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列车客室内装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50353发布日期:2020-09-01 16:49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列车客室内装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列车客室内装板
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列车客室内装板。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高速列车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经济效益上在此期间得到飞速发展。随着高速列车的高速发展,列车轻量化也逐渐得到发展,列车轻量化有利于提高列车的行驶效率,降低能耗。列车的客室为乘客乘坐是车室,客室内的板材称为内装板,包括地板、间壁、顶板等,传统的内装板大多采用金属和玻璃纤维材料制成,其结构重量较大,不利于列车的轻量化,此外,传统的内装板的隔音、隔热效果较差。技术实现要素: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列车客室内装板。一种列车客室内装板,包括:上蒙皮、下蒙皮、第一胶膜、第二胶膜和蜂窝层;所述上蒙皮通过所述第一胶膜与所述蜂窝层的一面连接,所述蜂窝层的另一面通过所述第二胶膜与所述下蒙皮连接;所述蜂窝层包括多个相互连接蜂窝筒,各所述蜂窝筒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上蒙皮和所述下蒙皮,每一所述蜂窝筒具有空心结构,且每一所述蜂窝筒的截面形状为多边形。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蒙皮的材质为酚醛预浸料。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蒙皮的材质为酚醛预浸料。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蒙皮的厚度为0.8-1.0毫米。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蒙皮的厚度为0.8-1.0毫米。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边形为六边形、四边形和菱形中的一种。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蜂窝层的材质为芳纶纸。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蜂窝层的材质为玻璃纤维。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型材,所述连接型材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蜂窝层连接,所述上蒙皮和所述下蒙皮包覆于所述连接型材的外侧。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型材的材质为铝合金。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上蒙皮、下蒙皮和蜂窝层制成夹心结构,蜂窝结构的蜂窝层具有密度小、抗疲劳程度高、耐腐蚀性优良、耐高温的特性,能够有效降低内装板的重量,有利于列车的轻量化,并且有效提高使用寿命,此外,能够充分吸收声波,隔音效果好,导热系数低,能够有效隔热。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一实施例的列车客室间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实施例的列车客室间壁的分层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实施例的列车客室间壁的一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3中b处局部放大图;图6为图3中c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值得一提的是,本申请中内装板的结构适用于地板、间壁、顶板,为便于阐述,下面实施例中以间壁为例子做进一步阐述。如图1至图2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列车客室间壁10,包括:上蒙皮110、下蒙皮120、第一胶膜130、第二胶膜140和蜂窝层150;所述上蒙皮110通过所述第一胶膜130与所述蜂窝层150的一面连接,所述蜂窝层150的另一面通过所述第二胶膜140与所述下蒙皮120连接;所述蜂窝层150包括多个相互连接蜂窝筒151,各所述蜂窝筒151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上蒙皮110和所述下蒙皮120,每一所述蜂窝筒151具有空心结构,且每一所述蜂窝筒151的截面形状为多边形。具体地,第一胶膜130用于连接上蒙皮110和蜂窝层150,第一胶膜130的材质为环氧胶,第二胶膜140用于连接下蒙皮120和蜂窝层150,第二胶膜140的材质为环氧胶,通过环氧胶,使得上蒙皮110和下蒙皮120能够稳固地包覆在蜂窝层150的外侧。本实施例中,蜂窝层150包括多个蜂窝筒151,蜂窝筒151之间相互连接,蜂窝筒151的侧面与至少一个相邻的蜂窝筒151连接,位于内侧的蜂窝筒151的每一侧面均与另一蜂窝筒151连接,这样,多个蜂窝筒151连接形成蜂窝层150。蜂窝筒151的长度方向即为蜂窝筒151的高度方向,当蜂窝筒151为圆筒形时,蜂窝筒151的长度方向即为轴向。通过蜂窝层150的多个蜂窝筒151的支撑,使得间壁10具有很高的强度,并且由于蜂窝筒151的空心结构,使得蜂窝层150具有良好的隔热、隔音效果。为了实现列车的轻量化,一个实施例中,蜂窝层150的材质为芳纶纸,一个实施例中,蜂窝层150的材质为玻璃纤维,一个实施例中,蜂窝层150的材质为铝合金。芳纶纸、玻璃限位和铝合金制成的蜂窝层150都均有较轻的重量,并且具有较高的强度,能够有效降低间壁10的重量,实现轻量化,并使得间壁10具有较高的强度。