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起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33147发布日期:2020-08-11 22:12阅读:6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起爆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爆破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起爆器。



背景技术:

发爆器,指的爆破工程中通过输出大电流或火花等,引发相连雷管桥丝烧熔引发和启动爆炸的电气装置。在开采矿山等在作业中,由于人力的局限无法完成开采,因此,通过起爆器将山体炸开,从而便于开采者采矿。智能起爆器是一种重要的起爆装置,由于其安全性、稳定性良好,受到使用者的青睐,但是现有的智能起爆器,在正面开设有音孔,但音孔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易发生堵塞,造成起爆器发出的声音变弱或完全无法发出,影响使用者对于起爆器的使用,同时,现有的智能起爆器,在使用的过程中,一般用手握住,起爆器易从手中滑落,造成毁坏,无法满足使用者对于智能起爆器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起爆器,使用时,可以拧松圆套,使得螺杆不在固定,拉动圆套,使得挡板在活动槽内滑动,打开音孔,不使用时,可以拉动螺杆,通过挡板对音孔进行封闭,可以有效的避免音孔堵塞,使用者可以解除对双线带的固定,将双线带套在手腕上,设置的防滑槽,可以有效的避免起爆器本体从手中滑落,提升安全性。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智能起爆器,包括起爆器本体,所述起爆器本体的正面靠近顶部开设有音孔,所述起爆器本体的正面位于音孔的水平中线上开设有长槽,所述起爆器本体内沿水平方向开设有活动槽,且活动槽内滑动嵌设有挡板,所述长槽内嵌设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与挡板焊接,且螺杆远离挡板的一端套设有圆套,所述起爆器本体的背面靠近底部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靠近底部焊接有轴杆,且轴杆的外壁上套设有旋转块,所述旋转块的一侧焊接有双线带,且双线带远离旋转块的一端焊接有固定块。

优选的,所述凹槽设置有魔术公贴,所述固定块的一侧设置有魔术母贴,且魔术公贴与魔术母贴相粘合。

优选的,所述双线带呈圆形状,且双线带由柔性橡胶构成。

优选的,所述起爆器本体的背面位于凹槽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防滑带,且起爆器本体的背面位于凹槽的两侧设置有第二防滑带。

优选的,所述起爆器本体的壳体两侧靠近底部开设有防滑槽。

优选的,所述螺杆与圆套螺纹连接,且螺杆位于挡板的边缘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起爆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智能起爆器,当不使用时,可以拧松圆套,解除对螺杆的固定,推动圆套向音孔靠近,螺杆会在长槽内滑动,带动挡板对音孔进行封闭,能够有效的避免灰尘等堵塞音孔,保障音孔的正常使用,使用时,可以重新拧松圆套,推动螺杆,使得挡板解除对音孔的封闭,即开启音孔,便可以使用。

(2)、该智能起爆器,用手撕开魔术公贴与魔术母贴,便可以将双线带套在手腕上,用手握住起爆器本体,设置的防护槽,能够有效的避免起爆器本体从手中滑落,提升安全性,完成起爆后,可以重新将双线带处于凹槽内,使得魔术公贴和魔术母贴粘合,对双线带进行固定,避免双线带摆动,便于使用,设置的第一防滑带和第二防滑带,能够防止起爆器本体在桌子等上发生滑动。

(3)、本实验新型采用安卓系统,能够进行数据传输、蓝牙连接、地理定位以及人脸识别,实现了各种信息交互功能,能够实现一机对应多个雷管,保证爆破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起爆器本体顶部正面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背面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双线带的示意图。

图中:1、起爆器本体;101、防滑槽;102、活动槽;103、凹槽;2、音孔;3、长槽;4、圆套;5、挡板;6、螺杆;7、双线带;8、魔术公贴;9、第一防滑带;10、魔术母贴;11、第二防滑带;12、固定块;13、旋转块;14、轴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起爆器,包括起爆器本体1,起爆器本体1的正面靠近顶部开设有音孔2,音孔2用于起爆器本体1声音的传出,起爆器本体1的正面位于音孔2的水平中线上开设有长槽3,长槽3为螺杆6的移动,提供轨道,起爆器本体1内沿水平方向开设有活动槽102,且活动槽102内滑动嵌设有挡板5,长槽3内嵌设有螺杆6,螺杆6的一端与挡板5焊接,且螺杆6远离挡板5的一端套设有圆套4,可以拧松圆套4,推动螺杆6,使得挡板5对音孔2进行封闭,能够有效的避免灰尘等堵塞音孔2,保障音孔2的正常使用,起爆器本体1的背面靠近底部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凹槽103,凹槽103内靠近底部焊接有轴杆14,且轴杆14的外壁上套设有旋转块13,旋转块13可以在轴杆14上发生转动,旋转块13的一侧焊接有双线带7,且双线带7远离旋转块13的一端焊接有固定块12。

设计人员在凹槽103设置有魔术公贴8,固定块12的一侧设置有魔术母贴10,且魔术公贴8与魔术母贴10相粘合,通过魔术公贴8和魔术母贴10的粘合,实现对双线带7的固定,双线带7呈圆形状,且双线带7由柔性橡胶构成,能够进行弯曲,使得双线带7能够套在使用者的手腕上,起爆器本体1的背面位于凹槽103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防滑带9,且起爆器本体1的背面位于凹槽103的两侧设置有第二防滑带11,使得起爆器本体1在放置到桌子等上后,第一防滑带9和第二防滑带11能够防止起爆器本体1发生滑动,提升稳定性,起爆器本体1的壳体两侧靠近底部开设有防滑槽101,设置的防滑槽101,能够提升稳定性,避免使用者手中出现,造成起爆器本体1发生滑落,螺杆6与圆套4螺纹连接,且螺杆6位于挡板5的边缘处,可以通过拧动圆套4,实现对螺杆6的固定或松开,当需要对螺杆6进行固定时,拧紧圆套4,使得圆套4对起爆器本体1的壳体进行挤压,便可以对螺杆6进行固定,当不需要固定时,拧松圆套4,便可以使得螺杆6能够在长槽3内移动。

使用时,当不使用起爆器本体1时,使用者用手拧松圆套4,使得圆套4不在对起爆器本体1的外壳进行挤压,便解除了对螺杆6的固定,使用者用手推动圆套4向音孔2靠近,会使得螺杆6在长槽3内移动,带动挡板5在活动槽102内向音孔2靠近,对音孔2进行封闭,完成封闭后拧紧圆套4,便可以防止音孔2发生堵塞,保障音孔2的正常使用,当需要使用起爆器本体1时,重新拧松圆套4,移动挡板5,解除对音孔2的封闭,使用者用手撕开魔术公贴8和魔术母贴10的固定,将双线带7套在手腕上,用手握住起爆器本体1,能够有效的防止起爆器本体1从手中掉落,提升安全性,完成起爆后,可以用手将双线带7重新放入凹槽103内,使得魔术公贴8与魔术母贴10粘合,对双线带7进行固定。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