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结构铁粉芯胚体堆叠均匀压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00488发布日期:2021-08-17 13:44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结构铁粉芯胚体堆叠均匀压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芯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结构铁粉芯胚体堆叠均匀压制装置。



背景技术:

铁粉芯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软磁材料,也是目前市场价格比较低的材料之一。最近开发的高性能铁粉芯与传统的铁硅铝磁粉芯不同,所使用的原料不是合金磁粉而是包覆了绝缘层的纯铁粉,粘结剂用量非常少,所以磁通密度得到大幅度提高。

在进行一种复合结构铁粉芯胚体生产时,需要将混有粘结胶料的玻璃颗粒粉放置于载盘中作为胚体底层,通过液压装置对载盘中玻璃颗粒粉进行第一预压制工作,之后将混有少量粘结胶料的铁粉覆盖于载盘中的底层玻璃颗粒粉上方作为中芯层,通过液压装置对载盘中玻璃颗粒粉和铁粉进行第二预压制工作,最后再将一层玻璃颗粒粉覆盖于载盘中的中芯层铁粉上方作为顶层,通过液压装置对载盘中的三层玻璃颗粒粉和铁粉进行最后的压制粘合处理,使堆叠在一起的三层颗粒粉末被压制为一组完整的铁粉芯胚体产物,然而由于在将三组颗粒粉末依次倒入载盘进行堆叠工作时,需要先后进行两次预压制工作和一次总压制工作,使三层颗粒粉末被压制的次数不一致,导致得到的胚体底层密实程度高于顶层,另外相邻两组颗粒粉末的接触面为非平整状态,使堆叠得到的铁粉芯胚体产物的分层面为不均匀状态,最终影响后期加工得到的铁芯复合材料的结构稳定性。

所以,急需一种可对组成铁粉芯胚体的三层颗粒粉末进行均匀压制的自动化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三层颗粒粉末被压制的次数不一致,导致胚体的三层颗粒粉末被压制后得到的密实程存在较大差异,外相邻两组颗粒粉末的接触面为非平整状态,使堆叠得到的铁粉芯胚体产物的分层面为不均匀状态,最终影响后期加工得到的铁芯复合材料的结构稳定性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复合结构铁粉芯胚体堆叠均匀压制装置。

技术方案:一种复合结构铁粉芯胚体堆叠均匀压制装置,包括有粉料承载组件、分批压制组件、边角压制组件、支架台、控制台、液压控制机、液压杆、底架台、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粉料承载组件与底架台相连接;粉料承载组件与第一滑轨相连接;粉料承载组件与第二滑轨相连接;底架台与支架台相连接;分批压制组件与支架台相连接;液压控制机与支架台相连接;液压控制机与液压杆相连接;分批压制组件与液压杆相连接;边角压制组件与底架台相连接;控制台与支架台相连接;第一滑轨与底架台相连接;第二滑轨与底架台相连接。

进一步,粉料承载组件包括有第一承载盘、第一电动滑块、第二电动滑块、第一齿杆、左滑板、右滑板、左齿杆、右齿杆、第一装集框、第二装集框、第一转轴、第一直齿轮、第一传动轮、第二转轴、第二传动轮、第二直齿轮、第三转轴、第三直齿轮、第三传动轮、第四转轴、第四传动轮和第四直齿轮;第一承载盘与底架台表面相接触;第一承载盘的一侧与第一电动滑块进行固接;第一电动滑块与第一滑轨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承载盘的另一侧与第二电动滑块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滑块与第二滑轨进行滑动连接;第一齿杆与第一电动滑块进行固接;在第一承载盘两侧,两组左滑板均与底架台表面相接触;两组左齿杆各与相对应的一组左滑板进行固接;在左滑板一侧,两组右滑板均与底架台表面相接触;两组右齿杆各与相对应的一组右滑板进行固接;在第一承载盘一侧,第一装集框的底端分别与相对应的一组左滑板和相对应的一组右滑板进行滑动连接;在第一承载盘另一侧,第二装集框的底端分别与相对应的一组左滑板和相对应的一组右滑板进行滑动连接;在第一齿杆一侧,第一转轴与第一滑轨进行转动连接;第一直齿轮和第一传动轮均与第一转轴进行固接;在第一转轴一侧,第二转轴与第一滑轨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轮和第二直齿轮均与第二转轴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轮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在第二直齿轮一侧,第三转轴与第一滑轨进行转动连接;第三直齿轮和第三传动轮均与第三转轴进行固接;第二直齿轮与第三直齿轮相啮合;在第三转轴一侧,第四转轴与第一滑轨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轮和第四直齿轮均与第四转轴进行固接;第三传动轮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分别在第一装集框和第二装集框一侧,底架台上各设有两组第一转轴、第一直齿轮、第一传动轮、第二转轴、第二传动轮、第二直齿轮、第三转轴、第三直齿轮、第三传动轮、第四转轴、第四传动轮和第四直齿轮。

