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针织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79927发布日期:2021-09-08 03:11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磨针织面料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面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耐磨针织面料。


背景技术:

2.针织面料即是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针织面料与梭织面料的不同之处在于纱线在织物中的形态不同。针织分为纬编和经编,针织面料广泛应用于服装面料及里料,家纺等产品中,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3.随着纺织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纺织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以满足不同场合的使用需要,现有的生产衣服的面料一般由一种材质制成,特点也比较单一,造成面料的柔软性和舒适性等特点不可兼得,大大降低了穿着衣服的舒适度,生活中我们常发现衣服的领子、袖口和裤脚等部位,是非常容易快速磨损的,对于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作者的衣物更是如此,常见的利用包芯纱等制作和编织的面料被制作加工成衣物,衣物关键部位耐磨的问题仍然没有很好的进行解决,衣物面料的丝线机构比较简单,长期穿着会导致衣服有较大的磨损,影响衣服的穿着效果、影响衣服的穿着时间,现有市场上生产出售的耐磨针织面料通常都舒适度较差,人们穿着耐磨针织面料制成的衣服进行生产和生活时,极大的降低了衣服穿着的舒适性,不能满足使用的需要,且针织面料不具备耐腐蚀、阻燃、以及防风的特性,会降低针织面料的使用寿命,因此我们提出一种耐磨针织面料。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针织面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磨针织面料,包括针织面料本体,所述针织面料本体由基层面料、内层面料以及耐磨面料编织而成,所述基层面料设置在内层面料与耐磨面料之间,所述基层面料、内层面料以及耐磨面料之间通过连接面料编织连接,所述针织面料本体的外部设置有面料边框。
6.优选的,所述面料边框由天鹅绒针织面料编织连接而成,且所述面料边框的外表面设置有耐腐蚀层,所述耐腐蚀层为丙烯酸树脂层,其厚度为0.1

0.3毫米。
7.优选的,所述基层面料由港型针织呢绒通过经编、纬编编织而成,所述基层面料的正面贴合有防水层,且所述防水层为无纺布料层,其厚度为0.2

0.4毫米,所述基层面料的反面贴合有阻燃层,所述阻燃层为水性聚氨酯阻燃层,其厚度为1.0

1.2毫米。
8.优选的,所述内层面料采用涤纶针织灯芯条面料通过经编、纬编编织连接而成,且所述内层面料的厚度为0.6

0.8毫米。
9.优选的,所述耐磨面料由涤盖棉针织面料经编、纬编编织连接而成,所述耐磨面料厚度为1.0

1.2毫米。
10.优选的,所述针织面料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防风层,所述防风层为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层。
1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耐磨针织面料,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面料边框和防风层,通过设置面料边框起到保护针织面料本体的作用,还通过耐腐蚀层避免了针织面料本体遭受腐蚀,从而提高了针织面料本体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防风层,使得针织面料本体具有防风的特性。
13.2.本实用新型还通过设置基层面料、耐磨面料,通过设置防水层,使得针织面料本体具有防水的特性,还通过设置阻燃层,使得针织面料本体具有阻燃的特性,从而提高了针织面料本体使用的安全性,通过将耐磨面料由涤盖棉针织面料经编、纬编编织连接而成使得针织面料本体具有挺括抗皱,坚牢耐磨,吸湿透气的特性,从而提高了针织面料本体柔软舒适性。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耐腐蚀层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基层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防风层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针织面料本体;2、基层面料;3、内层面料;4、耐磨面料;5、面料边框;6、防水层;7、阻燃层;8、耐腐蚀层;9、防风层。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0.如图1

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耐磨针织面料,包括针织面料本体1,所述针织面料本体1由基层面料2、内层面料3以及耐磨面料4编织而成,所述基层面料2设置在内层面料3与耐磨面料4之间,所述基层面料2、内层面料3以及耐磨面料4之间通过连接面料编织连接,所述针织面料本体1的外部设置有面料边框5。
21.所述面料边框5由天鹅绒针织面料编织连接而成,且所述面料边框5的外表面设置有耐腐蚀层8,所述耐腐蚀层8为丙烯酸树脂层,其厚度为0.1

