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补正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28785发布日期:2022-11-25 21:32阅读:54来源:国知局
瞄准补正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有关于一种瞄准补正机构,特别是指一种能提供二个零点位置的瞄准补正机构。


背景技术:

2.一般瞄准器藉由一瞄准补正机构来进行弹着补偿,而瞄准补正机构只有一个零点位置,如果目标物的距离小于归零设定时所订的基准距离,或者在枪枝装上消音器或夜视镜而使得弹着点的距离变短,则原先设定的零点位置已不适用,用户只能利用目视或是依靠十字线来决定如何进行弹着补偿,使用上并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瞄准补正机构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瞄准补正机构,其具有二个零点位置,让用户可视情况需要加以弹性运用,在操作上将更为便利。
4.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瞄准补正机构,其中一实施例包括基座单元、传动单元、调整盖、移动单元以及锁定单元。传动单元设置于该基座单元。调整盖连接于该传动单元并包括槽体。移动单元设置于该传动单元与该基座单元之间,并包括移动组件。锁定单元以可活动方式设置于该调整盖上。其中,当该调整盖转动时,该传动单元仅相对于该基座单元转动,且该移动单元相对于该基座单元轴向移动,使该移动组件进入或离开该槽体。当该锁定单元锁住该调整盖时,该调整盖位于第一位置,当该锁定单元沿第一方向移动而释放在该第一位置上的该调整盖时,该调整盖可往第二方向或第三方向转动。该第二方向与该第三方向相反。当该调整盖往该第二方向转动时,该移动组件朝远离该槽体的方向移动。当该调整盖往该第三方向转动直到该移动组件抵住该槽体的末端时,该调整盖停止在第二位置。
5.在另一实施例中,该锁定单元包括本体,该本体包括一凹孔,当该移动组件进入该凹孔内,该调整盖被锁定在该第一位置;其中该传动单元12仅相对于该基座单元13转动;其中,当该调整盖11往该第二方向转动时,该移动组件141朝远离该槽体112的方向移动;其中该槽体呈环状。
6.在另一实施例中,该本体更包括一通道,该通道与该凹孔相连通,当该移动组件离开该凹孔而进入该通道内,该锁定单元即释放该调整盖,使该调整盖可朝该第二方向或该第三方向转动。
7.在另一实施例中,该瞄准补正机构更包括一导销,其中该本体更包括一导槽,该导销穿过该导槽而固定于该调整盖内,当该本体沿该第一方向移动而相对于该调整盖移动使该移动组件离开该凹孔而进入该通道时,该导销相对于该导槽而移动,以引导该本体相对于该调整盖的移动。
8.在另一实施例中,该锁定单元更包括一弹性件,抵顶于该本体与该调整盖之间。
9.在另一实施例中,该调整盖更包括一凹陷部,形成在该槽体的边缘,而该弹性件抵顶于该调整盖之该凹陷部内。
10.在另一实施例中,该移动单元更包括一接触板,该接触板套设于该传动单元,该移动组件设置于该接触板上,且当该调整盖转动时,该接触板与该移动组件相对于该基座单元轴向移动。
11.在另一实施例中,该基座单元包括一套筒上盖,该移动组件包括一凸缘部,且当该凸缘部抵接于该套筒上盖时,该移动组件凸出于该套筒上盖,并进入该槽体。
12.在另一实施例中,该套筒上盖具有一通孔,该移动组件更包括一螺帽部以及一螺纹部,该螺帽部与该螺纹部分别连接于该凸缘部的两端,该螺纹部设置于该接触板,而该螺帽部藉由该通孔穿过该套筒上盖。
13.在另一实施例中,该瞄准补正机构更包括一调整组件,设置于该传动单元,并延伸穿过该基座单元,其中,当该调整盖转动时,该调整组件相对于该基座单元轴向移动。
14.实施本发明的瞄准补正机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具有二个零点位置,让用户可视情况需要加以弹性运用,在操作上将更为便利。
附图说明
15.图1a、1b是本发明的其中一实施例瞄准补正机构的爆炸图。
16.图2是图1a中的瞄准补正机构的剖视图。
17.图3是图1a中的调整盖及锁定单元的仰视图。
18.图4~10显示本发明的其中一实施例移动组件、调整盖及锁定单元于组合后的弹着补偿的操作过程。
具体实施方式
19.请同时参阅图1a、1b及图2,本发明的其中一实施例的瞄准补正机构10包括调整盖11、传动单元12、基座单元13、移动单元14、锁定单元15、感测单元18以及调整组件19。其中,用户可按下锁定单元15进行释放调整盖11,然后从第一零点位置开始往第二方向d1转动调整盖11,以对瞄准器(未绘示)进行弹着补偿。另一方面,使用者只要往第三方向d2(与该第二方向d1相反)转动调整盖11,直到调整盖11受限于移动单元14而停止,即可将瞄准补正机构10调整回第一零点位置,且锁定单元15重新锁住调整盖11。然而,如果用户再按下锁定单元15释放调整盖11,此时使用者可选择继续往第三方向d2转动调整盖11,直到瞄准补正机构10到达第二零点位置。以下详细说明各组件的详细构造及组装:
