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水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71220发布日期:2021-07-06 21:00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防水面料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面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型防水面料。


背景技术:

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面料的各种功能需要越来越高,不仅需要做到简单的舒适健康,更多的需要满足人们生产生活中各种不同的要求。其中面料的防水性是各种功能中比较受重视的一项,例如,公告号为cn20990709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水透气面料,通过防水透气纳米薄膜使得面料具有良好的防水、透气功能,并具有优异的耐磨和耐水洗性,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纺织品的适用性,但是上述纺织面料的防寒保暖保护效果较差,在服用面料领域当中的防水面料,通常应用于户外运动服、特种环境当中,不仅需要有简单的防水效果,阻隔面料内外的热量,从而提高对人体的保护效果,而上述技术方案无法满足相关的使用要求。
3.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防水面料,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并能够增加面料的隔热保温性能,提升了面料的使用范围。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防水面料,包括表层、面层以及复合于表层和面层之间的隔热保温层,所述表层背离面层的一侧设置有防水透气纳米薄膜层,所述隔热保温层为水性聚氨酯发泡膜层,所述面层背离表层的一侧为磨毛面。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热保温层内设置有蜂窝状网孔。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热保温层朝向面层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凹槽,所述面层对应于凹槽处陷入凹槽内。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的底部呈圆弧形,面层陷入凹槽处与凹槽内部粘结。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面层由复合纤维一编织而成,所述复合纤维一包括氨纶纤维和交织于氨纶纤维外的铜氨纤维。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表层由复合纤维二编织而成,所述复合纤维二包括相互缠绕的聚酯纤维和粘胶纤维。
1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该面料整体上采用多层结构,表层和面层两侧织物层,织物层当中的氨纶纤维具有良好的弹性性能,能够增加面料的弹性,便于穿着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活动拉伸,铜氨纤维和粘胶纤维两者相对更加舒适,吸湿性好,手感柔软,提高了面料的服用性;再配合表层上的防水透气纳米薄膜层以及中间的水性聚氨酯发泡膜层,能够使得面料具有一定的防水性能,能够阻隔热量,提升面料一定的保温效果,同时各层均具有一定的透气性,能够保证空
气的流通,避免面料过于闷热,提高面料的穿着舒适性;水性聚氨酯发泡膜层还具有一定的弹性缓冲性能,能够增加面料对于人体的保护效果,提高了面料的综合性能。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防水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纤维一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纤维二的结构示意图。
16.附图标记:1、表层;2、面层;3、隔热保温层;4、防水透气纳米薄膜层;5、磨毛面;6、复合纤维一;7、氨纶纤维;8、铜氨纤维;9、复合纤维二;10、聚酯纤维;11、粘胶纤维;12、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请参阅图1

图3所示,一种新型防水面料,该面料为多层结构,包括表层1、面层2、隔热保温层3和防水层,其中表层1和面层2为织物层,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服用性;隔热保温层3为水性聚氨酯发泡膜层,复合于表层1和面层2之间,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效果,能够提高面料的保温性,对人体形成一定的保护;防水层为防水透气纳米薄膜层4,采用胶体涂布液涂布在面料的表层1上形成,位于背离面层2的一侧,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同时具有一定的透气性,避免面料产生闷热感;面层2背离表层1的一侧为磨毛面5,通过磨毛设备加工形成,在面料的表面产生毛绒且疏松的结构,增加面料与皮肤接触时的触感,提高面料的保温效果。
19.水性聚氨酯发泡膜构成的隔热保温层3,其具有柔软弹性的质感,并在内部形成蜂窝状的网孔,便于膜两侧的空气流通,使得隔热保温层3也具有一定的透气效果,在防水透气纳米薄膜层4、两侧织物层和隔热保温层3之间形成供空气流过的通道,从而使得面料具有一定的透气效果,提高面料穿着的舒适性。
20.隔热保温层3和面层2之间采用热压的方式复合粘结而成,热压过程中在隔热保温层3和面层2上形成凹陷,隔热保温层3朝向面层2的形成若干凹槽12,在底部呈平滑过渡的圆弧形,面层2对应于凹槽12处陷入凹槽12内,并与凹槽12内部粘结,能够增加面料中各层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凹陷状的结构能够与皮肤更好地接触,贴合后形成一定的空隙,便于空气流通,从而提高面料的透气舒适性。
21.面层2由复合纤维一6编织而成,复合纤维一6包括氨纶纤维7和交织于氨纶纤维7外的铜氨纤维8,氨纶纤维7具有良好的弹性性能,能够增加面料的弹性,便于穿着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活动拉伸,而铜氨纤维8服用性能较优良,吸湿性好,能够增加面料的舒适性。
22.表层1由复合纤维二9编织而成,复合纤维二9包括相互缠绕的聚酯纤维10和粘胶纤维11,粘胶纤维11通过化学反应将天然纤维素分离出来再生而成,吸湿性好,手感柔软,而聚酯纤维10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综合性能相对优秀,相互交织混合,能够增
加面料的综合性能。
23.该面料整体上采用多层结构,表层1和面层2两侧织物层,配合表层1上的防水透气纳米薄膜层4以及中间的水性聚氨酯发泡膜层,能够使得面料具有一定的防水性能,能够阻隔热量,提升面料一定的保温效果,同时各层均具有一定的透气性,能够保证空气的流通,避免过于闷热,提高面料的穿着舒适性;水性聚氨酯发泡膜层还具有一定的弹性缓冲性能,能够增加面料对于人体的保护效果,提高了面料的综合性能。
2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