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改性竹炭聚丙烯无纺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00779发布日期:2020-08-05 00:10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纳米改性竹炭聚丙烯无纺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纺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纳米改性竹炭聚丙烯无纺布。



背景技术:

纳米改性竹炭聚丙烯无纺布是一种环保型新型材料,属于无纺布的一种,主体以聚丙烯材料为主,由于在制作的过程中,内部含有竹炭纤维,而现代家装中,装修所采用材料产生的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产生了极大的威胁,通过使用纳米改性竹炭聚丙烯无纺布作为装修材料,能够对室内有害气体进行吸收,净化空气。

但是,现有的纳米改性竹炭聚丙烯无纺布透气性较差,仅仅能够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吸收,而无纺布的另一端与墙体完全贴合,墙体表面的有害气体不能被无纺布内部竹炭纤维所吸收,导致净化效果较差,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纳米改性竹炭聚丙烯无纺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纳米改性竹炭聚丙烯无纺布,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透气性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纳米改性竹炭聚丙烯无纺布,包括布体,所述布体的上端面设置有突出部,且突出部设置有若干个,两个相邻所述突出部之间设置有弯曲部,且弯曲部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弯曲部上呈矩形阵列开设有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布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夹层,所述第一夹层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夹层,所述第二夹层的内部设置有上竹炭纤维,所述上竹炭纤维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支撑部,且第一支撑部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第一支撑部之间均设置有空腔,所述第二夹层的下方设置有第三夹层,所述第三夹层的上方设置有隔音腔,所述隔音腔的内部设置有隔音海绵,所述第三夹层的下方设置有底部夹层,所述底部夹层的上方设置有下竹炭纤维,所述下竹炭纤维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支撑部,且第二支撑部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底部夹层上呈矩形阵列开设有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底部夹层的下方设置有粘贴部,所述布体的外部设置有边角布,且边角布的一端延伸至粘贴部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穿过第一夹层延伸至上竹炭纤维的内部,且第一通孔的直径为一毫米,所述第二通孔与粘贴部相连通,且第二通孔的直径为一毫米。

优选的,所述上竹炭纤维与第二夹层粘贴连接,且上竹炭纤维的厚度为一点五毫米,所述下竹炭纤维与第三夹层的下端粘贴连接,且下竹炭纤维的厚度为一点五毫米。

优选的,所述隔音海绵与第二夹层和第三夹层粘贴连接。

优选的,所述粘贴部与布体为一体结构,且粘贴部的厚度为一毫米。

优选的,所述布体的四周位于边角布的内部,且边角布与布体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部夹层的内部设置有若干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直径为一毫米,并且第二通孔的外端延伸至粘贴部的外部,在无纺布与墙体的贴合过程中,第二通孔与墙体直接接触,从而使得底部夹层与墙体相连通,通过在底部夹层内设置有下竹炭纤维,下竹炭纤维上与第二支撑部之间形成若干个空腔,从而方便对进入的空气进行储存,储存状态下的空气不断与竹炭纤维产生接触,进而将内部的有害物质所吸收,通过这种设计使得无纺布的整体透气性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进而起到净化墙壁与无纺布之间有害气体的作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布体的表面设置有若干弯曲部和突出部,弯曲部和突出部形成波浪形的结构,波浪形的结构提高了无纺布的表面积,从而增加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表面的第一通孔使得外部空气通过布体表面进入上竹炭纤维内部,进而对空气进行有害气体的净化,进一步提高了无纺布的透气性,同时进一步提高了纳米改性竹炭聚丙烯无纺布的净化效果。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三夹层的内部设置有隔音腔,隔音腔的内部设有隔音海绵,隔音海绵内部所形成的不规则空间能够对墙体外传入的声音进行隔绝,同时隔音海绵结构使得无纺布整体变得更加柔软,在使用效果以及功能性方便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布体的边缘设置有边角布,边角布的一端延伸至粘贴部的内部,另一端与布体的外表面相贴合,在使用过程中,边角布能够保护布体的边缘,避免在与墙体的长期接触下,边缘遭到腐蚀而导致的使用效果降低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边角布结构示意图。

