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冲减压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86716发布日期:2021-12-31 22:13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缓冲减压面料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缓冲减压面料的改进。


背景技术:

2.针织面料,按织造方法分,有纬编针织面料和经编针织面料两类。纬编针织面料常以低弹涤纶丝或异型涤纶丝、锦纶丝、棉纱、毛纱等为原料,采用平针组织,变化平针组织,罗纹平针组织,双罗纹平针组织、提花组织,毛圈组织等,在各种纬编机上编织而成。编制而成的各种面料应用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3.现实生活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生活变的丰富多彩,人们出门常会携带背包用来装的个人物品越来越多,少则是一些出门必备的小东西,例如,手机、钥匙、钱包,化妆品等,多则可能是书籍、电脑等具有一定重量的东西。这些东西放在背包中,使背包变得很重,用户将背包背在肩上,肩部会承受很大压力,长时间则会导致肩膀酸疼不适,需要一种具有缓冲减压面料制成的背带来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缓冲减压面料,可有效缓解重物压力的挤压不适感,同时提高了抗拉伸强度及耐磨性增加了使用寿命。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反光层1、防水层2、加强层3、海绵层4、气囊层5、泡棉层6、除臭层7、吸湿层8、防滑层9,所述反光层1的底部缝合有防水层2,所述防水层2的底部缝合有加强层3,所述加强层3的底部粘合有海绵层4,所述海绵层4的底部粘合有气囊层5,所述气囊层5底部粘合有泡棉层6,所述泡棉层6的底部粘合有除臭层7,所述除臭层7底部缝合有吸湿层8,所述吸湿层8底部缝合有防滑层9。
6.进一步地,所述加强层3由芳纶纤维层31、涤纶纤维层32组成,所述芳纶纤维层31上部与防水层2黏合,所述芳纶纤维层31底部与涤纶纤维层32粘合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气囊层5由气囊51、填充层52组成,所述填充层52设置在气囊51的上下两侧,所述填充层52与海绵层4及泡棉层6粘合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芳纶纤维层31厚度与涤纶纤维层32厚度相同。
9.进一步地,所述除臭层7为竹炭纤维层,所述吸湿层8为维纶纤维层。竹炭纤维层可有效的消除异味及抗菌抑菌,维纶纤维层具有吸湿性且具有耐干热性。
10.进一步地,所述防滑层9为网状结构。网状结构可有效增加摩擦力,防止滑落。
1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反光层1具有一定装饰作用,并且在夜晚可反射光线,防水层2可防止水分进入到海绵层4及泡棉层6这两种容易吸水材料层,加强层3内包含芳纶纤维层31和涤纶纤维层32,芳纶纤维层31具有良好的抗拉伸性能,能有效提高面料的强度,同时涤纶纤维层32可增加面料的耐磨性,提高实用寿命,面料内设置的海绵层4、气囊层5及泡棉层6可有效的缓冲及减少受到的压力,海绵层4与泡棉层6具有良好的弹性、且重量轻、使用方便、弯曲自如、体积超薄等特点可有效的减少压力对人体的影响,气囊层5可有效缓冲
压力,减少人体受到压力时接触部位的不适体感,除臭层7可去除异味,吸湿层8可吸收人体流出的一些汗水,防滑层9为网状结构可增大摩擦力,防止滑落。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加强层3、海绵层4、气囊层5及泡棉层6,有效的提高了面料的抗拉伸强度和耐磨性,提高使用寿命,同时有效缓解了压力,提升了人体接触部位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7.附图标记说明:反光层1、防水层2、加强层3、芳纶纤维层31、涤纶纤维层32、海绵层4、气囊层5、气囊51、填充层52、泡棉层6、除臭层7、吸湿层8、防滑层9。
具体实施方式
18.参看图1

