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型高阻隔易撕膜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791947发布日期:2022-04-23 17:52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菌型高阻隔易撕膜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抗菌型高阻隔易撕膜的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菌型高阻隔易撕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现有的抗菌型高阻隔易撕复合膜的制备方法中,需要将布底涂剂和阻隔抗菌涂布液先分别放置到两个容器内,然后再随着基材层薄膜在容器下侧移动的过程中将布底涂剂和阻隔抗菌涂布液涂覆到基材层薄膜,但是用于放置布底涂剂和阻隔抗菌涂布液的容器的侧壁会残留许多布底涂剂和阻隔抗菌涂布液无法被利用,从而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3.(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能够将残留在容器侧壁上的布底涂剂和阻隔抗菌涂布液得到尽可能地利用的抗菌型高阻隔易撕膜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5.(2)技术方案
6.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7.一种抗菌型高阻隔易撕膜的制备方法,
8.步骤a、制备基材层:
9.①
将pa6、mxd6按照比例用混料机混料,得到的混合料与纳米无机盐、开口剂和爽滑剂按照比例混合,经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造粒,得到纳米易撕母粒,备用;
10.②
将mxd6和纳米无机盐按照比例,经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造粒,得到纳米阻隔母粒,备用;
11.③


中得到的母粒分别投入两台辅机,制作a层和c层;将

中得到的母粒投入主机,制作b层;
12.④


中各层通过熔融共挤、铸片,得到由a、b、c层组成的厚片;
13.⑤


中得到的厚片经水槽调湿后,进行同步双向拉伸、定型;
14.⑥


中得到的薄膜c层进行电晕处理,然后收卷、分切待用;
15.步骤b、将步骤a中制得的基材层薄膜放卷,在电晕处理一侧利用第一涂布装置先涂布底涂剂,接着薄膜进入烘箱烘干,随后利用第二涂布装置再涂布配置好的阻隔抗菌涂布液,最后进入烘箱烘干,收卷,备用;
16.步骤c、将步骤b中得到的薄膜经胶黏剂与pe复合,在45℃下熟化48h,得到抗菌型高阻隔易撕复合膜;
17.所述步骤b中的第一涂布装置包括第一立板、第二立板、第一电动机、第二电动机、第一转动辊、第二转动辊、第三转动辊、储液盒以及甩动机构,所述第一电动机和所述第二电动机位于所述第一立板内部,所述第一转动辊、所述第二转动辊以及所述第三转动辊位
于所述第一立板与所述第二立板之间,所述第一电动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转动辊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辊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立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辊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立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辊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立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电动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转动辊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动辊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立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辊位于所述第一转动辊与所述第三转动辊之间,所述储液盒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板与所述第二立板之间,所述储液盒具有内腔和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储液盒底部,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内腔下侧,所述内腔与所述出液口相连通,所述甩动机构位于内腔。
18.、如权利要求中所述的用于实施上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第一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甩动机构包括支撑架、第一气垫、第二气垫、第三气垫、第四气垫、第一传动组件、第二传动组件、第三传动组件、第四传动组件、第一甩动组件、第二甩动组件、第三甩动组件以及第四甩动组件,所述支撑架具有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以及第四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位于所述支撑架的左侧,所述第二侧面位于所述支撑架的右侧,所述第三侧面位于所述支撑架的前侧,所述第四侧面位于所述支撑架的后侧,所述第一甩动组件位于所述第一侧面所在侧,所述第二甩动组件位于所述第二侧面所在侧,所述第三甩动组件位于所述第三侧面所在侧,所述第四甩动组件位于所述第四侧面所在侧,所述第一气垫、所述第二气垫、所述第三气垫以及所述第四气垫位于所述支撑架的四角处底部,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位于所述第一甩动组件的前后侧,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位于所述第二甩动组件的前后侧,所述第三传动组件位于所述第三甩动组件的左右侧,所述第四传动组件位于所述第四甩动组件的左右侧。
19.所述支撑架还包括第四侧面和第六侧面,所述第四侧面和所述第六侧面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侧面所在侧的前侧和后侧,所述第四侧面和所述第六侧面相对,所述第一甩动组件包括转轴、弹性塑料板以及扭簧,在初始状态下,所述弹性塑料板位于所述转轴的上侧,所述扭簧套设在所述转轴,所述扭簧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四侧面,所述扭簧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轴,所述储液盒包括形成内腔的周壁,所述弹性塑料板的宽度大于所述转轴到所述周壁的距离。
20.所述支撑架还包括第七侧面和第八侧面,所述第七侧面位于所述第一侧面的后侧,所述第八侧面位于所述第一侧面的前侧,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以及两个齿条,所述转轴的一端穿出第七侧面且固定设置有所述第一齿轮,所述转轴的另一端穿出第八侧面且固定设置有所述第二齿轮,其中一个所述齿条位于所述周壁与所述第一齿轮之间且沿所述储液盒的高度方向设置,另一个所述齿条位于所述周壁与所述第二齿轮之间且沿所述储液盒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齿条包括沿所述储液盒的高度方向设置的多个齿组,每两个齿组之间均具有间隔,每个齿组包括四个齿,沿所述储液盒的高度方向上,所述间隔的顶部到底部之间的距离为两个齿的宽度。
21.所述弹性塑料板的宽度为所述转轴到所述周壁的距离的三倍
22.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储液盒底壁中部。
23.(3)有益效果:
24.a.通过第一涂布装置和第二涂布装置的设置能够将储液盒的周壁上残留的布底涂剂和阻隔抗菌涂布液甩到储液盒的中部,然后从位于储液盒底中部的出液口62流入到薄
膜上,从而能够避免布底涂剂和阻隔抗菌涂布液的浪费。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的立体图;
26.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的俯视图;
27.图3为图2中的a-a处剖视图;
28.图4为图3中的b处放大图;
29.图5为图3中的c处放大图;
30.图6为第一涂布装置的结构立体图;
31.图7为图6中的c处放大图;
32.图8为第一涂布装置的主视图;
33.图9为图8中的d-d处剖视图;
34.图10为第一传动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结合附图1-10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36.一种抗菌型高阻隔易撕膜的制备方法,步骤a、制备基材层:
37.①
将pa6、mxd6按照比例用混料机混料,得到的混合料与纳米无机盐、开口剂和爽滑剂按照比例混合,经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造粒,得到纳米易撕母粒,备用;
38.②
将mxd6和纳米无机盐按照比例,经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造粒,得到纳米阻隔母粒,备用;
39.③