进一步,分批压制组件包括有第三电动滑块、第一弹簧伸缩杆、第一压杆、第一卡板、第一压板、第四电动滑块、第二弹簧伸缩杆、第二压杆、第二卡板、第二压板、弹簧滑块、转接板和第三压板;两组第三电动滑块均与支架台进行滑动连接;两组第一弹簧伸缩杆各与相对应的一组第三电动滑块进行固接;每组第三电动滑块均与第一压杆进行固接;第一卡板与第一压杆一侧进行固接;第一压板与第一压杆的底端一侧进行固接;在第三电动滑块一侧,两组第四电动滑块均与支架台进行滑动连接;两组第二弹簧伸缩杆各与相对应的一组第四电动滑块进行固接;每组第二弹簧伸缩杆均与第二压杆进行固接;第二卡板与第二压杆一侧进行固接;第二压板与第二压杆的底端一侧进行固接;两组弹簧滑块分别与第一压板的两侧相连接;另有两组弹簧滑块分别与第二压板的两侧相连接;在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之间,转接板与液压杆进行固接;转接板的两侧设有与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相对应的开槽;第三压板与转接板进行固接。

进一步,边角压制组件包括有左传送单元、右传送单元、左u型压板和右u型压板;左传送单元与底架台一侧相连接;在左传送单元一侧,右传送单元与底架台另一侧相连接;左u型压板与左传送单元相连接;右u型压板与右传送单元相连接。

进一步,左传送单元包括有滑槽支架、第五电动滑块、第二齿杆、第五转轴、第五直齿轮、轴套、传动杆、电动推杆、电动转轴、牵引绳、固定架和衬套;两组滑槽支架均与底架台进行固接;两组第五电动滑块各与相对应的一组滑槽支架进行滑动连接;两组第二齿杆各与相对应的一组滑槽支架进行固接;第五转轴的两侧各与相对应的一组第五电动滑块进行转动连接;两组第五直齿轮均与第五转轴进行固接;每组第五直齿轮各与相对应的一组第二齿杆相啮合;在第五直齿轮一侧,两组轴套分别与第五转轴两端进行固接;两组传动杆各与相对应的一组轴套进行固接;两组电动推杆各与相对应的一组传动杆进行固接;每组电动推杆均与左u型压板进行固接;两组电动转轴各与相对应的一组滑槽支架顶端进行转动连接;两组牵引绳各与相对应的一组电动转轴进行传动连接;在滑槽支架上方,两组固定架均与左u型压板进行固接;两组衬套分别通过转轴与相对应的一组固定架进行转动连接;每组牵引绳各与相对应的一组衬套进行固接。

进一步,第一装集框和第二装集框的内表面两侧各设有一组与弹簧滑块相对应的开槽。

进一步,左u型压板的两端为斜面向下的切面设计。

进一步,右u型压板的两端为斜面向上的切面设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一、为克服三层颗粒粉末被压制的次数不一致,导致胚体的三层颗粒粉末被压制后得到的密实程存在较大差异,外相邻两组颗粒粉末的接触面为非平整状态,使堆叠得到的铁粉芯胚体产物的分层面为不均匀状态,最终影响后期加工得到的铁芯复合材料的结构稳定性的缺点;

二、本发明装置:使用时先将装置放置且保持支架台和底架台稳定,外接电源后调控控制台调节装置,接着操作员将均混有粘胶的第一层玻璃颗粒、第二层铁粉和第三层玻璃颗粒分别放入粉料承载组件中的三组承载盘中,接着由分批压制组件同时对三组承载盘中的颗粒粉末进行预压制处理,使三组承载盘中的颗粒粉末分别被压制成两面均为平整饼状结构,接着由粉料承载组件将饼状第二层铁粉堆叠于饼状第一层玻璃颗粒上方,由于在堆叠放置过程中,第二层铁粉周边的边角料下落速度比中间部位慢,容易在第二层铁粉的四周围成一圈凹凸不平的凸起块,由边角压制组件将堆叠在第二层铁粉的四周上方的凸起结构向下压平,使第二层铁粉的上表面重新被压制为平整结构,之后由粉料承载组件将饼状第三层玻璃颗粒堆叠于饼状第二层铁粉上方,接着由分批压制组件对堆叠在一起的第一层玻璃颗粒、第二层铁粉和第三层玻璃颗粒做最后的压制贴合处理;

