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支喷色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82706发布日期:2021-11-06 03:50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支喷色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色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支喷色纱。


背景技术:

2.目前的色纱抗菌效果较差,容易导致病菌进入人们的身体出现生病的状况;另一方面目前的色纱透气性以及吸湿性较差,影响人们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支喷色纱,旨在解决目前的色纱抗菌效果较差,容易导致病菌进入人们的身体出现生病的状况;另一方面目前的色纱透气性以及吸湿性较差,影响人们使用体验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支喷色纱,包括吸湿层,所述吸湿层的上表面贴设有网格层,所述吸湿层和所述网格层固定连接,所述网格层的上表面贴设有抗菌层,所述抗菌层和所述网格层固定连接,所述抗菌层的上表面贴设有尼龙织物层,所述尼龙织物层和所述抗菌层固定连接;所述抗菌层包括甲壳素纤维,所述甲壳素纤维的底部贴设有竹纤维,所述竹纤维和所述甲壳素纤维固定连接,所述竹纤维的底部贴设有银纤维,所述银纤维和所述竹纤维固定连接。
5.优选的,所述吸湿层包括经向纱,所述经向纱设置有多个,相邻的两个所述经向纱之间的间距相同,每两个所述经向纱通过纬向纱相连接。
6.优选的,所述网格层通过聚氨酯纤维纱和涤棉混纺纱编织而成。
7.优选的,所述尼龙织物层的外表面涂设有纳米耐火涂料层。
8.优选的,所述网格层的外表面具有多个透气孔,多个所述透气孔均匀分布在所述网格层上。
9.优选的,所述竹纤维的内腔为中空,且竹纤维的表面具有微孔结构。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抗菌层内的甲壳素纤维、竹纤维和银离纤维,使色纱具有多重抗菌的作用,这样在使用时更加的舒适健康,避免了色纱在使用时,因色纱不具备抗菌的作用,从而导致病菌进入人们的身体出现生病的状况;
11.通过设置吸湿层,使吸湿层的设计能够提高色纱的吸湿性,同时增加透气性,给人体带来舒适体验;而网格层的设计,能够在不影响透气性的情况下,提高色纱的受力强度和抗变形的效果,使色纱能够在褶皱后快速恢复,保证色纱的稳定性;
12.通过设置尼龙织物层和纳米耐火涂料层,由于尼龙织物层具有一定的耐磨性,在与纳米耐火涂料层配合使用后,使得色纱既防火、耐磨也防辐射,为使用人员提供了一定的安全保障。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吸湿层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抗菌层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

吸湿层、11

经向纱、12

纬向纱、2

网格层、3

抗菌层、31

甲壳素纤维、32

竹纤维、33

银离纤维、4

尼龙织物层、5

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19.请参阅图1

3,一种高支喷色纱,包括吸湿层1,吸湿层1的上表面贴设有网格层2,吸湿层1和网格层2固定连接,网格层2的上表面贴设有抗菌层3,抗菌层3和网格层2固定连接,抗菌层3的上表面贴设有尼龙织物层4,尼龙织物层4和抗菌层3固定连接;抗菌层3包括甲壳素纤维31,甲壳素纤维31 的底部贴设有竹纤维32,竹纤维32和甲壳素纤维31固定连接,竹纤维32的底部贴设有银纤维33,银纤维33和竹纤维32固定连接。
20.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吸湿层1,由于吸湿层1包括经向纱11和纬向纱12,而经向纱11为纯棉强捻色纱,纬向纱12则由竹纤维纱和棉纤维束按2 比1的比例间隔排列而成,使得吸湿层1通过经向纱11和纬向纱12提高色纱的吸湿性,同时增加透气性,给人体带来舒适体验。通过设置网格层2,网格层2能够在不影响透气性的情况下,提高色纱的受力强度和抗变形的效果,使色纱能够在褶皱后快速恢复,保证色纱的稳定性。通过设置尼龙织物层4,其中尼龙织物层4为耐磨尼龙。
21.通过设置抗菌层3,使抗菌层3通过甲壳素纤维31、竹纤维32和银纤维 33进行抗菌。通过设置甲壳素纤维31,由于制造甲壳素纤维的原料一般采用虾、蟹类水产品的废弃物,一方面这可减少这类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甲壳素纤维的废弃物又可生物降解,不会污染周边环境。通过设置竹纤维32,由于竹子本身具有抑菌、防螨、防臭和防虫功能,当竹子加工成竹纤维32时,该纤维层同样具有抑制菌、防螨、防臭和防虫功能。通过设置银纤维33,其中银纤维33是通过特殊技术,将一层纯银永久的结合在纤维表面上所得的高科技产物。在温暖潮湿的环境里,银离子具有非常高的生物活性,使得银离子极易同其它物质相结合,使细菌细胞膜内外的蛋白质凝固,从而阻断细菌细胞的呼吸和繁殖过程。
22.进一步的,吸湿层1包括经向纱11,经向纱11设置有多个,相邻的两个经向纱11之间的间距相同,每两个经向纱11通过纬向纱12相连接。
23.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经向纱11和纬向纱12,该经向纱11可以为纯棉强捻色纱,而纬向纱12则由竹纤维纱和棉纤维束按2比1的比例间隔排列而成,使得吸湿层1通过经向纱11和纬向纱12提高色纱的吸湿性,同时增加透气性,给人体带来舒适体验。
24.进一步的,网格层2通过聚氨酯纤维纱和涤棉混纺纱编织而成。网格层2 的外表面
具有多个透气孔5,多个透气孔5均匀分布在网格层2上。
25.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网格层2和通气孔5,使网格层2和通气孔5 的设计,能够在不影响透气性的情况下,提高色纱的受力强度和抗变形的效果,使色纱能够在褶皱后快速恢复,保证色纱的稳定性。
26.进一步的,尼龙织物层4的外表面涂设有纳米耐火涂料层。
27.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纳米耐火涂料层,由于尼龙织物层4具有一定的耐磨性,在与纳米耐火涂料层配合使用后,使得色纱既防火、耐磨也防辐射,为使用人员提供了一定的安全保障。
28.进一步的,竹纤维32的内腔为中空,且竹纤维32的表面具有微孔结构。
29.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竹纤维32的内腔为中空,使中空状的竹纤维 32可减轻抗菌层3的重量;而微孔结构的竹纤维32,可以对进入的气体进行过滤。
30.综上所述,通过抗菌层3内的甲壳素纤维31、竹纤维32和银离纤维33,使色纱具有多重抗菌的作用,这样在使用时更加的舒适健康,避免了色纱在使用时,因色纱不具备抗菌的作用,从而导致病菌进入人们的身体出现生病的状况;通过设置吸湿层,使吸湿层1的设计能够提高色纱的吸湿性,同时增加透气性,给人体带来舒适体验;而网格层2的设计,能够在不影响透气性的情况下,提高色纱的受力强度和抗变形的效果,使色纱能够在褶皱后快速恢复,保证色纱的稳定性。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