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反光层1、防水层2、加强层3、海绵层4、气囊层5、泡棉层6、除臭层7、吸湿层8、防滑层9,反光层1具有一定装饰作用,并且在夜晚可反射光线,所述反光层1的底部缝合有防水层2,防水层2可防止水分进入到海绵层4及泡棉层6这两种容易吸水材料层内,所述防水层2的底部缝合有加强层3,所述加强层3由芳纶纤维层31、涤纶纤维层32组成,芳纶纤维层31具有良好的抗拉伸性能,能有效提高面料的强度,同时涤纶纤维层32可增加面料的耐磨性,提高实用寿命,所述芳纶纤维层31上部与防水层2黏合,所述芳纶纤维层31底部与涤纶纤维层32粘合,所述加强层3的底部粘合有海绵层4,所述海绵层4的底部粘合有气囊层5,所述气囊层5底部粘合有泡棉层6,所述气囊层5由气囊51、填充层52组成,所述填充层52设置在气囊51的上下两侧,所述填充层52与海绵层4及泡棉层6粘合连接,海绵层4与泡棉层6具有良好的弹性且重量轻,不会增加过多的重量,可有效的减少压力对人体的影响,气囊层5可有效缓冲压力,减少人体受到压力时接触部位的不适体感,所述泡棉层6的底部粘合有除臭层7,所述除臭层7底部缝合有吸湿层8,所述吸湿层8底部缝合有防滑层9。
19.优选的,所述芳纶纤维层31厚度与涤纶纤维层32厚度相同。
20.优选的,所述除臭层7为竹炭纤维层,所述吸湿层8为维纶纤维层。竹炭纤维层可有效的消除异味及抗菌抑菌,维纶纤维层具有吸湿性且具有耐干热性。
21.优选的,所述防滑层9为网状结构。网状结构可有效增加摩擦力,防止滑落。
2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反光层1具有一定装饰作用,并且在夜晚可反射光线,防水层2可防止水分进入到海绵层4及泡棉层6这两种容易吸水材料层,加强层3内包含芳纶纤维层31和涤纶纤维层32,芳纶纤维层31具有良好的抗拉伸性能,能有效提高面料的强度,同时涤纶纤维层32可增加面料的耐磨性,提高实用寿命,面料内设置的海绵层4、气囊层5及泡
棉层6可有效的缓冲及减少受到的压力,海绵层4与泡棉层6具有良好的弹性、且重量轻、使用方便、弯曲自如、体积超薄等特点可有效的减少压力对人体的影响,气囊层5可有效缓冲压力,减少人体受到压力时接触部位的不适体感,除臭层7可去除异味,吸湿层8可吸收人体流出的一些汗水,防滑层9为网状结构可增大摩擦力,防止滑落。
23.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缓冲减压面料,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反光层(1)、防水层(2)、加强层(3)、海绵层(4)、气囊层(5)、泡棉层(6)、除臭层(7)、吸湿层(8)、防滑层(9),所述反光层(1)的底部缝合有防水层(2),所述防水层(2)的底部缝合有加强层(3),所述加强层(3)的底部粘合有海绵层(4),所述海绵层(4)的底部粘合有气囊层(5),所述气囊层(5)底部粘合有泡棉层(6),所述泡棉层(6)的底部粘合有除臭层(7),所述除臭层(7)底部缝合有吸湿层(8),所述吸湿层(8)底部缝合有防滑层(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冲减压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层(3)由芳纶纤维层(31)、涤纶纤维层(32)组成,所述芳纶纤维层(31)上部与防水层(2)黏合,所述芳纶纤维层(31)底部与涤纶纤维层(32)粘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冲减压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层(5)由气囊(51)、填充层(52)组成,所述填充层(52)设置在气囊(51)的上下两侧,所述填充层(52)与海绵层(4)及泡棉层(6)粘合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缓冲减压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芳纶纤维层(31)厚度与涤纶纤维层(32)厚度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冲减压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臭层(7)为竹炭纤维层,所述吸湿层(8)为维纶纤维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冲减压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层(9)为网状结构。

技术总结
一种缓冲减压面料,它涉及纺织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缓冲减压面料的改进。它包括反光层、防水层、加强层、海绵层、气囊层、泡棉层、除臭层、吸湿层、防滑层,所述反光层的底部缝合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底部缝合有加强层,所述加强层的底部粘合有海绵层,所述海绵层的底部粘合有气囊层,所述气囊层底部粘合有泡棉层,所述泡棉层的底部粘合有除臭层,所述除臭层底部缝合有吸湿层,所述吸湿层底部缝合有防滑层。本实用新型可有效缓解重物压力的挤压不适感,同时提高了抗拉伸强度及耐磨性增加了使用寿命。了使用寿命。了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绍兴蒲华纺织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1.26
技术公布日:2021/12/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