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炮身管膛线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26702发布日期:2020-10-17 01:12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火炮身管膛线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腔线测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火炮身管膛线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火炮使战争的主角之一,攻城拔寨无坚不摧,素有“战争之神”的美誉,其最显眼最核心的部件,就是那根粗大的炮管,又叫身管,一门炮射程如何、威力如何、精度如何,大部分由炮管决定,所以在身管制造设时,需要精密的测量审核才能装配到炮身当中,身管在制造中管壁难免会粘附污垢,以往的身管堂线测量装置不具备擦拭物,这样大大影响测量的精准度,一旦测量失误,会造成身管无法使用,废料重新制造的后果,浪费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炮身管膛线测量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火炮身管膛线测量装置,包括身管和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左表面固定安装有检测装置,所述移动杆的右表面固定安装有数据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上设有外部开关,且数据显示屏与检测装置之间连接有数据传输线,所述数据传输线装配在移动杆的内腔,所述移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装配有环块,所述环块的上下表面均装配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外侧端均装配有半环卡块,所述半环卡块的外侧端均装配有擦拭棉,所述擦拭棉的外侧表面均与身管的内侧壁贴合。

优选的,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装配在移动杆的左表面,所述固定块的上下表面均装配有微型测距仪,所述微型测距仪的信号输出端与处理系统相连接,且处理系统的数据输出端与数据传输线的数据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处理系统装配在固定块的内腔。

优选的,所述移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装配有第二环块,所述第二环块的上下表面均装配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外侧端均装配有第二半环卡块,所述第二半环卡块的外侧端均360°转动装配有滚珠,所述滚珠的外表面与身管的内侧壁贴合。

优选的,所述移动杆的外表面套接装配有第三环块,所述第三环块的上下表面均装配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外侧端均装配有第三半环卡块,所述第三半环卡块的外侧表面与身管的内侧壁贴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的内腔均装配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均分别装配在环块、半环卡块、第二环块、第二半环卡块、第三环块和第三半环卡块的内侧表面上。

优选的,所述第三半环卡块的右表面装配有挡块,所述挡块的左表面与身管的右表面贴合,且挡块的外侧表面均装配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外侧表面均螺接装配有螺栓,所述螺栓的内侧表面与身管的外表面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第二半环块,通过第二半环卡块的外侧端均装配可以360°转动的滚珠,可以使移动杆移动起来更加省力,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第第三半环卡块,通过第三半环卡块的右表面装配挡块,且挡块的外侧表面均装配支撑块,支撑块的外侧表面螺接装配螺栓,可以将身管和第三半环卡块固定在一起,在移动杆移动时,可以使检测装置始终位于内腔中心处,保证检测数据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细节图。

图4为图2中b处细节图。

图5为图2中c处细节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路连接图。

图中:1、身管,2、移动杆,21、环块,22、第一弹簧,23、半环卡块,24、擦拭棉,3、检测装置,31、固定块,32、微型测距仪,33、处理系统,4、数据显示屏,5、数据传输线,6、第二环块,61、第二弹簧,62、第二半环卡块,63、滚珠,7、第三环块,71、第三弹簧,72、第三半环卡块,73、挡块,74、支撑块,75、螺栓,8、导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火炮身管膛线测量装置,包括身管1和移动杆2,移动杆2的左表面固定安装有检测装置3,移动杆2的右表面固定安装有数据显示屏4,显示屏4上设有外部开关,且数据显示屏4与检测装置3之间连接有数据传输线5,数据传输线5装配在移动杆2的内腔,移动杆2的外表面固定装配有环块21,环块21的上下表面均装配有第一弹簧22,第一弹簧22的外侧端均装配有半环卡块23,半环卡块23的外侧端均装配有擦拭棉24,擦拭棉24的外侧表面均与身管1的内侧壁贴合,在移动杆2移动的同时,可以对身管1管壁内的表面进行擦拭,将附着物擦掉,避免影响检测结果,在使用时,借助第一弹簧22、第二弹簧61和第三弹簧72的弹性,将检测装置3和移动杆2插接至身管1的内腔中,使挡块73的左表面与身管1的右表面贴合,然后拧动螺栓75使其与身管1的外表面紧密贴合,将第三半环卡块72与身管1之间完成固定,然后启动外部开关,左右推动移动杆2,观察数据显示屏4上的数据,数据显示屏4上面会显示出两组数据,分别是上下两端微型测距仪32所测试出的数据,若数据一致,说明管壁内角度距离相同,若数据不一致,说明管壁内角度有偏差,需要修整。

具体而言,检测装置3包括固定块31,固定块31装配在移动杆2的左表面,固定块31的上下表面均装配有微型测距仪32(微型测距仪32为高精度激光测距仪),微型测距仪32的信号输出端与处理系统33相连接,且处理系统33的数据输出端与数据传输线5的数据输入端相连接,处理系统33装配在固定块31的内腔,微型测距仪32测试管壁与微型测距仪32之间的距离,且两个微型测距仪32以身管1内腔圆心为轴对称在身管1管壁内,测试后的数据由处理系统33传输给数据传输线5,然后由数据传输线5传输到数据显示屏上,然后进行对比分析。

具体而言,移动杆2的外表面固定装配有第二环块6,第二环块6的上下表面均装配有第二弹簧61,第二弹簧61的外侧端均装配有第二半环卡块62,第二半环卡块62的外侧端均装配可以360°转动的滚珠63,滚珠63的外表面与身管1的内侧壁贴合,通过装配滚珠63可以减少移动杆2移动时的阻力,使其使用起来更加省力。

具体而言,移动杆2的外表面套接装配有第三环块7,第三环块7的上下表面均装配有第三弹簧71,第三弹簧71的外侧端均装配有第三半环卡块72,第三半环卡块72的外侧表面与身管1的内侧壁贴合,通过设置第三半环卡块72,可以与滚珠63之间形成平衡力,使检测装置3始终位于内腔中心处,保证检测数据准确。

具体而言,第一弹簧22、第二弹簧61和第三弹簧71的内腔均装配有导向杆8,导向杆8均分别装配在环块21、半环卡块23、第二环块6、第二半环卡块62、第三环块7和第三半环卡块72的内侧表面上,通过装配导向杆8,可以使移动过程中弯曲的第一弹簧22、第二弹簧61和第三弹簧71复原,保证数据检测准确。

具体而言,第三半环卡块72的右表面装配有挡块73,挡块73的左表面与身管1的右表面贴合,且挡块73的外侧表面均装配有支撑块74,支撑块74的外侧表面均螺接装配有螺栓75,螺栓75的内侧表面与身管1的外表面贴合,通过螺栓75可以将身管1和第三半环卡块72固定在一起,避免移动杆2移动时不稳定。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借助第一弹簧22、第二弹簧61和第三弹簧72的弹性,将检测装置3和移动杆2插接至身管1的内腔中,使挡块73的左表面与身管1的右表面贴合,然后拧动螺栓75使其与身管1的外表面紧密贴合,将第三半环卡块72与身管1之间完成固定,然后启动外部开关,左右推动移动杆2,观察数据显示屏4上的数据,数据显示屏4上面会显示出两组数据,分别是上下两端微型测距仪32所测试出的数据,若数据一致,说明管壁内角度距离相同,若数据不一致,说明管壁内角度有偏差,需要修整。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