图中:1、布体;2、弯曲部;3、突出部;4、第一通孔;5、第一夹层;6、第二夹层;7、第三夹层;8、粘贴部;9、上竹炭纤维;10、第一支撑部;11、空腔;12、隔音腔;13、隔音海绵;14、底部夹层;15、下竹炭纤维;16、第二支撑部;17、第二通孔;18、边角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纳米改性竹炭聚丙烯无纺布,包括布体1,布体1的上端面设置有突出部3,且突出部3设置有若干个,两个相邻突出部3之间设置有弯曲部2,且弯曲部2设置有若干个,弯曲部2上呈矩形阵列开设有第一通孔4,且第一通孔4设置有若干个,布体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夹层5,第一夹层5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夹层6,第二夹层6的内部设置有上竹炭纤维9,上竹炭纤维9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支撑部10,且第一支撑部10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支撑部10之间均设置有空腔11,第二夹层6的下方设置有第三夹层7,第三夹层7的上方设置有隔音腔12,隔音腔12的内部设置有隔音海绵13,第三夹层7的下方设置有底部夹层14,底部夹层14的上方设置有下竹炭纤维15,下竹炭纤维15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支撑部16,且第二支撑部16设置有若干个,底部夹层14上呈矩形阵列开设有第二通孔17,且第二通孔17设置有若干个,底部夹层14的下方设置有粘贴部8,布体1的外部设置有边角布18,且边角布18的一端延伸至粘贴部8的内部。

进一步,第一通孔4穿过第一夹层5延伸至上竹炭纤维9的内部,且第一通孔4的直径为一毫米,第二通孔17与粘贴部8相连通,且第二通孔17的直径为一毫米。

进一步,上竹炭纤维9与第二夹层6粘贴连接,且上竹炭纤维9的厚度为一点五毫米,下竹炭纤维15与第三夹层7的下端粘贴连接,且下竹炭纤维15的厚度为一点五毫米。

进一步,隔音海绵13与第二夹层6和第三夹层7粘贴连接。

进一步,粘贴部8与布体1为一体结构,且粘贴部8的厚度为一毫米。

进一步,布体1的四周位于边角布18的内部,且边角布18与布体1固定连接。

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在布体1的表面设置有若干弯曲部2和突出部3,弯曲部2和突出部3形成波浪形的结构,波浪形的结构提高了无纺布的表面积,从而增加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表面的第一通孔4使得外部空气通过布体1表面进入上竹炭纤维9内部,进而对空气进行有害气体的净化,进一步提高了无纺布的透气性,同时进一步提高了纳米改性竹炭聚丙烯无纺布的净化效果,通过在底部夹层14的内部设置有若干第二通孔17,第二通孔17的直径为一毫米,并且第二通孔17的外端延伸至粘贴部8的外部,在布体1与墙体的贴合过程中,第二通孔17与墙体直接接触,从而使得底部夹层14与墙体相连通,通过在底部夹层14内设置有下竹炭纤维15,下竹炭纤维15上与第二支撑部16之间形成若干个空腔11,从而方便对进入的空气进行储存,储存状态下的空气不断与竹炭纤维产生接触,进而将内部的有害物质所吸收,通过这种设计使得无纺布的整体透气性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进而起到净化墙壁与无纺布之间有害气体的作用,通过在第三夹层7的内部设置有隔音腔12,隔音腔12的内部设有隔音海绵13,隔音海绵13内部所形成的不规则空间能够对墙体外传入的声音进行隔绝,同时隔音海绵13结构使得无纺布整体变得更加柔软,在使用效果以及功能性方便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通过在布体1的边缘设置有边角布18,边角布18的一端延伸至粘贴部8的内部,另一端与布体1的外表面相贴合,在使用过程中,边角布18能够保护布体1的边缘,避免在与墙体的长期接触下,边缘遭到腐蚀而导致的使用效果降低的情况。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