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弯曲型瓦楞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18277发布日期:2022-07-12 23:10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弯曲型瓦楞纸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瓦楞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弯曲型瓦楞纸。


背景技术:

2.瓦楞纸是由挂面纸和通过瓦楞棍加工而形成的波形的瓦楞纸粘合而成的板状物,一般分为单瓦楞纸板和双瓦楞纸板两类,按照瓦楞的尺寸分为:a、b、c、e、f五种类型。瓦楞纸的发明和应用有一百多年历史,具有成本低、质量轻、加工易、强度大、印刷适应性样优良、储存搬运方便等优点,80%以上的瓦楞纸均可通过回收再生,瓦楞纸可用作食品或者数码产品的包装,相对环保,使用较为广泛,而使用瓦楞纸制造的纸箱除了保护商品、便于仓储、运输之外,还起到美化商品,宣传商品的作用。瓦楞纸箱属于绿色环保产品,它利于环保,利于装卸运输,瓦楞纸在日常使用中能够给人们提供方便,但是,仍具有以下不足:
3.现有技术中,瓦楞纸的弯曲性较差,无法进行折叠弯曲使用,常常需要进行切割剪裁才能进行弯曲折叠,且缓冲性较差,在外界冲击力或压力较大时,容易变形损坏,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瓦楞纸的弯曲性较差,无法进行折叠弯曲使用,常常需要进行切割剪裁才能进行弯曲折叠,且缓冲性较差,在外界冲击力或压力较大时,容易变形损坏,较为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弯曲型瓦楞纸。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一种弯曲型瓦楞纸,它包括上曲线板1、上隔板2、第一圆弧板3、第二圆弧板4、下隔板5、下曲线板6、中隔板7、外空腔室8、内空腔室9,所述上曲线板1设置在上隔板2的上表面,所述上隔板2下表面通过第一圆弧板3与中隔板7相连接,所述中隔板7下表面粘合在第二圆弧板4上端,所述第二圆弧板4下端与下隔板5相连接,所述下隔板5下表面设有下曲线板6,所述第一圆弧板3与中隔板7之间设有设有内空腔室9,所述第二圆弧板4与中隔板7中部设有内空腔室9,所述上曲线板1与上隔板2之间设有外空腔室8,所述下隔板5与下曲线板6之间设有外空腔室8。
6.进一步的,所述上隔板2由圆形填充块21、保护外壁22组成,所述圆形填充块21设置在保护外壁22内。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圆弧板3与第二圆弧板4基于中隔板7对称,且交叉分布在中隔板7的上下两侧。
8.进一步的,所述圆形填充块21设有两个以上,且均匀等距分布在保护外壁22上。
9.进一步的,所述上隔板2、下隔板5及中隔板7两两相互平行,保证了设备的稳定性。
1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通过将其上曲线板1粘合至上隔板2的表面,并使用第一圆弧板3与第二圆弧板4进行填充,利用中隔板7在中部支撑,把下曲线板6粘合在下隔板5的表面,并使其形成外空腔室8与内空腔室9,在正常使用下,上隔板2、下隔板5及中隔板7能够进行支撑设备,使其较为稳定,而当需要进行弯曲时,一侧外空腔室8则会压缩,另一侧的外
空腔室8则扩大,使其上曲线板1或下曲线板6能够贴合在上隔板2与下隔板5上,进而保护上隔板2、下隔板5及中隔板7的整体形状,而第一圆弧板3与第二圆弧板4仍进行支撑连接上隔板2、下隔板5及中隔板7,且在受到外界冲击或高压时,上曲线板1与下曲线板6会进行收缩,进而起到一定的缓冲能力,且圆形填充块21也能够进行一定的缓冲,保护设备的稳定性,其中,上隔板2、下隔板5及中隔板7的结构形状相等,内部均设有圆形填充块21。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在瓦楞纸需要进行弯曲使用时,能够进行弯折而不易折断,使人们更加方便的进行使用,且在外界冲击力或压力较大时,也不易变形损坏。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示意图。
15.附图标记说明:上曲线板1、上隔板2、第一圆弧板3、第二圆弧板4、下隔板5、下曲线板6、中隔板7、外空腔室8、内空腔室9、圆形填充块21、保护外壁22。
具体实施方式
16.参看图1-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上曲线板1、上隔板2、第一圆弧板3、第二圆弧板4、下隔板5、下曲线板6、中隔板7、外空腔室8、内空腔室9,所述上曲线板1设置在上隔板2的上表面,所述上隔板2下表面通过第一圆弧板3与中隔板7相连接,所述中隔板7下表面粘合在第二圆弧板4上端,所述第二圆弧板4下端与下隔板5相连接,所述下隔板5下表面设有下曲线板6,所述第一圆弧板3与中隔板7之间设有设有内空腔室9,所述第二圆弧板4与中隔板7中部设有内空腔室9,所述上曲线板1与上隔板2之间设有外空腔室8,所述下隔板5与下曲线板6之间设有外空腔室8。