中得到的母粒分别投入两台辅机,制作a层和c层;将

中得到的母粒投入主机,制作b层;
40.④


中各层通过熔融共挤、铸片,得到由a、b、c层组成的厚片;
41.⑤


中得到的厚片经水槽调湿后,进行同步双向拉伸、定型;
42.⑥


中得到的薄膜c层进行电晕处理,然后收卷、分切待用;
43.步骤b、将步骤a中制得的基材层薄膜放卷,在电晕处理一侧利用第一涂布装置先涂布底涂剂,接着薄膜进入烘箱烘干,随后利用第二涂布装置再涂布配置好的阻隔抗菌涂布液,最后进入烘箱烘干,收卷,备用;
44.步骤c、将步骤b中得到的薄膜经胶黏剂与pe复合,在45℃下熟化48h,得到抗菌型高阻隔易撕复合膜;
45.步骤b中的第一涂布装置包括第一立板1、第二立板2、第一电动机、第二电动机、第一转动辊3、第二转动辊4、第三转动辊5、储液盒6以及甩动机构7,第一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位于第一立板1内部,第一转动辊3、第二转动辊4以及第三转动辊5位于第一立板1与第二立板2之间,第一电动机的输出端与第一转动辊3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转动辊3的另一端与第二立板2转动连接,第二转动辊4的一端与第一立板1转动连接,第二转动辊4的另一端与第二立板2转动连接,第二电动机的输出端与第三转动辊5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三转动辊5的另一端与第二立板2转动连接,第二转动辊4位于第一转动辊3与第三转动辊5之间,储液盒6固定设置在第一立板1与第二立板2之间,储液盒6具有内腔61和出液口62,出液口62位于储液
盒6底部,出液口62位于内腔61下侧,内腔61与出液口62相连通,甩动机构7位于内腔61。
46.甩动机构7包括支撑架71、第一气垫72、第二气垫73、第三气垫74、第四气垫75、第一传动组件76、第二传动组件77、第三传动组件78、第四传动组件79、第一甩动组件80、第二甩动组件81、第三甩动组件82以及第四甩动组件83,支撑架71具有第一侧面710、第二侧面711、第三侧面712以及第四侧面713,第一侧面710位于支撑架71的左侧,第二侧面711位于支撑架71的右侧,第三侧面712位于支撑架71的前侧,第四侧面713位于支撑架71的后侧,第一甩动组件80位于第一侧面710所在侧,第二甩动组件81位于第二侧面711所在侧,第三甩动组件82位于第三侧面712所在侧,第四甩动组件83位于第四侧面713所在侧,第一气垫72、第二气垫73、第三气垫74以及第四气垫75位于支撑架71的四角处底部,第一传动组件76位于第一甩动组件80的前后侧,第二传动组件77位于第二甩动组件81的前后侧,第三传动组件78位于第三甩动组件82的左右侧,第四传动组件79位于第四甩动组件83的左右侧。第二传动组件、第三传动组件以及第四传动组件与第一传动组件的结构相同。第二甩动组件、第三甩动组件、第四甩动组件与第一甩动组件的结构相同。