0.3毫米,通过设置面料边框5起到保护针织面料本体1的作用,还通过耐腐蚀层8避免了针织面料本体1遭受腐蚀,从而提高了针织面料本体1的使用寿命。
22.所述基层面料2由港型针织呢绒通过经编、纬编编织而成,所述基层面料2的正面贴合有防水层6,且所述防水层6为无纺布料层,其厚度为0.2

0.4毫米,所述基层面料2的反面贴合有阻燃层7,所述阻燃层7为水性聚氨酯阻燃层7,其厚度为1.0

1.2毫米,通过设置防水层,使得针织面料本体1具有防水的特性,还通过设置阻燃层7,使得针织面料本体1具有阻燃的特性,从而提高了针织面料本体1使用的安全性。
23.所述内层面料3采用涤纶针织灯芯条面料通过经编、纬编编织连接而成,且所述内层面料3的厚度为0.6

0.8毫米,使得内层面料3具有很好的弹性、保暖性。
24.所述耐磨面料4由涤盖棉针织面料经编、纬编编织连接而成,所述耐磨面料4厚度为1.0

1.2毫米,使得针织面料本体1具有挺括抗皱,坚牢耐磨,吸湿透气的特性,从而提高了针织面料本体柔软舒适性。
25.所述针织面料本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防风层9,所述防风层9为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层,通过设置防风层9,使得针织面料本体1具有防风的特性。
26.工作原理:通过在针织面料本体1的外部设置有面料边框5起到保护针织面料本体1的作用,还通过耐腐蚀层8避免了针织面料本体1遭受腐蚀,从而提高了针织面料本体1的使用寿命,还通过在针织面料本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防风层9,使得针织面料本体1具有防风的特性,通过设置防水层,使得针织面料本体1具有防水的特性,还通过设置阻燃层7,使得针织面料本体1具有阻燃的特性,从而提高了针织面料本体1使用的安全性,内层面料3采用涤纶针织灯芯条面料通过经编、纬编编织连接而成,使得内层面料3具有很好的弹性、保暖性,耐磨面料4由涤盖棉针织面料经编、纬编编织连接而成,使得针织面料本体1具有挺括抗皱,坚牢耐磨,吸湿透气的特性,从而提高了针织面料本体1柔软舒适性。
2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耐磨针织面料,包括针织面料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面料本体(1)由基层面料(2)、内层面料(3)以及耐磨面料(4)编织而成,所述基层面料(2)设置在内层面料(3)与耐磨面料(4)之间,所述基层面料(2)、内层面料(3)以及耐磨面料(4)之间通过连接面料编织连接,所述针织面料本体(1)的外部设置有面料边框(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边框(5)由天鹅绒针织面料编织连接而成,且所述面料边框(5)的外表面设置有耐腐蚀层(8),所述耐腐蚀层(8)为丙烯酸树脂层,其厚度为0.1

0.3毫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面料(2)由港型针织呢绒通过经编、纬编编织而成,所述基层面料(2)的正面贴合有防水层(6),且所述防水层(6)为无纺布料层,其厚度为0.2

0.4毫米,所述基层面料(2)的反面贴合有阻燃层(7),所述阻燃层(7)为水性聚氨酯阻燃层(7),其厚度为1.0

1.2毫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面料(3)采用涤纶针织灯芯条面料通过经编、纬编编织连接而成,且所述内层面料(3)的厚度为0.6

0.8毫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面料(4)由涤盖棉针织面料经编、纬编编织连接而成,所述耐磨面料(4)厚度为1.0

1.2毫米。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面料本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防风层(9),所述防风层(9)为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磨针织面料,包括针织面料本体,所述针织面料本体由基层面料、内层面料以及耐磨面料编织而成,所述基层面料设置在内层面料与耐磨面料之间,所述基层面料、内层面料以及耐磨面料之间通过连接面料编织连接,所述针织面料本体的外部设置有面料边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面料边框、层面料、内层面料以及耐磨面料,从而使得针织面料具有耐腐蚀性、阻燃性、耐磨性以及防风性,进而提升了针织面料的使用寿命。织面料的使用寿命。织面料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舒品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于都福迪服装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29
技术公布日:2021/9/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