选的,所述热封层的厚度为所述铝箔层的两倍,所述op保护层和所述印刷层的厚度之和等于所述热封层的厚度,所述op保护层、印刷层、铝箔层和热封层的厚度和为50μ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铝箔层的内侧设置热封层,热封层由高密度聚乙烯层、低密度聚乙烯层和聚乙烯粘合树脂层组成,在热封时,可以通过低密度聚乙烯层的形变降低热封过程中对铝箔的影响,因此,保证铝箔的平整性,降低印刷要求,且通过聚乙烯粘合树脂层以及高密度聚乙烯层可以使贴合更加紧密,也能使包装外观更加美观。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印刷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热封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op保护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op保护层;11、聚丙烯酸酯层;12、抗氧化层;13、聚丙烯层;14、双向拉伸聚乙烯层;2、印刷层;21、油墨层;22、整平层;3、铝箔层;4、热封层;41、高密度聚乙烯层;42、低密度聚乙烯层;43、聚乙烯粘合树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化学发光体外诊断用铝箔,包括op保护层1、印刷层2、铝箔层3和热封层4,铝箔层3的上端面设有印刷层2,印刷层2的外层设有op保护层1,热封层4固定在铝箔层3的下端面,热封层4包括高密度聚乙烯层41、低密度聚乙烯层42和聚乙烯粘合树脂层43,聚乙烯粘合树脂层43固定在铝箔层3的端面,低密度聚乙烯层42粘接在聚乙烯粘合树脂层43的另一侧,低密度聚乙烯层42的另一侧设有高密度聚乙烯层41。

本实施例中,铝箔层3的上端面设有印刷层2,印刷层2的外层设有op保护层1,热封层4固定在铝箔层3的下端面,热封层4包括高密度聚乙烯层41、低密度聚乙烯层42和聚乙烯粘合树脂层43,聚乙烯粘合树脂层43固定在铝箔层3的端面,低密度聚乙烯层42粘接在聚乙烯粘合树脂层43的另一侧,低密度聚乙烯层42的另一侧设有高密度聚乙烯层41,热封层4由高密度聚乙烯层41、低密度聚乙烯层42和聚乙烯粘合树脂层43组成,在热封时,可以通过低密度聚乙烯层42的形变降低热封过程中对铝箔的影响,形成了一层缓冲层,因此,保证铝箔的平整性,降低印刷要求,且通过聚乙烯粘合树脂层43以及高密度聚乙烯层41可以使贴合更加紧密,也能使包装外观更加美观。

具体的,铝箔层3的底部设有磨砂层,聚乙烯粘合树脂层43与磨砂层贴合,通过磨砂层可以增加与聚乙烯粘合树脂层43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粘连能力,保证铝箔层3与热封层4的整体性。

具体的,印刷层2包括油墨层21和整平层22,整平层22位于油墨层21的上端面油墨层21粘附在铝箔层3的上端面,在热封过程中,通过整平层22可以降低铝箔层3形变带来的影响,使整平层22的上端面尽量平整,对油墨层21的影响小。

具体的,op保护层1包括聚丙烯酸酯层11、抗氧化层12、聚丙烯层13和双向拉伸聚乙烯层14,聚丙烯酸酯层11、抗氧化层12、聚丙烯层13和双向拉伸聚乙烯层14自上而下依次分布,通过抗氧化层12增加对光的抗氧化性能,且通过聚丙烯层13和双向拉伸聚乙烯层14增加其强度和阻隔性。

具体的,聚丙烯酸酯层11中设有无机颗粒,无级颗粒采用无机硅颗粒,其直径在2-5μm之间,可以增加聚丙烯酸酯层11的耐磨性能。

具体的,热封层4的厚度为铝箔层3的两倍,op保护层1和印刷层2的厚度之和等于热封层4的厚度,可以形成好的op保护层1、印刷层2、铝箔层3和热封层4的厚度和为12μm~90μm。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热封层4由高密度聚乙烯层41、低密度聚乙烯层42和聚乙烯粘合树脂层43组成,在热封时,可以通过低密度聚乙烯层42的形变降低热封过程中对铝箔的影响,形成了一层缓冲层,因此,保证铝箔的平整性,降低印刷要求,且通过聚乙烯粘合树脂层43以及高密度聚乙烯层41可以使贴合更加紧密,也能使包装外观更加美观,聚乙烯粘合树脂层43与磨砂层贴合,通过磨砂层可以增加与聚乙烯粘合树脂层43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粘连能力,保证铝箔层3与热封层4的整体性,在热封过程中,通过整平层22可以降低铝箔层3形变带来的影响,使整平层22的上端面尽量平整,对油墨层21的影响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