三、本发明实现了同时分别对第一层玻璃颗粒、第二层铁粉和第三层玻璃颗粒进行预压制工作,使三组颗粒粉末均被压制为两面平整的饼状结构,通过后续堆叠工作将三组饼状颗粒粉末堆叠在一起做最后的压制贴合工作,可以得到压制均匀且贴合面平整的铁粉芯胚体产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三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粉料承载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粉料承载组件第一种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粉料承载组件第二种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分批压制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分批压制组件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弹簧滑块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边角压制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左传送单元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左传送单元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左u型压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的右u型压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粉料承载组件,2、分批压制组件,3、边角压制组件,4、支架台,5、控制台,6、液压控制机,7、液压杆,8、底架台,9、第一滑轨,10、第二滑轨,101、第一承载盘,102、第一电动滑块,103、第二电动滑块,104、第一齿杆,105、左滑板,106、右滑板,107、左齿杆,108、右齿杆,109、第一装集框,110、第二装集框,111、第一转轴,112、第一直齿轮,113、第一传动轮,114、第二转轴,115、第二传动轮,116、第二直齿轮,117、第三转轴,118、第三直齿轮,119、第三传动轮,120、第四转轴,121、第四传动轮,122、第四直齿轮,201、第三电动滑块,202、第一弹簧伸缩杆,203、第一压杆,204、第一卡板,205、第一压板,206、第四电动滑块,207、第二弹簧伸缩杆,208、第二压杆,209、第二卡板,210、第二压板,211、弹簧滑块,212、转接板,213、第三压板,301、左传送单元,302、右传送单元,303、左u型压板,304、右u型压板,30101、滑槽支架,30102、第五电动滑块,30103、第二齿杆,30104、第五转轴,30105、第五直齿轮,30106、轴套,30107、传动杆,30108、电动推杆,30109、电动转轴,30110、牵引绳,30111、固定架,30112、衬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实施例1

一种复合结构铁粉芯胚体堆叠均匀压制装置,如图1-14所示,包括有粉料承载组件1、分批压制组件2、边角压制组件3、支架台4、控制台5、液压控制机6、液压杆7、底架台8、第一滑轨9和第二滑轨10;粉料承载组件1与底架台8相连接;粉料承载组件1与第一滑轨9相连接;粉料承载组件1与第二滑轨10相连接;底架台8与支架台4相连接;分批压制组件2与支架台4相连接;液压控制机6与支架台4相连接;液压控制机6与液压杆7相连接;分批压制组件2与液压杆7相连接;边角压制组件3与底架台8相连接;控制台5与支架台4相连接;第一滑轨9与底架台8相连接;第二滑轨10与底架台8相连接。

工作原理:使用时先将装置放置且保持支架台4和底架台8稳定,外接电源后调控控制台5调节装置,接着操作员将均混有粘胶的第一层玻璃颗粒、第二层铁粉和第三层玻璃颗粒分别放入粉料承载组件1中的三组承载盘中,接着由分批压制组件2同时对三组承载盘中的颗粒粉末进行预压制处理,使三组承载盘中的颗粒粉末分别被压制成两面均为平整饼状结构,接着由粉料承载组件1将饼状第二层铁粉堆叠于饼状第一层玻璃颗粒上方,由于在堆叠放置过程中,第二层铁粉周边的边角料下落速度比中间部位慢,容易在第二层铁粉的四周围成一圈凹凸不平的凸起块,由边角压制组件3将堆叠在第二层铁粉的四周上方的凸起结构向下压平,使第二层铁粉的上表面重新被压制为平整结构,之后由粉料承载组件1将饼状第三层玻璃颗粒堆叠于饼状第二层铁粉上方,接着由分批压制组件2对堆叠在一起的第一层玻璃颗粒、第二层铁粉和第三层玻璃颗粒做最后的压制贴合处理;本发明实现了同时分别对第一层玻璃颗粒、第二层铁粉和第三层玻璃颗粒进行预压制工作,使三组颗粒粉末均被压制为两面平整的饼状结构,通过后续堆叠工作将三组饼状颗粒粉末堆叠在一起做最后的压制贴合工作,可以得到压制均匀且贴合面平整的铁粉芯胚体产物。

