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水弹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22363发布日期:2021-04-16 15:19阅读:19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水弹枪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玩具枪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水弹枪。


背景技术:

2.玩具水弹枪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玩具枪,玩具水弹枪的功能实现主要依靠波箱,其中波箱基本原理就是电机带动气泵将吸水弹发射出去,还包括其他的一些部件像外壳、枪管和弹匣。现有的水弹枪驱动模式,通常是通过驱动水弹枪波箱中的推桶、气缸和拉桥做横向往复运动,由于它们的运动行程短,无法模拟出枪械击发机的行程距离,一定程度上影响使用人的感官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3.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水弹枪。
4.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5.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型水弹枪,包括外壳和水弹枪波箱,所述水弹枪波箱安装于外壳内,所述水弹枪波箱包括拉桥、气缸、推桶和尾顶,所述拉桥位于外壳的前端,所述拉桥上方设有气缸,所述气缸内设有推桶,所述尾顶位于外壳的后端,所述推桶与尾顶之间弹性连接,所述推桶与第二弹簧的一端连接,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尾顶连接;所述推桶的尾部设有卡槽,其首部位于气缸内,所述气缸的顶部与外壳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气缸顶部设有第一拉钩,与所述第一拉钩平行的外壳上设有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位于外壳前端内部,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第一拉钩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固定柱连接,通过第一弹簧的设置能够使气缸顺利地进行复位,所述气缸的底部设有水平向的天梯齿,所述天梯齿通过与齿轮组啮合向外壳后端移动,所述拉桥包括推嘴和横杆,所述推嘴伸入外壳前端的三通阻弹器内,所述气缸前端伸入推嘴内,所述横杆位于气缸下方,所述横杆与外壳之间设有第三弹簧,所述推杆底部设有第二拉钩,与所述第二拉钩平行的外壳前方设有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与第二拉钩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柱连接,当推杆向外壳后端移动时,通过第三弹簧的弹簧力使推杆返回原位;所述天梯齿与齿轮组分离时,与推桶卡槽对应位置的外壳内壁处转动连接有卡爪,所述卡爪卡住推桶卡槽,在卡爪卡住推桶时,推桶会暂时性的保持静止,而推桶外的气缸在第一弹簧的弹性作用下,进行复位运动,在气缸与推桶之间的气缸空隙中充满气体。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地技术方案为,所述横杆的尾部设有夹槽,所述横杆上设有推杆,所述推杆垂直于横杆并朝向齿轮组侧设置,所述齿轮组上设有旋转柱,当所述天梯齿与齿轮组分离时,此时推桶在卡爪的作用下,保持相对静止,气缸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进行复位,所述齿轮组上的旋转柱带动推杆向外壳后端移动,所述横杆上的夹槽抵住卡爪,能够延长气缸的复位时间,使气缸复位到位,当所述齿轮组上的旋转柱与横杆分离时,所述横杆在第三弹簧的作用下,横杆上的夹槽脱离夹爪,使横杆返回原位,拉桥在推杆的作用下只需要移动一小段,不会影响气缸的复位,在第三弹簧和第一弹簧的作用下,拉桥和气缸均能