下面实施例中,以蜂窝层150的材质为芳纶纸做进一步阐述,本实施例中,芳纶纸具有低密度、容重轻、比强度比刚度大、抗冲击、抗疲劳、耐腐蚀性能优良,能耐高温,采用芳纶纸制成的蜂窝层150重量轻,能够有效降低间壁10的重量,有利于实现列车的轻量化,此外,还能够使得蜂窝结构更为稳固,具有很好的抗冲击、抗疲劳、耐腐蚀、耐高温的特性,使得间壁10具有高可靠性,并且具有很长的使用寿命。此外,通过上蒙皮110、蜂窝层150和下蒙皮120的夹心结构,使得间壁10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并且有效降低导热系数,使得隔热效果更佳,从而提高了列车的乘坐舒适性。为了提高间壁10的强度,并且降低重量,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蒙皮110的材质为酚醛预浸料,所述下蒙皮120的材质为酚醛预浸料。本实施例中,上蒙皮110和下蒙皮120的材质为酚醛玻璃纤维预浸料,通过酚醛玻璃纤维预浸料成型为板状的上蒙皮110和下蒙皮120,使得上蒙皮110和下蒙皮120具有较高的强度,并且具有较轻的重量,能够有效降低间壁10的重量,从而实现轻量化。为了实现间壁10的轻量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蒙皮110的厚度为0.8毫米-1.0毫米。所述下蒙皮120的厚度为0.8毫米-1.0毫米。本实施例中,上蒙皮110和下蒙皮120的厚度分别为0.8毫米-1.0毫米,使得上蒙皮110和下蒙皮120具有较薄的厚度,能够有效降低间壁10的重量,此外,由于上蒙皮110采用酚醛预浸料,能够使得上蒙皮110和下蒙皮120在较小的厚度的情况下,保持较高的强度。为了提高间壁的表层的强度,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蒙皮包括第一内蒙皮和第一外蒙皮,第一内蒙皮连接于第一外蒙皮的内侧表面,第一内蒙皮通过第一胶膜与所述蜂窝层的连接,其中,第一内蒙皮和第一外蒙皮的材质均为酚醛玻璃纤维预浸料,第一内蒙皮的厚度为0.8mm,第一外蒙皮的厚度为1.0mm,通过将上蒙皮设置为两层结构的第一内蒙皮和第二外蒙皮,使得上蒙皮的强度更高。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蒙皮包括第二内蒙皮和第二外蒙皮,第二内蒙皮连接于第二外蒙皮的内侧表面,第二内蒙皮通过第二胶膜与所述蜂窝层的连接,其中,第二内蒙皮和第二外蒙皮的材质均为酚醛玻璃纤维预浸料,第二内蒙皮的厚度为0.8mm,第二外蒙皮的厚度为1.0mm,通过将下蒙皮设置为两层结构的第二内蒙皮和第二外蒙皮,使得下蒙皮的强度更高。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边形为六边形。本实施例中,所述蜂窝筒151的截面形状为正六边形,这样,每一蜂窝筒151具有六个侧面,分别与相邻的六个蜂窝筒151连接,使得蜂窝层150的结构更为稳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边形为四边形。比如,四边形为正方形,又如,四边形为长方形,本实施例中,所述蜂窝筒151的截面形状为正方形或者为长方形,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边形为菱形。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蜂窝筒151的截面形状为双铃形。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蜂窝筒151的截面形状为正弦曲线形,本实施例中,蜂窝筒151的侧面呈正弦曲线设置,这样,使得蜂窝筒151的截面的边长更大,有利于提高蜂窝筒151的整体性,进而使得蜂窝层150的结构更为稳固。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6所示,间壁10还包括连接型材160,所述连接型材16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蜂窝层150连接,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蒙皮110和所述下蒙皮120包覆于所述连接型材160的外侧。本实施例中,连接型材160用于连接两端的蜂窝层150,值得一提的是,内装板可包括多个部分,每一部分分别设置有蜂窝层150,相邻的两部分连接的位置设置连接型材160,通过连接型材160连接相邻的两部分的蜂窝层150,使得内装板结构更为稳固。一个实施例中,内装板具有转角结构,转角结构设置所述连接型材160,所述连接型材16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蜂窝层150连接,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型材160的两端分别通过高强度结构胶与两端的蜂窝层150粘接,所述上蒙皮110和所述下蒙皮120包覆于所述连接型材160的外侧。本实施例中,间壁10包括两个相邻的侧板(210,220),两个侧板相互垂直,每一侧板包括上蒙皮110、蜂窝层150和下蒙皮120,两个侧板之间相互垂直,并且两个侧板的上蒙皮110一体连接,两个侧板的下蒙皮120一体连接,两个侧板的连接处设置连接型材160,连接型材160设置于上蒙皮110和下蒙皮120之间,连接型材160连接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侧板的蜂窝层150,且连接型材160设置为弯折结构。这样,通过连接型材160将两个侧板的蜂窝层150连接,对两个侧板的连接处起到加强、稳固的作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型材160的材质为铝合金。铝合金具有较低的密度,并且具有较高的强度,能够很好地支撑间壁10的转角结构,并且能够有效降低间壁10的重量。本实施例中,上蒙皮110通过所述第一胶膜130与所述连接型材160的一面连接,所述连接型材160的另一面通过所述第二胶膜140与所述下蒙皮120连接,通过第一胶膜130和第二胶膜140,能够使得上蒙皮110和下蒙皮120稳固地贴敷于连接型材160的外侧。上述实施例中,采用上述上蒙皮、蜂窝层和下蒙皮的夹心结构的间壁或其他的内装板,符合以下机械性能标准:序号特性标准要求1平面压缩强度gb/t1452-2005≥2.2mpa2纵向剪切强度gb/t1455-2005≥0.98mpa3横向剪切强度gb/t1455-2005≥0.56mpa4吸湿性在70℃温度、70%湿度下≤6%在70℃温度、95%湿度下≤12%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