工作原理:粉料承载组件1包括有第一承载盘101、第一电动滑块102、第二电动滑块103、第一齿杆104、左滑板105、右滑板106、左齿杆107、右齿杆108、第一装集框109、第二装集框110、第一转轴111、第一直齿轮112、第一传动轮113、第二转轴114、第二传动轮115、第二直齿轮116、第三转轴117、第三直齿轮118、第三传动轮119、第四转轴120、第四传动轮121和第四直齿轮122;第一承载盘101与底架台8表面相接触;第一承载盘101的一侧与第一电动滑块102进行固接;第一电动滑块102与第一滑轨9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承载盘101的另一侧与第二电动滑块103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滑块103与第二滑轨10进行滑动连接;第一齿杆104与第一电动滑块102进行固接;在第一承载盘101两侧,两组左滑板105均与底架台8表面相接触;两组左齿杆107各与相对应的一组左滑板105进行固接;在左滑板105一侧,两组右滑板106均与底架台8表面相接触;两组右齿杆108各与相对应的一组右滑板106进行固接;在第一承载盘101一侧,第一装集框109的底端分别与相对应的一组左滑板105和相对应的一组右滑板106进行滑动连接;在第一承载盘101另一侧,第二装集框110的底端分别与相对应的一组左滑板105和相对应的一组右滑板106进行滑动连接;在第一齿杆104一侧,第一转轴111与第一滑轨9进行转动连接;第一直齿轮112和第一传动轮113均与第一转轴111进行固接;在第一转轴111一侧,第二转轴114与第一滑轨9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轮115和第二直齿轮116均与第二转轴114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轮113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115进行传动连接;在第二直齿轮116一侧,第三转轴117与第一滑轨9进行转动连接;第三直齿轮118和第三传动轮119均与第三转轴117进行固接;第二直齿轮116与第三直齿轮118相啮合;在第三转轴117一侧,第四转轴120与第一滑轨9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轮121和第四直齿轮122均与第四转轴120进行固接;第三传动轮119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121进行传动连接;分别在第一装集框109和第二装集框110一侧,底架台8上各设有两组第一转轴111、第一直齿轮112、第一传动轮113、第二转轴114、第二传动轮115、第二直齿轮116、第三转轴117、第三直齿轮118、第三传动轮119、第四转轴120、第四传动轮121和第四直齿轮122。