返回原位,在横杆上的夹槽离开夹爪时,推桶在第二弹簧的压力作用下,使夹爪脱离推桶的卡槽,推动推桶压缩气缸内的气体,推桶将气缸内气体快速压出,推动水弹枪内的水弹快速向前运动。
7.优选地,所述齿轮组通过驱动电机驱动,所述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所述驱动电机设有第一伞齿轮,所述第一伞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上设有止逆齿。
8.优选地,所述卡爪包括两卡杆,分为左卡杆和右卡杆,所述左卡杆和右卡杆的一端固定于一转动点,所述卡爪通过转动点与外壳内部转动连接,所述左卡杆和右卡杆的组成的平面为转动面,所述卡爪相对于推桶的运动方向进行转动,初始状态时,所述右卡杆右下侧设有限位柱,其高度位于推桶底面下方,所述左卡杆竖向设置,其高度高于推桶底面;当横杆上夹槽抵住卡爪上右卡杆时,所述右卡杆转动伸入推桶卡槽内,所述左卡杆左下侧设有限位柱,通过分别在左卡杆和右卡杆的最大转动角处设置限位柱,可以防止卡爪过度旋转,影响卡爪的实际功能,本实用新型中的卡爪中的左卡杆和右卡杆随着推桶的运动方向进行转动,并通过限位柱进行限位转动。
9.优选地,所述第三齿轮为双联齿轮,分为外齿和内齿,所述内齿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外齿与气缸上的天梯齿啮合连接,所述外齿上设有轮齿缺口,初始状态时,所述外齿上的轮齿首部开始与天梯齿配合运行,所述旋转柱位于外齿轮齿尾部的内侧,所述外齿与天梯齿分离时,所述旋转柱带动推杆向外壳后端移动。
10.优选地,所述气缸的外表面上设有凸出的滑行块,滑行块优选设于与滑行块滑行线路对应的外壳内壁上设有滑行槽,所述气缸通过滑行块在滑行槽上滑行位移,便于气缸在外壳内部进行循环往复运动。
11.优选地,所述三通阻弹器为t型三通阻弹器,所述三通阻弹器上设有发射管,所述三通阻弹器中直线型两通口处分别设有拉桥的推嘴和发射管,三通阻弹器中朝向向下的通口设有水弹推送装置,初始位置时,位于三通阻弹器的拉桥推嘴延伸至放置水弹通口处,水弹位于推嘴的下方,当推嘴在旋转柱的作用下向外壳后端位移时,推嘴空出水弹通口,使水弹向上移动位于三通阻弹器的直线型通口中,待拉桥复位时,再次堵住水弹通口处,而位于直线型通口中的水弹,在推桶将气缸内气体快速压出时,被推动向前运动。
12.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推桶的尾部设置卡槽,并在气缸上设置天梯齿,齿轮组与天梯齿啮合配合运动,来带动气缸和推桶向外壳尾部运动,当齿轮组与天梯齿配合运动结束时,位于外壳内的卡爪卡住推桶上的卡槽,使推桶相对静止,而气缸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进行复位运动,使气缸顺畅复位,增加推桶在气缸内的运动行程,提高水弹的运动速度,增强使用者的感官体验。
14.(2)本实用新型为了保证气缸相对于推桶达到最大运动行程,在卡爪卡住推桶上的卡槽时,通过齿轮组上的旋转柱和拉桥上的推杆相互配合,带动拉桥上的横杆向外壳尾部运动,使横杆上的夹槽抵接于卡爪上,横杆上夹槽的抵接力能够延长推桶相对静止的时间,增加气缸进行复位时间,使气缸能够完成复位,从而保证推桶在气缸内的运动最大行程,进而提高水弹的运行速度。
15.(3)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推桶和气缸的传动方式,并增设对推桶进行暂时性定位
的装置来满足气缸的复位时间,保证了推桶在气缸内的运行行程。
附图说明
1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水弹枪波箱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齿轮组的侧视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齿轮组和气缸天梯齿啮合运转完毕后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拉桥上的夹槽抵住卡爪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横杆的夹槽侧的侧视图。
22.图中,1

