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稳定的输送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37112发布日期:2020-09-08 13:33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结构稳定的输送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带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结构稳定的输送带。



背景技术:

输送带,又称运输带,是用于皮带输送带中起承载和运送物料作用的橡胶与纤维、金属复合制品,或者是塑料和织物复合的制品。输送带广泛应用于水泥、焦化、冶金、化工、钢铁等行业中输送距离较短、输送量较小的场合。

现有的可参考申请公布告号为cn105621011a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抗拉耐磨输送带,它包括骨架层为尼龙布,在尼龙布两侧为热塑性弹性体材料组成的覆盖胶层,在尼龙布一侧的覆盖胶层内并排设有两根细萱麻绳组成的加强筋。

上述的一种抗拉耐磨输送带在尼龙布的两侧贴合热塑性弹性体材,增强输送带的耐磨性,但是该输送带均是通过粘接剂将三层进行粘接,其剥离强度一般仅仅取决于粘接剂的好坏程度,容易出现结构不稳定的情况,而一般换成比较好的粘接剂会使得生产成本比较高,不利于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稳定的输送带,其材料层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输送带结构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结构稳定的输送带,包括上覆盖层、下覆盖层、上尼龙布层和下尼龙布层,所述上覆盖层用于作工作面,所述下覆盖层用于作非工作面,所述上尼龙布层和下尼龙布层位于上覆盖层和下覆盖层之间,所述上尼龙布层与上覆盖层贴合,所述下尼龙布层与下覆盖层贴合;

所述上覆盖层上设置有用于稳定连接上尼龙布层的第一连接结构,所述下覆盖层上设置有用于稳定连接下尼龙布层的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之间设置有用于将上尼龙布层和下尼龙布层稳定设置于上覆盖层和下覆盖层之间的第三连接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连接结构将上尼龙布层稳定贴合在上覆盖层上,第二连接结构将下尼龙布层稳定贴合在下覆盖层上,第三连接结构将上尼龙布层和下尼龙布层稳定设置于上覆盖层和下覆盖层之间,材料层之间还涂有粘接剂,第一连接结构、第二连接结构和第三连接结构使材料层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加强了输送带结构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覆盖层的贴合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塑料块,所述第一塑料块为热塑性弹性体,若干个所述第一塑料块在上覆盖层的贴合面上间隔分布,所述上尼龙布层上设置有若干个贯穿上尼龙布层贴合面的第一通孔,若干个所述第一通孔与若干个第一塑料块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塑料块通过加热装置加热软化,加热软化后的所述第一塑料块用于形成将上尼龙布层稳定贴合在上覆盖层的第一塑料钉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尼龙布层与上覆盖层贴合时,上覆盖层的第一塑料块穿过上尼龙布的第一通孔,第一塑料块在加热装置的作用下加热软化,并形成第一塑料钉帽,使上覆盖层和上尼龙布层稳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覆盖层的贴合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塑料块,所述第二塑料块为热塑性弹性体,若干个所述第二塑料块在下覆盖层的贴合面上间隔分布,所述下尼龙布层上设置有若干个贯穿下尼龙布层贴合面的第二通孔,若干个所述第二通孔与若干个第二塑料块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塑料块通过加热装置加热软化,加热软化后的所述第二塑料块用于形成将下尼龙布层稳定贴合在下覆盖层的第二塑料钉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尼龙布层与下覆盖层贴合时,下覆盖层的第二塑料块穿过下尼龙布的第二通孔,第二塑料块在加热装置的作用下加热软化,并形成第二塑料钉帽,使下覆盖层和下尼龙布层稳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塑料钉帽通过第一模头压制形成,所述第二塑料钉帽通过第二模头压制形成,所述第一模头连接有与第一模头长度方向平行的圆柱,所述圆柱用于使第一塑料钉帽的帽头形成插槽,所述圆柱的侧壁设置有两个相对的凹槽,所述第二模头开设有与第二模头长度方向平行的圆槽,所述圆槽用于使第二塑料钉帽的钉头形成插柱,所述圆槽的内壁设置有两个相对的凸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模头反复将多个加热熔化的第一塑料块压制成第一塑料钉帽且在第一塑料钉帽的钉头形成插槽,第二模头反复将多个加热融化的第二塑料压制成第二塑料钉帽且在第二塑料钉帽的钉头形成插柱,多个插柱一一对应地插入到插槽后,插槽内形成的凸块嵌入到插柱上形成的凹槽,使上尼龙层和下尼龙层稳定设置在上覆盖层和下覆盖层之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尼龙布层和下尼龙布层之间设置有夹层,所述夹层为热塑性弹性体,所述夹层的两个贴合面均开设有若干个钉帽槽,两侧所述钉帽槽分别供第一塑料钉帽和第二塑料钉帽嵌入,两侧所述钉帽槽之间开设有第三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塑料钉帽和第二塑料钉帽均嵌入到钉帽槽内,使得各材料层之间的贴合面紧密接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塑料钉帽和第二塑料钉帽通过同一模头压制形成,所述模头连接有圆柱,所述圆柱模头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圆柱用于是第一塑料钉帽和第二塑料钉帽的钉头形成插槽,所述圆柱的侧壁开设有两个相对的凹槽,两个所述凹槽用于使插槽的内壁形成两个相对的凸块,所述上尼龙布层和下尼龙布层之间设置有夹层,所述夹层为热塑性弹性件,所述夹层的两侧贴合面均设置有若干个钉帽槽,两侧所述钉帽槽分别供第一塑料钉帽和第二塑料钉帽嵌入,两侧所述钉帽槽的槽底均设置有插柱,所述插柱的侧壁设置有两个相对的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塑料钉帽和第二塑料钉帽由同一模头压制,因此只需要一个模头,模头上的圆柱使第一塑料钉帽和第二塑料钉帽的钉头均形成插槽,第一塑料钉帽和第二塑料钉帽均嵌入到钉帽槽时,夹层的插柱插入到插槽内,插槽内壁形成的凸块嵌入到圆柱上的凹槽,使上覆盖层与夹层稳定连接,下覆盖层与夹层稳定连接,并且使得各材料之间的贴合面紧密贴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覆盖层背离上尼龙布层的一侧成型有防滑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纹不仅能够对该传输带的表面起到装饰美化的作用,还能提高该输送带的防滑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上覆盖层背离上尼龙布层的表面贴附有防油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油膜能够对该输送带起到防护作用,避免油污等异物粘附在输送带的表面,有助于提高输送带的美观性,保证输送带在正式交付用户之前完好无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上覆盖层和上尼龙布层通过第一连接结构稳定连接,下覆盖层和下尼龙布层通过第二连接结构稳定连接,上覆盖层和下覆盖层通过第三连接结构稳定连接,使各材料层之间有限位的结构,提高输送带结构的稳定性;