首先操作员将混有粘胶的第一层玻璃颗粒放置于第一承载盘101中,将混有粘胶的第二层铁粉放置于由第一装集框109与其相连接的左滑板105和右滑板106组成一组完整的第二承载盘中,并将混有粘胶的第三层玻璃颗粒放置于由第二装集框110与其相连接的左滑板105和右滑板106组成一组完整的第三承载盘中,接着由分批压制组件2中的第一压板205、第二压板210和第三压板213同时分别对三组承载盘中的颗粒粉末进行预压制处理,使三组承载盘中的颗粒粉末分别被压制成两面均为平整饼状结构,同时第一压板205和第三压板213两侧的弹簧滑块211分别卡入第二装集框110和第一装集框109内表面两侧的开槽中,之后在第一压板205、第二压板210和第三压板213向上复位时,由第一压板205和第三压板213通过弹簧滑块211带动第二装集框110和第一装集框109及其所连接的部件向上移动,使第二装集框110和第一装集框109分别连接的左滑板105和右滑板106均高于第一承载盘101的顶端,同时使第一装集框109下方一侧的左齿杆107和右齿杆108分别与相对应的一组第二直齿轮116和第四直齿轮122相啮合,同时使第二装集框110下方一侧的左齿杆107和右齿杆108分别与相对应的一组第二直齿轮116和第四直齿轮122相啮合,接着第一电动滑块102和第二电动滑块103同时带动第一承载盘101和第一齿杆104分别沿第一滑轨9和第二滑轨10移动至第一装集框109的下方,当第一齿杆104在经过第一装集框109下方的第一直齿轮112时,第一齿杆104啮合第一直齿轮112带动其所连接的第一转轴111转动,第一转轴111带动其所连接的第一传动轮113转动,第一传动轮113通过皮带传动其所连接的第二传动轮115带动第二转轴114转动,第二转轴114带动其所连接的第二直齿轮116转动,同时第一直齿轮112啮合其所连接的第三直齿轮118带动第三转轴117转动,第三转轴117带动其所连接的第三传动轮119转动,第三传动轮119通过皮带传动其所连接的第四传动轮121转动,第四传动轮121带动其所连接的第四转轴120转动,第四转轴120带动其所连接的第四直齿轮122转动,同时第二直齿轮116和第四直齿轮122分别啮合其所连接的左齿杆107和右齿杆108带动第一装集框109下方的左滑板105和右滑板106向两侧打开,使被压成饼状的第二层铁粉从第一装集框109中掉落并堆叠于被压成饼状第一层玻璃颗粒上方,由于在堆叠放置过程中,第二层铁粉周边的边角料下落速度比中间部位慢,容易在第二层铁粉的四周围成一圈凹凸不平的凸起块,由第一电动滑块102和第二电动滑块103同时带动第一承载盘101和第一齿杆104分别沿第一滑轨9和第二滑轨10移动进行复位,并由边角压制组件3将堆叠在第二层铁粉的四周上方的凸起结构向下压平,使第二层铁粉的上表面重新被压制为平整结构,之后第一电动滑块102和第二电动滑块103同时带动第一承载盘101和第一齿杆104分别沿第一滑轨9和第二滑轨10移动至第二装集框110的下方,当第一齿杆104在经过第二装集框110下方的第一直齿轮112时,第一齿杆104啮合第一直齿轮112带动其所连接的第一转轴111转动,并按上述工作原理同时带动其所连接的第二直齿轮116和第四直齿轮122转动,同时第二直齿轮116和第四直齿轮122分别啮合其所连接的左齿杆107和右齿杆108带动第二装集框110下方的左滑板105和右滑板106向两侧打开,使被压成饼状的第三层玻璃颗粒从第二装集框110中掉落并堆叠于被压成饼状第二层铁粉上方,之后第一电动滑块102和第二电动滑块103同时带动第一承载盘101和第一齿杆104分别沿第一滑轨9和第二滑轨10移动进行复位,由分批压制组件2中的第三压板213对第一承载盘101中堆叠在一起的第一层玻璃颗粒、第二层铁粉和第三层玻璃颗粒做最后的压制贴合处理;该组件完成了对三层颗粒粉末进行堆叠工作。

分批压制组件2包括有第三电动滑块201、第一弹簧伸缩杆202、第一压杆203、第一卡板204、第一压板205、第四电动滑块206、第二弹簧伸缩杆207、第二压杆208、第二卡板209、第二压板210、弹簧滑块211、转接板212和第三压板213;两组第三电动滑块201均与支架台4进行滑动连接;两组第一弹簧伸缩杆202各与相对应的一组第三电动滑块201进行固接;每组第三电动滑块201均与第一压杆203进行固接;第一卡板204与第一压杆203一侧进行固接;第一压板205与第一压杆203的底端一侧进行固接;在第三电动滑块201一侧,两组第四电动滑块206均与支架台4进行滑动连接;两组第二弹簧伸缩杆207各与相对应的一组第四电动滑块206进行固接;每组第二弹簧伸缩杆207均与第二压杆208进行固接;第二卡板209与第二压杆208一侧进行固接;第二压板210与第二压杆208的底端一侧进行固接;两组弹簧滑块211分别与第一压板205的两侧相连接;另有两组弹簧滑块211分别与第二压板210的两侧相连接;在第一压板205和第二压板210之间,转接板212与液压杆7进行固接;转接板212的两侧设有与第一卡板204和第二卡板209相对应的开槽;第三压板213与转接板212进行固接。

