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水性好的复合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52072发布日期:2020-07-04 01:26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吸水性好的复合面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吸水性好的复合面料。



背景技术:

复合面料应用了“新合纤”的高技术和新材料,具备很多优异的性能,如织物表现细洁、精致、文雅和温馨,织物外观丰满、防风、透气,具备一定的防水功能,它的主要特点是保暖和透气性好,该织物还有一个特点,耐磨性好,织物手感柔软、透气和透湿,所以在触感和生理的舒适性方面较好,但现有的复合面料在使用时吸水性差,导致在穿着时衣服与皮肤紧密接触,影响人们穿着的舒适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吸水性好的复合面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水性好的复合面料,具备吸水性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复合面料在使用时吸水性差,导致在穿着时衣服与皮肤紧密接触,影响人们穿着舒适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吸水性好的复合面料,包括复合面料本体,所述复合面料本体的表面通过水性乳胶水连接有超柔珊瑚绒面料层,所述超柔珊瑚绒面料层的顶部通过水性乳胶水连接有透气盖棉面料层,所述透气盖棉面料层的顶部通过水性乳胶水连接有针织单向导湿面料层,所述针织单向导湿面料层的顶部通过水性乳胶水连接有超细纤维毛巾面料层,所述超细纤维毛巾面料层的顶部通过水性乳胶水连接有超细纤维经编涤棉面料层,所述复合面料本体的内腔通过水性乳胶水连接有双面吸水海绵面料层。

优选的,所述双面吸水海绵面料层的内腔通过水性乳胶水连接有吸水颗粒面料层,所述吸水颗粒面料层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微型通孔。

优选的,所述超柔珊瑚绒面料层和透气盖棉面料层的厚度为0.011mm-0.014mm,所述针织单向导湿面料层的厚度为0.012mm-0.016mm。

优选的,所述超细纤维毛巾面料层和超细纤维经编涤棉面料层的厚度为0.016mm-0.019mm,所述双面吸水海绵面料层的厚度为0.012mm-0.018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复合面料本体的表面通过水性乳胶水连接有超柔珊瑚绒面料层,起到了吸水的效果,通过超柔珊瑚绒面料层的顶部通过水性乳胶水连接有透气盖棉面料层,起到了透气排汗的效果,通过透气盖棉面料层的顶部通过水性乳胶水连接有针织单向导湿面料层,起到了导湿的效果,通过针织单向导湿面料层的顶部通过水性乳胶水连接有超细纤维毛巾面料层,超细纤维毛巾面料层的顶部通过水性乳胶水连接有超细纤维经编涤棉面料层,起到了进一步吸水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复合面料在使用时吸水性差,导致在穿着时衣服与皮肤紧密接触,影响人们穿着舒适度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双面吸水海绵面料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吸水颗粒面料层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复合面料本体;2、超柔珊瑚绒面料层;3、透气盖棉面料层;4、针织单向导湿面料层;5、超细纤维毛巾面料层;6、超细纤维经编涤棉面料层;7、双面吸水海绵面料层;8、吸水颗粒面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复合面料本体1、超柔珊瑚绒面料层2、透气盖棉面料层3、针织单向导湿面料层4、超细纤维毛巾面料层5、超细纤维经编涤棉面料层6、双面吸水海绵面料层7和吸水颗粒面料层8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请参阅图1-3,一种吸水性好的复合面料,包括复合面料本体1,复合面料本体1的表面通过水性乳胶水连接有超柔珊瑚绒面料层2,起到了吸水的效果,超柔珊瑚绒面料层2的顶部通过水性乳胶水连接有透气盖棉面料层3,起到了透气排汗的效果,透气盖棉面料层3的顶部通过水性乳胶水连接有针织单向导湿面料层4,起到了导湿的效果,超柔珊瑚绒面料层2和透气盖棉面料层3的厚度为0.011mm-0.014mm,针织单向导湿面料层4的厚度为0.012mm-0.016mm,针织单向导湿面料层4的顶部通过水性乳胶水连接有超细纤维毛巾面料层5,超细纤维毛巾面料层5的顶部通过水性乳胶水连接有超细纤维经编涤棉面料层6,起到了进一步吸水的效果,复合面料本体1的内腔通过水性乳胶水连接有双面吸水海绵面料层7,超细纤维毛巾面料层5和超细纤维经编涤棉面料层6的厚度为0.016mm-0.019mm,双面吸水海绵面料层7的厚度为0.012mm-0.018mm,双面吸水海绵面料层7的内腔通过水性乳胶水连接有吸水颗粒面料层8,吸水颗粒面料层8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微型通孔。

使用时,通过复合面料本体1的表面通过水性乳胶水连接有超柔珊瑚绒面料层2,起到了吸水的效果,通过超柔珊瑚绒面料层2的顶部通过水性乳胶水连接有透气盖棉面料层3,起到了透气排汗的效果,通过透气盖棉面料层3的顶部通过水性乳胶水连接有针织单向导湿面料层4,起到了导湿的效果,通过针织单向导湿面料层4的顶部通过水性乳胶水连接有超细纤维毛巾面料层5,超细纤维毛巾面料层5的顶部通过水性乳胶水连接有超细纤维经编涤棉面料层6,起到了进一步吸水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复合面料在使用时吸水性差,导致在穿着时衣服与皮肤紧密接触,影响人们穿着舒适度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吸水性好的复合面料,包括复合面料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面料本体(1)的表面通过水性乳胶水连接有超柔珊瑚绒面料层(2),所述超柔珊瑚绒面料层(2)的顶部通过水性乳胶水连接有透气盖棉面料层(3),所述透气盖棉面料层(3)的顶部通过水性乳胶水连接有针织单向导湿面料层(4),所述针织单向导湿面料层(4)的顶部通过水性乳胶水连接有超细纤维毛巾面料层(5),所述超细纤维毛巾面料层(5)的顶部通过水性乳胶水连接有超细纤维经编涤棉面料层(6),所述复合面料本体(1)的内腔通过水性乳胶水连接有双面吸水海绵面料层(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水性好的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吸水海绵面料层(7)的内腔通过水性乳胶水连接有吸水颗粒面料层(8),所述吸水颗粒面料层(8)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微型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水性好的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柔珊瑚绒面料层(2)和透气盖棉面料层(3)的厚度为0.011mm-0.014mm,所述针织单向导湿面料层(4)的厚度为0.012mm-0.016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水性好的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细纤维毛巾面料层(5)和超细纤维经编涤棉面料层(6)的厚度为0.016mm-0.019mm,所述双面吸水海绵面料层(7)的厚度为0.012mm-0.018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水性好的复合面料,包括复合面料本体,所述复合面料本体的表面通过水性乳胶水连接有超柔珊瑚绒面料层,所述超柔珊瑚绒面料层的顶部通过水性乳胶水连接有透气盖棉面料层,所述透气盖棉面料层的顶部通过水性乳胶水连接有针织单向导湿面料层。本实用新型通过复合面料本体的表面通过水性乳胶水连接有超柔珊瑚绒面料层,起到了吸水的效果,通过超柔珊瑚绒面料层的顶部通过水性乳胶水连接有透气盖棉面料层,起到了透气排汗的效果,通过透气盖棉面料层的顶部通过水性乳胶水连接有针织单向导湿面料层,起到了导湿的效果,通过超细纤维毛巾面料层和超细纤维经编涤棉面料层的配合,起到了进一步吸水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叶玉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赛纳斯纺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23
技术公布日:2020.07.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