其二,上尼龙布层和下尼龙布层之间的夹层使各材料层之间贴合紧密。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中输送带部分结构剖视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中输送带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3是实施例一中图2的a处放大图;

图4是实施例二中输送带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图5是实施例二中输送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覆盖层;2、上尼龙布层;3、下覆盖层;4、下尼龙布层;5、第一塑料块;6、第一通孔;7、第一模头;8、第一塑料钉帽;9、圆柱;10、插槽;11、第二塑料块;12、第二通孔;13、第二模头;14、第二塑料钉帽;15、圆槽;16、插柱;17、夹层;18、钉帽槽;19、第三通孔;20、防滑纹;21、防油膜;22、模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一种结构稳定的输送带,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上覆盖层1、上尼龙布层2、下覆盖层3和下尼龙布层4。上覆盖层1的贴合面设置有若干第一塑料块5,若干个第一塑料块5沿上覆盖层1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排列,第一塑料块5为热塑性弹性件。上尼龙布层2开设有若干贯穿上尼龙布层2的第一通孔6,若干个第一通孔6与若干个第一塑料块5一一对应。上尼龙布层2与上覆盖层1贴合时,第一塑料块5穿过第一通孔6,通过加热装置,第一塑料块5加热软化,第一塑料块5通过第一模头7压制成第一塑料钉帽8,如图1所示,第一塑料钉帽8将上尼龙布层2稳定贴合在上覆盖面上。第一模头7的一端设置有圆柱9,圆柱9的轴线与第一模头7的长度方向平行,圆柱9用于使第一塑料钉帽8的帽头形成插槽10,圆柱9的侧壁开设有两个相对的凹槽,如图3所示,凹槽用于使插槽10的内壁形成两个凸块。