首先第三电动滑块201和第四电动滑块206带动其所连接的部件沿底架台8进行相向运动,使第一压板205和第二压板210分别移动至第二装集框110和第一装集框109上方,并使第一卡板204和第二卡板209分别插入转接板212两侧的开槽中,接着液压控制机6通过液压杆7向下推动转接板212带动其所连接的第三压板213向下移动,同时转接板212通过第一卡板204和第二卡板209分别带动第一压杆203和第二压杆208及其所连接的第一压板205和第二压板210向下移动,使第三压板213压入装有第一层玻璃颗粒的第一承载盘101中,同时第二压板210压入装有第二层铁粉的第一装集框109与其相连接的左滑板105和右滑板106组成一组完整的第二承载盘中,同时第一压板205压入装有第三层玻璃颗粒的第二装集框110与其相连接的左滑板105和右滑板106组成一组完整的第三承载盘中,实现使三组承载盘中的颗粒粉末分别被压制成两面均为平整饼状结构,同时第一压板205和第三压板213两侧的弹簧滑块211分别卡入第二装集框110和第一装集框109内表面两侧的开槽中,之后在第一压板205、第二压板210和第三压板213向上复位时,液压控制机6带动液压杆7及其所连接的部件向上复位,使第一压板205和第三压板213通过弹簧滑块211带动第二装集框110和第一装集框109及其所连接的部件向上移动,在第二承载盘中的第二层铁粉和第三承载盘中第三层玻璃颗粒依次落入第一承载盘101中后,第三电动滑块201和第四电动滑块206带动其所连接的部件沿底架台8进行反向运动,使第一卡板204和第二卡板209均离开转接板212两侧的开槽,最后液压控制机6通过液压杆7向下推动转接板212带动其所连接的第三压板213向下移动,实现第三压板213对堆叠在一起的第一层玻璃颗粒、第二层铁粉和第三层玻璃颗粒做最后的压制贴合处理工作,之后由操作员将挂在第一压板205和第三压板213上的第二装集框110和第一装集框109及其所连接的部件取下放回底架台8上;该组件完成了依次对第一层玻璃颗粒、第二层铁粉和第三层玻璃颗粒进行预压制和压制贴合工作。

边角压制组件3包括有左传送单元301、右传送单元302、左u型压板303和右u型压板304;左传送单元301与底架台8一侧相连接;在左传送单元301一侧,右传送单元302与底架台8另一侧相连接;左u型压板303与左传送单元301相连接;右u型压板304与右传送单元302相连接。

首先左传送单元301和右传送单元302以相同的工作原理同时带动左u型压板303和右u型压板304相向转动九十度,使左u型压板303和右u型压板304拼接成一组完整的框型压板,之后左传送单元301和右传送单元302以相同的工作原理同时带动左u型压板303和右u型压板304向下压入第一承载盘101中,将堆叠在第二层铁粉的四周上方的凸起结构向下压平,使第二层铁粉的上表面重新被压制为平整结构;该组件完成了对第二层铁粉的上表面周边进行再压制工作。

左传送单元301包括有滑槽支架30101、第五电动滑块30102、第二齿杆30103、第五转轴30104、第五直齿轮30105、轴套30106、传动杆30107、电动推杆30108、电动转轴30109、牵引绳30110、固定架30111和衬套30112;两组滑槽支架30101均与底架台8进行固接;两组第五电动滑块30102各与相对应的一组滑槽支架30101进行滑动连接;两组第二齿杆30103各与相对应的一组滑槽支架30101进行固接;第五转轴30104的两侧各与相对应的一组第五电动滑块30102进行转动连接;两组第五直齿轮30105均与第五转轴30104进行固接;每组第五直齿轮30105各与相对应的一组第二齿杆30103相啮合;在第五直齿轮30105一侧,两组轴套30106分别与第五转轴30104两端进行固接;两组传动杆30107各与相对应的一组轴套30106进行固接;两组电动推杆30108各与相对应的一组传动杆30107进行固接;每组电动推杆30108均与左u型压板303进行固接;两组电动转轴30109各与相对应的一组滑槽支架30101顶端进行转动连接;两组牵引绳30110各与相对应的一组电动转轴30109进行传动连接;在滑槽支架30101上方,两组固定架30111均与左u型压板303进行固接;两组衬套30112分别通过转轴与相对应的一组固定架30111进行转动连接;每组牵引绳30110各与相对应的一组衬套30112进行固接。

首先两组第五电动滑块30102带动其所连接的部件沿滑槽支架30101向上移动,同时第五直齿轮30105啮合第二齿杆30103带动第五转轴30104转动,使第五转轴30104带动其所连接的部件向第一承载盘101方向转动,实现传动杆30107通过电动推杆30108带动左u型压板303向上移动同时使其向下转动九十度位于第一承载盘101上方,同时电动转轴30109传动牵引绳30110通过固定架30111跟随左u型压板303移动,并使左u型压板303和右u型压板304拼接成一组完整的框型压板,之后电动推杆30108推动左u型压板303向下移动,使左u型压板303与右u型压板304向下压入第一承载盘101中,将堆叠在第二层铁粉的四周上方的凸起结构向下压平。

第一装集框109和第二装集框110的内表面两侧各设有一组与弹簧滑块211相对应的开槽。

可以分别挂置在第三压板213和第一压板205上。

左u型压板303的两端为斜面向下的切面设计。

可以与右u型压板304的两端相贴合。

右u型压板304的两端为斜面向上的切面设计。

可以与左u型压板303拼接成一组完整的框型压板。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