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转运乏燃料贮存罐的屏蔽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66708发布日期:2020-06-12 14:24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转运乏燃料贮存罐的屏蔽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转运乏燃料贮存罐的技术,属反应堆退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一座核设施或核动力装置中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放射性来源于燃料组件,如何安全、可靠的处理、处置乏燃料组件是反应堆退役过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

在我国某研究堆退役过程中,提出了一种乏燃料组件干式贮存技术,即:将反应堆乏燃料组件在水池中卸料,装入乏燃料贮存罐中,通过屏蔽转运容器,转运至贮存井内暂存。考虑乏燃料贮存工艺和经济性,我国设计的乏燃料贮存罐不具有屏蔽功能,因此,需要一种屏蔽转运容器来实现乏燃料贮存罐在水池和贮存井之间的转运。乏燃料在贮存井内暂存一定时间后,需要运送至核燃料后处置厂进行处置,这时同样需要一种屏蔽转运容器来实现乏燃料贮存罐在贮存井和屏蔽运输容器之间的转运。

无论是乏燃料贮存罐从保存水池转运至干燥井内,或是从干燥井转运至屏蔽运输容器中外运,均需要借助屏蔽转运容器实现操作。因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转运乏燃料贮存罐的屏蔽容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转运乏燃料贮存罐的屏蔽容器,其可以实现乏燃料贮存罐从保存水池转运至干燥井内、或是从干燥井转运至屏蔽运输容器过程中的屏蔽,保护工作人员、公众和环境安全。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转运乏燃料贮存罐的屏蔽容器,

包括上盖板组件、筒体组件、下盖板组件,其中上盖板组件设置在筒体组件的上端口处,下盖板组件设置在筒体组件的下端口处;

下盖板组件包括底座、左拉门、右拉门,其中,左拉门、右拉门可以互相靠拢和分离从而组成一个屏蔽板,左拉门、右拉门均位于底座与筒体组件的下端口之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左拉门面向右拉门的一面为斜面,右拉门面向左拉门的一面为斜面,左拉门的斜面与右拉门的斜面匹配,左拉门的斜面与右拉门的斜面均与筒体组件的轴线的夹角为a,a的取值范围为:90>a>0。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左拉门远离右拉门的一面设有拉手,右拉门远离左拉门的一面设有拉手。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屏蔽板与底座之间还设置有嵌入式的托板;托板嵌入到底座内或托板嵌入到左拉门、右拉门面向底座的一面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底座上开设有排水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筒体组件包括外筒、内筒、设置在外筒、内筒之间的屏蔽体。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外筒上设置有容器吊耳。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屏蔽体为100mm厚铅层。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上盖板组件包括顶盖、紧固螺栓、导向座,所述导向座是在筒体组件的上端口,导向座的上端面开有螺孔,所述顶盖罩在导向座的上端面上,所述紧固螺栓穿过顶盖后插入到导向座的螺孔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顶盖上端面设置有顶盖吊环。

本实用新型整体形状为圆柱体结构,主要包括上盖板组件、筒体组件和下盖板组件。其中,上盖板组件主要由顶盖、紧固螺栓、顶盖吊环、导向座组成,筒体组件主要由外筒、屏蔽体、内筒、容器吊耳组成,下盖板组件主要由左拉门、右拉门、拉手、托板、底座、排水孔组成。

其中,下盖板组件主要采用左拉门、右拉门、底座组成,其中,左拉门、右拉门可以互相闭合和关闭,因此,可以提高转运时的装卸效率。同时,其左拉门、右拉门采用了斜面设计,从而很好的起到屏蔽效果。另外,由于左拉门、右拉门是屏蔽结构,因此其重量较大,为了克服难以抽拉的问题,因此,其采用托板实现滑动,其结构类似于抽屉的导轨结构。

另外,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的筒体组件采用双层筒体加屏蔽体的设计,实现厚重的屏蔽效果。

另外,优选的,对于本实用新型上盖板组件主要由顶盖、紧固螺栓、导向座组成,其能实现快速装配。

总的来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解决了乏燃料贮存罐转运过程中屏蔽的技术难题;提高了乏燃料贮存罐转运的工作效率;减少了乏燃料贮存罐转运过程中放射性对环境的影响;保护了工作人员的辐射安全,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附图1为屏蔽转运容器正视图。

附图2为屏蔽转运容器俯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分别表示为:图中1所示为顶盖,图中2所示为紧固螺栓,图中3所示为顶盖吊环,图中4所示为导向座,图中5所示为外筒,图中6所示为内筒,图中7所示为屏蔽体,图中8所示为容器吊耳,图中9所示为左拉门,图中10所示为右拉门,图中11所示为拉手,图中12所示为托板,图中13所示为底座,图中14所示为排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

一种用于转运乏燃料贮存罐的屏蔽容器,

包括上盖板组件、筒体组件、下盖板组件,其中上盖板组件设置在筒体组件的上端口处,下盖板组件设置在筒体组件的下端口处;

下盖板组件包括底座13、左拉门9、右拉门10,其中,左拉门9、右拉门10可以互相靠拢和分离从而组成一个屏蔽板,左拉门9、右拉门10均位于底座13与筒体组件的下端口之间。

其中,下盖板组件主要采用左拉门、右拉门、底座组成,其中,左拉门、右拉门可以互相闭合和关闭,因此,可以提高转运时的装卸效率。

实施例2

如图1和图2所示

一种用于转运乏燃料贮存罐的屏蔽容器,

包括上盖板组件、筒体组件、下盖板组件,其中上盖板组件设置在筒体组件的上端口处,下盖板组件设置在筒体组件的下端口处;