如图1所示,下覆盖层1的贴合面设置有若干第二塑料块11,若干个第二塑料块11沿下覆盖层3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排列,第二塑料块11为热塑性弹性件。下尼龙布层4开设有若干贯穿下尼龙布层4的第二通孔12,若干个第二通孔12与若干个第二塑料块11一一对应。下尼龙布层4与下覆盖层3贴合时,第二塑料块11穿过第二通孔12,通过加热装置,第二塑料块11加热软化,第二塑料块11通过第二模头13压制成第二塑料钉帽14,如图1所示,第二塑料钉帽14将下尼龙布层4稳定贴合在下覆盖面上。第二模头13的一端开设有圆槽15,圆槽15的轴线方向与第二模头13的长度方向平行,圆槽15用于使第二塑料钉帽14的帽头形成插柱16,圆槽15的内壁开设有两个相对的凸块,如图3所示,凸块用于是插柱16的侧壁形成两个相对的凹槽。

如图2所示,上尼龙布层2和下尼龙布层4之间设置有夹层17,夹层17为热塑性弹性件,夹层17的两侧贴合面均开设有若干钉帽槽18,两侧的钉帽槽18分别供第一塑料钉帽8和第二塑料钉帽14嵌入。钉帽槽18内开设有第三通孔19,第三通孔19的轴线方向垂直于上尼龙布层2和下尼龙布层4。第一塑料钉帽8和第二塑料钉帽14均嵌入到夹层17的钉帽槽18后,第二塑料钉帽14的插柱16插入到第一塑料钉帽8的插槽10内,且插槽10内壁的凸块卡入插柱16侧壁的凹槽内,使上覆盖层1与下覆盖层3稳定连接,进而使上尼龙布层2与下尼龙布层4稳定设置在上覆盖层1与下覆盖层3之间,使得各材料层之间均设置有限位结构,配合粘接剂后使得各材料层之间稳定贴合,使得该输送带结构稳定。

如图2所示,上覆盖层1背离上尼龙布层2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20,防滑纹20不仅能够对该传输带的表面起到装饰美化的作用,还能提高该输送带的防滑性能。上覆盖层1背离上尼龙布层2的表面贴附有防油膜21,防油膜21能够对该输送带起到防护作用,避免油污等异物粘附在输送带的表面,有助于提高输送带的美观性,保证输送带在正式交付用户之前完好无损。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第一塑料钉帽8由第一塑料块5加热软化并压制形成,第二塑料钉帽14由第二塑料块11加热软化并压制形成,上尼龙布层2通第一塑料钉帽8稳定贴合在上覆盖层1,下尼龙布层4通过第二塑料钉帽14稳定贴合在下覆盖层3,下覆盖层3的插柱16插入到上覆盖层1的插槽10内,且插槽10内的凸块卡接到插柱16的凹槽内,使上尼龙布层2和下尼龙布层4稳定设置在上覆盖层1和下覆盖层3之间,各材料层之间通过限位结构稳定连接。

实施例二,如图4和图5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第一塑料钉帽8和第二塑料钉帽14通过同一模头22压制形成,模头22上设置有圆柱9,圆柱9的轴线方向与模头22的长度方向平行,圆柱9用于使第一塑料钉帽8和第二塑料钉帽14的帽头均形成插槽10。圆柱9的侧壁设置有两个相对的凹槽,凹槽用于使插柱16的内壁形成两个相对的凸块。

如图4和图5所示,上尼龙布层2和下尼龙布层4之间设置有夹层17,夹层17为热塑性弹性件,夹层17的两侧贴合面均设置有钉帽槽18,两侧的钉帽槽18均设置有插柱16,插柱16的轴线方向与上尼龙布层2和下尼龙布层4垂直。第一塑料钉帽8和第二塑料钉帽14嵌入到钉帽槽18时,夹层17两侧的插柱16分别插入到第一塑料钉帽8和第二塑料钉帽14的插槽10内,使上覆盖层1与下覆盖层3稳定连接。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第一塑料钉帽8由第一塑料块5加热软化并压制形成,第二塑料钉帽14由第二塑料块11加热软化并压制形成,上尼龙布层2通第一塑料钉帽8稳定贴合在上覆盖层1,下尼龙布层4通过第二塑料钉帽14稳定贴合在下覆盖层3,夹层17两侧的插柱16分别插入到上覆盖层1和下覆盖层3的插槽10内,且插槽10内的凸块卡接到插柱16的凹槽内,使上尼龙布层2和下尼龙布层4稳定设置在上覆盖层1和下覆盖层3之间,各材料层之间通过限位结构稳定连接。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