20.基座单元13固定于该瞄准器的本体上。基座单元13包括套筒上盖131、套筒132以及座体133,其中,座体133设置于该瞄准器的本体上,套筒132设置于座体133上,且套筒上盖131设置于套筒132上远离座体133的一端部。套筒上盖131具有第一中心孔138,套筒132具有第二中心孔139,而座体133具有第三中心孔135。
21.传动单元12藉由穿过第一中心孔138与第二中心孔139来设置于基座单元13上,且可相对于基座单元13转动。具体而言,传动单元12包括旋转筒上盖121以及旋转筒122,其中,旋转筒122可转动地设置于套筒132内,而旋转筒上盖121则设置于旋转筒122上远离座体133的一端部。旋转筒122具有调整孔124(如图2所示),调整组件19设置于调整孔124内,
并藉由第三中心孔135穿过座体133,以延伸到达该瞄准器的本体内部。值得注意的是,调整组件19的外周壁上具有外螺纹(未绘示),调整孔124的内周壁上具有内螺纹(未绘示),且该外螺纹与该内螺纹可相互配合。又,如图1b所示,座体133的第三中心孔135的截面形状相应于调整组件19的截面形状。如此设置的话,在基座单元13固定的情况下,调整组件19不会与基座单元13发生相对转动。因此,当传动单元12的旋转筒122相对于基座单元13转动时,调整组件19仅会相对于基座单元13进行轴向移动。此外,当传动单元12相对于基座单元13转动时,旋转筒122因为在瞄准补正机构10的轴向上受限于基座单元13而无法相对于基座单元13进行轴向移动。在另一实施例中,传动单元12的旋转筒122可相对于基座单元13同时进行转动与轴向移动。
22.感测单元18包括磁石183、磁石座184、霍尔感测组件(hall sensor)185及感测组件座186。其中,磁石183设置于磁石座184上,而磁石座184则固定于旋转筒122内,在弹着补偿时跟着旋转筒122一起旋转。霍尔感测组件185固定在感测组件座186上,而感测组件座186则固定在调整组件19靠近磁石座184的一端,在弹着补偿时跟着调整组件19一起轴向移动。
23.移动单元14设置于传动单元12与基座单元13之间,并包括移动组件141以及接触板142,其中,接触板142套设于传动单元12的旋转筒122上,而移动组件141则设置于接触板142上,并延伸穿过基座单元13的套筒上盖131,以凸出于套筒上盖131。值得注意的是,旋转筒122的外周壁上具有外螺纹(未绘示),接触板142的内周壁上具有内螺纹(未绘示),且该外螺纹与该内螺纹可相互配合。如此设置的话,当接触板142和旋转筒122之间发生相对转动时,接触板142与旋转筒122之间也会在瞄准补正机构10的轴向上发生相对移动。此外,二导杆313依序穿过套筒上盖131以及接触板142,并固定于基座单元13的套筒132。如此设置的话,接触板142将不可相对于基座单元13转动,因此,当传动单元12的旋转筒122相对于基座单元13转动时,接触板142与设置于其上的移动组件141仅会相对于基座单元13进行轴向移动。值得注意的是,藉由转动旋转筒122,可控制移动组件141凸出或不凸出于套筒上盖131。
24.于本实施例中,移动组件141包括螺帽部143、凸缘部144以及螺纹部145,且接触板142具有螺孔146(如图1a所示)。其中,螺帽部143与螺纹部145分别连接于凸缘部144的两端,而螺纹部145藉由螺孔146设置于接触板142上。值得注意的是,螺纹部145的外周壁上具有外螺纹(未绘示),螺孔146的内周壁上具有内螺纹(未绘示),且该外螺纹与该内螺纹可相互配合。如此设置的话,当移动组件141相对于接触板142转动时,移动组件141同时也会在瞄准补正机构10的轴向上相对于接触板142发生移动。于本实施例中,套筒上盖131具有可容纳螺帽部143的通孔136,且凸缘部144的外径大于螺纹部145的外径与通孔136的内径。如此设置的话,当移动组件141往靠近套筒上盖131的方向轴向移动时,螺帽部143通过通孔136,直到凸缘部144抵接于套筒上盖131的下端而停止。又,当凸缘部144抵接于套筒上盖131的下端时,螺帽部143将凸出于套筒上盖131的上端。
25.调整盖11藉由复数个调整盖固定件311固定于传动单元12的旋转筒上盖121上,使得调整盖11转动时可带动传动单元12相对于基座单元13转动。请参阅图3,调整盖11在朝向基座单元13的一面上具有槽体112,其中该槽体112呈环状,槽体112的二末端113、114之间形成挡止部115,因此槽体112与挡止部115构成完整的圆环。当凸缘部144抵接于套筒上盖
131的下端时,移动组件141除了凸出于套筒上盖131以外,还会进入到槽体112内。如此一来,移动组件141有可能接触到挡止部115,将使得调整盖11的转动受到限制而停止在第二零点位置。