气缸,11

天梯齿,12

第一拉钩,13

第一弹簧,14

第一固定柱,2

推桶, 3

第二弹簧,4

尾顶,5

拉桥,51

推嘴,52

第二拉钩,521

第三弹簧,522

第二固定柱,53

横杆,531

推杆,54

夹槽,55

卡爪,551

限位柱,6

三通阻弹器,7

发射管,8

水弹,91

第一齿轮,911

止逆齿,92

第二齿轮,93

第三齿轮,931

旋转柱,10

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通过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24.实施例:一种新型水弹枪,包括外壳和水弹枪波箱,水弹枪波箱安装于外壳内,如附图1所示,水弹枪波箱包括拉桥5、气缸1、推桶2、尾顶4、第二弹簧3、齿轮组以及驱动电机10,拉桥5位于外壳的前端,拉桥5上方设有气缸1,为了使气缸能够在外壳内进行平稳地滑行,气缸1的外表面上设有凸出的滑行块,与滑行块滑行线路对应的外壳内壁上设有滑行槽,气缸1通过滑行块在滑行槽上滑行位移,滑行块和滑行槽的配合使用,能够使气缸1在外壳内进行平稳地滑行,气缸1内设有推桶2,尾顶4位于外壳的后端,推桶2与尾顶4之间弹性连接,推桶2与第二弹簧3的一端连接,第二弹簧 3的另一端与尾顶4连接;推桶2的尾部设有卡槽,其首部位于气缸1内,气缸1的顶部与外壳之间设有第一弹簧13,气缸1顶部设有第一拉钩12,与第一拉钩12平行的外壳上设有第一固定柱14,第一固定柱14位于外壳前端内部,第一弹簧13的一端与第一拉钩12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固定柱14连接,通过第一弹簧13的设置能够使气缸1 顺利地进行复位,气缸1的底部设有水平向的天梯齿11,拉桥5包括推嘴51和横杆53,拉桥5呈l型结构,拉桥5中的推嘴51设于l型结构的竖杆上,推嘴51伸入外壳前端的三通阻弹器6内,气缸1位于拉桥5中横杆53的上方,气缸1前端伸入推嘴51内,横杆53位于气缸1下方,横杆53与外壳之间设有第三弹簧521,推杆531底部设有第二拉钩52,与第二拉钩52平行的外壳前方设有第二固定柱522,第三弹簧521的一端与第二拉钩52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柱522连接,当推杆531向外壳后端移动时,通过第三弹簧521的弹簧力使推杆531返回原位;天梯齿11通过与齿轮组啮合向外壳后端移动,齿轮组通过驱动电机驱动;天梯齿11与齿轮组分离时,与推桶2卡槽对应位置的外壳内壁处转动连接有卡爪55,卡爪55包括两卡杆,分为左卡杆和右卡杆,左卡杆和右卡杆的一端固定于一转动点,卡爪55通过转动点与外壳内部转动连接,左卡杆和右卡杆的组成的平面为转动面,卡爪55相对于推桶的运动方向进行转动,推桶2 运动至卡爪55位置处时,推桶2的尾端会抵住卡爪55上的左卡杆,
推桶2会推动左卡杆向外壳尾部运动,运动过程中时,推桶2会回退一点,推桶2的回退会使右卡杆暂时卡住推桶2的卡槽,使推桶2保持暂时静止,气缸1在第一弹簧的弹性力作用下进行复位,卡爪55在初始状态时,右卡杆右下侧设有限位柱551,其高度位于推桶2底面下方,左卡杆竖向设置,其高度高于推桶底面;如附图5所示,在横杆53的尾部设有夹槽54,夹槽54的截面为三角形结构,夹槽54移动抵住卡爪,当横杆53上夹槽抵住卡爪上右卡杆时,右卡杆转动伸入推桶卡槽内,左卡杆左下侧设有限位柱,通过分别在左卡杆和右卡杆的最大转动角处设置限位柱551,可以防止卡爪55过度旋转,影响卡爪的实际功能,本实施例中的卡爪55中的左卡杆和右卡杆随着推桶2的运动方向进行转动,并通过限位柱进行限位转动;横杆53上设有推杆531,推杆531垂直于横杆53并朝向齿轮组侧设置,齿轮组上设有旋转柱931,当天梯齿11与齿轮组分离时,此时推桶2在卡爪55的作用下,保持相对静止,气缸1在第一弹簧13的作用下进行复位,齿轮组上的旋转柱931带动推杆531向外壳后端移动,横杆53上的夹槽54抵住卡爪55,带动卡爪55上的卡杆从推桶卡槽一侧转动至另一侧,使卡杆抵住推桶卡槽,防止推桶卡槽移动,能够延长气缸1的复位时间,使气缸1复位到位,当齿轮组上的旋转柱931 与横杆53分离时,横杆53在第三弹簧521的作用下,横杆53上的夹槽54脱离夹爪,使横杆53返回原位,拉桥5在推杆531的作用下只需要移动一小段,不会影响气缸1 的复位,在第三弹簧521和第一弹簧13的作用下,在推桶进行压缩气缸内的气体之前,拉桥5和气缸1均能返回原位,在横杆53上的夹槽54离开夹爪时,推桶2在第二弹簧 3的压力作用下,使夹爪脱离推桶2的卡槽,推动推桶2压缩气缸1内的气体,推桶2 将气缸1内气体快速压出,推动水弹枪内的水弹8快速向前运动。