47.支撑架71还包括第四侧面714和第六侧面715,第四侧面714和第六侧面715分别位于第一侧面710所在侧的前侧和后侧,第四侧面714和第六侧面715相对,第一甩动组件80包括转轴801、弹性塑料板802以及扭簧,在初始状态下,弹性塑料板802位于转轴801的上侧,扭簧套设在转轴801,扭簧的一端固定设置在第四侧面714,扭簧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转轴801,储液盒6包括形成内腔61的周壁601,弹性塑料板802的宽度大于转轴801到周壁601的距离,从而能够让弹性塑料板在与侧壁接触时能够被最大限度的折弯,让其复位时弹性势能也更大,从而有利于将汇聚的残留液体尽可能地甩出。
48.支撑架71还包括第七侧面720和第八侧面,第七侧面720位于第一侧面710的后侧,第八侧面位于第一侧面710的前侧,第一传动组件76包括第一齿轮761、第二齿轮以及两个齿条763,转轴801的一端穿出第七侧面720且固定设置有第一齿轮761,转轴801的另一端穿出第八侧面且固定设置有第二齿轮,其中一个齿条763位于周壁601与第一齿轮761之间且沿储液盒6的高度方向设置,另一个齿条763位于周壁601与第二齿轮之间且沿储液盒6的高度方向设置,齿条763包括沿储液盒6的高度方向设置的多个齿组900,每两个齿组900之间均具有间隔901,每个齿组900包括四个齿,沿储液盒6的高度方向上,间隔901的顶部到底部之间的距离为两个齿的宽度。
49.弹性塑料板802的宽度为转轴801到周壁601的距离的三倍。
50.出液口62位于储液盒6底壁中部。
51.第一涂布装置、第二涂布装置的结构相同,故结构不再赘述。
52.出液口62的两侧固定设置有一电控门888,该电控门为现有技术,故结构不再赘述。
53.可以将烘箱放置在靠近薄膜收卷处,让薄膜在收卷时会经过烘箱,从而能够进行烘干。
54.支撑架采用轻质塑料制成,从而能够保证其能依靠第一气垫72、第二气垫73、第三气垫74、第四气垫75悬浮于液体上。
55.储液盒的顶部设置有一进液门988,通过进液门能够将液体灌入储液盒。
56.本发明有益效果:将基材层薄膜套在第一转动辊3上,将基材层薄膜的另一端套在
第三转动辊5上,让基材层薄膜贴着第二转动辊4的上侧,第一电动机启动,带动第一转动辊3旋转,第一转动辊3带着基材层薄膜朝第三转动辊5的方向移动,第二电动机启动带动第三转动辊5旋转将薄膜收卷,将电控门888打开,通过第一气垫72、第二气垫73、第三气垫74、第四气垫75让支撑架能够悬浮于液体上,同时每个传动组件的齿条与齿轮均处于啮合状态,当储液盒内的液体减少时,随着储液盒内的液面降低,支撑架也会跟着向下移动,同时第一齿轮、第二齿轮遇到齿条时会进行旋转,当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到达两个齿组之间时,由于没有了齿的阻碍,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会在扭簧的作用下反转复位,由于弹性势能的存在,弹性塑料板802会在回到复位后继续旋转半圈直到弹性塑料板802远离转轴801的一端朝向出液口,此时弹性塑料板802向先与储液腔的侧壁接触,从而在旋转中将侧壁上残留的液体推动从而汇聚,然后随着弹性塑料板802旋转到朝向出液口的位置时,被汇聚的残留液体会重新被甩到整个溶液中,这样能够每使用一定量的溶液弹性塑料板802就会甩动一次,从而能够将溶液得到有效利用。
57.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发明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