26.另外,在槽体112的边缘形成凹陷部111,用于容纳弹性件152。弹性件152可为(例如)压缩弹簧,锁定单元15可经由弹性件152抵接于凹陷部111。锁定单元15包括本体151,在本体151上设置有导槽155,导槽155从本体151的上表面贯穿至下表面,而在本体151上还设置有通道154,通道154连通本体151的二侧面,因此导槽155与通道154在本体151内是相连通的。导销310由本体151底部穿过导槽155而固定在调整盖11内表面的固定孔117,当锁定单元15的本体151受到按压而相对于调整盖11移动时,藉由导销141与导槽155的配合,可引导本体151沿着调整盖11的径向来移动,其中前述的径向即第一方向,此外导销310的下端位于导槽155,而能够对本体151在进行径向移动时进行限位,以避免本体151脱离调整盖11。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本体151内还设置凹孔153,且凹孔153连通于通道154,当移动组件141进入凹孔153时,可使调整盖11的转动受到限制而停止在第一零点位置。
27.在操作瞄准补正机构10进行弹着补偿之前,须先进行归零设定,而本发明瞄准补正机构10一共要设定二个零点位置,分别为第一零点位置与第二零点位置,其中假设第一零点位置对应于基准射击距离(例如弹着点在100码,但本发明不限于此距离),而第二零点位置对应于较短射击距离(例如安装消音器后,弹着点由原本的100码减为75码,但本发明不限于此)。首先,使用者拆下调整盖11,并以手动的方式转动移动组件141,使移动组件141下降至最低位置而接触于接触板142,然后进行归零射击(目标物置放的距离为100码),根据射击结果,转动旋转筒上盖121来调整调整组件19的位置,以完成第一归零点设定。接着,依照事先设定的转动幅度继续转动旋转筒上盖121(该转动幅度系根据基准射击距离与较短射击距离的差距而事先计算),例如转动9响(clicks)(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即完成第二归零点设定。接着,用户转动移动组件141,使移动组件141相对于接触板142朝向套筒上盖131而轴向移动,直到凸缘部144抵接于套筒上盖131的下端而停止,此时移动组件141在最高点,以确保在装回调整盖11时移动组件141能进入槽体112内。然后,使用者可将调整盖11装回,装回时须使槽体112的末端113对准移动组件141,进而使移动组件141能正好抵接于挡止部115。最后,使用者利用调整盖固定件311将调整盖11与传动单元12固定在一起,以完成归零设定。
28.在完成归零设定后,调整盖11位于第二零点位置,用户可往回旋转调整盖11使其到达第一零点位置,此时锁定单元15会弹出并锁住调整盖11(图4),而移动组件141会陷于锁定单元15的凹孔153内使调整盖11无法转动。
29.开始正式射击时,使用者可利用已完成归零设定的瞄准补正机构10进行弹着补偿,此时用户需先按下锁定单元15来释放调整盖11(图5),然后才能旋转调整盖11进行弹着补偿。详言之,用户按下锁定单元15,使移动组件141离开凹孔153(图5),接着使用者朝第二方向d1旋转调整盖11,使移动组件141进入通道154(图6),使用者继续旋转调整盖11,将使移动组件141离开通道154而锁定单元15在弹性件152的作用下弹出(图7),使用者可朝第二方向d1继续旋转调整盖11进行弹着补偿(图8)。在另一方面,调整盖11的转动将同时带动传动单元12相对于基座单元13转动,进而带动调整组件19相对于基座单元13轴向移动,而传动单元12在转动的过程中,移动组件141与接触板142会相对于基座单元13往远离套筒上盖
131的方向进行轴向移动,值得注意的是,调整盖11在旋转达到一圈之前,移动组件141已先离开槽体112,此时移动组件141不会被挡止部115所阻挡,让使用者可继续往第二方向d1转动调整盖11进行弹着补偿。
30.在上述弹着补偿的过程中,使用者可随时将瞄准补正机构10回复至第一零点位置。具体而言,使用者可往第三方向d2(与第二方向相反)转动调整盖11,以带动传动单元12转动,进而使调整组件19轴向移动,而在传动单元12转动的过程中,移动组件141与接触板142会相对于基座单元13往靠近套筒上盖131的方向而轴向移动,然后移动组件141进入槽体112,经由锁定单元15的通道154而回到凹孔153内,此时锁定单元15弹出而锁住调整盖(图4)。
31.如果使用者要将瞄准补正机构10旋转至第二零点位置,则只要按下锁定单元15,使移动组件141离开凹孔153(图5),接着使用者朝第三方向d2旋转调整盖11(图9),直到移动组件141到达槽体112的末端113而抵住挡止部115为止,此时调整盖11位于第二零点位置,且无法再继续往第三方向d2转动,而凸缘部144抵接于套筒上盖131的下端且移动组件141上升至最高点。
32.本发明藉由锁定单元15配合移动单元14的作动,即可提供二个零点位置,让用户视需要来弹性运用,在操作上将更为便利。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