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舒适型电弧防护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69518发布日期:2022-03-16 14:58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层舒适型电弧防护面料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层高效舒适性电弧防护面料。


背景技术:

2.电弧是高压电器在短路或介质被击穿情况下的瞬时放电,将产生巨大的热量和热冲击。电弧发生速度非常快,持续时间短,产生的总能量又非常大,表面温度可达3000~4000度,弧心温度可达10000度。电弧事故是一种不可预测的事故。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工作者暴露在电弧的危险之中,最常见在电力行业,但同时也发生在石化、燃气、化工、自来水公司、炼油厂等行业。电弧事故一旦发生,直接威胁一线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并同时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于可能发生电弧伤害场所的所有人员,均应配备相应的电弧防护用品以降低电弧给人体造成的伤害。
3.目前使用最多的是2级电弧防护服,其防电弧性能要求为:8cal/cm2<atpv≤25cal/cm2,市场现有的防电弧面料电弧防护性能值大多在8cal/cm2<atpv≤9cal/cm2,且面料较厚重,透气性差,穿着不舒适,尤其是在夏季炎热的天气下,作业人员穿着厚重防护服进行作业,极其闷热不舒适,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导致一些其他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层高效防护舒适性电弧防护面料。本实用新型对面料的原材料进行优化选择,并采用双层结构进行设计,表层设计为2/1斜纹组织,美观时尚;里层采用长浮线中空格子结构,提升面料整体厚度,并在格子中间形成良好的空气层,再通过表纬与里经进行交织,使表层和里层结合形成一个整体的双层结构面料,此双层结构面料可以在控制单位面料质量的前提下大幅度提升面料的厚度,并进一步提高面料的透气性,提升整体服用舒适性。通过厚度的提升,同时增加了两层面料之间的空气层,大幅度提升了电弧发生时对流热及传导热的防护,提高了面料整体热防护性能及电弧防护性能。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层舒适型电弧防护面料,所述面料由表、里两种经纬纱线通过表纬接结里经法交织形成双层组织,接结组织为1/2斜纹构作的里经接结组织,面料表层采用腈氯纶、芳纶1313、芳纶1414、阻燃粘胶混纺纱线,里层采用阻燃粘胶、芳纶1313、pbi纤维混纺纱线。通过表纬与里经进行交织,使表层和里层结合形成一个整体的双层结构面料。
6.进一步地,所述面料表层纱线含量为60%腈氯纶纤维、30%芳纶1313纤维、5%芳纶1414纤维,5%阻燃粘胶纤维;里层纱线含量为60%阻燃粘胶纤维,35%芳纶1313纤维,5%pbi纤维。
7.进一步地,所述面料的表层组织结构为2/1斜纹组织,里层为长浮线中空格子结构,表、里经纱排列比为1:1。
8.进一步地,所述表层混纺纱线为股线,线密度为10.7
×
2~11.8
×
2tex,里层混纺纱线线密度为10.7
×
2~11.8
×
2tex。
9.进一步地,所述面料的经向密度为535~566根/10cm,纬向密度为378~434根/10cm。
10.进一步地,所述面料的单位面积质量为230g/m2。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2.本实用新型的双层舒适型电弧防护面料采用双层组织结构,表层纱线使用腈氯纶、芳纶1313、芳纶1414、阻燃粘胶等纤维进行混纺,腈氯纶纤维产生的烟气可以有效隔绝空气中的氧气,保证阻燃及较好的防电弧性能,芳纶纤维可以提升面料整体的阻燃耐高温及强力性能,表层面料具有较好的防护性能;里层纱线使用阻燃粘胶、芳纶1313、pbi纤维进行混纺,阻燃粘胶的高吸湿回潮率可以大幅度提升穿着舒适性,芳纶纤维可以提升面料整体的强力耐用性,pbi可以提高面料的整体隔热性。同时结合双层特殊组织结构设计,里层采用长浮线中空格子结构,使里层面料产生一定立体结构,并与表层进行双层结合,使面料整体厚度增加,同时中间形成较好的空气层,对对流热及传导热的防护性能有了较大的提升,进一步提高了防电弧及热防护性能指标。且双层组织结构较单层更加疏松,穿着柔软性、透气性更好,因此在提高电弧防护性能的同时,大幅度提升了面料的穿着舒适性能。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层舒适型电弧防护面料的组织图,其中左侧