17.所述上隔板2由圆形填充块21、保护外壁22组成,所述圆形填充块21设置在保护外壁22内,所述第一圆弧板3与第二圆弧板4基于中隔板7对称,且交叉分布在中隔板7的上下两侧,所述圆形填充块21设有两个以上,且均匀等距分布在保护外壁22上,所述上隔板2、下隔板5及中隔板7两两相互平行,保证了设备的稳定性。
1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通过将其上曲线板1粘合至上隔板2的表面,并使用第一圆弧板3与第二圆弧板4进行填充,利用中隔板7在中部支撑,把下曲线板6粘合在下隔板5的表面,并使其形成外空腔室8与内空腔室9,在正常使用下,上隔板2、下隔板5及中隔板7能够进行支撑设备,使其较为稳定,而当需要进行弯曲时,一侧外空腔室8则会压缩,另一侧的外空腔室8则扩大,使其上曲线板1或下曲线板6能够贴合在上隔板2与下隔板5上,进而保护上隔板2、下隔板5及中隔板7的整体形状,而第一圆弧板3与第二圆弧板4仍进行支撑连接上隔板2、下隔板5及中隔板7,且在受到外界冲击或高压时,上曲线板1与下曲线板6会进行收缩,进而起到一定的缓冲能力,且圆形填充块21也能够进行一定的缓冲,保护设备的稳定性,其
中,上隔板2、下隔板5及中隔板7的结构形状相等,内部均设有圆形填充块21。
19.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弯曲型瓦楞纸,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曲线板(1)、上隔板(2)、第一圆弧板(3)、第二圆弧板(4)、下隔板(5)、下曲线板(6)、中隔板(7)、外空腔室(8)、内空腔室(9),所述上曲线板(1)设置在上隔板(2)的上表面,所述上隔板(2)下表面通过第一圆弧板(3)与中隔板(7)相连接,所述中隔板(7)下表面粘合在第二圆弧板(4)上端,所述第二圆弧板(4)下端与下隔板(5)相连接,所述下隔板(5)下表面设有下曲线板(6),所述第一圆弧板(3)与中隔板(7)之间设有设有内空腔室(9),所述第二圆弧板(4)与中隔板(7)中部设有内空腔室(9),所述上曲线板(1)与上隔板(2)之间设有外空腔室(8),所述下隔板(5)与下曲线板(6)之间设有外空腔室(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曲型瓦楞纸,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隔板(2)由圆形填充块(21)、保护外壁(22)组成,所述圆形填充块(21)设置在保护外壁(22)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曲型瓦楞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弧板(3)与第二圆弧板(4)基于中隔板(7)对称,且交叉分布在中隔板(7)的上下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弯曲型瓦楞纸,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填充块(21)设有两个以上,且均匀等距分布在保护外壁(22)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曲型瓦楞纸,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隔板(2)、下隔板(5)及中隔板(7)两两相互平行。

技术总结
一种弯曲型瓦楞纸,它涉及瓦楞纸技术领域,它包括上曲线板、上隔板、第一圆弧板、第二圆弧板、下隔板、下曲线板、中隔板、外空腔室、内空腔室,上曲线板设置在上隔板的上表面,上隔板下表面通过第一圆弧板与中隔板相连接,中隔板下表面粘合在第二圆弧板上端,第二圆弧板下端与下隔板相连接,下隔板下表面设有下曲线板,第一圆弧板与中隔板之间设有设有内空腔室,第二圆弧板与中隔板中部设有内空腔室,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在瓦楞纸需要进行弯曲使用时,能够进行弯折而不易折断,使人们更加方便的进行使用,且在外界冲击力或压力较大时,也不易变形损坏。也不易变形损坏。也不易变形损坏。


技术研发人员:张冲 何修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睿霖数字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30
技术公布日:2022/7/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