下盖板组件包括底座13、左拉门9、右拉门10,其中,左拉门9、右拉门10可以互相靠拢和分离从而组成一个屏蔽板,左拉门9、右拉门10均位于底座13与筒体组件的下端口之间。

其中,下盖板组件主要采用左拉门、右拉门、底座组成,其中,左拉门、右拉门可以互相闭合和关闭,因此,可以提高转运时的装卸效率。

所述左拉门9面向右拉门10的一面为斜面,右拉门10面向左拉门9的一面为斜面,左拉门9的斜面与右拉门10的斜面匹配,左拉门9的斜面与右拉门10的斜面均与筒体组件的轴线的夹角为a,a的取值范围为:90>a>0。同时,其左拉门、右拉门采用了斜面设计,从而很好的起到屏蔽效果。

优选的,所述左拉门9远离右拉门10的一面设有拉手11,右拉门10远离左拉门9的一面设有拉手11。

优选的,所述屏蔽板与底座13之间还设置有嵌入式的托板12;托板12嵌入到底座13内或托板12嵌入到左拉门9、右拉门10面向底座13的一面内。另外,由于左拉门、右拉门是屏蔽结构,因此其重量较大,为了克服难以抽拉的问题,因此,其采用托板实现滑动,其结构类似于抽屉的导轨结构。

优选的,所述底座13上开设有排水孔14。

实施例3

如图1和图2所示

一种用于转运乏燃料贮存罐的屏蔽容器,

包括上盖板组件、筒体组件、下盖板组件,其中上盖板组件设置在筒体组件的上端口处,下盖板组件设置在筒体组件的下端口处;

下盖板组件包括底座13、左拉门9、右拉门10,其中,左拉门9、右拉门10可以互相靠拢和分离从而组成一个屏蔽板,左拉门9、右拉门10均位于底座13与筒体组件的下端口之间。

其中,下盖板组件主要采用左拉门、右拉门、底座组成,其中,左拉门、右拉门可以互相闭合和关闭,因此,可以提高转运时的装卸效率。

所述左拉门9面向右拉门10的一面为斜面,右拉门10面向左拉门9的一面为斜面,左拉门9的斜面与右拉门10的斜面匹配,左拉门9的斜面与右拉门10的斜面均与筒体组件的轴线的夹角为a,a的取值范围为:90>a>0。同时,其左拉门、右拉门采用了斜面设计,从而很好的起到屏蔽效果。

优选的,所述筒体组件包括外筒5、内筒6、设置在外筒5、内筒6之间的屏蔽体7。

优选的,所述外筒5上设置有容器吊耳8。

优选的,所述屏蔽体7为100mm厚铅层。

实施例4

如图1和图2所示

一种用于转运乏燃料贮存罐的屏蔽容器,

包括上盖板组件、筒体组件、下盖板组件,其中上盖板组件设置在筒体组件的上端口处,下盖板组件设置在筒体组件的下端口处;

下盖板组件包括底座13、左拉门9、右拉门10,其中,左拉门9、右拉门10可以互相靠拢和分离从而组成一个屏蔽板,左拉门9、右拉门10均位于底座13与筒体组件的下端口之间。

其中,下盖板组件主要采用左拉门、右拉门、底座组成,其中,左拉门、右拉门可以互相闭合和关闭,因此,可以提高转运时的装卸效率。

所述左拉门9面向右拉门10的一面为斜面,右拉门10面向左拉门9的一面为斜面,左拉门9的斜面与右拉门10的斜面匹配,左拉门9的斜面与右拉门10的斜面均与筒体组件的轴线的夹角为a,a的取值范围为:90>a>0。同时,其左拉门、右拉门采用了斜面设计,从而很好的起到屏蔽效果。

所述上盖板组件包括顶盖1、紧固螺栓2、导向座4,所述导向座4是在筒体组件的上端口,导向座4的上端面开有螺孔,所述顶盖1罩在导向座4的上端面上,所述紧固螺栓2穿过顶盖1后插入到导向座4的螺孔内。

优选的,顶盖1上端面设置有顶盖吊环3。

实施例5:

如图1和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中的筒体组件采用双层筒体加屏蔽体的设计,实现厚重的屏蔽效果。上盖板组件主要由顶盖、紧固螺栓、导向座组成,其能实现快速装配。

本实用新型整体形状为圆柱体结构,主要包括上盖板组件、筒体组件和下盖板组件。其中,上盖板组件主要由顶盖、紧固螺栓、顶盖吊环、导向座组成,筒体组件主要由外筒、屏蔽体、内筒、容器吊耳组成,下盖板组件主要由左拉门、右拉门、拉手、托板、底座、排水孔组成。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转运乏燃料贮存罐的屏蔽容器,整体形状为圆柱体结构,主要包括上盖板组件、筒体组件和下盖板组件。

具体的:

顶盖为圆形不锈钢板,中心带有顶盖吊环,用于顶盖安装和拆卸过程中的转运吊装;顶盖通过紧固螺栓与导向座固定连接,导向座焊接在筒体组件上。

外筒、内筒均为不锈钢材料,为不锈钢板卷制焊接而成;外筒、内筒中间灌注100mm厚铅层构成屏蔽体;外筒上部插入和焊接两组容器吊耳,用于屏蔽转运容器的吊运。在容器底部设3个φ20mm排水孔,孔道采用变向设计,供排水使用。

左拉门、右拉门分别位于容器底部左右两侧,为不锈钢板包裹铅构成,侧面焊接有拉手,通过托板可分别向左右两侧拉开和闭合;底座与屏蔽容器筒体用螺栓连接,防止屏蔽容器在意外事故时倾倒,同时与水池吊兰支架配座。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