为表层纬纱,下方1、2、3、4、5、6为表层经纱;左侧i、ii、iii、iv、v、vi为里层纬纱,下方ⅰ、ⅱ、ⅲ、ⅳ、

、ⅵ为里层经纱。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层舒适型电弧防护面料的表层组织结构示意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层舒适型电弧防护面料的里层组织结构示意图。
16.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层舒适型电弧防护面料的里经接结组织结构示意图。
17.附图标记说明:
“■”
为表层经浮点;
“○”
为里纬织入时表经提升;
“×”
为里纬织入时里经提升;
“△”
为接结点,里经在表纬之上。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1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层舒适型电弧防护面料,表经、表纬采用60%腈氯纶纤维、30%芳纶1313纤维、5%芳纶1414纤维,5%阻燃粘胶纤维混纺纱线,线密度为:10.7
×
2~11.8
×
2tex;里经、里纬采用60%阻燃粘胶纤维,35%芳纶1313纤维,5%pbi纤维混纺纱线,线密度为:10.7
×
2~11.8
×
2tex。面料的组织结构为里经接结双层组织(如图1所示),表层采用2/1斜纹组织(如图2所示),里层采用长浮线中空格子结构(如图3所示),表、里经纱排列比为1:1,接结组织采用1/2斜纹构作里经接结(如图4所示)。面料的经向密度为535~566根/10cm,纬向密度为378~434根/10cm,单位面积质量为230g/m2。由于面料表里层纱线组织结构差异较大,且缩率不同,为保证布面整体平整度及风格,采用双织轴织机进行织造,表层经纱、里层经纱分别采用2个织轴进行织造。
20.实施例1
21.一种双层舒适型电弧防护面料,所述面料由表、里两种经纬纱线通过里经接结法交织形成双层组织,接结组织为1/2斜纹构作的表经接结组织(见图4),面料表层采用腈氯纶、芳纶1313、芳纶1414、阻燃粘胶混纺纱线,里层采用阻燃粘胶、芳纶1313、pbi纤维混纺纱线。
22.所述面料的表层为2/1斜纹组织(见图2),里层为长浮线中空格子结构(见图3),表、里经纱排列比为1:1。
23.所述面料按质量分数计,所述表层混纺纱包括60%腈氯纶纤维、30%芳纶1313纤维、5%芳纶1414纤维,5%阻燃粘胶纤维;里层混纺纱包括60%阻燃粘胶纤维,35%芳纶1313纤维,5%pbi纤维。
24.所述面料表层纱线线密度为11.8
×
2tex,里层纱线线密度为11.8
×
2tex。
25.所述面料的经向密度为535根/10cm,纬向密度为378根/10cm。
26.所述面料的单位面积质量为230g/m2。
27.实施例2
28.一种双层舒适型电弧防护面料,所述面料由表、里两种经纬纱线通过里经接结法交织形成双层组织,接结组织为1/2斜纹构作的里经接结组织(见图4),面料表层采用腈氯纶、芳纶1313、芳纶1414、阻燃粘胶混纺纱线,里层采用阻燃粘胶、芳纶1313、pbi纤维混纺纱线。
29.所述面料的表层为2/1斜纹组织(见图2),里层为长浮线中空格子结构(见图3),表、里经纱排列比为1:1。
30.所述面料按质量分数计,所述表层混纺纱包括60%腈氯纶纤维、30%芳纶1313纤维、5%芳纶1414纤维,5%阻燃粘胶纤维;里层混纺纱包括60%阻燃粘胶纤维,35%芳纶1313纤维,5%pbi纤维。
31.所述面料表层纱线线密度为10.7
×
2tex,里层纱线线密度为10.7
×
2tex。
32.所述面料的经向密度为566根/10cm,纬向密度为434根/10cm。所述面料的单位面积质量为230g/m2。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