25.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齿轮组通过驱动电机10驱动,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91、第二齿轮92和第三齿轮93;驱动电机10设有第一伞齿轮,第一伞齿轮与第一齿轮91啮合连接,第一齿轮91包括与第一伞齿轮啮合的第二伞齿轮、以及与第二伞齿轮同轴安装的小齿轮,小齿轮上设有止逆齿911,第一齿轮91与第二齿轮92啮合连接,第一齿轮91中的小齿轮与第二齿轮92啮合连接,第二齿轮92为双联齿轮,第二齿轮92与第三齿轮93啮合连接,第一齿轮91中的小齿轮与第二齿轮92双联齿轮中的一齿轮啮合连接,第二齿轮92双联齿轮中的另一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连接;第三齿轮93为双联齿轮,分为外齿和内齿,内齿与第二齿轮92双联齿轮中的另一齿轮啮合连接,外齿与气缸1上的天梯齿11啮合连接,外齿上设有轮齿缺口,初始状态时,外齿上的轮齿首部开始与天梯齿11配合运行,旋转柱931位于外齿轮齿尾部的内侧,外齿与天梯齿11分离时,旋转柱931带动推杆531向外壳后端移动。
26.本实施例中的三通阻弹器6为t型三通阻弹器6,三通阻弹器6上设有发射管7,三通阻弹器6中直线型两通口处分别设有拉桥5的推嘴51和发射管7,三通阻弹器6 中朝向向下的通口设有装有水弹8的弹匣,初始位置时,位于三通阻弹器6的拉桥5推嘴51延伸至放置水弹通口处,水弹8位于推嘴51的下方,当推嘴51在旋转柱931的作用下向外壳后端位移时,推嘴51空出水弹通口,使弹匣内的水弹8向上移动至三通阻弹器6的直线型通口中,待拉桥5复位时,拉桥5上的推嘴51再次堵住水弹通口处,而位于直线型通口中的水弹8,在推桶2将气缸1内气体快速压出时,被推动向前运动。
27.本实施例中的水弹枪的初始状态图如附图1所示,此时,第三齿轮93与气缸1中的天梯齿11将要啮合进行配合运行,拉桥5上的推嘴51位于三通阻弹器6内,推嘴 51堵住水弹通口,水弹8位于推嘴51下方的三通阻弹器6中,气缸1和推桶2位于初始位置,第三齿轮93旋
转带动气缸1和推桶2向外壳尾端运动,当第三齿轮93与天梯齿11配合运行结束时,如附图3所示,附图3中显示的水弹枪的状态为:第三齿轮93 和气缸1上的天梯齿11配合运行结束,此时,气缸1和推桶2在第三齿轮93的带动下压缩第二弹簧3,运动至外壳尾端,推桶2会抵住左卡杆,推桶2在第二弹簧的作用力下回退一点,此时右卡杆会抵住推桶2的卡槽内,使推桶2相对静止,第三齿轮93上的旋转柱931与拉桥5上的推杆531接触,即将带动拉桥向外壳尾端运动,第三齿轮 93继续旋转带动横杆53上的夹槽54抵住卡爪55上的右卡杆,来延长推桶相对静止时间,使气缸能够顺畅地返回原位;当第三齿轮93上的旋转柱931与推杆531要分离时,如附图4所示,此时拉桥5上的夹槽抵接于卡爪55的右卡杆上,气缸1在第一弹簧13 的弹性力作用下继续进行复位,位于三通阻弹器中的水弹处于三通阻弹器6的直线型通口中,第三齿轮93上的旋转柱931与推杆531分离后,拉桥5在第三弹簧521的作用下进行复位,由于拉桥5的运动间距较短,拉桥5能够很快地进行复位,而不会影响气缸1的复位,复位后的拉桥5上的推嘴51再次堵住水弹通口处,而用于卡住推桶2的卡爪55,由于缺少横杆53上夹槽对卡爪的抵接力,被推桶2压缩的第二弹簧3能够克服卡爪55对推桶2上卡槽的阻挡力,使卡爪55脱离推桶2上的卡槽,推桶在第二弹簧 3的作用下快速压缩气缸内的气体,推动位于三通阻弹器中的水弹进行快速向前运动。
28.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推桶2的尾部设置卡槽,并在气缸1上设置天梯齿11,齿轮组与天梯齿11啮合配合运动,来带动气缸1和推桶2向外壳尾部运动,当齿轮组与天梯齿11配合运动结束时,位于外壳内的卡爪55卡住推桶2上的卡槽,使推桶2相对静止,而气缸1在第一弹簧13的作用下进行复位运动,使气缸1顺畅复位,增加推桶2在气缸1内的运动行程,提高水弹8的运动速度,增强使用者的感官体验;为了保证气缸1 相对于推桶2达到最大运动行程,在卡爪55卡住推桶2上的卡槽时,通过齿轮组上的旋转柱931和拉桥5上的推杆531相互配合,带动拉桥5上的横杆53向外壳尾部运动,使横杆53上的夹槽54抵接于卡爪55上,横杆53上夹槽54的抵接力能够延长推桶2 相对静止的时间,增加气缸1进行复位时间,使气缸1能够完成复位,从而保证推桶2 在气缸1内的运动最大行程,进而提高水弹8的运行速度。
29.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